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的口碑,现在算是差到极点了。在我小的时候,梨园春是我的戏曲启蒙之一,很多唱段,最早都是从梨园春听来的。
可是现在就连我爷爷都已经不看了,可想而知已经差劲成了什么样, 帅波 回答的前五条我十分赞同。
梨园春的拥趸,应该不会出现在知乎上,所以我可以放心大胆的把我知道的情况说出来。第一个,就是参赛选手拿钱买名次。据我所知,想要梨园春进入年终前三,就是最后的金银铜奖,最起码需要20万。这几年获奖的人,不管是金奖银奖,都在接商演,用梨园春的头衔来赚钱。
就在2017年,豫剧黑脸王张豫东老师去打擂了。我想喜欢豫剧黑头戏,花脸戏的戏迷,应该没有不知道他的。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职业剧团,艺术生涯三十年有余,可是只得了两期擂主,只进入了半决赛。
一位在民间享有极高声誉的演员,却败给了业余戏迷,为什么?因为进决赛需要二十万人民币。
2013年梨园春捧红了孙祥雨,顺带着红了一把豫东调。可是除了因为孙祥雨这次,梨园春何时宣传过豫东调?
作为传播最为广泛的豫剧流派,作为出版碟片唱片最多的流派,梨园春却选择性忽视了它,可是即使没有梨园春,豫东调也是豫剧目前最有活力的流派。
孙祥雨是火了,开始在快手上直播,开始注册商标卖桶装水,开始自娱自乐自封为王,可是他不思进取,夜郎自大,听不得批评,注定要泯然众人矣。
近年来您是否发现,梨园春没有了唐派戏?作为豫剧人数最多的流派,为什么不见唐派的剧目?这背后的原因,我想各位也明白几分了。
当我看到唐派的袁国营老师每天都在关注人数寥寥的微信公众号上宣传唐派唱腔的时候;
当我看到张三旺老师惆怅于沙河调后继无人时;
当我看到张豫东老师面对二十万时的无奈与望而止步,以及他剧团艰苦的日常生活时;
当我看到唱了一辈子戏,录了一辈子碟片的洪先礼老师在家中自嘲玉米要发霉时;
梨园春,这个曾经河南人周日晚上的必看节目,去哪里了?它真正关注过豫剧吗?这种节目,现在无人问津,将来更是无人问津,而且总有一天要倒闭,即使不倒闭,也终将成为一帮人自娱自乐。
豫剧的历史不长,但是豫剧的历史曾经告诉我:脱离了人民,脱离了群众,这种垃圾,吃枣药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