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个“新锐战列舰”如何定义,姑且算是1922海军条约签订后开工的BB和BC,没建成的不算。
-米国(10艘):北卡罗来纳(1941)、华盛顿(1941)、南达科他(1942)、印第安纳(1942)、马萨诸塞(1942)、亚拉巴马(1942)、依阿华(1943)、新泽西(1943)、密苏里(1944)、威斯康星(1944);
-大英(8艘):纳尔逊(1927)、罗德尼(1927)、乔治五世国王(1940)、威尔士亲王(1941)、约克公爵(1942)、安森(1942)、豪(1942)、前卫(1946);
-法国(4艘):敦刻尔克(1937)、斯特拉斯堡(1938)、黎塞留(1940)、让·巴尔(1955);
-德国(4艘):格奈森瑙(1938)、沙恩霍斯特(1939),俾斯麦(1940)、提尔皮茨(1941);
-意大利(3艘):维内托(1940)、利托里奥(1940)、罗马(1942);
-日本(2艘):大和(1941)、武藏(1942);
一共31艘,刨开两艘俾斯麦本身那就是29艘。
其中鸭滑、大和、南达、北卡、黎姐、VV这些优质BB自不必说,
除此以外俾斯麦能稳压的也只有敦刻尔克、沉太早的POW和自家的沙恩。
即使面对老旧的老衲,俾斯麦也不见得能占优(但是可以选择避战,反正老衲追不上),
如果是面对1943年前状态的乔五则俾斯麦占优,1943年后则转为乔五占优,总体均势。
前卫则稳压俾斯麦,我不知道这个为什么还存在争议。
也就是说29艘“新锐战列舰”里,俾斯麦最多只能和其中11艘过过手,稳压其中的5艘。。。
这个话题下居然看到了某些有关维内托级毫无依据的不实段子和谣言,正好借答一发的机会一口气把这些抹黑VV的言论给扬了。虽然答主我是个老萌新,但也实在看不惯某些公然造谣近乎地摊文段子的回答。
先说结论:如果新锐战列舰以纳尔逊级以后建成服役的条约型战列舰为标准,统一取其在俾斯麦号战沉前后的理论技战术状态(因战事失去战斗力或沉没不算,未完工舰按初始设计建造方案指标计算),那这份整体名单包括:敦刻尔克级(2),沙恩霍斯特级(2),利托里奥(维托里奥·维内托)级(3),英王乔治五世级(5),黎塞留级(2),北卡罗来纳级(2),南达科他级(4),纳尔逊虽然年代较早但因为设计上是第一级标准的间战型条约战列舰也可以参考,至于大和衣阿华这俩明显超条约的就不论述了——显然俾斯麦是全方位干不过这俩的——打不过,防不住,跑不掉(对衣阿华)。至于某战后皇家邮轮,除非大白天意外贴脸(概率几乎为零),否则俾斯麦依然打不过,防不住,跑不掉。
以上名单中如果斗兽棋死磕的话,俾斯麦能压倒沙恩霍斯特(然而是自家的...)和敦刻尔克级没问题,对阵41年初毛病不断打着打着一半到大半主炮就出故障罢工炮弹也不咋地的乔五占上风也问题不大(然而吨位大了1万多造价更不知道高了多少个华莱士...)
其他的,不好意思,一个能稳赢的都没有...甚至老衲死磕起来俾斯麦也是虚的(当然老衲追不上俾斯麦)。而面对黎塞留维内托北卡南达,首相以其超大的排水量依然稳居下风......
为什么?不为什么,防护火力机动三要素俾斯麦没有一项拿得出手啊:水平防护薄弱(特别是面对MK6之流的超重灌顶弹和重磅航弹,表现只会比倒霉的罗马号更糟,44年8月提尔皮茨被一枚英军在1500米高空投掷的美制726公斤穿甲航弹击穿两层总计150mm水平防御——这已经是该舰弹药库级别的防御了,幸好是哑弹。罗马号起码弹药库内侧水平防御叠加可以达到219mm,其中包括162mm的大厚度单层),鱼雷防御靠着宽度吨位强行堆空间还算说得过去,但面对水中弹基本等于裸奔(POW点了个赞),而且TDS后面直接就是核心舱一旦受创极易进水,对比之下VV和黎姐都还有空舱缓冲一下。当然你可以说320垂直配穹甲中近战无敌,水密好生存性世界一流可以近距离吃多少炮弹云云,但这又不是膜法世界,除了急于为胡德阿姨复仇的RN,哪个别家战列会跑到俾斯麦10km开外陪你贴脸输出啊?看人家意国水师,每次都是隔着二十多公里开外就远远地放炮(手动狗头)...如果说以上都还可以容忍,那么下面最迷惑的操作来了——俾斯麦在很多次要部位都毫不吝惜吨位地布置了什么也防不住的装甲(专门用来触发AP弹引信的吗?人家本来无害通过被你这么一搞......),唯独对主炮塔这个战舰防御的重中之重吝啬之极——正脸是不怎么够用的360毫米,脑门是远一点就心惊胆战的180毫米,而天灵盖居然只有蛐蛐130毫米...这意味着俾斯麦的战斗力保持性非常差劲:
哪怕是新锐之耻的乔五,炮塔顶甲(149)也比你俾斯麦厚...(当然垂直正脸还不如,所以继续坐稳新锐之耻)...
实战中被罗德尼一炮双响的光辉事迹自不必说,主炮塔一旦被毁,失去最主要战斗力来源的俾斯麦还能挨多少炮弹有任何意义吗?须知战斗力保持才是一艘战列舰防御的重中之重(另一个关键点是机动性保持,下面会说),而不是看近距离挨多少炮弹还能浮在水面上...面对一众新锐新炮俾斯麦不是水平捉急就是炮塔捉急......
火力嘛,条约舰吨位第一结果上了8门新锐最次380,体积重量惊人不说,高速轻弹(我知道按弹重系数0.52你算标准弹,但看看人家英法意的15寸弹重你还好意思充标准弹?这个轻弹我还叫定了,我可不吃只有中杯和大杯那一套)经验式垂直穿深仅仅强于对面皇家的一众老炮小炮(老15,老16,新14),远不如黎塞留维内托的磕药炮;水平穿深就不用看了——只能去和乔五的马克7小水管谈笑风生,连换6crh弹后的大嘤传家宝马克1都不如......更不用说堪称恐怖的MK6之流了。垂直水平两手都不行,叫人怎么夸你呢?优秀的理论射速实战证明也只能发挥一部分,算不得什么特别显著的优势。精度倒是不错,五轮斩胡德于马下说明光学火控和散布非常靠谱,但和法意两国主力舰相比并没有拉开代差,而同时代英美两国都上火控雷达了...
以上炮表均按美国海军经验式计算(没办法,虽然还有其他数据来源,但斗兽棋必须统一衡量标准,官方穿深因为测试标准不同是不能直接拿来比较的,而且有些炮也找不到官方穿深...)
至于副炮和防空,什么火控不统一,37手拉机的梗已经烂了就不玩了,维内托和黎塞留至少各自打下了大青花鱼和剑鱼,俾斯麦你倒是打下来一架杂鱼给大家看看啊(提尔皮茨防空有所加强但题主问的是俾斯麦啊)......
机动性,没错俾斯麦是高速舰高速性能完胜老衲,比北卡南达也快不少。但俾斯麦的动力系统设计也说不上成功——耗油量过大导致续航力大大低于设计预期值,和主教半斤八两,极大限制了其当初设想的破交功能。然而最坑的并不是这个,而是……
值得注意的是推进器操纵的测试,推进器操纵指的是在船舵损坏后,通过调整两侧推进器推力的办法来控制航向的方法。测试结果十分不理想,其原因在于俾斯麦号的三个推进器设计得过于集中,造成转向力矩过小,在将船舵固定于正中位置后,俾斯麦号几乎保持航向,哪怕使用最大功率船只还是像在风中一样飘忽不定。当时船上没有一个人意识到这个缺陷在未来的意义。最后测试了机械操纵失效后的人力操舵,人力操舵室位于15cm副炮后方II号区域的上层平台甲板,总共需要32人才能扳动船舵。由于高速航行造成的回正力矩过大,使用人力操舵时航速最高不能超过20节 ——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Brukard Freiherr von Müllenheim-Rechberg)的回忆录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对比之下,经常被一些人拿来开涮的塔兰托港之冲滩利托里奥,马塔潘角之断腿维内托,虽然看上去狼狈一些,但每一次VV的舵机和推进系统在生死关头的表现从未令人失望过,主舵失效辅舵上,辅舵失效主舵上,推进系统在紧要关头也没有出现过任何足以致命的故障,每一次都得以维持航速航向成功转进。须知这两次如果VV的动力系统出现任何俾斯麦级别的问题,利托里奥号将注定在冲滩之前沉没,维内托号将注定被英军优势海空兵力围歼。然而她们都经受住了考验,逃过一劫,并且在修理了仅仅不到三个月后重返战场(某些无脑黑:什么,利托里奥不是“沉没”了吗?维内托不是“彻底丧失战斗力重创”了吗?怎么不到三个月就满血复活了?)
但是!虽然蛐蛐俾斯麦,但她偏偏挑了个出道的好时候:灌顶神教掌门北卡华盛顿才刚刚入役且美国尚未参战,四联前置圣手黎姐和让·巴尔(半成品)随着法国的败亡双双亡命天涯朝不保夕,老对头英国牛的守约绅士KGV本来硬实力就有所不如还大小毛病不断,首舰乔治五世号在打靶蛐蛐后已有半数主炮因炮塔或自身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打出去的炮弹数量还不如只有九门炮且理论射速更低炮塔同样毛病不断的罗德尼(这里就不黑POW了),其他一票老舰不是追不上就是打不过,唯一既能追上又可堪一战的只有胡德阿姨了,然而......
蛐蛐誓师之日,世界上唯一状态良好(指已经正式入役并至少经过大半年训练及磨合,随时可投入作战)且在单舰性能上对蛐蛐俾斯麦具有优势的只剩下……
综上,放眼彼时整个BB江湖,竟无一舰可单怼蛐蛐俾斯麦!
时无英雄,遂使蛐蛐成名。
————
下面开始喜闻乐见的辟谣时间
那些年关于VV的黑段子/谣言合集:
1.VV主炮散布世界最烂什么都打不中。
不仅在训练中表现不错,实战发挥也不错,
马塔潘角海战维内托在23~25km距离上成功跨射了两艘英国巡洋舰(是炮术火控意义上的跨射,说明火控系统已经完成其使命,接下来是否命中基本看脸),其中“猎户座”号甚至挨了弹片。实战表明维内托号的火控系统测距非常准确,但较远的距离、稍大的散布和有限的发弹数(91)使得这一次没有直接命中。事实上这次交战距离已经超过了意大利海军为VV们预设的理想交战距离(19~21km),之前的训练炮表也可以看出,最远测试不过22.5km。事实上厌战那发运气爆棚,被吹得神乎其神的动对动命中凯撒号(不是维内托!不是维内托!!不是维内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某些黑子不要胡乱造谣!!),也不过24.14km,所以这次维内托没直接命中其实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你以为人家VV不想搞个炮术冠军?人家想啊,奈何这时候一大波英国人的双翼机来袭......只好跑路呗,不跑作甚,等着做波斯猫第二吗?
什么,你问斯帕蒂文托角战役VV为什么没有命中?28~32km,只用三门后主炮,要求在19发炮弹之内命中高速运动中的英军巡洋舰...拜托VV是战列舰不是上帝金手指...
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第二次锡尔特湾海战在极其恶劣的海况下(甚至导致意军有驱逐舰沉没),利托里奥在近距离对高速运动中的英军驱逐舰打出了一发直接命中和五发近失弹(指100kg+的弹片已经飞上了英舰),自己则吃了一发无足轻重的120mm炮弹——而这发炮弹是整个英国舰队发射的2807发炮弹中的唯一直接命中。。。意军命中数是英军的整整两倍(指直接命中两发/滑稽)
综上所述,1纯属谣言。
2.VV续航力太短哪儿也去不了。
不废话,直接上图
VV垫底没错,但各位再仔细看看皇家那边的KGV和前卫(对,就是那个适航性被吹上天去的前卫)
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啊...再考虑到前卫的吨位和KGV为了续航力做的性能牺牲......简直不可容忍,果然皇家造舰局个个是德谍门生。
这也说明只要有完善的全球基地网和足够的补给船队,VV玩全球部署没有任何问题。
滑稽)
综上所述,2纯属谣言。
3.VV的磕被帽主装/普列塞系统都是摆设什么也防不住。
VV主装没有受过大口径炮弹的实战考验,但战列舰吧现在的置顶精华帖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标题比较耸人,既有大佬珠玉在前,我就不瓦砾在后了,请自行前往查阅。
至于普列塞系统,从实战发挥看,最多只能说没有完全达到预期设计指标,至于什么完全无用论则是彻头彻尾的一派胡言。
塔兰托港的袭击有其特殊性,虽然是剑鱼的航空雷装药少,但袭击发生于港口浅水区,导致鱼雷爆炸威力被放大(水几乎不可压缩,是爆炸能量传递的良导体,浅水区有限的空间导致本来应当向其他方向传导逸散的爆炸能量被反射回来进一步加强了毁伤效果),且利托里奥号舰首相近部位在短时间内连中两枚鱼雷(事实上后来在舰首下方发现还有第三枚未爆雷),这种情况下没有条约战列舰敢打包票说自己一定会比利托里奥号的表现更好。更不用说其中两枚鱼雷命中部位并没有普列塞系统保护了。事实上前两枚鱼雷(一发在普列塞防护范围内,另一发则在外面)并没有对利托里奥号造成任何足以致命的影响,第三枚命中无防护区域的鱼雷才是罪魁祸首,但当利托里奥号冲滩前舰首甲板与海平面平齐时已经是英军袭击结束整整六个半个小时以后的事情了,很难说其间没有损管不当的因素。自始至终利托里奥号的主体结构没有受到任何致命伤(不然就不是仅仅维修三个月的问题了,这三个月还包括了清理淤泥的工作)
当然,这也暴露了利托里奥号在无普列塞防护区域的一些短板,意大利人及时对这次袭击中暴露出来的防护软肋,例如水密不严的通风输电管道和脆弱的水泵进行了改进(值得一提的是POW后来因为类似问题在最后一战中大吃苦头),他们的努力换来了回报:
1942年6月15日,一枚战斗部装药为176kg/TNT的英国航空鱼雷又双叒击中了利托里奥号舰体前段(托子:…),其位置几乎与塔兰托夜袭中第三枚鱼雷的命中位置相同(略靠前几米)。但此次仅造成了1,650吨的进水,加上为了保持舰体平衡而注入舰体内的350吨水,也不过是1,950吨而已。
鱼雷爆炸造成前部储藏室进水,另外舰艉的水上飞机也在爆炸冲击下震离了原先位置。
在雷击之后,该舰仍旧留在编队内,任务完成后凭借自身动力驶回了塔兰托,修了两个月就满血复活。
这里@一下老衲和沙恩,1941年9月老衲被一枚装药170kg的意呆白头雷(还不如剑鱼航空雷的货)击中与前述利托里奥相近部位(另一侧),当场进水3700吨,航速掉到12节,回去趴了六个月。
而沙恩和维内托都在后部大致相近区域各中一枚英军标准340kg装药潜射雷,两者后主炮塔均告瘫痪,沙恩进水2500吨维内托进水2700吨+300吨反向注水,维内托舰尾下沉2.2米沙恩下沉3米,维内托在半小时内恢复了23.5节(这还是保守起见的航速实际有需要可以更快)航速而沙恩却没能超过20节。
所以貌似I国的水下防护远没有某些人说得那么不堪啊~
至于维内托号在马塔潘中的雷,也是VV系列最大的黑点之一,这个怎么说呢,第一不用说这一次又没打中普列塞系统,第二条约型战列舰都是带着镣铐跳舞的产物,很难避免出现阿喀琉斯之踵的情况。POW在马来半岛也遇到了完全低于设计防御指标的中雷却造成超乎想象严重后果的情况。对比之下维内托级虽然进水和损坏状况同样超出了预期,但最最关键的操舵和动力系统依然大致运转正常,公允的说这点是要胜过俾斯麦和POW的(这两者都是在某关键部位中了一枚航空雷后就丧失了有效的操舰能力)
至于完全丧失战斗力什么的,付之一笑就好了。哪怕是英军后来的潜射雷(战斗部装药340kgTNT,是航空雷的两倍)也只是瘫痪了VV的后主炮而已。
顺带一提,43年9月已经改名意大利号的利托里奥挨了一枚弗里茨X,炸弹穿透水平装甲和船体后落入海中爆炸,本舰相当于又挨了一枚标准英军重型潜射雷(弗里茨X战斗部装药320公斤TNT),但普列塞系统成功吸收了所有爆炸能量,进水仅仅1066吨(加反向注水也不过1246吨)。
综上所述,3纯属谣言。
4.VV没有雷达所以打不了夜战。
IJN前期也没有雷达,人家就不打夜战了吗?
马塔潘角后意军加强了夜战训练,42年VV系列也装上了猫头鹰雷达,后来配备同款雷达的罗马统帅级轻巡洋舰在夜战中取得了对英军鱼雷艇部队的战术胜利。
有雷达加训练后的VV夜战不说多优秀吧,但显然绝非没有还手之力。
综上,4纯属谣言。
5.VV制造工艺不合格一不小心就会沉掉。
惯例,上图
哦不对放错了,是下面这张
别搞错了,那是主炮发射药库殉爆,对任何战列舰基本上等同于死刑判决书(还是立即执行的那种),从无敌到胡德,从陆奥到大和,概无例外。
罗马号的主炮塔足足有1570吨,能把这样相当于一艘驱逐舰吨位的构造物送入环地中海轨道的爆炸能量何其可怖,被这种能量光顾的任何战舰按理说都会当场落个死无全尸。然而罗马号挺住了,她既没有当场断裂解体,也没有发生进一步的连环殉爆,而是在水面上继续挣扎了足足23分钟才不情愿地被巨大的水压击垮,这宝贵的时间为舰体后部的596名官兵争取了一条生路,生还率32.2%。
对比其他一些二战名舰在弹药库殉爆时的表现:
胡德:3分钟之内完全沉没,3人幸存,生还率0.21%(这种情况哪怕周围都是友军也救不了了...)
大和:276人幸存,生还率8.3%
巴勒姆:395人幸存,生还率31.4%
(巴勒姆是经历了很长的倾覆过程后才突然发生殉爆的,而罗马号正好相反,因此也显得格外难能可贵)
陆奥:(这个比较像:一样飞炮塔...)在自家港口,当场断裂沉没,350人幸存,生还率23.8%
虽然有上药下弹布局的因素在里面,但无论如何,一艘主炮弹药库殉爆炮塔起飞后舰体还保持完整的战列舰,你乳得起她的建造质量和结构强度吗?
综上所述,5纯属谣言。
6.罗马被两颗弗里茨X击沉了所以防护垃圾。
此处再次@沙恩,在1941年7月被英国轰炸机在3000~3700m高度投下的蛐蛐454公斤半穿甲弹穿透了两层总计155mm(50+105)的水平防御。而罗马号挨的弗里茨X其原型是德制PC1400(顾名思义,1400公斤的大家伙)厚壁半穿甲航空炸弹,加上制导组件总质量达到1570公斤,投掷高度在5000m以上,虽然因为操控降速导致比本体穿深下降一半左右,但作战穿深130mm~180mm还是没问题的(一般认为是130mm,但鉴于经验式能达到180mm,以及考虑类似航弹的实战表现,这种薛定谔式的武器还是料敌从宽的好,毕竟实战有时和理论有一定出入)
结合之前条约BB们的防护结构图,弗里茨X对于任何条约BB(黎姐和南达稳一些)的核心区都是极其危险的,即使没有彻底击穿,其恐怖的装药量(320kg)也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效应。严格来说罗马号正是毁于弗里茨X大装药导致的后效应——在轮机舱爆炸的炸弹波及了隔壁的弹药库,换作装药量较小的战列舰炮弹未必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厌战号运气好中的是锅炉舱,饶是这样也大修一年直到退役也没完全修好,轻型舰艇面对弗里茨X反而幸存几率高,原因很简单——过穿啊,萨凡纳号巡洋舰直接被捅了个对穿然后本舰弹药库在殉爆前就被舰底破口涌入的海水淹没了,多省事啊...只能说罗马号脸实在太黑了:遇袭当天德军投下上百枚弗里茨X,罗马是唯一被击沉的那艘船...
综上所述,6纯属谣言
7.VV连女王都打不过,被厌战吊锤。
历史上从未发生(中弹的是凯撒,一艘魔改一战船),且VV技术性能碾压女王。
综上,7纯属谣言。
8.VV连老衲都打不过,被老衲吊锤。
历史上从未发生且VV技术性能显著优于老衲(火力方面VV磕药炮垂直穿深碾压老衲奶油炮,水平穿深持平;防护方面垂直防护VV磕被帽主装显著优于老衲,水平防护总体而言VV占优,但面对高空航弹时老衲弹药库段整体大单层相对于VV削薄的外侧更保险些,炮塔防护半斤八两考虑装甲质量VV更胜一筹,水中弹防护两者均未做特别布置,防雷实战证明VV大优;航速方面毫无疑问VV压倒性优势,整整快7节)。
综上,8纯属谣言。
9.VV连剑鱼都怕,一发剑鱼雷就丧失战斗力。
后半句前面已经论述过了,纯属谣言。
前半句...也不算全错,问题是欧洲三剑客哪个没吃过剑鱼的断腿雷呢?
10.VV舰员素质低下到随时有可能把VV开到马里亚纳海沟里去 。
VV们在英军优势兵力前屡屡成功转进,VV上的水兵们(注意限定词)炮打得挺准,每次损管也基本奏效(罗马号那真的救不回来了前半部分人都死光了还损什么管......),直到投降依然敢于参加打击萨莱诺海滩盟军部队的自杀式行动(意版天一号计划,只不过后来被上面叫停了),素质起码也是合格,怎么就低下了呢?
综上所述,10纯属谣言。
11.VV是三联装所以散布差。
沙恩北卡南达鸭滑压码头哪个不是三联装?
它们哪个精度差了?
VV炮术训练记录前面已经放过不再重复。
综上所述,11纯属谣言。
12.VV火控不行所以打不中人。
23~25km外跨射巡洋舰弹片溅射上舰=火控不行,I 服了 U
综上所述,12纯属谣言
13.VV没什么战绩所以战斗力很差。
又是可笑的唯战绩论...
那些吹俾斯麦号战绩的人似乎集体选择性遗忘了俾斯麦号最后把自己也搭进去的事实。要吹的话,至少俾斯麦号平安回到布雷斯特港你再开吹吧?然而并没有,于是乎一加(击沉胡德)一减(俾斯麦号损失)后,合情合理的结论是:俾斯麦号战绩是负数,亏大发了......
如果你敢站在元首面前这么吹俾斯麦,元首绝对会让你领教一下他的满腔悲愤。
貌似在某些人眼中没打沉敌舰就不算战绩了。
大西洋上无数勤勤恳恳的盟军轻型反潜舰艇,它们和俾斯麦号相比卑微到了极点,也许它们中大多数一生都击沉不了一艘潜艇,然而正是它们护航的物资和驱散的U艇敲响了第三帝国的丧钟,这不算战绩?
同理二战RN经常被诟病战绩平庸不如IJN亮眼,但人家就是保证了本土的物资供应和北大西洋航线的畅通——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已经可以秒杀一切所谓战绩了。IJN某些战绩倒是好看得很,最后本土运输线被美军潜艇绞杀得四处漏风,本土被封锁到大饥荒,大和号油都不够用了,这样的“战绩”要它做甚?
一艘舰艇只要能完成其设计使命,发挥其在整体军事战略格局中的预定角色就是最大的战绩,剩下的都是锦上添花而已。
先不说战争后期意大利海军大油荒了(罗马号投降前因为缺油干脆一次战斗巡航也没有,成功沦为整个意大利海军航行里程数最少的舰只......)VV们虽然没有所谓“亮眼的战绩”,但人家也是勤勤恳恳干活的啊,和对面KGV们没什么两样,护航破交各种脏活累活。没有VV镇港,难道让隆美尔将军和非洲军团的大兵们在U艇和德空护航下自己游过皇家地中海舰队(里面一堆15寸主力舰)的封锁线去北非吗?(滑稽)直白点说,你敢冒不造她们的风险吗?对意呆而言,VV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搞懂这一点就不会用唯战绩论去嘲笑她们。
经常有人拿战绩吹俾斯麦,恰恰相反,论战绩俾斯麦是彻头彻尾的失败,是对资源错误使用和惊人浪费。
先不说德三造俾斯麦的资源和资金如果用在U艇或者虎式坦克上能创造多少战绩(毕竟主力舰的威慑能力不可替代),费那么大劲儿把一艘战列舰搞出来,训练上千名官兵配上最好的指挥官,不是让你去和20年前的一艘老式战巡极限一换一的。我个人真为俾斯麦号和上面的官兵感到不值——她本应发挥比换掉胡德号大得多的战略性作用。
论战绩那提尔皮茨是远优于俾斯麦啊,人家宅在北极航线好几年,牵制了数量庞大的英国舰队,消耗英国人不计其数的炸弹和精锐飞行员,兵不血刃吓得英国人在斯大林格勒决战紧要关头解散PQ-17船队援苏物资损失惨重,有力支援了东线德军,甚至推迟了皇家海军介入太平洋战场的时间,这种基于自身威慑力带来的战略性军事效益才叫战绩。辛辛苦苦一代新锐造出来最后换个老式战巡,血亏。
所谓战绩,在我看来全称应该是“战争绩效”,是看你有没有扮演好国家整体军事战略给你分配的角色,以及你在整个服役其间产生的综合军事效益,而不是看你换了对面几个人几条船,衣阿华级战列舰圆满完成了为埃塞克斯级航母提供高速掩护的预定任务,保护航母免受神风机威胁,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等一的战绩。反过来说,哪怕衣阿华牺牲自己一换一把大和换掉了,这样的战绩也毫无意义可言:海军航空兵无伤就能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要极限一换一?
从这个角度说,俾斯麦号的最终战绩——一艘入役不到一年造价惊人的新式战列舰,换取了对方一艘二十年舰龄的老式战巡,顺带摧毁了整个德三海军继续水面破交作战的信心——实在尴尬至极。对面英国人巴不得你多来几次这种一换一呢,德三一共四艘主力舰,这样的战绩多来几次丘中堂就要乐开花了(又可以在回忆录里大吹特吹了,顺便再捧杀几个俾斯麦式的失败设计误导后世)。哪怕是从技术角度,整个莱茵演习行动的结果雄辩地证明,俾斯麦号无力在英国优势海空兵力拦截下保持可靠的机动性和火力,充分证明了它的设计之于破交作战的初衷是非常失败的。
俾斯麦的“辉煌战绩”,把元首都气炸了从此彻底失去对水面舰队的信任,居然现在还有人替元首骄傲的?
综上所述,13纯属谣言。
14.VV的炮塔上摊满了比萨饼,舰桥上面顶了个红酒桶。
这个.....你开心就好。
(那是救生筏和测距仪)
最后,局座名言:“一定要强调好看!好看的东西一般问题都不大。”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以上
基础数据都烂熟了,4.2标排,5.1满载,8门380配高速轻弹,全面防护设计,装甲盒也算够硬(不容易打进去),航速也挺快……防雷靠水密舱硬抗(也还行),舵设计不够好,炮塔防护比较拉跨。
比新锐强?可能中远距离远距离射击精度会比维内托和主教好吧。
然后其他的优点,和吨位比,真的不多。
当然你不能只盯着防空手拉机很烂看,实际无论英美,甚至是日本,在后期都把自己搞成了个刺猬,如果俾斯麦没沉,到最后未必不能变成个刺猬,当然就是要再增加点吨位罢了。
首相的问题在于:吨位和战力不太对等,纸面火力是新锐中最弱的,重量在新锐中偏重(也就比衣阿华轻),造价过高,建造周期长这对于德国这种非资源型弱海权国家来说,在战略上太吃亏。
什么是好的战列舰?满足作战任务符合国力水平。
要么能在攻防两端顶尖(大和这种)你来一队我从3万米开外就能点你天灯打到2万米还在你主炮免疫区里没咋样呢,你已经都被我都打残了;要么符合国力快速量产(美系铁王八、复仇、kgv、衣阿华),各种数据都不够强,但就是多,围上来乱拳打死老师傅,自己损失个两三条问题不大,因为最后自己还有,而对方已经没了。
对于那种攻防顶尖的来说,大家都不傻,你的比我强了,我肯定要造新的超越你,搞到最后就是榨干最后一刀票子,看谁的国力更强。
所以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快速量产,再转向新突破口形成降维打击远比你在这一个方向上逮着一个薅羊毛要有意义的多。
所以一战战壕战大家都在那比挖土呢,没想到英国催生了坦克;同样坦克用于配合步兵进攻减少伤亡大家都在那忙活反坦克步兵怎么怼坦克呢,德国人干脆搞出装甲师玩闪电战搞钳形攻势;当大家都在拼谁家坦克更硬呢,德国人搞来了斯图卡苏联人搞来了喀秋莎。
不只是战争,商业上也是一样,往往你在某一个方面开始达到极致了,突然另一方研究出了新领域直接碾压。伊拉克的t72就那么差劲么?不,海湾战争摧毁坦克最多的其实是阿帕奇。即使没有m1硬碰硬,美国陆航也有一百种办法弄死你。阿塞拜疆和亚美利亚玩坦克硬碰硬了么?坦克还没碰上呢无人机先上去来一轮清场了。很多人说那是阿美战场缺乏战场电磁屏蔽能力和战场防空遮蔽,其实你放到美国也一样,低空+小目标(金属件少雷达反射低)+低造价,谁都不好防御,战场环境随着技术和战法革新,旧装备、旧体系变得不堪一击是很自然的现象。
所以说首相不好,是针对德国的资源、战略、定位来说。即使把首相放到财大气粗的老美,人家也有更好的选择。
看你要怎么比,实际战斗中会有很多不可控因素。例如天气,船员素质,指挥官心情,以及虚无缥缈的运气。胡德再菜也不至于被一发入魂,运气到了没话说。
现在我们把一些随机性的东西去掉,全部按他们刚刚服役时的状态,理想情况下按差距挨个排下来:
1.衣阿华,打不过跑不掉。航速赢,雷达赢,火控赢,火力赢,防护赢。俾斯麦面对衣阿华除了德棍信仰以外没有任何优势。
2.前卫,一样打不过跑不掉。只是前卫火力比衣阿华弱一点,打俾斯麦可能需要多打几炮罢了。
3.大和,这回能跑掉了,但是一旦不能跑必须打的情况下,会死的比面对衣阿华还惨。
以上是俾斯麦随便怎么玩花活,不管吕特晏斯怎么牛逼也救不回来的。这里面除了大和以外剩下的都是二战末期甚至战后科技,俾斯麦输了不丢脸。
4.黎塞留,不一定打不过但是一定跑不掉。黎塞留的综合能力是条约战列舰的巅峰。在3万5千吨这个等级,黎塞留是毫无疑问的第一名。给黎塞留拖后腿的就是散布了,如果黎塞留能够有正常弹药维持一个稳定的散布的话,打俾斯麦能73开应该问题不大。
5. 南达,大概率打不过,但是可以跑掉。遇上硬打的话可以靠航速优势抢占有利位置,但是一旦变成正常对射就很惨。纯炮战82开就不错了,靠航速可以扳到接近64开。
6.VV,和黎塞留情况一样,劣一手雷达,排名低一点。
以上几个是俾斯麦基本上可以确认打不赢,但是不至于被压着打。如果遇上一些概率事件甚至有反杀的可能。(例如拉闸断电)
7.KGV,打的赢追得上。装甲虽然输一手,但是其他所以方面基本上都是KGV上位。再加上KGV有卡炮问题,基本上可以确认面对俾斯麦只能46甚至37开。
8.北卡,大概率打的赢而且追得上。北卡火力强,基本上等同于南达,但是装甲实在薄,面对俾斯麦缺乏免疫区。最重要的问题是航速问题,刚刚服役的北卡因为震动问题导致一开全速就全船震到快散架。导致实际上可以使用的最高航速只有23节出头,使得俾斯麦可以利用航速取得巨大优势。这是唯一一个俾斯麦有绝对优势的对局。(你说北卡1943可以反过来压着俾斯麦打?不好意思那个时候俾斯麦已经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