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称亚铁氰化钾加入食盐是阴谋的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chang-kai-shen-3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想起之前看到过的一篇更具有阴谋论色彩的文章,发过来共享一下:

何新荐文:加碘酸钾的盐是一种毒盐

加碘盐是一种毒盐?_何新老家伙_新浪博客

.

部分摘录: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因此形成了“灭华I3050工程”计划。但当时美国政府并没十分看好这个计划,因为全面实现这个计划中的六个项目实在是太难了。第一个拦路虎就是如何让中国放弃碘化钾补碘,改为碘酸钾补碘。这个问题是实现“灭华I3050工程”的前提,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事情都白搭。
中国把碘化钾改为碘酸钾是美国的推荐
美国要对中国实行“灭华I3050工程”的前提是中国必须用碘酸钾补碘,否则没戏。中美建交后美国就开始制定和执行详细的工作计划,通过各个途径推荐中国放弃碘化钾补碘,改为碘酸钾补碘。
由上述证据可知中国把补碘剂由碘化钾改为碘酸钾一开始不是卫生部的主观意愿,而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其实就是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的意见,而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是美国掌控的,实际就是美国的推荐。

  由于美国为了实现“灭华I3050工程”需要绝对保密,不是紧要的时刻,都不会亲自去做,都由美国在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事会、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代理人去办。

中国为什么“改正归邪”用碘酸钾补碘呢?公开的理由是碘酸钾的稳定性好。暗地里的原因是碘酸钾的毒性大,特别是看中了碘酸钾可以使男性精子数量减少,精子质量降低的特异功能,大大有利于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和强制全民补碘是中国的两个特大工程,两个国策,可是却由一个部门领导,都由XXX主管,能说强制全民补碘和计划生育没有关系吗?

四、中国地方病专家组是积极落实美国计划的急先锋

  为了落实美国对中国推行“灭华I3050工程”的计划,帮助美国解决第一个难题,让中国由碘化钾补碘改为碘酸钾补碘,卫生部地方病专家组可谓积极努力,煞费苦心、坚持不懈,地方病专家组成员从1984年开始遵照美国通过ICCIDD的旨意多次建议卫生部把补碘剂由碘化钾改为碘酸钾。
【评论】美国开始对让中国把补碘剂改为碘酸钾是信心不足的,因为中国已经应用碘化钾补碘35年了,全世界公认取得了很大成绩。补碘35年没发现副作用,也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而且全世界工业化国家都用碘化钾补碘,还有碘酸钾适合热带潮湿的地区,不适合中国。还有碘酸钾价格还高,有什么理由让中国“改正归邪”呢?美国人愁坏了,百思不得其解。但是他们相信“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于是把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中国人。

中国地方病专家们相信一句俗话“谎话说千遍也会变成真理”,经过“地方病专家组成员从1984年起多次建议改用碘酸钾加工碘盐”,终于于1989年卫生部、轻工部、国家医药管理局、商业部、铁道部、交通部、国家工商局《关于碘酸钾代替碘化钾加工碘盐的联合通知》(1989年2月1日 卫地字〔89〕第2号)

这次成功,中国地方病专家组立下了“头等功”,为美国推行“灭华I3050工程”杀开了一条血路。
这段话说明只要“国务院令第163号”不改,中国就永远用碘酸钾补碘。
一个小小的补碘剂,碘化钾与碘酸钾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谬以千里,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你应该相信了吧!

美国真是强大,法力无边,无所不能,随意翻云覆雨,神出鬼没,中国政府都是它的小弟,我们怎么可能战胜这样的对手呢?


user avatar   sun-ya-fei-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

@邵康杰

邀请;

问怎么看待这件事,只想说一句话:如果现实生活中有人要跟我辩论这个问题,但亚铁氰化钾的基本性质都记不得还要查询,我只能立即终止撕第二个英文字母的行为——这架吵输了是对化学的侮辱,吵赢了是对自己的侮辱。

个人比较气愤的是,这人怎么好意思起个名叫“化学照耀世界”?

说几点:

1、此文作者显然不懂化学;

亚铁氰化钾直接跟氰化钾比,如果不是故意胡搅蛮缠,只能说是不懂;别说差“亚铁”两个字了,很多时候一个“亚”字就是生与死的区别好么,硝酸钠毒性低,所以你就不觉得亚硝酸钠毒性大了吗?

2、此文作者显然不知道什么叫“半数致死量”;

如果他会看这个LD50这个指标,他应该知道氯化钠的LD50也就是亚铁氰化钾的几倍罢了,可是食盐里,氯化钠的含量是亚铁氰化钾的几万倍,所以,为了不中毒,先别吃氯化钠了。

3、此文作者显然没真正出过国,却喜欢拿想象中的国外商品作对比;

你们有谁见过原装进口的食品是用国产的包装袋,袋子上写了一堆中文?而且还贴心地放了碘酸钾作为补碘剂——当然澳洲或许也是强制补碘吧;实际上,这款盐是广东盐业集团出品,拿中国食品来对比中国食品,然后讲澳洲如何如何好,脑子坏掉了?还好这款“澳洲盐”贵出好几倍,要不怎么交智商税呢;

4、此文作者显然还不懂物理;

超过400度会变成氰化氢,先不说这生成的氰化氢含量有多少,就说340度到400度就差60度,以此吐槽拿温度计做菜,我就想问,哪种常用的食用油沸点能达到400度?油和水一样也会沸腾好不,怎么不说把水烧到110度呢,就差10度哎(抬杠高压锅的请退下,谁家也不拿高压锅炒菜)

5、此文作者显然没逻辑;

一会儿讲国内盐的纯度低,但一会儿又讲国外粗盐比例多,这两条不是矛盾的么?还有被吐槽的“碘酸钾”,那个被捧上天的“澳洲盐”当中的碘酸钾又被无视了?

……

槽点满满,无力一一吐之

-------------

补充一点:

很多人提到温度的问题,增加几个烹饪中的温度参数。

如果注意观察,我们炒菜时,一般都是冒的“白烟”,也就是水蒸气,通常是菜里的结合水,油的气化还比较少,这时锅里的温度不过140度上下(亲测过);如果达到油的沸点,就会冒青烟,一般等不到这时,锅里就糊了。如果不及时翻锅,跟锅底直接接触的部分很快就会焦,做过菜的人都知道,就是因为接触面没有油了。如果要超过油的沸点,起码先要把油全部挥发完,回想一下有什么菜能这么做?还有一件可以对比的是,一般家用烤箱,工作温度在180-220度;炸油条的话,210度油温,10秒左右就会呈现焦黄。

说这么多,只想证明一点,340度就已经是很高的温度了,再想突破60度到400度,那就基本是打算纵火了;到那个时候,氰化物早就不是事,菜里面不知道有多少苯并芘之类的高致癌物了。

(抱歉,那个时候,吃到的应该已经不是菜,而是炭了)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微博大V刘大可关于汉服不够紧身不够露肉不够性感,因此穿汉服是没有解放身体没有解放思想的言论? 
  有谁知道这个生成白烟是什么反应? 
  假设有一根足够细的针,这根针可以用来干什么? 
  有哪些人们知道结论却不知道原理的常识? 
  催化剂为什么会有最适温度? 
  为什么很多外国人雇佣一些个人在中国各个平台反对中医? 
  如何看待「孟加拉人民开挂设计了个不耗电的空调,拯救了数十万穷困人民」? 
  有哪些只在初中阶段适用的物理知识? 
  「元素周期表」究竟是化学的还是物理的?为什么不叫「物理元素周期表」? 
  为什么民科民哲基本都是男性,而很少有女性? 

前一个讨论
怎么看待一些人在朋友圈发剪港澳通行证的照片?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马云在全球女性创业者大会上的演讲?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