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历史上有哪位人物让你觉得遗憾? 第1页

           

user avatar   ji-wu-shang-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左宗棠无疑。

1998年电视剧《左宗棠》就制作完成,但一直遭到封杀,至今不能播出。这样做的理由和依据则是由于1988年有人写了一个描写左宗棠的剧本《大将西征》,此时陕西省批判左宗棠的“学术研讨会”刚刚开过,还没有按照这次会议制订相关的政策,因此这个剧本在陕西省电视厅主办的杂志《电视剧》上发表了。然而,到了第二年三月,却按照87年那次《学术讨论会》定的调子,对于左宗棠以及这个电视剧本大动干戈,召开了一次专门的座谈会,该杂志以“澄清是非、消除影响、增进团结”的标题,发表了《电视剧本<大将西征>座谈会纪要》,纪要的前言如下:

《电视剧》杂志(1988)年总第五期发表了电视剧本《大将西征》之后,回、汉族读者纷纷来信来访,对剧本美化左宗棠、丑化白彦虎等问题提出了质疑和批评,表示了极大的义愤。

  为了澄清是非,消除影响,增进团结,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注下,陕西省广播电视厅于3月22日邀请西安市回、汉族读者代表、专家、教授及有关方面人士80余人召开了剧本座谈会。出席会议的还有省委秘书长赵伯森同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沙铃同志、省委统战部部长毛文祥同志、省民委副主任岳松华同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坤让、市民委副主任戚淑英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同志。

  座谈会由陕西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骞国政同志主持。

  与会同志认为:该剧本歪曲历史事实,严重伤害了西北地区各民族同胞的感情,其影响是恶劣的,后果是严重的。大家认为:清朝同治年间陕甘回民起义是太平天国反清革命的继续,左宗棠在镇压这次起义中负有历史罪责。

“左宗棠是极端反动的屠户,不可计数的汉、回各族人民被他惨杀了。他出兵新疆,虎狼般杀害南北疆人民,同在关内一样犯了极大的罪行。”(见范文澜《中国近代史》)

白彦虎是中国近代史上西北回族人民反清运动中的杰出领袖人物,他领导陕甘回民起义军与清军浴血奋战十余载,转战数万里,百折不挠,坚贞不屈,是回族同胞心目中的英雄。

  座谈会历时一天,与会同志以严肃科学的态度,在热烈、诚挚的气氛中进行了讨论。《电视剧》编辑部在会上就发表这一剧本作了检讨,并对陕西电视台1988年12月《关于<大将西征>及对群众意见的处理的情况汇报》承认错误,决定销毁这一文件。为了向各族人民群众表示诚挚的道歉,编辑部同时郑重声明:编辑部不同意全国各影视制作单位、报刊拍摄和转载本刊发表的这个剧本。与会同志对编辑部表示了谅解。

  与会同志强烈要求《大》剧作者作出深刻检查。

赵柏森、李沙铃等负责同志严肃指出:历史是庄严的,不容篡改;人民是公正的,必须还历史本来的面目。《大》剧的剧本是错误的,发表剧本是错误的,审稿是错误的,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一些同志的态度也是错误的。我们一定要汲取教训,努力学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为增进民族团结贡献力量。与此同时,这些领导同志还就今后民族政策再教育等具体问题作了明确的指示。

  与会同志认为:省委有关领导关于澄清是非、消除影响、增进团结的指示是正确的,座谈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

维护国家和民众的英雄被后世肉食者如此污蔑,真不知左公泉下作何感想。

左公千古。

@爱民爱国不爱教

user avatar   cao-bian-jiao-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对····感觉这个词最近用过很多次了····

反对

@姬紫依

的答案

讲道理你黑穆我管不着也不好说啥····

你对当今ZF的民族政策不满认为汉族受到了压制我一定程度上也赞同····

问题在于

维护国家和民众的英雄被后世肉食者如此污蔑,真不知左公泉下作何感想。
左公千古。

阁下的答案无非就是借左宗棠被黑那事来表示不满以及对左宗棠剿洗回民一事进行肯定

但是问题在于

“汉民族被欺压的情况下,左公声望走高”

所以说左这人镇压起汉民来下手比对付回民不知道规模和程度多厉害了……

被当权者压制不代表要去粉一个几百年前帮助当权者不分种族屠杀的人啊……

@鬼狂歌

君在该答案底下做出了概述:

从一个政府大员的角度来说,曾左李等人采用霹雳手段倒是可以理解,哪怕是曾李那些令人发指的“圣人”之事。

但十年前在黄易混的时候,我就说过,天朝有很多得了“不树立一个偶像来膜拜就会死”综合症的人。

……在这样一种关系下,他们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完全取决于主子好不好,并且好主子应该帮他们解决掉他们的一切问题。他们渴望这样的好主子,膜拜这样的好主子。

我基本同意如上看法,但是如评论区几位知友所说这个吐槽的有点过了……咳

而且最主要的问题是

不爽zf政策和民族问题,也不至于要给某个屠民圣手抒情怀念,尤其是那位圣手在福建和甘陕弄死的汉民比少民不知道多多少倍

原答主给左“公”千古的时候,看中的是左公剿洗回回这事

问题在于千古的左公

第一,他平甘陕回乱是不分种族都屠的



人杀人只看你爱不爱清,原答主你对ZF不满,搁当时一样要杀

第二,左某人屠汉更狠规模更大





当时长毛余部已经转战到其他地方,这些基本都是被逼起来的当地屁民,个别有借用长毛名号或者和溃兵一处的,不过绝大多数都是本地反抗者,一样给左某人和他部下“尽屠”“剿洗”干净

至于贵左公在浙江干了啥我都懒得翻战史了,湘军(哪怕是左系)这种破壁体制的旧军军纪从来都是从更坏到最坏

哦对,至于我们伟大的左公在甘陕也没少和老弱妇女同乐

至于如在浙江福建一样干的成堆尽杀的事更是没少干

嗯····

顺带有些知友可能会提什么回人杀汉如何如何的,这个我觉得得从根源上去找

换句话说,回民起义是为了啥,杀汉还是啥?

打算扯什么穆斯林国的自己圆润到边去

以下凡是引用的都来自《清代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史》

没兴趣的清直接看总结:

清廷腐败无能胡搞乱整,搞的全国大部分地方屁民不堪忍受扯旗造反

其中某地的一些少民因为政策问题本来就和汉民不对付(官员故意挑事以回制汉或者以汉制回)再加上自古起义军内部不和互斗也是常事,更别提不是所有义军都能做到相对纪律严明或者有组织的构建政权(长毛前的广西天地会差不多如此)
于是该两省屁民水深火热(个别因为当地义军的政策如低税等可能会好点),中间唯一或者唯二能给该省带来平定的军事集团扑街了(前清时西捻军和之前长毛西北远征军的根据地)覆灭,之后该两省官兵不堪用,调来了外地官兵,然后不分青红皂白不分民族就看你爱不爱清的进行肉体毁灭,期间该两省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没有凑出什么统一性号令全省或者大部分回/汉反抗者的义军领袖之类的(白x虎这种不算,起码也得广东红兵起义时候陈开那种才算)
于是喜闻乐见的,各路义军互斗的同时还共同斗清或者被清斗,除去汉回血仇化不开的少数,汉回混合斗清的也有不少,当然不管是斗清的还是夹在里面求王师拯救的屁民,最后大部分也被外地官兵统帅剿洗了个痛快

另外,甘陕回乱不是单纯的回杀汉

里面有回汉斗,汉清斗,回清斗,回汉斗清,土回斗客回,土汉斗客汉,汉斗清回,里面也有正二八经抗清起义也有汉回土匪趁火打劫

有清一代,在封建专制主义和高压民族政策之下,回族在政治上始终是处于被压迫、受歧视的地位。清朝封建统治者诬蔑回族是“犷悍”、“好乱”、“性与人殊”的“奸民”和“异类”。在官书和一些私家著作中,诬称回民为“回子”、“回逆”、“回匪”等,并对回族的回字加上侮辱性的“犭”字偏旁。诬蔑伊斯兰教是“原无一取”,伊斯兰教信仰者是“鄙薄之徒”,回民宰牛是“居心残忍,不务本奉法之端”,是“甘为异类”等。甚至有的官吏说:“回丑环居中土,宣令一体遵奉,毁其礼拜寺,庶乎可无虞尔”,公然宣称要取消回教。
歧视压迫回民的政策,也表现在法律上。清朝刑律,满汉人不平等,在诉讼程序、审判机关、采证、判决、量刑及监狱待遇等方面,满族人均受优待,汉人法律地位低,回民较之汉人地位更低。满人享有换刑特权,如笞刑可换为鞭责,徒刑、流刑和军刑可折枷刑,徒刑一年可折枷刑20日,流三千里可折枷刑50日。死刑虽不能换,但可减刑,如斩立决可改为斩监候。回族在法律上受歧视,清朝封建统治者对回民在量刑上比汉人还重,回民犯法,“加等科罪”。回民犯罪,面上要刺字。回民三人以上执绳鞭器械者,要加罪一等。死罪汉人“一般情形,凡兄弟同犯罪,可奏留一人养亲;若独子犯罪应死,非常赦而不原,但有祖父母、父母年达七十,亦可奏请留养。”军、流、徒可免死减等犯,“未起发以前,可告留养,皆准折枷释责”。而回民“俱不准申请留养”,流徒地点不得在甘肃省等地回民聚居地区。
清朝封建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对各族人民采取分而治之的反动策略。利用汉回人民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差异,挑拨汉回关系,制造汉回械斗仇杀。汉回两族劳动人民之间没有根本的阶级利害冲突,他们都遭受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有着共同的反封建要求。回汉人民世代相居,彼此和睦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因习俗不同,“睚眦小忿”时有发生,如史籍记载,回民放牧时践踏了汉民的田苗,汉民“截断羊只”等。这些纠纷多属人民内部矛盾,只要采取公正态度,通过调解是可以解决的;但清朝地方官吏处理这些纠纷时,却推行“护汉抑回”政策,“偏袒汉民,凡争讼斗殴,无论曲直,皆抑压回民”,回民即得直,而犹以为曲,制造回汉人民之间的矛盾,挑起回汉械斗。乾隆初年,毕沅任陕西巡抚时,“长安回汉械斗案颇多”。

·在满大人和官老爷面前管你回汉,都是歧视政策下的受害者

刀客是陕西民间抗清群众的一种称号,他们经常佩带一种关山刀,临潼县关山镇制造,形制特别,长约3尺,宽2寸,极为锋利,清统治者诬之为“刀匪”。刀客主要是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也有反抗地主豪绅被通缉的逃犯。刀客没有固定的组织和纲领,通常是以某个有威望的人为核心,结成团伙,习拳练刀,拒官抗税,打富济贫。有的凭借武术功夫为盐、茶等商保镖,抽取保镖费谋生。刀客主要活动在渭南、蒲城、大荔、三原、临潼、富平、泾阳、蓝田等县,以蒲城、富平、渭南、临潼4县交界地区最为活跃。 刀客是道咸时期重要反清力量。道光十年(1830年),大荔,蒲城刀客的抗清活动已引起清廷和陕西地方政府的注意。道光二十六年,陕西大旱,夏秋收成严重减产。十月四日,大荔、朝邑交界沙苑、渭河一带刀客李牛儿等,联络大荔杨村等地饥民近百人,白布裹头,手执火把,撞开朝邑生村南留社城西门外一家炭场大门,缚执场主,夺取财物。这一行动,引起附近地主豪绅惊恐不安。省城以东渭北诸县又是回民聚居之地,刀客与回民经常联合反抗官府。同年六月三十日,渭南回民马得全在发配贵州途中逃回,堂兄马得沨联络大荔、蒲城及本县回民、刀客41人,乘马携带鸟枪刀矛,抗官拒捕。七月二十八日,渭南知县余炳焘率官兵搜捕,马得全等出村迎战,击伤兵役10多人,因寡不敌众,最后失败。马得全、马得沨等30余人先后被捕杀、发配边地充军、当差。 刀客活动严重地威胁到陕西地方封建统治,道光二十六年,陕西巡抚林则徐令各属官兵严厉缉捕”刀匪”,先后在白水、渭南、蒲城、大荔、三原、临潼、富平、泾阳、蓝田、安塞等地捕获刀客和其他案犯共146名,其中确认为刀客者有46名,均严审惩办。由于蒲城、富平、临潼、渭南4县交界处刀客和回民活动十分频繁,所以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御史梁经先奏请割4县之地置下邽县,以镇压刀客和回民。 嘉庆九年(1804年),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被镇压后,经过40多年,道光末年,陕西又有秘密结社再起。道光二十五年,青莲教四川,甘肃、陕西3省行教首领李一原密遣其党萧刚等,进入陕西传习青莲教,劝人吃斋习教,被前任陕西巡抚李星沅捕拿。二十六年,湖南衡阳人刘青泉传习青莲教,被通缉逃至陕西石泉县,劝在陕贸易的湖南宁远人廖明望及石泉县捐职从九品邱录元等人吃斋习教,被石泉县知县慕维城破获。刘青泉等人被捕,发配乌鲁木齐为奴,廖明望等7人杖80,邱录元革去从九品职衔。 道光末年,渭南回民马德魁“聚众抗官,邑令余炳焘督率回役禹祥,设法捕拿,格杀百余匪,擒获数十名,焚其庐,籍其产。” 咸丰六年,渭南冯元佐等反抗官府以地丁摊派盐课银两,率众数千赴县衙交卸农具,仓头、苏拜等地回民执器来助。咸丰九年,宝鸡虢镇商民反抗加抽厘税,聚众拆毁土行。咸丰十一年十月,临潼县武家屯李桥农民杨升华反对地丁加耗。临潼县知县周藩寿更改赋役旧章,增加地丁附加税额,在原每亩地丁正粮折合银8分4厘之上,再加征附加税制钱2文。杨升华联络武家屯一带农民,反对地丁加耗。周藩寿派兵勇镇压,杨升华率2万多农民在李桥以西抗击官军。苏家村、拜家村的回民派人联络,准备参加,斗争声势越来越大。陕西巡抚瑛棨见事态扩大,奏请将周藩寿革职,由武功知县缪树本接任。缪树本欺骗群众,解散群众队伍,逮捕杨升华等20多人,杀害了杨升华和他的妻子及两岁儿子。 道咸时期,回汉械斗不时发生。道光十年,云南监察御史徐法绩(泾阳县人)在《奏陈陕西回汉械斗情形疏》中说:“陕西西安府属之临潼、渭南,同州府属之大荔、蒲城、朝邑一带毗连之处名羌白镇,地面寥阔,回汉杂居,因事械斗,无岁无之。”道光八年春,临潼县鬲家堡回汉械斗,互有伤亡。冬,大荔八女井又发生械斗,“彼此集众各数百人,并有鸟枪铅药兵器,伤害多命”。咸丰八年,临潼县又发生回汉械斗,时甘肃布政使张集馨路经陕西,见闻了这次械斗。据他的《道咸宦海见闻录》一书记载,这次械斗是由回民小贩赴汉村售卖水果被汉民打伤引起的。回民赴县衙告状,县令不理,回民再三申诉,反遭扑责。回民受屈,“纠众数千人赴汉村私斗,回杀汉民十三人,汉杀回民六人,杀伤不相当,汉民又于大道截杀蓝田回民三人”,“回民纠众不散”。西安府知府沈崧声言“回民不遵约束”,派兵200镇压回民。这是一次严重流血事件,回汉双方伤亡都很惨重,这种惨局主要是地方官吏袒汉抑回政策造成的。回汉械斗影响了两族人民的团结,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

甘陕等地除了聚众抗粮之类,还有类似于捻子一样的刀客这种民间结社组织,顺带在清国的司马政策下汉回矛盾越积越大

之后的大乱也不是如某些网文所述回民蓄意先动手杀汉民或者汉民蓄意动手先杀回民,而是二者皆有

大乱的导火索如下,在这之前当地除了反抗军,无论回还是汉(清国方)都在协力准备抵御长毛西北远征军

表面上看是砍竹事件,实际上是多年来因为清国政策导致的回汉矛盾的借故爆发

其实这事本来也能善了····但是

《壬戌华州回变记》记载:已由“汉民李发元、回民马利,出而议和”,但是议和被地主团练破坏了,“适渭邑团长(地主团练头目)张映兰、州属团长白祥生在麦地缉诛回民十七人,恶感愈深,而沿渭各村回族纷纷挚家北渡矣”。

然后在不同地方如我上面所述,部分汉人团练筹划先下手或者是部分回民筹划先下手

《湘军记》记载:“井民素强悍,侦回之将叛也,纠万人谋屠之……丁丑(四月二十五日),王阁村回民纠众猝攻井民,井民无备,聚族戕者甚夥,遂烧八女井”。

之后各种互相仇杀的玩意网上能找到一堆堆,老夫自问不是某个像不能养殖的食用鱼一样通过搞这些部分来吸睛挑动他人情绪的人,所以就不贴了

总之老夫重申一遍

清国才是当时所有民族(不分汉回蒙苗等)最为凶恶的敌人

顺带对于某些人

引用杜车别君的一句话就是

某些汉人因为左宗棠这个汉奸屠杀的人大半是回族,是少数民族,就为之叫好喝彩。这同样是一种被满清愚民思想毒害了几百年而产生的禽兽心理,是把自己下降到满清禽兽政权的道德水平上

别说,原答主底下就有这么几个

顺带说个好笑的

某位答主和某些人引以为傲的左某人

尽管有些回族学者将左宗棠污蔑为“左屠夫”,但左宗棠剿抚并用的方式确实受到了一些回族的赞同,据说宁夏某些回族称左宗棠为“左阿訇”。事实上,左宗棠在同治六年入陕时,陕回仅剩二十余万,大量人口已在之前的仇杀和战争中损失了。而且左宗棠为保全回族确实出了不少的力。在回民战争之后,陕西的汉族士大夫对回族恨之入骨,以为必杀尽而后快。左宗棠力排众议,采取了迁徙的政策,将投降的陕回安置在甘肃宁夏一带,保留了回族一脉。某种程度上说,左宗棠也是回族的救星。

原答主阁下和底下为屠杀叫好的要不要把左某人批判一番?

顺带

@低熵体

本不学无术之辈上货了,阁下是不是该赐教一二了?我指望看阁下怎么有学有术的来抽我这个小白呐


user avatar   lbq-2015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 1944年3月8日,布洛赫在一次大规模搜捕中被法国警察逮捕,并被转交盖世太保。法国新闻界大肆宣传了这位“共产主义犹太裔恐怖分子”的被捕事件,并吹嘘此举“斩获了”抵抗运动的首脑。纳粹党报《人民观察家》也宣传这粉碎了“犹太人的阴谋”,但这只是夸大其词。正如布洛赫所说的那样,没有人是不可或缺的。

在里昂的蒙吕克监狱里,布洛赫受尽盖世太保的折磨;但除了自己的名字,他没有供出任何情报。他的同伴试图解救他,但是失败了。在1944年6月16日的夜晚,即盟军登陆诺曼底的10天之后,布洛赫和其他26位囚徒被装上卡车送往里昂的郊外,在那里他们被德国士兵射杀了。两位幸存者记述了那血腥的场面。据说,布洛赫在面对死亡时竟还安慰身边的一位年轻战友,他说子弹是不会疼的。“法兰西万岁”——这就是布洛赫最后的遗言。”

————《奇怪的战败》中译本序


user avatar   yu-lei-17-38-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绝大多数人都为诸葛丞相惋惜,而更让我惋惜的是丞相的唯一传人——姜伯约。他只是一个降将,第一次北伐撤退的时候甚至连母亲都没有带有走。如果说放弃,他第一个就可以。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意志超越了所有人,就连后主都投降了,他还在想要策反钟会,写给后主的信没有一字提及后主的投降,他只是再说自己太差劲了。然而伯约他一个人如何挽回这些颓势,他死在了乱军之中。姜维死,汉遂亡。这样一个人,在死之前想起的是什么,他远隔异地无法赡养的老母,乐不思蜀的阿斗,为北伐牺牲的将士,他最敬重的武侯。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他和他的师傅一样,出师未捷身先死,永远带着一份悔恨离去。


居然被赞超过100了,真是没想到。那就来加一些我对于姜伯约感受吧。小时候第一次看三国演义时,那时候对姜维没什么感觉,应该这么说,除了一身是胆赵子龙,我对谁都没什么感觉。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开始慢慢地开始了解别的人物,比如“若非是我曹操,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虎牢关前万人敌吕布,桃园结义刘关张等等。特别是看了《出师表》后(曾经我也觉得有些近妖了),我对诸葛军事的敬仰之情无以言表。

而产生对姜维的敬仰是玩了游戏,发现蜀国到后期,除了姜维,别人的武力和智力都太低了。出于好奇,才去看三国演义,看史书,去了解这个人。之后才有了这一番惋惜之情

有那么多赞,我再加一点。作为一个无双迷,我觉得三国无双7(是6还是7忘了),对于蜀国末期的姜维的刻画还是相当不错的,完全的悲剧英雄,继承了丞相的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和对无法完成承诺的伤心。

最近又重温了无双,当游戏里听到姜维自称麒麟儿的时候,为他从小儿到老翁都不能完成丞相遗志而惋惜啊


user avatar   yan-zhi-97-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石达开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十六岁“被访出山”,十九岁统帅千军,二十岁封王,英勇就义时年仅三十二岁。

在猪队友的牵扯下,与一系列神对手交战,获得了敌人的敬意。

石达开受刑时,被割一千多刀,从始至终默然无声。清兵把石达开和宰辅曾仕和、中丞黄再忠等绑赴刑常石、曾二人分别被面对面缚在两个十字木椿上。执行凌迟时,刽子手先对曾仕和割第一刀,曾仕和受疼不过,惨叫狂呼,石达开斥责他说:“为什么不能忍受此须臾时间?”曾仕和这才紧咬牙关,不再叫喊。石达开的凛然正气和坚强意志使清军官兵感到震惊,四川布政使刘蓉说他“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临刑之际,神色怡然,实丑类之最悍者。”

曾国藩说“查贼渠以石为最悍,其诳煽莠民,张大声势,亦以石为最谲”,

左宗棠说他“狡悍著闻,素得群贼之心,其才智诸贼之上,而观其所为,颇以结人心,求人才为急,不甚附会邪教俚说,是贼之宗主而我之所畏忌也”

骆秉章说他“能以狡黠收拾人心,又能以凶威钤制其众”,是“首恶中最狡悍善战”。

贴一篇诗作吧:

扬鞭慷慨莅中原,不为雠仇不为恩。只觉苍天方愦愦,欲凭赤手拯元元。

十年揽辔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我志未酬人犹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user avatar   chen-ying-xuan-10-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謝謝邀請,

他是歷史裡的小人物,國軍第十六集團軍少校營長陳展華。

民國三十八年秋,陳展華所部被共軍打亂編制,余部就地整編,隨南下敗兵轉進台灣。

一月後,中共建國,大陸變天。

陳被臨時安置於台北松樹街50號,等待部隊重新徵召。

後陳接到命令,留任少校營長,進駐金門。

一年有餘,韓戰爆發,美軍參戰,陳適時為物資營營長,負責供給和調配金門守軍。

韓戰結束後,陳因軍齡屆滿,榮升中校,後升至上校,退役。

後陳定居眷村,至民國88年壽終正寢。

陳轉進台灣時有一髮妻,因戰事緊急,無暇回家,便登船赴台。民國57年,髮妻亡於共黨運動。陳於三十年後方才得知。

陳家有老母和老父,亦與戰時離別。從此天各一方,至死不見。父母亡與何時,陳不得知。

陳赴台10年後,其同袍持槍欲渡往大陸,被守軍擊斃。除一槍一信,無他物。信中曰:思親甚急,欲承歡膝下。

陳於其遺孀結婚,誕下一子,取名陳懷魯。

陳為山東菏澤人士,意為懷念齊魯。

陳年近古稀之時,台灣開放兩岸探親。

陳歡欣鼓舞,意欲回鄉探親。不料兩月後遭逢車禍,雙腿粉碎性骨折,從此不能下地,與輪椅為伴。

陳七十大壽,賓客滿門,曾經下屬同僚和昔日長官皆道賀。陳著昔日軍官常服出席,腳穿黑面布鞋。眾人問之何故,曰:一別家鄉父母已四十有一年,此乃母親最後一雙寄往部隊的鞋子。大陸不可望,雙親生死不知,故睹物思人,聊表存心。

陳於民國86年起纏綿病榻,手寫遺書一份,遺書除了交代家產和子女,有數句話歷歷在目:

我是山東菏澤人,民國三十八年赴台。家中有妻子一人,五旬雙親。望後世子孫可以代我回家祭祖,在母親和父親墳前祭拜,他日帶回父母墳頭土數捧,填入我的墳丘。

家中子女不可盲目政治,不可數典忘祖,不可支持分裂國家。違者不可繼承財產,如已繼承,其他子孫可有權索回。


陳在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三日壽終於台北榮民總醫院。

陳不見父母髮妻四十九年,當兵起離別山東老家五十七年。

抗日時負傷三處,內戰時負傷一處。

去世時流淚不止,口念老家歌謠而終。

墓碑上書:

山東菏澤人士陳公展華。

陳的兒孫在陳去世11年後親赴大陸陳家祠堂,將陳照片和姓名於家譜中核實,將陳骨殖一部放入陳之考妣墳塚。陳離開家鄉五十七年後終於回家。

陳之命運猶如眾多赴台國軍的命運。年華老去,家鄉可望不可及。至死不忘鄉音,歿於國殤。

陳展華有一子,名陳懷魯,陳懷魯有一子,名陳穎軒。


user avatar   han-hao-niao-bu-shi-n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傅作义长女傅冬菊,1941年在重庆南开中学加入中共外围组织,1948年奉中共密令回北平看望父亲。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通过设在天津黄家花园的华北剿总办事处,将傅作义的大量军事情报秘传中共,使这位军事天才的战场行动屡屡受挫。正是通过她,中共根据取得的傅作义兵力部署、战略意图等,适时掌握战机,令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将傅作义所率部队抑困华北。傅作义被困其间,其“经常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以头撞墙,咬火柴头想自杀”,而宝贝女儿不但无动于衷、毫无罪恶感,且急促其父赶紧投降。秘密和谈阶段,她更是将父亲每天的言谈、神态、情绪变化等等细节记录后上报组织。中共利用傅冬菊提供的情报,始终掌握着和谈主动权。单纯女子,未谙世态,怀抱所谓信念,接受组织考验,无条件地绝对服从,如此不计后果事,竟能改变历史进程。傅冬菊被认为是平津战役期间,最有价值的间谍。

“文革”期间,傅冬菊作为“阶级异己分子”被揪斗,遭受残酷批斗。期间,傅冬菊携子探望傅作义,傅作义沉默良久道:“从今往后,你不要再来了。”

傅作义的弟弟傅作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水利工程学博士,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时,写信叫他报效祖国,傅作恭遂从美国归来,到甘肃省任职水利工作。1957年,傅作恭被打成“极右分子”,开除公职,后饿死于劳教的夹边沟农场。傅作义得知死讯后,老泪灯前湿白须,徒唤奈何,悔不当初。

傅冬菊晚景凄凉,病困交加,当年平津战役时指使其这么干的那些人,早已身居高位,却也形同陌路,未有一人肯为之出面说话,直至临终也不见谁来探视。


user avatar   david-rand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本美国人回答一个符号美国历史的答案。可能不是世界历史上最遗憾的,但是觉得值得提名。

他叫林登·约翰逊(Lyndon B Johnson),缩称“LBJ”,是美国第36任总统。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但也是一个悲剧的人。

1937-1949年 众议员,代表德州

1941-1942年 海军指挥官, 抗日战争

1949-1961年 参议员,代表德州

1955-1961年 参议院 多数党领袖

1961-1963年 副总统(肯尼迪总统)

1964-1969年 总统



LBJ出生在德州乡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60年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JFK)因为很多人怕他太年轻,政治经验不够,所以他选择经验丰富的LBJ做他的副总统。1963年,肯尼迪总统在达拉斯被刺杀,按照法律LBJ马上成为了总统,完成了JFK的任期。1964年LBJ和共和党巴里·戈德华特(Barry Goldwater)竞选总统,结果LBJ赢得了巨大的胜利,61.1% 比 38.5% 。按选举人团票(electoral college),他的胜利更加是压倒性胜利, 486 比 52。


戈德华特为什么输得那么残?很多人觉得是因为某个支持LBJ的电视广告。要先了解一下两历史背景。戈德华特是“冷战战士”,主张使用大力反抗共产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他甚至说他愿意用原子弹攻击苏联和中国。LBJ的广告是个可爱的小女孩,然后后面原子弹爆炸。很多美国人看了这个广告很害怕戈德华特会开始世界第三大战争,就投LBJ了。

美国下半世纪很多被称之为最有影响力的法案都在约翰逊的领导下通过了。了解一点美国政府结构的知友知道,美国总统是法律的执行者,不是法律的制定者。制定法律才是国会(参议院+众议院)的权利。总统可以试图说服国会通过总统喜欢的法律,但他是否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总统的党,国会的两党比例,国会的情绪(比如听话,叛逆等),总统的popularity, 还有总统的个人魅力和人际关系。说道最后这两点就是约翰逊很特殊的地方。

美国前半世纪只有三位总统在任期之前当参议员:奥巴马,肯尼迪,和约翰逊。奥巴马和肯尼迪竞选总统的时候都很年轻,在参议院里的时间很短,只把参议院当做一个跳板而已。后来,奥巴马在国会的人脉很浅,想通过法律的时候很没势力。当跟奥巴马一样缺经验的肯尼迪选了比他年纪大的约翰逊当副总统候选人,就是因为约翰逊在参议院的人脉深。在国会有24年的经验,还当过国会领袖,他非常懂得国会的所有手段,并且它的“潜规则”。来自德州的约翰逊也很有个人魅力,连他共和党对手尊重他,喜欢他。所有,约翰逊成总统以后,他和国会顺利有效地搭档一起通过了很多前半世纪最有实力的几个法案以及进行了很多项目,列下来太多了,如下只是其中几个:

  • 1964 Civil Rights Act(1964年人权法案)。规定针对种族、肤色、国籍、信仰、性别的歧视性作为为非法。以前,美国南方10多个州属于民主党的大票仓。当约翰逊在人权法案上前来字的时候,他说出一句话“我们民主党刚失去了南方”。他没说错,讨厌人权法案的南方人在此后大量离开民主党,跑到共和党去了。现在过了50年,南方仍是共和党的大票仓。
  • Great Society Programs (“伟大社会项目”),一系列扶贫政策,增加中央政府的教育支配,特意加强农村基本教育,幼儿园,就业培训 ,大学奖学金。还有增强农村基础设施(公路,电网,自来水系统)
  • Medicare, 针对老人和残疾人的有的医疗保险制度
  • Medicaid,针对贫穷群体的有的医疗保险制度
  •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国家美术基金会) and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国家人文基金会)
  • 1965 Immigration Act (1965年移民法案),把以前的配额制消除,迎合大量移民流入美国
  • Cigarette Labeling and Advertising Act (香烟标签与广告法案),要求每包烟,每次香烟广告都包括警告:“吸烟危害健康”

约翰逊做了这么多好事,那他为什么是“最遗憾的人物”呢?他的国内政策很公正,很善意,对美国老百姓和弱势群体很有帮助。但是,他的外交政策很失败。如今很多美国人把越南战争的责任挂在他脸上。最悲剧的是,约翰逊自己原来不想要这个战争。这个战争在他领导下正式开始,但实际上在约翰逊上台之前已经开始了。冷战这种氛围,约翰逊受了身边军方咨询师的影响很多,1963年被军方说服扩大战争的规模。但是越南战争在约翰逊的领导下失控了。30万美国人受伤了,6万美国人死了(更不说越南的100万死了),都不为了任何目标。两年前才给他压倒性胜利的美国选民对约翰逊的态度变苦了。每天,白宫外面有年轻嬉皮士示威游行反对战争,反对义务征召制,表示越南是受害者,美国是侵略者。这次战争无疑是美国历来最低点。有一天站在椭圆型办公室看着窗外某位嬉皮士示威者自焚, 约翰逊控制不了泪流满面。

如果没有越南战争,约翰逊会被称为“最伟大的总统之一”。但是他的政绩被持续15年的越南战争污化了。所以,我觉得他就是最遗憾的。


user avatar   kan-xing-kong-de-cang-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在翻喂鸡百科的专辑条目“历史上下落不明者”,发现一个很冷门又理想主义的哥们儿,为探明一座仅有一份可疑的手稿记录的神秘古城,带着一支探险队消失在亚马逊深邃的雨林中;近六十年后,追寻他们的美帝探险队却在误打误撞中找到了他们求而不得的那座古城……╮(╯▽╰)╭

这哥们儿叫珀西瓦尔·哈里森·福西特(Percival Harrison Fawcett),昵称波西,是大英帝国的皇家炮兵中校,皇家地理学会的地图绘制员、以及自学成才的雨林考古学家和探险家。

本来和众多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波西中校在东南亚驻防,又在本国学习地图绘制技术,还学了一身过硬的实地考察与观测绘制能力,属于当兵累了退役还能不啃退休金的那种能干的白人;但这哥们儿就不听劝,非得往南美那危机四伏的热带雨林里扎╮(╯▽╰)╭

本来,在一战中取得战功被授勋,在战前探险中发现了巴西瓜波雷河源,本职工作和副业工作都功成名就了,还不罢休,估计也是不想就此默默无闻,波西中校决定完成战前探险时的一个夙愿——尽管很多人包括他的老乡都劝他别钻牛角尖——找到巴西东北部雨林深处的“失落之城Z”。

1914年前后,波西中校从巴西旧书市场上搞到一份奇怪手稿,作者是被称为“拓荒定居者”(Bandeirantes)的一个水果牙佬在1753年的雨林拓荒工作闲暇时写下的,声称无意间发现一座神秘古城,城市呈圆形,可容纳数万人,有“拱门、一座雕像和一座刻满象形文字的神庙”,以及众多过分强调细节的描述,但这作者没有说明,这座古城的具体方位╮(╯▽╰)╭

虽然全文读起来像是“黄金国寻访热”(El Dorado)——板鸭国和水果牙在长达数百年的拉美征服中一直试图找到原住民传说的黄金之国的行动,其中包括大量捕风捉影——尾声时代的产物,但被理想主义支配的波西中校认定,这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激动之余,他将这座古城命名为“失落之城Z”(Lost City of Z),虽然一战爆发他得回国参战,但探索计划已经刻在了心里。

1923年,由于家人、老乡和朋友的极力反对和不靠谱认定,波西中校——已经是上校了——的探险队仅包括他的长子杰克和还有杰克的挚友罗利三人,义无反顾地踏上“最后的冒险之旅”。

1925年中,三人探险队抵达马托格罗索雨林中的欣古部落(Xingu),上校特地挑选礼物赠送给原住民,令原住民受宠若惊,称他们“不像他们的白人祖先那样”。关系拉近了,原住民就为上校三人讲解风俗文化故事,其中提及“部落赖以生存的欣古大河上游雨林深处,有祖先生活的大城”,上校因此更加确信,他们肯定能找到目标|ू・ω・` )

尽管原住民酋长告诉他们,再往深了走危机四伏,连最野蛮的部落都不敢进入,上校仍然坚持并谢绝原住民的帮助;最终,在1925年中下旬,一封由原住民代为投递的信中提到“死马营地(Dead Horse Camp)”这一地点后,上校三人消失无踪ヽ(ー_ー)ノ

事件一度惊动巴西政府,欣古部落也参与到大搜索中,但毫无进展(当年技术落后);虽然上校在出发前拍摄了一些近照,搜索人员也找到了死马营地所在,但就是找不到这三人……

无奈之下,嘤咭呖和巴西政府只得宣布:上校三人失踪。

二战中,巴西政府为纪念波西上校,将那份被当作参照的手稿存入国家图书馆,命名为512号手稿。

1984年,上校的二儿子故去,这时上校已经被认定死亡多年了。

1992年,在上校仍存活于世的三女儿的呼吁下,美帝佛罗里达大学的人类学教授迈克尔·赫肯伯格(Michael J. Heckenberger)率队来到欣古部落;这一次的探险队装备齐全,雇佣欣古人做向导,沿着当年上校的路线,深入雨林……

……他们真的发现了那座“祖先居住的大城”(๑•̀ㅂ•́) ✧

这座城市复合体被命名为“库西库古”(Kuhikugu),规模宏大,极盛时期可容纳50000人,圆形中心城区可容纳5000人;城市的居民被认为是欣古部落的祖先,经营传统农业,约在距今1500年前至400年前繁荣,因为环境破坏被废弃(一说是400年前板鸭国和水果牙殖民者把天花腮腺炎之类疾病带进南美导致城市衰落)。

经过后续挖掘,库西库古被认为是一座大型城市-乡村-军事要塞的复合体,居民广泛分布于中心城区与周围20多个村落中,种植薯类(一说包括原始木薯)和果树,还在毗邻的拉马库卡湖上建设水坝形成鱼塘来养鱼以补充蛋白质;他们兴修道路、建筑围墙、挖掘人工河和壕沟,还明显划分了居住区和种植区,处于晚期原始氏族向城市聚落演变的时期。

鉴于这座城市的方位、细节,现代考古界认为,这就是所谓“失落之城Z”(虽然512号手稿中提到的拱门、神庙之类没有发现对应的遗迹,不过手稿真实性本身就存疑),至此上校可以安息了。

但是,上校三人至今别说遗骨,连一点儿踪迹都没被发现……欣古人也没有头绪。

2005年,上校的三女儿去世,这个故事可以收场了。

很感慨,如果波西上校真的发现了“失落之城Z”又会如何呢?

或者,会成为一个理想主义成功的典范?新的鸡汤文的主角?历史书上值得背诵的一笔?

╮(╯▽╰)╭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定国,大明王朝最后十年的擎天之柱,被昭宗永历皇帝封为晋王。他以云贵偏僻之隅,对抗统一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域的满清帝国,论局势比诸葛武侯北伐更险恶和艰巨百倍。

在此危难时局,他扶明抗清,矢志不渝;顾全大局,对同阵营的内争多方避让;论个人品行,论所部军纪,皆无懈可击;于西南人民有遗惠,川滇黔之地多建“李晋王祠”,英名传说流传至今。

李定国在明末是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清初是抗击满洲贵族武力征服和暴虐统治的杰出统帅。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顾诚《南明史》

大明王朝的最后军神,被一座吃人的城市阻挡,反清大业功败垂成 - 狐言论史 - 知乎专栏

李晋王出滇东征,面对的第一个强敌,便是当时封藩广西的满清定南王孔有德。孔友德其人,原为东江军毛文龙部第一悍将,亦是带领东江军登州兵变,携西洋火器大炮和新式陆军投靠满清的罪魁,尚、耿两藩皆对其马首是瞻。

无论攻朝鲜、战松山还是入关后,其所部天祐兵火器部队,都是满清攻城掠地的头等利器,补上满清善野战不善攻城的短板,可称对满清壮大帮助最大的汉奸将领之一。

经过一系列战役,李晋王连破孔有德部将,终在大榕江决战中,巧用五十头象阵大败孔有德所部精骑,是役清军“弃甲断骼遍于溪谷”,偏向满清方的史料甚至称“象阵前列,劲卒山拥,尘沙蔽日,马闻象鸣皆颠厥”“王师大奔,死亡不可胜计,横尸遍野”。

在相当长时期,象兵一直被当做我国古战史上的鸡肋,留下大量笑柄战例。而李晋王竟能因地制宜,以象兵大破东江铁骑这一明末强兵,足可见其已臻岳王“兵法之妙,存乎一心”之境。此役亦可算做他在古代军事学上的一大贡献。

【兵未交而象阵前列,劲卒山拥,尘沙蔽日,马闻象鸣皆颠厥,有德众遂奔,掩杀大败。】——《中国通史》引《明清史料》丙编第九本:《吏部题本》。
【象亦突阵,王师大奔,死亡不可胜计,横尸遍野】——《中国通史》引徐鼒:《小腆纪传》卷。

孔有德精锐俱亡,绝望之下,全家自焚,也是明清战争中满清方面阵亡的第一个亲王级将领。

李晋王击杀满清汉军第一名王,进而光复广西,自此名扬天下。


是役后,满清遣努尔哈赤之孙、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三贝勒、八固山贝子部,满汉大军合计十万精锐南征。

李晋王于衡阳迎战,定下四面埋伏之计,先亲率主力四万,与清军接战,佯败二十余里。尼堪一路俘获大象四头、战马八百多匹,不疑有他,遂钻入李晋王早给他埋好的伏击圈。

四万明军伏兵杀出,李晋王部亦转身迎战,清军猝不及防,阵势大乱,尼堪冲杀突围不得,被明军阵斩当场,清军失去主帅,溃不成军。

衡阳之战李晋王以八万对十万,野战中阵斩满清皇子尼堪,歼其大部,一举打碎了自努儿哈赤起兵几十年来,八旗兵野战战无不胜的神话。被时人称为“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的卓越战绩。战后清廷震怖,一度竟准备放弃西南七省,与李晋王讲和。明末将星,以此为最。


最令人遗憾的,便是导致李晋王复明事业功败垂成的关键性战役新会之战其中更蕴含着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切拷问。

1654年(永历八年)四月,李晋王挥师入广东,围攻广州西面的门户新会,却水土不服患病。广东清军趁此良机,亦集中主力兵力于此,据守坚城。

在部将数月攻城不克后,十月,大病初愈的李晋王亲率包括步兵、骑兵、炮兵和象队的主力大军攻城。明军挖掘地道、燃放地雷,并以火炮猛攻,炸毁多处城墙。岂料守城清军驱赶城中百姓,强逼他们冒着明军炮火搬运砖石,补修城墙。甚至以血肉之躯堵住缺口。李晋王见大明子民横遭如此境遇,心怀不忍,遂被迫暂停炮攻。

李晋王令将士砍伐当地蒲葵树,再将树干捆扎后堆于城下,层层垒高,只待堆到和城垛齐平时,明军便可借这临时搭就的简陋”云梯“而攀踏登城。

蒲葵树干捆扎垒集后不易燃火,守城清军发现难以烧毁,便索性挖开城墙缺口,以刀剑逼迫城中百姓爬出洞口,让他们将蒲葵树干一捆捆搬取入城。明军待要阻止,却又碍于李晋王不得伤害百姓的严令,此计遂又不成。

李晋王无奈,下令连营分守,搭建城寨,准备持久作战,将清军困死城中,岂料城中清军将百姓口粮尽数勒取,以至民尽无食,捕鼠罗雀已尽,以树皮草根为生。

兵围两月后,清军粮尽,便大肆宰食人肉充饥,饿死和被吃者累计尸骨逾七万人,甚至连有举人、贡生、秀才等功名的士绅,也纷纷成了清军的腹中餐。

因明军顿兵城下数月不克,又不幸流行瘟疫,重病死去的兵士无数,士气大衰。此时清军大量援军已开进岭南,而原计划要来会师的盟友郑成功部又失信不至,李晋王接战不利,被迫撤军,只得放弃之前光复的粤西各府,退守南宁。

总结此战关键败因,除了李晋王自己途中生病、部将指挥不力;后方主持政务的孙可望又对他心怀嫉恨,断绝物资援助;

而且李晋王确有决策失误,认为长期围城,敌方终有撑不住而投降的时刻。如此便不违本心,不负将士,何况还有延平王郑成功援军这张底牌。没预料到长期围城,瘟疫横生;同时郑成功又失约不至……

「ps:从郑成功的立场,他亦有无可奈何的难处,可参见这个回答:如何评价郑成功?他真的算是民族英雄么?民族英雄是什么标准? - 狐狸晨曦的回答

当然归其根本,李晋王正是败在了他自己的爱民之心

孙子兵法云,【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李晋王此战大忌,正是被守城清军利用了他的“爱民可烦”。战争是反人性的,“慈不掌兵”不止是对麾下将士,也包括对交战区的百姓。

以李晋王当时在新会城下面对情形,若他能狠心不理会城内百姓的死活,只需集中火炮猛攻,破城原是轻而易举。可他却为了尽可能保全当地百姓性命,选择了长期围城,终于因此决策失误,导致战败。

更令人心怀悲凉的,是那些百姓又如何回报于他?

按清廷战后记载,这些人竭力助清军守城,誓死抵抗明军,甚至在城内断粮之后,每家自愿献出一只两脚羊,以供清军食用。有众多的节妇、烈妇自愿充当军粮,以救下父兄和丈夫,在战后给自家挣下许多贞烈牌坊、相应表彰。诚然,这些可怜女子未必当真自愿,但她们的父兄和丈夫恐怕就两说了。

“自被围半载,饥死者半,杀食者半,子女被掠者半。天降丧乱,未有如是之惨者也。”——《新会县志》
“定国至高明,擒敌将郭虎、杜豹,遂围新会。久之,城中食尽,略人为脯,死者男女七万余。人谓旦夕必降,按兵以待。”——《皇明四朝成仁录·卷十二·异姓亲王死事传》
“岁甲午,新会县被围,城中粮尽,守将屠居人以食。有莫氏者,诸生林应雒之妻,姑将就烹,莫请于兵曰:‘姑老矣,肉不可食,妾幸膏腴,可以供君大嚼也。’兵从之,姑得释,而莫就死。
“有李氏者,兵欲食其夫,哭拜曰:‘吾夫五十无子,请君食我。’杀之,以首还其夫,使葬焉。”
“有梁氏女者,其父诸生学谦,女年十一,请代父死,兵不忍杀。女谓兵曰:‘君以女儿身小,不足以充一饱乎?’将夺兵刀自刭,兵乃杀之。诸生吴师让妻黄氏,亦代夫死,兵哭而杀之。是为新会四孝烈。”——《广东新语·女语·四孝烈》

此事听起来似乎荒谬绝伦,完全不合常理,其实不然。数年之前,清军屠杀超过七十万人的广州大屠杀,已经吓垮了相当多一部分人的胆气和民心。

【继茂与可喜攻下广州,怒其民力守,尽歼其丁壮。】——《清史稿·卷二百三十四》(根据清廷官方记录编撰)
【初二日,清陷广州,屠之。……百万人民,尽死于内。】——南明·戴耘野《行在阳秋》
【城前后左右四十里,尽行屠戮,死者六十余万人。相传城中人士窜伏六脉渠约六七千人,适天雨,渎溺几尽,其所存仅二人,双门底刘中山其一也。止有七人躲入大南门瓮城关帝庙神像腹中,得免诛戮。】——清人方恒泰《橡坪诗话》
【清顺治七年(1650),清军攻广州,死难70万人,在东郊乌龙冈,真修和尚雇人收拾尸骸,‘聚而殓之,埋其余烬’,合葬立碑。】——《广州市志--宗教志》

而清军当时惯行军法,是“从贼”之城必屠。

【其据城逆命者,并诛之。】——《顺治实录》
【谕南朝官绅军民人等知道:……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爝火录卷四》载清军屠城布告

这些士民认为满清已统治全国,根本非西南一隅的南明所能抵抗,因此李晋王即使破城,也终究会被清军夺回。为了避免将来被满清屠城、举族无遗类的命运,他们宁愿牺牲几个妇孺来做大清朝的忠贞烈士。

反正在他们想来,李晋王既如此仁义爱民,就算守不住城破,多半也不会因之前帮助清军守城而为难他们。

莫以为对清军暴行的威慑力是夸大其辞,李晋王撤军回广西时,粤西各府县的几十万百姓同样宁可抛弃家园,跟随明军逃难。

史载晋王安抚随军难民,竟至“哭号失声”。结果反为清军集合十万大军追击,“戈甲弃载道,死者无算,亡十三象”,李晋王部主力大损,南明从此亦再无反攻广东可能。

这就是人性的自私一面,对英雄,可以赞美,可以敬仰,可以感激;但真正关系到自家切身利害或举族身家性命时,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宁可去选择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是以凶狠毒辣的禽兽军团,往往反能击败仁义爱民的王者之师,类似例子在史上不胜枚举。

蒙古军和满清军皆是杀人如麻、屠城盈野,竟能从无到有打下了疆域辽阔的大帝国,然后做为胜利者编写史书,自有一帮无行文人替其涂脂抹粉,至今仍有无数不明真相或是非之拥趸。

而那些品行高贵的君子,襟怀坦荡的英雄,往往只因做不到如对手一般无耻和狠心,反而只能在史册留下千秋憾恨……

不知道当李晋王弥留之际,眼见残兵困滇西深山,抗清大事再无希望,是否会后悔当日在新会城下的抉择:毕竟和中兴大明、守卫华夏的大业相比,数万、十数万百姓性命,似是不值一提。

可惜他虽被封为大明藩王,也算是爵高而权重,却至死也没学会当时上位者视黎民性命如草芥的那套做派。

也许他还记得,当年身为流民军一员,对着高呼「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的杨嗣昌们,是如何逆势奋击,将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打垮。

在九泉下,杨嗣昌们的亡灵或许可以一直嘲笑他:「什么名将?区区几万愚氓竟然就困死了你,真是妇人之仁,难成大事!」

但我想,李晋王更可以理直气壮地笑对:「老子虽败,却是问心无愧,顶天立地。老子投了大明,可不是为了做和你们一样的人!」

是啊,若大明也非要去学蒙古满清那套禽兽法则方能存活,则那样的大明,虽存亦亡。

这正是华夏文明之所以不同于游牧文明的关键所在,除了弱肉强食,更有天理公道,是非人心。

华夏文明屡经挫折、却能浩气长存不衰的至理,正因为有李晋王这样的人来传承我们的民族魂魄。

愿吾辽人,无忘孙承宗;愿吾冀人,无忘卢象升;愿吾晋人,无忘曹变蛟

愿吾苏人,无忘阎应元;愿吾沪人,无忘夏完淳;愿吾越人,无忘张煌言

愿吾桂人,无忘张同敞;愿吾楚人,无忘文安之;愿吾秦人,无忘李来亨

愿吾川人,无忘秦良玉;愿我闽人,无忘郑成功;愿吾滇人,无忘李定国……

生则中华兮死则大明,寸丹为重兮七尺为轻,存天地兮千载,尽人世乎倥偬,晔晔其曜兮日月,慨慨其贞兮悼行。

这些明末英烈,正是那个衣冠沦丧、神州陆沉的黑暗年代,不屈强虏、守护文明的民族脊梁。也正是他们的存在,方能在此后二百年激励着一代代汉人英雄不懈抗争,终于凭自己的努力博得华夏重光之日。

胡风南渡尽草偃,大义捐嫌王出滇。一身转战千里路,只手曾擎半壁天。诸葛无命延汉祚,武穆何甘止朱仙。板荡膻腥忠贞显,江山代代颂英贤。
凛凛孤忠志独坚,手持一木欲撑天。磨盘战地人犹识,磷火常同日色鲜。老草坡前草树香,磨盘诸将墓堂堂。残碑读罢呼雄鬼,生死都从李晋王!

谨祭李晋王,祭甲申国难三百年来,为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不懈抗争的无数英雄先烈:

大明十七朝人物,华夏六万里河山,二百年之惨痛犹存,十八省之奇耻已雪!日月乾坤,天风翰海,一腔碧血,再守神州。




           

相关话题

  为何汉宣帝死后,西汉衰亡的如此之快? 
  如果你成为1927年的蒋介石,到1949年此后的22年间,你都会怎么做来应对日本侵华以及国民党的败退? 
  四大古文明中古中国起步最晚,在别的文明发展的这段时间里,中国文明在发生什么事? 
  如何评价郑成功? 
  如果没有苏联,英美能单凭一己之力战胜德国吗? 
  日本政府應不應該驅逐日本境內的共產主義者? 
  三国中的空城计到底有没有被司马懿识破? 
  为什么古代官军总是因为粮饷不济停止打仗而义军往往资源远不如官军却能连连征战? 
  如何看待吕思勉评价岳飞? 
  为元抗明而死的汉族士大夫地主是汉奸么?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