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东晋烂不烂,这得看阶段。
第一阶段:前秦崛起之前。
这一阶段的东晋确实很烂,但烂的只是朝廷,看守国门的流民军(襄阳军、北府兵及其前身)可不烂。祖逖、桓温几次气贯长虹的北伐,都依靠的是强悍的流民军,苏峻那次差点把东晋的锅砸烂,靠的也是流民军。这个阶段里,流民军与朝廷的关系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用田余庆老先生的话说,就是“皇帝垂拱、士族当政、流民出力”(好像原话是这样,我没有核原文)。
第二阶段:秦晋对峙期间,也就是淝水之战前后。
这段时间里,恰恰是东晋最强的时候,受益于桓温、庾家兄弟之前的几次土断、检户、税改,东晋财政有所增长,秦晋两国对峙最紧张的时候,为了集中力量干大事,谢安一方面继续推进税制改革,充实国库,一方面推行儒学,加强中央权威,一方面重组北府兵,强化中央军力,一方面又在桓冲、谢玄的配合下争夺战略缓冲空间,做好了打国战、打决战、打恶战的准备。
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这一切,谢安就回别墅下棋了。苻坚也很“配合”谢安,淝水之战前一连串怪异的操作,硬生生在淝水岸边给自己挖了个大坑。
第三阶段:淝水之战以后到东晋灭亡。
这一阶段里的东晋最烂。
我觉得谢安之所以厉害,历史功绩并不是打赢了淝水之战,而是在秦晋对峙期间,扭转了门阀当道的问题,为变态的门阀政治向传统的皇权政治复归做了一些铺垫。
淝水之战结束不久,谢安就急流勇退,北府兵也交由朝廷接管,可是司马家扶不上墙,“复兴”了这个家族的内讧传统,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最后只能让刘裕收拾他们。
东晋烂不烂?
东晋烂恐怕是深入人心的观点,但同时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发明之一。
东晋烂吗?看和谁比。
我们如果拿东晋和历代南方割据的政权相较,东晋不但不烂,甚至可以说是南朝最强。
孙吴永远蹉跎于合肥,
刘宋元嘉草草、义嘉之难江北丧尽,
萧齐沉迷内斗无法自拔,
萧梁被宇宙大将军橄榄,周齐都能薅羊毛,
更不用说陈这种纯粹的省长政权,
即便是和南宋这种大金忠臣,南明这种联虏平寇比,
东晋三次入洛,攻灭诸国,还把后秦皇帝捉回建康斩首这种武德充沛的壮举,堪比凯撒征服高卢。
东晋比以上这些南朝政权强的不是一星半点,更不用说其他不入流的南方的割据政权了。
即便是在古代,东晋从来都以风雅江东、气吞如虎而闻名,《世说新语》有多高的地位就不用多说了。
说到底,现代人觉得东晋烂,无非三点:内斗、士族和皇权弱。
就说内斗,哪朝哪代不内斗,汉代党锢、唐代牛李、明代东林,哪个大一统朝代不内斗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派系,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内斗。相比宋齐梁陈这些内斗斗到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屑,东晋的内斗基本上没有对其战略造成重大的影响;
再说士族,士族贵族化这不假,也不正义,但这也不是南朝烂的根源。东晋之后,士族基本上退出了一线,而寒门开始掌机要,按照道理南朝岂不是一飞冲天了?相反寒门得势之后比士族还屑的多,如果说士族还有点理想,寒门就是纯粹的贪财谋乱了。而且士族掌权时还知道镇之以静,而寒门得势之后只会相互打出狗脑子,宗室造反起来可比士族刺激多了,而且寒门和宗室联合起来刮地皮,远比东晋的压迫更甚;
再说皇权弱,东晋皇权弱不假,但也没有堕地。如田余庆先生所言,东晋皇权弱而不坠,士族贵而不乱,东晋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之下,反而有极强的韧性与向心力。加之士族人才辈出,王导、桓温、谢安此等人杰,共同使东晋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奇特的存在,不像传统的秦制帝国,反而类似于西方的贵族共和。
东晋三次被侵掠至江,又三次反攻过河。被侵掠时君臣一体将相和、抵抗致死宁死不降,从未出现南朝时带路党遍地(萧梁连宗室都当带路党);进攻时则中原箪食壶浆,鞑虏望风披靡,也从未出现六朝普遍的一溃千里,
换言之,人们苛责东晋时,往往是以样板化的中原政权要求它的,觉得它没有收复神州。但是哪个从北方溃退的政权做到了,南宋主动当狗,南明当狗而不得,东晋简直是南方政权之光。
至于为什么东晋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只是因为彼时南方开发不足,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起吞并北方的战略的。实际上,从唐宋经济重心转南之后,南方政权北伐就没那么困难了。比如明朝北伐、KMT北伐都成功了。
至于苻坚为什么南征失败了?
一个自称“天王”的政权,有什么能力吞并江表。北魏都无法吞并南朝,前秦更不行。
批判苏联的共产主义精神,行!
践踏苏联的logo,不行!
形式主义那套玩明白了属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