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思故我在”符合逻辑上的证明吗?如果不符合,有办法可以证明自己本身的存在吗? 第1页

  

user avatar   nuclearcarrot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笛卡尔的原文是「Cogito, ergo sum」,翻译成英语是「I think, therefore I am」,中文最常见的翻译是「我思故我在」,但是这个翻译是错的。(甚至原句本身可能都是错的,或者说,过于精简的,笛卡尔本人在沉思录中强调过,这并不真的保证一般意义上的「我」存在,而仅仅是强调主体的存在,这是「语言精简」所不可避免的信息遗失)

「我思故我在」是一种蛋疼的文艺翻译方式。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因为正在思考,所以存在一个思考的主体。「正在思考」要用「现在正在下雨」的方式来理解。英文中是说「It is raining」,然后我们会问「it」是什么?显然,没有一个主体在下雨,「在下雨」就是「在下雨」。同理,对于思考来说,单凭我们现在正在思考的这个事实(这句话仅仅指代这个事实,其表述是有问题的,采用这个表述是因为没有别的替代选项),实际上我们不能说「I am thinking」,我们只能说「It is thinking」。「It」是什么?和上面的一样——仅仅是代指思考这个行为被执行了。而单纯凭借这个,我们是没有办法推断出存在一个「I」的,最多只能得出存在一个「it」。所以笛卡尔这句话某种意义上说是先天上正确的。这就像是「现在有人在读这一句话」永远都是正确的那样。

为什么强调不能用「I」呢?因为这个地方牵扯到了人类意识的结构。首先,我们假设自己的意识具有统一性,其次,我们假设自己的记忆(以及人格)具有同一性,类似的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假设,这些假设都是假设而已,并不完全是正确的结论,而当我们在使用「I」的时候,我们同时还有可能蕴含了一个具有各种各样性质的主体存在。而这是没有办法通过这一点证明的。


至于说笛卡尔的问题,其实他的怀疑论是没什么问题的,我思故我在如果解释正确的话也没什么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他用本体论论证证明了上帝存在,然后进一步说上帝不可能欺骗「我」,最后通过上帝打破了怀疑论。而关于上帝的本体论论证本身是一个无效的论证,因为存在并不是一种一阶属性。

事实上怀疑论不是通过这种朴素的方法来反驳的。认知的基础也要更为复杂一些。




  

相关话题

  反对《希腊伪史考》的人,真的深入研究过古希腊文明吗? 
  有人奉劝我离「国学」远一点,与知识靠近点,这有道理吗? 
  马哲在哲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中国有没有哲学呢?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有什么区别? 
  数学能取代人类语言吗? 
  人到底是为什么要活着啊? 
  康德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如何评价黑塞及其作品? 
  艺术是否会终结于哲学? 
  到底是什么赋予了一个政权的合法性? 

前一个讨论
航空公司对飞机的维修存在不严谨吗?
下一个讨论
国际汉语志愿者考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2025-04-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