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答对王阳明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能力不高,水平有限,笔拙脑弱,愧对师门,如有发现问题,还请不吝赐教。
那就让我讲一个故事吧。
在讲王阳明之前,我想先讲讲他的家族。
(一)王云
老王家有三大特色,智商高,脾气犟,吸引异人。
按照家谱记载,老王家起源自周灵王之子太子晋,而后一路传承,先后出过东晋司徒王导,北宋名臣王旦等一系列大人物,而后靖康之变,神州陆沉,老王家随之南下,就这么到了余姚。
浙江山水灵秀,足以供一家之安顿,但终究撑不住一国之偏安,南宋在杭州沉醉百年又终于梦碎,忽必烈的铁蹄踏碎风月,余姚王氏蛰伏百年,终于等到一碗开局的朱元璋走出凤阳,自此山河皆复,日月高悬。
老王家就此出仕。
当代家主王性常,精通奇门术数,曾与刘伯温对算,互为知己。
在刘伯温的引荐下,老先生很快出仕,很快高升。
在老王家的刚烈中,老先生很快外派,很快殉国。
王性常老先生的儿子,同样精通奇门术数的王彦达给自己起了一卦,结论是自家就不适合当官,于是老王家收起官服,上山隐居。
后来的事实证明,王彦达算错了。
王彦达的曾孙,中了状元。
这就是王阳明的父亲王华。
王华用一生诠释了学霸是一种多么不讲道理的生物。出生过目不忘,成绩一骑绝尘,朝中大佬纷纷赞许,机要部门哭着倒贴,考完试就是太子的老师,而后管科举,修史书,怼完刘瑾全身而退,最终以南京兵部尚书的高位退休。
当然,王华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生了一个儿子。
王守仁。
王守仁继承了老王家极高的智商,死犟的性格,还有吸引异人的家族传统。
这导致王守仁一出生就不同凡响。
王守仁出生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送子,云中奏乐,听到此事,王华的父亲王老爷子当即拍板,孙子就叫王云。
可能是对这个名字不太满意,王云到了五岁还不会说话,就在全家焦急的时刻,和所有传奇故事中说的一样,外边来了个和尚。
和尚摸着小王云的头,说了句「可惜道破」。
王老爷子是个文化人,听出了和尚的弦外之音,既然道破,那便以儒家仁善守住这份大道,论语有云,「知及之,仁能守之」,自今日起,王云改名王守仁。
改名当天,王守仁说话了。
远祖是殉国英烈,高祖是名满天下的高人,父亲是正二品的兵部尚书,无论王守仁在意与否,他都是大明最顶级官二代中的一员。
最顶级的官二代应该做什么呢?
吃喝嫖赌?经营家族?欺压良善?强抢民女?行侠仗义?认真读书?
王守仁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或者说他的目标比这一切都大。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成圣。
为了大明成圣。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惨败,瓦剌三万破明军二十万,之后更是出了个耻辱至极的叫门天子。
大明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王守仁所求,不是学术封圣,而是找出一条改变世界的路。
他要人间成圣,而后力挽天倾。
(二)成化二十二年
大明成化二十二年,哥伦布向西班牙王室提出,按照地圆说向西航行,可以找到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航线。
大明成化二十二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十年之后,达·伽马将循着他的航线抵达真正的印度,开启真正的大航海时代。
大明成化二十二年,王守仁向皇帝上书,恳陈讨贼兴复之策,而后出山海关北游,纵观塞外风土,以壮经略四方之心。
那年王守仁十五岁。
到了弘治元年,王守仁十七岁,奉家族之命前往南昌成婚,王守仁的岳父诸养和先生看着一表人才的女婿,喜不自胜。
然后女婿就丢了。
就在洞房花烛的那天,老王家吸引异人的专属技能发动了。
王守仁和一个道士相谈甚欢,得传一部养生术,而后在林中静坐,实验整天。
完全忘了今天自己是要结婚的。
即便如此,诸先生还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成婚之后,王守仁携妻子返乡,路途中听到一位老先生讲授朱熹的格物致知之学,深以为然,于是立刻开始实验。
所谓格物致知,是指探究事物以领悟道理,于是王守仁就找了一颗竹子盯着看,看能悟出什么道理。
不吃不喝地盯了竹子七天七夜后,王守仁悟出了一个道理。
朱熹可能是错的。
普通人遇到这种事可能只会觉得自己资质鲁钝,悟不出道理也就算了,但王守仁不同,他相信自己悟不出来,那就一定是朱熹的理论有问题。
暂时没能成圣的王守仁随便准备了一下,开始参加科举,虽比不上父亲在考试中的一骑绝尘,但同样属于那个时代的天才行列。
弘治十二年,二十八岁的王守仁中进士,再陈西北边防之策。
十三年前,十五岁的王守仁第一次向朝廷上书,十三年后,王守仁真正站到了大明中枢的政治舞台上,提出更加成熟可行的看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朝廷依然没有接纳他的上书,但重臣们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光芒。
王守仁号阳明。
阳光满地,正大光明。
考中进士的王阳明先任刑部主事,而后如愿进入兵部武选司——军方最重要的实权部门,掌管所有军方将领的考评升迁。
十三年过去,少年成长为青年,但那颗挽救边防的心,从未改变。
如果这是个少年拯救世界的故事,那这个故事到这里也就该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该是少年运筹帷幄开疆千里,带着荣誉和爱情满载而归,成为全新的童话与传奇。
很可惜,当时的朝廷正闪耀着另一个「传奇」。
他就是——皇帝翘班运动的开创者、顶级摸鱼学家、花样逃学纪录保持者、六部血压提高专家、内阁长跑运动发起人、杨廷和的一生之敌、威武大将军、大明一等镇国公兼正德皇帝——朱厚照!
(三)刘瑾
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为子孙考虑了很多。
他派蓝玉北进,击溃蒙古的残余势力;借胡惟庸案撤销宰相,以空印案打击地方权贵;设立拱卫司,建立只属于皇帝的全国情报系统;留下祖训,命太监不得干政……朱元璋甚至规定了未来皇帝的起床和睡觉时间,总而言之,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规划下,再也没有人能阻挠他的子孙做一个明君了。
劳动模范朱元璋忽略了一个问题。
不是所有人都和他一样热爱工作的。
而皇帝,恰恰是古代社会最有条件躺平的一群人。
朱元璋离世之后,燕王朱棣掀起靖难之役,掀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作为一个一生都在战斗并且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比朱允炆更适合当皇帝的马上帝王,朱棣相信,自己能完美契合朱元璋的工作。
然后就被几百斤奏章糊了一脸。
一脸羞涩的内侍表示——皇明祖训,也就是您爹朱元璋规定,各地运来的大小报告,皇上必须亲自过目——尤其是和钱相关的,为了防止地方偷税漏税,必须着重过目。
朱棣深沉地叹了口气。
「大同卫粪坑堵了要修厕所,这也要朕批准吗?」
内侍点了点头。
「皇明祖训,您爹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
每天批阅几百公斤报告的朱棣坚持了一段时间,不断感慨父皇远超常人的战斗力的同时,终于意识到一个问题。
不对,我是皇帝啊?
凭什么我作为皇帝每天辛苦工作,你们这些大臣只要交个报告就行了?
凭什么大臣可以有幕僚帮忙写奏章,我堂堂皇帝回复奏章就得亲自动手?
朕也要找代写!
就这样,大明全新的中枢机构——内阁诞生了。
皇帝将看着顺眼的大臣招进内阁,负责阅读奏章并提出批阅建议,如果皇帝同意就点个头,由秉笔太监模仿皇帝的笔迹写上批改意见,再由掌印太监盖上玉玺——皇上只要会点头就行了。
工作尚且如此,皇帝的生活更是完全由宫廷包办——洗脸有专人负责,夹菜有专人负责,就连三步以上的移动都有轿子负责。
论皇帝的生活可以被包办到什么地步——写字有秉笔太监,盖章有掌印太监,就连上厕所都有专门的擦屁股——这个是宫女,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换成太监。
外事不决问内阁,内事不决找宦官。
总之,经过历代先皇的改造后,皇帝终于成了一个高位截瘫也能担任的工作。
这么操作下来,皇帝爽了,可皇帝的工作谁来保证呢?
太监和内阁纷纷表示——我来帮忙!
在皇帝摸鱼时,信任的人以皇帝的名义决定国家大事,这种事在明代相当常见,其中名声好的有张居正,名声差的有魏忠贤,但无论谁当政都无法否认的事实是,由皇帝亲信而非皇帝本人担当决策核心,并不是一种健康的政治生态。
说得好听点,这叫为朕分忧,说得不好听,这就叫窃据皇权!
朱厚照时代,恰恰是亲信干政极为严重的一个时代。
平心而论,朱厚照算不上一个坏人。
他曾经亲自亲赴边关,与士兵同吃同住,也曾经以皇帝之尊亲自摆宴,为两个已经反目的儿时好友说和。
他天性热爱自由,又对朋友过于信任。
帝国的皇位容不下一个单纯的人,能坐上龙椅的,必须是最顶级的权力者。
对于年少继位的朱厚照来说,宦官刘瑾是好人,亲信江彬是好人,大学士李东阳是好人……作为明孝宗独子的他被保护得很好,他的童年没有宫斗,没有权谋,没有暴雨里的暗杀也没有密室中的钩心斗角,没有经历过黑暗的他天性单纯,把朝政交给自己信任的刘瑾和大学士们,自己专注于一个目标——玩。
相比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朱厚照更喜欢的身份其实是威武大将军、大明一等镇国公朱寿——这是他自封的身份。
作为皇帝要顾及身份,要乖乖待在紫禁城,要每天早起上朝,作为皇帝,要成为天下万民的表率,而朱厚照对这一切都不感兴趣,经过了和亲信们的头脑风暴之后,十五岁的朱厚照想出了一个天才般的主意——开小号。
他给翘班状态的自己封了个官,叫威武大将军朱寿。
就这样,当朱厚照上朝的时候,他是大明朝至高无上的正德皇帝;当朱厚照翘班的时候,他是大明朝威武大将军朱寿。
虽然满朝文武都知道朱寿和朱厚照是一个人,但朱厚照还是在逻辑上达成了自洽。
闯祸的时候:出去浪的是朱寿,你找我朱厚照做什么?
翘班的时候:要上朝的是朱厚照,你找我朱寿做什么?
在朱厚照双号并行的机制下,内阁大佬们每天都要玩一个游戏,叫皇上去哪了。
因为朱厚照很能跑,非常能跑,别的皇帝最多出个紫禁城,而这位爷出门,起步就是山西大同——朱厚照,哦不,威武大将军朱寿一直有一个边关杀敌的梦想。
每到这时,加起来小三百岁的几位内阁大佬就要出去追人,多来几次之后,老爷子们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坐马车跑五百里也不费劲了——就是高血压可能这辈子也治不好了。
大小号双开后,朱厚照快乐了,可是文武百官哭了。
正德朝尚且属于明前期,官员们还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地方还忠实地根据中央指令行事,朱厚照开始跑,高官开始追,那中央工作怎么办呢?
中央事务理论上要由皇帝朱厚照决定的,所以,当朱厚照不管事的时候,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谁能代表朱厚照?
从太子东宫跟随皇帝进入皇宫中的近侍宦官说,咱家是正德爷的化身。
他们是刘瑾、张永、谷大用、马永成、高凤、罗祥、魏彬、丘聚八人,借着正德对他们的信任专权独揽,被时人厌恶又畏惧地称为「八虎」。 「八虎」之中,尤以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擅权最多。
刘瑾的偶像是王振,就是那位大明第一导游,领着明英宗亲征最后浪出土木堡惨败的太监。
能以王振为偶像,可见此人境界也就那样了,毕竟即便是宦官同样由很多更值得学习的榜样,比如郑和与高力士,当一个太监以王振作为人生偶像的时候,他的个人定位就很明显了——做一个有权利的奸贼。
和你们这群奸贼在一起,怎么能搞好政治呢?
虽然圣明天子是历朝臣子对皇帝的渴望,可皇帝终究不是圣人。是讨论百年后才能见效的水利建设,还是计划今晚和朋友一起吃顿羊肉火锅?皇帝们未必反对让百姓生活得更好,可当他们的精力执着于身边的人和事,便忽略了遥远边疆那些挣扎求活的目光。
人有七情六欲,事分远近亲疏,天子亦然。
大明后来有两个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其中一人满心失望选择揭露它,另一人了解一切却选择维护它。
前者叫海瑞,后者叫卢象升。
王阳明走出来一条和他们都不同的路。
那时的王阳明单纯而炽烈,他和大明千千万万的儒生一样,相信一切问题都是奸臣蒙蔽了圣上,只要让皇帝得知真实,清明的政治就能覆盖整个社会。
「致君尧舜上」,大明有很多人宣传过这个理念,其中有人这么说却不这么做,也有人这么做但不这么说,其中这么说却不这么做的那个人叫杨廷和;这么做但不这么说的那个人叫张居正。
而当年的王阳明,还和他们都不一样。
王阳明参与了戴铣案,也正是这件事彻底触怒了刘瑾。
事实上,刘瑾并不想和王阳明产生冲突,这倒不是他对王阳明有多忌惮,而是他看上了王阳明的父亲——王华。
正德元年,身为顶级学霸的王华已经官至兵部左侍郎,距离入阁只差一步。
现在有抬头的趋势。
王阳明最好的传记是日本人写的…
明以后清代学者对王阳明持批判态度,反而在日本存在一些传承。
清末民国,思想最混乱的时候,心学也曾回到舞台,然而结果我们也知道,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土地上,主义之争的胜者是辩证唯物主义。
阳明心学的核心,我个人认为就是致良知,思无邪。是由内而外的,先修己后渡人。
说白了,这是士大夫的东西,是知识分子的东西,愚民村夫是玩不来的。
然而清末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外部强国林立,内部死气沉沉,鸦片战争前识字率不足10%,也就是阳明心学这套东西,撑死了,理论极限也就10%的人能用起来。
而阳明心学是有其时代局限性的,对发动全民是相对无力的,方法论太模糊,见效也太慢,论起战斗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差远了。
所以阳明心学在那个混乱的时代是不太可能有所作为的。
至于建国以后到八十年代以前,大家都知道什么情况,心学在那时是不可能重回舞台的。
然而近年来阳明心学有抬头趋势,或者说,所谓国学有抬头趋势,一方面取决于综合国力的上升,让我们爬出了全盘自我否定的坑,民族自信在慢慢回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道德内核的混乱。
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和世界交流的恢复,经济建成为主要任务,思想上的建设暂时让位。
市场化改革,经济建设优先,使得金钱道德飞速成长,而互联网的兴起,内容推荐算法的出现,又使得自我道德开始兴盛,再加上速度快到人还没换代社会已经迭代,自父辈传下的血脉道德也仍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于是工业革命前的血脉道德,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金钱道德,以及信息化革命以后的自我道德混成了大杂烩,官方倡导的辩证唯物反而成了高高供起的东西。
大部分人血脉道德传承自父母家族,金钱道德被社会教育,自我道德在互联网中不断强化,基本可以说每个人的道德观都是这三者的合体,无非这个多点那个少点。
而辩证唯物却成了无源之水,学校课程浮于表面成为水课,自学者更是寥寥无几,更严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生存土壤在受到威胁。
辩证唯物主义是好东西,但是你读马恩,看列宁,学选集,然后抬头一看,没几个敢走劳动仲裁的劳动者,996福报论,可以当裁判的参赛选手…
懵懵懂懂也就罢了,看明白了,想明白了,你该如何自处?
辩证唯物主义教给你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看待社会,然而,你该如何看待自己,你该如何与世界相处?
心有忿,意难平,行无力,该怎么办?
辩证唯物主义讲透了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然而它讲的太透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规律是客观的。正因为讲的太透了,在你无力改变世界时,你会是绝望的,实践论的圆圆不上,是很痛苦的。
理性是人类追求的东西,然而感性是人类无法摆脱的东西,我们存在于世界,世界影响着我们,但是在我们认识、解释世界之前,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
这种时候读王阳明,是会读出惺惺相惜的。辩证唯物主义没教给你怎么面对自己,阳明心学告诉你了。
致良知,知行合一!
这是王阳明告诉你的处理方法。
遵从本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够了。
在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情况下,试图拿阳明心学或者其他儒家思想、传统国学去认识、解释甚至改造世界,和有哈勃的情况下拿放大镜看宇宙无异。
然而儒家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历代大儒有居于盛世的,有漂泊于乱世的,有建功立业的,有耕于南山的,汉唐之盛,五代之乱,宋明元清(这儿不写了容易吵架)……
可以说历代儒家弟子不一定立于庙堂,不一定立功立德立言,但是他们一定得先面对自己,几千年下来,儒家思想中有大量如何处理自己和自己关系的论述,以及进一步融入世界的论述。
这些论述经过几千年迭代、论证、撕逼,其发展也是符合《实践论》所言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形式的,其含金量不是现在那堆拿个人经历推而广之教你自律自处的快消品畅销书能比的。
这些是我们可以汲取力量的东西。
修心于事无补,于心有益,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决定的,参禅打坐改变不了世界,心想事成只是奢望。
但是于心有益即可于事有补,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决定的,人的主观意识落在实践上即可对世界产生能动作用,这叫主观能动性。
正文到此结束,以下是关于评论区比较集中到问题的补充解释:
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其实在阳明心学中很多语境中意思相通,尤其在处事哲学上。但是很多人单纯的把知行合一的知理解成了知识,进而把知行合一的意思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能说不对,只是不全面。
我还有一篇回答是结合实践论专门讲“知行合一”的,有兴趣可以看看:
这一理解主要对应在阳明心学中关于学问思辨行的“析其功而言则有五,合其事而言则一而已”,也就是“理论实践合一”的理解主要是对应于做学问的(其实王阳明主张的也不是动词上的“合一”,而是名词上的“合一”,即知行本自一体,纯粹的知不能叫知,叫妄想,纯粹的行不能叫行,叫冥行,二者必须同时存在才能叫“知”,叫“行”。而不是要主动把分立的知和行合起来)。
但“做学问”以外,知行合一很多时候起着和“致良知”类似的意思,比如王阳明举的“孝悌”,“好色”等例子,都不是理论实践合一的意思,而是良知和实践合一的意思,即“知”为“良知”,而非单纯的“理论知识”,所以文中我把两个都放上了。
而良知一词,在阳明心学语境中,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基础本能”,是无善无恶,人所固有的。
所谓天理即人心,即天理是所有人心共同博弈所呈现的结果。即王阳明所说的“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当然,这里的天理其实是人之理。虽然王阳明本人的文章中,并未对人之理和天之理也就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上的运行原理做明确区分,比如有时候仍旧会用“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之类的说辞。
但从王阳明的论证中,其实可以看出王阳明口中的“天理”其实是默认为人之理的,而非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科学上物理的“理”。
比如对儒家重要的社会学指标“仁义理”的论述:“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人,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可以看出其口中的理,其实就是“人之条理”,也就是社会运行所遵循的“条理”。而这个“条理”,是所有人的“人心”共同决定的,所以“心即理,天理即人心”。
王阳明由于时代的限制,在当时生产力长期变化不大,以儒家为主的知识分子的关注点以及社会重心长期以人为主,对“物”则长期忽视的时代特征之下,做出推己及人进而推己及物的唯心主义之论是不足为奇的。这是我们需要批判的地方。
唯物主义的大兴,和生产力的爆炸式提升,和人们对物质本质认识快速提高是密不可分的,看工业革命以前的学问,大多会有唯心主义的延展论述,这是时代进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对此我们应当批判继承,而非全盘接受或者全盘否定。
一个21世纪的人看阳明心学,还试图推己及人后继续推己及物,那和求神拜佛无异,无非是神佛在内在外的区别。
而因为心学有唯心主义延展论述,就对其全盘否定,提必称糟粕,却也没比前者高明到哪去,不过是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罢了。
此外,我和人讨论柏拉图,讨论尼采,叔本华,却并没有人说过糟粕,毒瘤之语,这仨在唯心主义上可一点不次于王阳明。
我引用这仨的话和部分观点,从来没人和我杠柏拉图的理念形式绝对永恒,尼采叔本华的唯意志论。
结果我就用了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瞬间惹毛一群人。
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只看儒家不看西哲,或者说只看西哲不看儒家?
又或者俩都不看?
还有关于阳明心学是“加深封建束缚”的说法,这种说法的论证方向是王阳明要致良知,而儒家的良知就是三纲五常,所以心学就是让人自觉服从三纲五常。
然而王阳明只是证明“知行合一”时举过“忠义”,“孝悌”之类的例子,但并未言明“良知”就是三纲五常,其主张的是“心即理”,理是人心博弈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博弈结果变了,理自然也就变了,所以认为“心学”是让人自觉服从三纲五常封建束缚的人,是完全颠倒了“心即理”,因果错乱了。如果照他们所言,也不会有李贽、何心隐这种心学门徒出现了。
又或者,他们的潜意识中内心便是三纲五常,良知便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认为的好事便是默默接受压榨?所以看到心即理,看到致良知,看到但行好事,便自动联想起这一切,瞬间陷入被冒犯的绝望,又无能为力,便只好诉诸激烈的言语以图略舒情绪?
我写此文之意,是想告诉大家所行无果不需要低落绝望,不需要迷茫,整理好内心按心中好事努力而为便好,而“行好事”,是需要辩证唯物主义来确定什么是好事以及提供方法论的,而心学只是这其中整理自我情绪的一环。
能读出我是劝人接受压迫的消极主义,怕不是满心幻想着压迫别人,生活中又却是被压迫一方,且整日郁郁其中,才能读出这般意思。
当然,也有人读出相反意思,说我是倡导厚黑学,是精致利己主义者,是想做离经叛道之狂儒。
其实和前者一样,不过都是只盯着“遵从本心”四个字罢了,不同的是前者心中都是压迫束缚,后者心中满是自私自利,看到“遵从本心”四字,自然而然和自己心里的东西联系起来,又不愿承认,便只好诉诸激烈言辞。
二者都忽略了我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论述,忽略了我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在方法论上的威力,强调的其是我们看待世界的重要工具。
这也可以看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很多人都只是在按我所说的几个道德内核驱动下做事生活,一举一动都不过其道德内核的提线木偶。无学无问无思无行,只剩下道德内核碰撞下的“辨”,辨也只说不听,自说自话,自我洗脑。
不要忘记我们大多是普通人,失去了辩证唯物主义,我们就只是有知识的草民,而不是富有力量的工农。
只是“有知识”,只是能更好的做一个工具罢了,在“当一个人”上,与先秦的奴隶,封建皇朝的无地贫农,又或者两百年前血汗工厂无日无夜的工人,并无不同。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赞同“年轻人”应该学科学,学技术,而不应该分心哲学等学问的原因。
二者不应该是对立的,只能二选一的东西,而是应该互相促进的东西。
学科学,学技术,或者学其他专业技能,为的是“事功”,为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你首先得有自我。
而人才有自我,工具没有。
因为弄不懂,也因为不老实。
太讲道德修养,对自己好,对社会不好,你看总结出了《沉思录》,奥勒留和五贤帝之后,罗马一天不如一天;明末丢江山、洋务丢江山、老蒋丢江山,自己都含糊了。
又看到某人在这个问题下胡说八道,实在看不下去,来答一下。
在明朝嘉隆万期间,心学显然是一枝独秀,就连大家印象中的刻板人物海瑞也是心学门人[1],王学中的泰州学派(罗近溪),浙中学派(王龙溪),江右学派(邹守益)在各地设学[2],风头一时无两,虽然在张居正主政期间,因为政治因素,禁过一段时间书院讲学,但其后心学再度风生水起直至明末,王阳明也得以从祀文庙。虽然在此期间,东林学派质疑过“无善无恶论”[3],但这应当只是心学内部对王阳明学说的调和与修正[4],而非彻底否定王阳明。
但明清易代,华夏陆沉之后,明末三儒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5]皆痛感明末士大夫空谈心性,不重实际,因此将矛头直指在他们心中造成这一现象的罪魁祸首王阳明:
以一人而易天下,其流风至于有百余年之久者,古有之矣,王夷甫(衍)之清谈、王介甫(安石)之新说;其在于今,则王伯安(守仁)之良知是也。孟子曰:‘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拨乱世反诸正,岂不在后贤乎?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
故白沙起而厌弃之,然而遂启姚江王氏阳儒阴释、诬圣之邪说;其究也为刑戮之民,为阉贼之党,皆争附焉,而以充其无善无恶、圆融理事之狂妄,流害以相激而相成,则中道不立、矫枉过正有以启之也。--------------------------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序论[6]
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泰州、龙溪时时不满其师说,益启瞿昙之秘而归之师,盖跻阳明而为禅矣。然龙溪之后,力量无过於龙溪者,又得江右为之救正,故不至十分决裂。泰州之后,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龙蛇,传至颜山农、何心隐一派,遂复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矣。顾端文曰:“心隐辈坐在利欲胶漆盆中,所以能鼓动得人,只缘他一种聪明,亦自有不可到处。”羲以为非其聪明,正其学术也。所谓祖师禅者,以作用见性。诸公掀翻天地,前不见有古人,后不见有来者。释氏一棒一喝,当机横行,放下拄杖,便如愚人一般。诸公赤身担当,无有放下时节,故其害如是。----------------------黄宗羲《明儒学案》泰州学案前言
而三大儒的思想在清朝影响深远,之后的清儒进而将对王阳明的批判演变成了对整个宋明理学的否定[7]。那么,清儒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因为宋明理学,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说到底是“内圣之学”,即重视个人的修养,认为先要做好人才能做好事情,而外王呢?无论是王阳明所言“亲民”还是朱熹所言“新民”[8],外王的对象始终是民众,也就是说朱王二位都希望通过儒家学者修养自身,通过讲学等道德实践[9]影响民众,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从而达到“觉民行道”的目的,这大概和理学中人在仕途上的普遍不得意有关[10],“得君行道”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水月镜花[11]。但清儒有蛮夷入主中原的亡国甚至是亡天下之痛,而这显然不仅是帝王的责任,也是儒家士大夫的责任。清代反宋明理学的颜李学派李刚主(他的名实在难打出来)即云:
宋后,二氏学兴,儒者浸淫其说,静坐内视,论性谈天,与夫子之言,一一乖反,而至于扶危定倾大经大法,则拱手张目,授其柄干武人俗士。当明季世,朝庙无一可倚之臣。坐大司马堂,批点《左传》,敌兵临城,赋诗进讲,觉建功立名,俱属琐屑,日夜喘息著书,曰此传世业也。卒至天下鱼烂河决,生民涂炭。呜呼,谁生厉阶哉!
李刚主之言固然有失偏颇,但亦切中了宋明理学的要害,即不学治国之道。儒家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宋明理学那里只要通过以身作则,教化百姓,君王正心就可以天下大治,这显然在现实政治的残酷面前多少有些幼稚。
所以一方面清儒提倡实学,比如颜李学派自身即提倡:
习礼、歌诗、学书计,举石、超距、击拳,率以肄三为程,讨论兵、农,辨商今古
这带动了清代的实学潮流,这一点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时亦有体现,早期湘军的领军将领均为儒生,象李续宾就以悍勇、先登闻名。这其实就与王夫之反清失败后归乡奉行实学,振兴湖湘文化有关(当然这有点讽刺意味)。
另一方面,清儒重拾被宋明理学简化甚至可以说是被抛弃的经学[12],希望可以从经学中重新构建政治理论,以取代宋明儒构建的“道统”[13]。因为此时的程朱理学已被清朝统治者看中,成为统治工具,道统论在康熙说出“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矣”之后显得无力而可笑,而康熙的言论经过李光地,张伯行著书立说成为了官方标准。这之后程朱理学逐渐分化为庙堂与民间,而民间的程朱理学自曾静案以致吕留良被挫骨扬灰之后亦声名不张[14],以至于清代经学家程晋芳不无感伤地写道:
于是海内士大夫,以宗阳明为耻,而四十年来,并程朱之脉亦无有续者,此则非愚意料所及也。-----------------------------------------勉行堂文集卷一正学论三
然而清代经学家在感伤之余,并没有停下批判宋明理学的脚步,经学家们希冀在故纸堆中重新发掘儒学的意义,即“廓清宋明,直归孔孟”,从而彻底排除宋学的影响,对宋学的批判在戴震明言理学“以理杀人”后达到了高潮[15]。而在同时,聪明的乾隆看到了汉学(也就是经学)在民间的影响,采用了胡萝卜加大棒的做法,一方面成立四库全书馆,给经学家们良好的条件去引经据典,整理国故;另一方面乾隆用过烈的文字狱[16]压制经学家们的质疑精神和政治实践。也因此经学家们只能在小学训诂上下工夫,而清代经学的顶峰就是著名的乾嘉汉学。
然而物极必反,随着鸦片战争的到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埋首故纸堆的经学家们似乎比他们所贬斥的宋学更加的无用。这使得儒家知识分子再度反思,其中以罗泽南,曾国藩为代表的儒家将理学与王夫之实学相结合,引领了宋学的复兴。但对于王阳明,实际上曾国藩更敬佩的是他的事功,而非学术[17]。
宋学的复兴有其现实意义,一方面曾国藩认识到理学所倡导的人格涵养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之所[18],另一方面也意识到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也是中国发展所必须的。但理学自身强烈的重道轻器[19]的倾向使得曾国藩只能用王夫之经世致用思想来弥补。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使得以曾国藩为首的儒家士大夫有资格有实力推行他们“中体西用”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洋务运动”诞生了。
但甲午战争的失败使得宋学复兴的努力彻底破产,中国数千年以来的王朝国家体系也终于走到了末路。
有清三百年,王阳明心学已然近湮灭。
清末正面临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但言路的放开使得在此变局中经学家们又活跃了起来,康有为以今文经学为本[20],辅以西学之进化论,倡“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在实现政治改良,并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而与其针锋相对的则是章太炎,他以古文经学为本,辅以西学之民族主义,倡“尊王攘夷,华夷之辨”,意在发动种族革命[21],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主共和。此时的经学家们并不象之前的洋务派一样固守于中国传统的政治体系与思想体系,而是有强烈的融合中西方的倾向。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康有为沦为可耻的保皇派之后,似乎是章太炎的古文经学取得了胜利,但章太炎在倡古文经学的同时,以史治经,反而消解了经学的政治意义,再加上东方的政治理论在西方完备的政治理论面前相形见绌,这使得经学又重新回到了小学训诂上,经学的政治实践也只能存在于故纸堆中发霉了[22]。而章太炎的弟子诸如钱玄同,顾颉刚创立了疑古派,将浩瀚的经学材料整理为古代史、古代思想史,这也正式宣告了经学的终结。
之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主张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价值,因为他们发现,无论是洋务派的器物革新,还是经学家的制度变革,均不能改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障碍这一事实,也就是说洋务派和革命党(或者维新党)们是治标不治本,因为西方文化的本在于彰显个人价值,而儒家则推崇以家为核心的集体主义。
但令人吊诡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凡尔登的血肉让西方人自身对其文化价值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虽然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造访中国后并未找到西方文明的解药[23],但这影响到了中国学界,新儒家亦借此契机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其代表为马一浮(理学),梁漱溟(新心学),熊十力(先秦儒学),之后又出现了冯友兰(新理学), 贺麟(新心学)。至此王阳明在沉寂三百年之后,又重回历史舞台。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常凯申又将儒学供奉上了政治舞台,并自我标榜崇拜其浙江同乡王阳明,一方面宣扬“孔孙道统”[24]以接续理学所言道统,另一方面推行所谓新生活运动,规范民众的道德行为。而在阳明心学中,道德需要从心体认,而非外来规范,新生活运动反而是对阳明心学的一种反动,颇有当年康熙的风采。
常凯申将儒学挂羊头卖狗肉之后,新儒家们其实也并不买账,这一点可从马一浮,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 贺麟均留在大陆中可见一斑。
建国之后,因我国倡导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简而言之,就是物质决定意识。而宋明理学在经过用西哲解释之后,程朱理学因倡导理气二元,理在气先[25],被认为是先有意识而后有物质,因此被称为客观唯心主义,而陆王心学基本只论理不论气,被认为是意识决定物质[26],因此被称为主观唯心主义。所以无论是程朱理学或者陆王心学在官方推崇的辩证唯物主义面前,实际上是毫无还手之力,更加之儒学被某大野心家作为牌坊利用之后,引发了”批孔“风潮,其实不光是宋明理学,而是整个儒学在中国已是日渐式微了。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对儒学尚是批判继承的态度,在”批孔“之后,则转变为彻底的尊法非儒[27],以郭沫若在新中国学界的地位,此举的影响恐怕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消除。
至于现在所谓的国学热,读经热,汉服热甚至包括所谓的王阳明热之类的,只是消费主义塑造出来贩卖的文化符号,跟传统文化实际已是越行越远。而官方所倡导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八荣八耻“大概也已经代替儒学的道德修养,深入人心了吧!
也许我们真的不再需要儒学了
我个人认为是三个原因
1、王阳明一直在外边救火当救火队员,四处奔波,根本没时间休息教学,大家也不约而同压着不让他回京。
最后王阳明辞职不干回家讲学,第二年又被启用去平定叛乱,最后死于任上。
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时间系统的整理一下自己的学说,心学后来的传人自己之间分歧就天差地别了···
这是先天不足,儒家自己内部的斗争才是血淋淋的
2.元仁宗开科举的时候选择额科举考题只从四书五经里边出,还是朱熹修订过的四书五经,明清都延续了这个潮流,但是明朝还比较开放,隆庆时候内阁阁老李春芳主持科举,考生写庄子言论他也给过,清喻长城说明朝科举,万历以后各种荒诞变幻之文层出不穷,这也为明末各种思想流派的出现打下了基础。而清朝统一后,直接规定你答题也必须用朱熹修订过的四书五经来答题了,只要敢超出,立刻罢黜,这时候,各种思想流派自然就慢慢消亡,只剩下程朱理学了。
讲真,元清都把程朱理学捧这么高,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当了狗汉奸,在他们的朝廷里当官的,程朱理学的人数占据了绝对性优势·····
也就是说,王阳明的学问已经没人发扬了···········
这是后天失调,毕竟样奴才的学说对于少数控制多数的才是最有用的。
3、和王阳明同时代的,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
这个无解
有点像你终于顶着压力把胶卷相机从黑白改良成了彩色的,还被黑白胶卷打压,而世界上数码相机已经出现了········
自秦开始,凡个人主义,几能存活?
同为西部省份,作为地方工业和信息化部门,随便答一下,不一定准确。
首先最大的优势是税收优惠。本来一个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互联网公司,有软件研发部门和机房运营部门。互联网公司每年收入1亿,其中软件研发部门花费5000万,机房运营维护部门花费1000万,剩下4000万利润中,需缴纳一半的税,即2000万。
现在该公司拆成两个子公司,其中研发部门仍在人才密集的东部,机房运营部门搬到贵州,公司在通过做账,将研发公司每年的收入限定在5000万,即研发公司没有利润,在贵州的数据运营公司每年收入5000万,支出1000万,剩下4000万的利润中,贵州当地只抽25%的税,即1000万,则公司所得的利润是3000万。这实际上可以看成是挖发达地区的墙角。
但优惠政策不仅仅是贵州有,其他西部贫困省份也都有自己的优惠政策,为什么单单是贵州发展起来了呢?另一个原因在于贵州机房建设成本低。除了低在哪?不是因为地价便宜,而是因为贵州多山,大部分机房可以建在山洞中。在山洞中建机房,除了传统的冬暖夏凉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国土部审批太多的建设用地。
根据18亿亩土地的红线政策,各地方将土地作为商业或工业开发,需经国土部批准。但这些土地指的是地面上的土地,挖山洞由于并不破坏山体表面的树木和梯田,国土部的卫星也看不到山体内部的施工情况,故贵州只需要很少的一部分公路建设指标,即可获得了很大面积的机房建设用地。而其它省份既使有闲置土地,在没有国土部用地指标的情况下也只能让其抛荒干瞪眼。
至于电力便宜,西电东输的大部分输出省都便宜。
总的来说,贵州大数据经济是否能带动贵州有实质性发展目前还需观察,但贵州能抓住一切有利因素,在一票西部省份中脱颖而出凭空做出一个产业聚集,还是值得肯定的。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