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与安南是宗藩关系,不要拿17世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主权去套15世纪的明征安南战争,你说明干涉安南王位继承,然而当时安南的王位继承还要获得明的册封才算合法呢,不过直接吞并安南显然是错误的。
国际秩序本就是大国维持的,不然五大常任理事国为何不与毛里求斯在联合国平起平坐?
2.丰臣秀吉这个人没什么好说的,有能耐是真有能耐,但是发动侵朝战争自饮苦酒身死族灭也是活该;贱岳七本枪本来就是石田三成嘲讽那七人的说法,史实证明这七人的水平确实有限。
与其说是贬低他国重要历史人物,不如说是日本自己吹的太过。因为过去日本比较缺官方修编的正史,大量史料都来自于私人笔记和私人编史,所以很多史料的作者都把自己或自己祖上或自己喜欢的人物吹的很过。例如倾朝战争时期小西行长的表现明显比贱岳七本枪中的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等要好很多,但因为后来小西在关原之战中加入失败的西军而加藤、福岛等加入了东军,所以很多史料小西被贬低而加藤、福岛等被大吹特吹。
3.“气数将尽”这个说法确实比较玄学,但崇祯继位时的明确实没有严重的内忧外患,就像有的将死之人有严重的大病、但有的将死之人有一堆小毛病但没有大病一样,但都“命不久矣”。
明该亡不假,满清入关也不是正义的,犯下的屠杀等罪行也该被批判,而且明被满清征服并不是一个必然的进程,事实上明也有可能被顺等其它王朝所取代。
《明朝那些事儿》是围绕着明朝讲故事的,主角是“明朝”,作者把自己代入主角视角进行创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别把这本书当正史看就好。
说“争相给太监当奴才”,首先自称奴才、以奴才自居是满清旗人和近臣的说法,其次巴结讨好位高权重的宦官是历朝历代都有的现象,哪怕是宦官问题较轻的宋朝、清朝也有童贯、李莲英之流。
又说“皇宫里都能饿死宫女的朝代”,大概是指康熙在《国朝宫史》中所说的“明季宫女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饭食不能遍及,日有饿死者 ”,《康熙朝实录》、《熙朝新语》等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载。
但这个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首先明朝皇宫里根本装不下十万人,故宫的极限客载量也只有八万人、更不用说居住十万人了,《明神宗实录》、《宝日堂杂钞》等史料记载和后世学者考证得明朝皇宫只有1-3万人;其次明朝皇宫不是没有可能饿死宫女,但“日有饿死者”这种说法显然太夸张了,只见于康熙的道听途说、明朝的诸多野史以“敢说敢黑”著称也未见相关说法。
按这个逻辑推,唐朝的逐粮天子们后宫里也没少饿死人,您也别关注唐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