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认为明朝双祖及其以后的皇帝没有占领蒙古之地?唐朝和清朝真的稳固控制了蒙古?
首先明朝双祖对蒙古进行了规模浩大的洪武十次北伐和永乐五次北伐。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洪武捕鱼儿海一战中,北元宣光帝皇后被俘,与四大汗国平级的东道合赤温兀鲁斯灭亡。在永乐飞云山一战中,鞑靼可汗本雅失理被打得只剩七人,最后被贪图明朝赏赐的瓦剌人杀死。但是由于明朝初年,北方人口不过八百万,当中还掺杂了蒙古人和色目人。因此明朝没有人力资源填满扩充蒙古土地,只能在北疆一缩再缩,洪武年间就放弃了甘肃敦煌直辖,改为沙州卫羁縻,永乐年间放弃了大宁都司,改为朵颜三卫羁縻。这和实力能力无关,只是现实所累。
但是明朝人口恢复之后的成化万历年间,明朝就对蒙古进行了多次讨伐战争,占据了部分蒙古土地,成功扩大了汉人的生存空间。
其中第一次就是成化年间的固原之战。
宁夏固原,在六盘山一带。这里是成吉思汗去世的地方,据说还是成吉思汗真坟墓的所在地。自从成吉思汗征服西夏之后,这里一直有蒙古部落居住。明朝建立后,这里的蒙古人依然保持了游牧习俗,而且还自己推荐千户长,俨然国中之国。而且多次藏匿盗贼,劫掠汉人。到了明朝成化四年,蒙古人满四公然在宁夏固原叛乱,反抗明朝。
(成化)四年,满俊反。满俊者,亦名满四。其祖巴丹,自明初率所部归附,世以千户畜牧为雄长。仍故俗,无科徭。其地在开城县之固原里,接边境。俊犷悍,素藏匿奸盗,出边抄掠。会有狱连俊,有司迹逋至其家,多要求。俊怒,遂激众为乱。 《明史项忠传》
针对满四叛乱,成化皇帝大胆任用了土木堡之战的败军之将———浙江嘉兴人项忠。项忠曾经在土木堡惨败于瓦剌蒙古人,而且和明英宗一起被蒙古人俘虏。只不过运气稍好一些,趁蒙古人要他放马之机,偷马逃走加光着脚走路七天七夜逃回明朝。成化皇帝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项忠虽然是败军之将,但是他熟悉蒙古人。而且他作为土木堡败军之将,又是江南浙江省的儒生,如果打败蒙古,对振奋明朝人心士气有特别意义。
项忠,字荩臣,嘉兴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从英宗陷于瓦剌,令饲马,乘间挟二马南奔。马疲,弃之,徒跣行七昼夜,始达宣府。 《明史.项忠传》
项忠率部到达固原,满四率领军队窜逃到以前唐朝吐蕃人修的石头堡垒里坚守,明军日夜攻城。损失惨重。善于射箭的蒙古人还射死了明朝主将伏羌伯毛忠。
遂与巡抚都御史马文升分军七道,抵石城下,与战,斩获多。伏羌伯毛忠乘胜夺其西北山,几破,忽中流矢死。玉亦被围。
面对这种情况,项忠坚决要求死战。还亲自斩杀了溃退的明军千户。稳住了阵脚。项忠巧妙观察了石堡周围的环境,发现石头堡垒没有水源,需要从外面河流取水。项忠果断命令部下截断水源,围住城池,石堡蒙古人干渴难耐,难以坚守,项忠率军用大炮猛轰城池。用木头塞住蒙古人的堑壕。满四最后只能率领蒙古人骑马逃走,想要逃回蒙古大漠,结果被项忠率兵擒获。最后在成化五年,满四被斩杀于北京菜市口。固原蒙古人的叛乱结束了,从此固原蒙古人被明朝强行编入户口,不从者被斩首正法。固原成为了一半汉人一半汉回的居住地。再也没有说蒙古话的游牧群体存在了。土木堡的败将项忠总算保了一箭之仇。
诸军欲退,忠斩一千户以徇。众力战,玉得出,乃列围困之。日遣兵薄城下,焚刍草,绝汲道。贼窘欲降,邀忠与文升相见。忠偕刘玉单骑赴之,文升亦从数十骑至,呼俊、璹谕以速降。贼遥望罗拜,忠直前挟璹以归。俊气沮,犹豫不出。
忠命缚木为桥,人负土囊填濠堑,击以铜炮,死者益众。贼倚爱将杨虎狸为谋主,夜出汲被擒。忠贳其死,谕以购贼赏格。示之金,且赐金带钩。纵归,使诱俊出战,伏兵擒焉。急击下石城,尽获余寇。毁其城,凿石纪功。增一卫于固原西北西安废城,留兵戍之而还。 《明史.项忠传》
而明朝第二个要对付的,就是甘肃松山的蒙古人,被称为松寇的蒙古游牧集团。
松山在今天甘肃省会兰州的北面,甘肃省白银市全部和兰州皋兰县都是松山地区。该地是黄河北面一个亦农亦牧的山地草原区。
与固原蒙古人不同,松山蒙古是塞外来的游牧集团。在土木堡之变后窜居甘肃松山一带。明嘉靖年间,蒙古右翼可汗俺答征服松山蒙古,册封自己儿子宾兔为台吉统治该地,松山蒙古成为塞外蒙古可汗国的一部分。
俺答常远处青山,二子,曰宾兔,居松山,直兰州之北,曰丙兔,居西海,直河州之西,并求互市,多桀骜。 《明史.鞑靼传》
松山蒙古在成化年间的满四叛乱,万历年间的勃拜叛乱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多次和蒙古人声气相通,造反作乱。勃拜叛乱时,松山蒙古还拿出三百件铠甲和一千名骑兵支援勃拜。
因此明朝下定决定要剿灭松山蒙古,万历二十六年,明军分三路进攻。围追堵截住蒙古窜逃的所有道路。经过多次血战,第一次战争斩首蒙古七百多人,第二次斩首蒙古一千多人。最后一战,八百蒙古被俘,松山蒙古首领卜打台吉以下五十名蒙古贵族被斩首。拥兵不下三千,至少有三五千户三四万人口可以与成吉思汗时期察合台汗国蒙古人口相比的松山蒙古部落就此灭亡了。同样是蒙古,同样是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子孙。拥兵四千人的察合台家族赛义德汗可以占据喀什征服西域,而拥兵三千人的松山蒙古台吉卜打台吉碰到了汉人,却是死路一条,身首异处。
最后明朝完全占据了松山地区,今天甘肃白银市也完全是汉人居住地。蒙古人都被强行汉化编入汉人集团或者被斩首了。明军得胜后,还在松山地区模仿霍去病封狼居胥,在松山刻下了《定松山碑》,石碑至今在今甘肃松山新长城边,碑文如下
松山延亘两河,为阿赤兔等所窃据者,百十年矣,明万历二十六年秋九月巡抚甘肃兵部尚书田公谋谐帝幄,师应天弧。属鹏与西宁兵备右布政使刘敏宽,庄浪兵备按察使梁云龙,甘州兵粮分巡副使李景元、凉州粮储分守右参议张蒲、分旄五道。又署甘肃总兵都督同知达云,甘肃副总兵马应龙、凉州副总兵王铁块、镇番参将万赖、洪水镇夷凉庄游击保定、余龙、朱启来、张守信等带甲万人,剿除兔鲁,恢复松山,宣庙略于河西。靖边烽于漠北,奏龙沙之捷,屯虎城之田。业与方召争流,名与天壤俱永,遂相与勒之琬琰,以纪岁月云,整饬肃州兵备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右布政司使崔鹏谨书,树石于大靖察院。
因此明朝没有占据蒙古地区,这就是一个伪命题。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明朝占据的蒙古地区这么小?只有固原市和白银市两个市的范围。
原因就是明朝其实神似汉朝,对外扩张是汉朝式扩张。求实惠而不要虚荣。明朝要的不仅仅是蒙古的可汗位置,而且要蒙古的土地和牧场。因此不愿意汉化或者被图的蒙古人当然会激烈反抗。明朝得到的土地当然小的多。而满清则不同,对外扩张则是唐朝式扩张,借鉴了唐代汉人经验,只夺取蒙古可汗之位。不要求蒙古改变习俗和生活方式。因此当然遇到的反抗小,名义的疆土也大。
那种扩张方式好呢?其实汉朝和明朝更好,即使汉朝明朝灭亡,他们夺取的土地的民族构成分布也没有改变。而满清看似控制了内外蒙古,其实并没有扩大满族和汉族的生存空间。就算是灭准噶尔,也是依赖哈萨克人和喀尔喀蒙古。今天北疆博州,是蒙古人自治州。伊犁是哈萨克自治州。满人在北疆人口不多,而且在同治年间还惨遭变故。
如果不是满清末年洋人入侵,满清还不算糊涂,开放了汉人屯垦东北和内蒙古。今天别说外蒙古了,内蒙古是否还是中国,那都是很有疑问的。
1368 到1644年,请问世界上有哪个农耕大国占据了游牧领地并能建立长期统治的?
占领蒙古之地。
题目一句话,让我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占领的标准。
唐朝,清朝对蒙古地区宗主权行使方式是不一样的,清朝是接触了近代国境线概念的近代帝国。是确立了条约形成了边界的。唐朝,是个没有国境线的古代王朝。
清代对于蒙古,除了向明代那样有敕封爵位,搞礼制那一套之外,还在扎布哈郎特等地区有少量的驻军,一度还搞过屯田。
同时还在恰克图有口岸,有衙门,管理边贸和收税以及处理一定的地区纠纷。
另外,黑龙江将军的辖区也与蒙古东部地区,尤其是特别重要的呼伦贝尔地区囊括在内。
尽管人数不多,但巅峰期也曾经有一万战兵登记在册。
唐代在漠南以北的辽阔区域是不驻扎什么常驻兵力的,都护府的办公地点也是在长城沿线。
唐朝对蒙古地区势力的宗主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敕封,朝贡朝觐制度
2、城傍模式
给蒙古高原地区的部族首领授予官职爵位,安排到长安洛阳朝拜大唐皇帝,这个就不用介绍了
城傍,唐朝的长城沿线重要据点军镇,乃至于部分内部城镇,或者河西走廊沿线城镇,从辽宁朝阳,到甘肃,北方省份的边疆军镇普遍都有安置城傍胡人的模式。
不拘泥于蒙古地区,少数民族部落有不少,听从唐朝朝廷安排,在长城沿线附近的军镇周边安置。唐朝给予各种扶持和帮助,只收取一点点轻税,每年进行一些军事训练,允许他们在城傍位置到旧驻牧地之间周期性放牧或畜牧。
有战事的时候听从唐朝征召,自备马匹盔甲出战。
来,导演工牌给你,你来告诉我,怎么同时做到既像清朝又像唐朝?
认真来说,明朝对于北亚大草原的处理模式,与唐朝更接近一些
敕封,明朝有,蒙古高原任何势力都接受过朝廷敕封
类似城傍的制度,也有
你说的洪武永乐二祖时期,迁移安置的各种鞑官,土鞑也特别多,也征召他们作战
例如,朱棣五征漠北中第五征所使用的前锋,就是第四征时期在宿嵬山向陈懋投降的鞑靼王子也先土干
从河西到辽东,再到青海,明朝安置的各种鞑官土鞑的卫所多如牛毛。
敕封全北亚大草原的势力,也做到过了。
和唐朝的区别在哪里呢?
唐朝的城傍规模比明朝大,唐朝对全蒙古高原的敕封系统运行稳定时间更长一点。唐朝对城傍的胡人部族管理比明朝管理鞑官卫所要灵活得多。所以唐朝有时候能调动起来的塞外胡族部落更多。你可以认为唐朝对北亚大草原胡族部落的调动能力很接近于明朝对海西叶赫建州女真诸卫的调动能力。
而明朝对自己鞑官卫所或甘凉青海蒙古土司体系之外的蒙古人的调动能力显然差了一大截。
为什么会这样?
有一个特别重要的要素必须再三提及,唐王朝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归根结底还是在北方的,在华北平原,山东,山陕甘等地。
明朝是个经济人口重心完全在南方的王朝。明朝的人口分布很长时间里都是历朝历代的一个奇葩,你能想象有那么长一段时间,江西人口能比河南人口多一倍吗?别的朝代来说,这就是很神奇的人口分布了,但明朝的确是这样。
明朝建立时,全中国百分之六七十的汉族人口堆积在长江中下游。这和唐代甚至北宋时期的北方都差距巨大。
我拜托那些一上来回答这种问题每次都是车轱辘重复什么唐朝之后汉人失去了进取心的哥们,你谈进取怎么不对比一下南方和西南还有东北?
唐朝在东北,西南地区的权威和开拓程度显然就和明朝不是一个档次了。本位面一个圆圈是三百六十度,不是只有西北才叫开拓,谢谢。
唐朝在南方人口的匮乏和气候的湿热,使得唐朝在南方和西南不可能像明代那样两百多年时间里不断发动大型战争。
而明代北方人口的孱弱,尤其是西北汉族人口的稀薄,自然也导致明朝对北亚大草原的经略不可能像唐代那样成功。
这里面还没算上铁木真为蒙古人塑造的可怕的认同感而带来的凝聚力。
天天讲什么开拓精神,进取心,完全就像现在的外行人讨论中国足球。中国男足一切不行的地方都归咎于进取心,工资太高,没有拼搏精神,仿佛精神可以弥补青训,联赛基础设施,足球社区文化这些差异似的。
中原帝国与北亚大草原接壤的左翼,也就是陕甘宁到新疆东部一片,在明初军队进入这里时,无数汉-南北朝-唐-宋时期曾经繁华富庶的名城都是一片死地。
明初二祖能给你从江浙沪包邮区拉人到这里种地,已经是残暴不仁了,难不成你还想把半个包邮区的老百姓都拉来这里搞死亡率50%的拓荒吗?
如果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可以解决一切,那么唐朝为什么没在经营百年的云南东部大本营曲靖被南诏人吞并之后,打回去呢?
为什么不从辽宁朝阳打出去把契丹,渤海,奚人全都纳入哪怕是稳定的封贡系统呢?唐军也曾经打下过汉四郡的地盘,最后还是没多少年就退回了辽宁朝阳以西。
如果精神可以解决一切,是不是应该从河北山东山西一带拉屁民去辽东住下种地不走了?而不是选择裹挟人口回到关内?
当然,你可以怪司马家,屠了辽东汉人,破坏了汉族在辽东的统治根基,导致唐代就算是营州地区也是以城傍胡人人口为主。
但是,辽东在明初二祖时也是汉族的空白地,空的时间更加遥远,从西晋到明朝,多少年的空白自己算算,不算唐朝收复回来那二十年的话。
还不是硬生生的从山东江苏山西等地移民过去把地种下来了。
西南那边更不用提了,你总不能说在缅甸老挝泰国打仗的没有开拓精神,在宜宾防守更有开拓精神吧。
因为早年,知乎上有那么些几个,甘肃,陕西一带的答主,比较倾慕于汉唐荣光,回想起祖先西征万里,远赴关山,在中亚纵横捭阖,一时不能自己。
于是对地盘最西不过吐鲁番边界的明朝十分之不齿。
汉唐时代的荣光,咱是个中国人都很自豪。但是,一个圆圈三百六十度,东南西北都很重要。作为一个西南地区的人,我就很纳闷,西北西南都是中国人,没有谁比谁高贵三倍吧。
你到西南,到中南半岛去走走,到处都是明代鼎盛时期武功赫赫的证据。
泰国老挝缅甸越南都有抗明神剧。远至印度阿萨姆邦都参加过金沙江王骥大军的会盟。
菲律宾,马来,印尼,新加坡,都有下西洋的遗存,有旧港宣慰司,吕宋总督府的存在。
在印度古里,在也门,曾经有过明军官场。
这不是开拓精神吗?
今时今日的中国,在新疆西藏的统治稳固程度,深入基层程度,已经远远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而在东南亚的霸权和影响力,仍远不及明朝鼎盛时期,甚至于忌讳美帝的关系,仍然在国内讳莫如深。
最后,明朝像清朝那样占领蒙古,根本不合理不可能,我只说三点简短的原因。
①起点不同,明朝接手元朝的江山,可以说是残破不堪,主体民族分布极度不均衡,多块重要战略地区数百年没有汉族势力。而且北元的黄金家族信仰仍然十分稳固。
而明朝嗝屁时,留下的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汉地十八省(两京十三省)和一些周边羁縻土司,你们总笑话明朝的汉地十八省,殊不知历史上第一个真正长期打下汉地十八省并建立郡县流官系统的,恰恰是明代才刚刚“勉强”做到。
以前的朝代,还真没有统治过汉地十八省。
清朝起步阶段拥有的可以接受中央集权政令的地盘是历代起步最大的,没有之一。
②科技与制度经验不同,海港势力对无海港势力优势巨量增幅
清朝农业生产,手工业,医学,多方面技术较明代进一步继续发展,海外输入技术持续发挥作用。制度上也吸取明朝经验教训,尤其是晚明与俺答大明金国的关系是很好的教材。清朝对西藏的金瓶掣签也是从明朝的转世审查脱胎而来。
有海港势力较无海港势力,技术经济优势空前拉开,前代无法比拟。(清朝对有海港的势力根本入侵不了,还会被人反抽)
③俄罗斯东进,近代国境线体系东进
明代谁来扮演俄罗斯?难道叫女真使鹿部来当这个角色?荒谬。
④西北人口大幅回暖
康熙雍正朝甘肃人口还没暴涨时,在西北清朝也没能比明朝鼎盛时期强到哪儿去。而陕西宁夏人口早已超越明代。
乾隆时期,陕甘宁人口超三千万,是明初二祖陕甘宁人口的十倍。
这里面有气候,物种选育技术,中医技术进步的因素。
没这几千万接受中央集权政府管理的人当定海神针,大清就能行?
这是个扯淡的问题。
首先你要明白“覊縻”的含义,不懂的话,请自行搜索。被覊縻之国或族群有相对独立的治权,宗主国不能直接统治其中下层人民。我不乱讲话,我用满洲野猪皮的观点来衡量满清与蒙古各部的关系。乾笼不承认胡里改人是大明臣子,它说:我大清兴于东海,与中国无涉,虽曾受明之官号耶,究不过羁縻各系而已,非如亭长、寺僧之本其臣子也……以乾笼的观点来看,羁縻不算直接统治,被羁縻之地、被羁縻之族群不是宗主国的臣子。那么,试问:满清何曾直接占领或统治过蒙古?它只是打服或收服了蒙古部落,双方盟誓,建立覊縻关系。以关系最为紧密的科尔沁为例,满清何时任命过中央直属官员去直接统治科尔沁平民?更多是通过联姻控制科尔沁贵族。别自欺欺人了,好吗?
很多蒙古部落也曾接受大明册封,蒙古土尔扈特部落离开东亚那么久,受到俄罗斯人的挤压,混不下去了,回到蒙古高原,其首领渥巴锡在承德见了满清酋长,献上的第一份礼物是什么?是大明天子的册封印信!这印信被交给满清,表示渥巴锡正式脱离大明天子册封于他的地位而服从满清。然而,我们汉人要脸,没有说大明直接统治蒙古各部,更没有说蒙古高原是大明领土。
自八十年代以来,文史界、文艺界兴起一股阴风,大肆吹嘘满清、洗白满清,无限夸大满清的“丰功伟绩”,甚至炮制出“满清奠定中国领土论”、“嫁妆论”、“中国领土继承自满清论”,将无数先烈先贤奋战而得来的版图归功于满清,这是无耻的贪天之功,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国际秩序常识,更背叛历史,背叛先烈先贤,违背道义,必将被广大人民唾弃。
清朝占领蒙古最容易。因为明末中国北方发生了严重的粮食危机,蒙古人满洲人需要入关劫掠来满足自身的粮食需求。在劫掠中满蒙汉(清粉汉人)匪帮结下深厚的强盗友谊。同时拥有共同利益。
而明初,中原政权不仅疆界大幅度向北扩展(羁縻区),直辖区同样大幅度扩展。但是在judy迁都北京开始,大量的粮食向北京倾斜,边境出现严重的粮食缺口。为此只好放弃草原驻军,放弃半个省的直辖区。即使judy各种大胜,直辖国土却寸土未得。
至于唐朝,强是真的强,但羁縻蒙古地方,没有大规模殖民,没有共同利益,很快就丢了大部分。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1368 到1644年世界上有哪个农耕大国占据了游牧领地并能建立长期统治的:
①14世纪末,立陶宛大公国击败金帐汗国,夺取乌克兰草原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并一直统治到18世纪中叶。
@sounthey2018 质疑这一点,这个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当战报和战线发生冲突时,我们该信那个?
这是十三世纪的立陶宛部落:
这是十五世纪初的立陶宛大公国:
立陶宛-金帐战争谁胜谁负大家自己判断吧
②16世纪初萨非教团,击败白羊王朝建立波斯第三帝国,随后帝国兼并了希尔凡汗国,统治着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地区,知道18世纪帝国分崩离析。
③16世纪中期,奥斯曼在击败马穆鲁克王朝后南下,控制了阿拉伯半岛西部地区,打包了北非一众游牧部落,17世纪开始奥斯曼又控制了克里米亚汗国。
④16世纪初期开始,莫斯科公国连灭大帐、阿斯特拉罕、喀山和西伯利亚四个汗国,控制了南俄草原,并一直统治到现在。
明朝宗室,不抵抗,全体被灭门了
满清宗室,满世界复辟,溥仪就更别提了。
禅让?复辟多少次了?连海外都有伪满。想干什么?
你们不过提醒了我们一句话,一旦入侵,我们必须抵抗到底!我在此感谢你们满清遗老遗少!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过去!
以女真人和原辽东军为主的重甲步兵(包括各种工程兵,像推盾车的)、重甲骑兵。
以蒙古人为主的冷兵器轻骑兵。
以三顺王(孔、尚、耿)军队、佟氏武装为主的汉军重炮兵。
以原辽东军火器兵为主的火器营。
全员重甲,全员骑马机动。
1、后金军的甲胄、装束、武器,与大明辽东军基本一样,这个之前我科普过,这里不再赘述。
后金、清军在关外推行剃发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战场识别。不然两边打起来,都不知道该砍谁。
2、明军的红衣炮是找葡萄牙人代工的,后金(清)军的红衣炮,才是国产的。后金的铸炮技术,原胜于同时期的明军。
明军的红衣炮,都是从澳门运过来的,后金第一次入关的时候,葡萄牙人将红衣炮运到涿州,发现了后金骑兵,葡萄牙人死活不往前走了。这时,被崇祯打为阉党的冯铨主动出资,招募家丁、乡勇,这才把这些炮运到了北京。
明军装备的红衣炮少得可怜,松锦大战中,十几万明军装备的红衣炮不足二十门,而同时期清军一年就可以造六十门。
下面为松锦大战之后,清军缴获的明军火器。
松山之战,获红夷炮5门,发熕炮2门,大将军炮146门,二将军炮737门,三将军炮1237门,行营炮200门,佛郎机33门;
锦州之战,获红夷炮7门,发熕炮1门,子母炮3门,大将军炮18门,二将军炮147门,三将军炮176门,行营炮33门,佛郎机12门;
塔山之战,获缴获红夷炮1门,发熕炮2门,大小将军炮409门,佛郎机37门;
杏山之战,获红夷炮2门,大将军炮6门,二将军炮122门,行营炮182门,佛郎机65门。
清军共缴获大小火炮3583门,其中红衣炮仅15门,佛郎机也只有百余门,其他大多数火炮都质量低劣,不堪使用。
说说后金将红衣炮国产化的过程。
孔有德投降,他在登州跟着孙元化打过工,孙元化是火炮专家,所以孔有德的几个部下,像王天相与金世祥也学习了不少火炮知识,对原理、架构都很精通,结构制造就没有问题。
然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制作工艺。当时后金军中有一名汉族工匠刘汉,他精通冶铁技术,以复杂的退火、淬火程序处理火炮的不同部位,造出的铁炮接近钢炮的水准,质量已超越欧洲同时期水平。
崇祯四年,后金成功仿制了明朝的红夷炮,因满人对“夷”犯忌讳,故改称“红衣大炮”,定名“天佑助威大将军”。相较明朝的红夷炮,后金版的炮架先进,高低角可调,转向也方便,并有瞄准装置。
皇太极在八旗军设置新营“重炮军”,满语为乌真超哈,汉旗军都统佟养性任总兵官,曹振彦任教官,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重炮兵。
3、入关初期的清军,从人员构成上来说,是吴三桂辽东军(4万,打完李自成后约2万)+三顺王辽东军(1万)+佟氏兄弟手下零散投降的辽东军(1万)+祖大寿系辽东军(1万)+建州女真本部(2万)+努尔哈赤、皇太极掳掠的东北索伦诸部壮丁(1万)+漠南蒙古军(3万)。
以上人数为估算值,但误差不会太大,合计约11万人,原辽东军占了约半数,这就是入关前后清军的全部家当。
入关后,姜瓖的宣大军8万、河南地主武装约10万、南明江北四镇23万、左梦庚部(左良玉之子)约8万,先后投降清军。
这才让清军有了绝对的兵力优势。
而后期抵抗清军的,湖南何腾蛟,主力为原李自成大顺军的李过、高一功部;东南郑成功,主力为原海盗集团;西南孙可望、李定国,主力为原张献忠的大西军。
基本就这么个情况。
说明一下。
辽东军所谓的“军事地主制度”,就是明朝的卫所制度,即军籍即户籍,平常当地主,打仗的时候每户抽丁上阵,打仗→抢人、抢地盘→分地、种地。
努尔哈赤把这一套学来,搞出了八旗。
在清军入关前,关外最大的三股地主势力,即为吴襄系(辽西走廊南侧)、毛文龙系(辽宁半岛沿海)和祖大寿系(辽西走廊北侧)。在清军入关时,这三大系都给清军打工了,你说这得分多少地。
有很多朋友会说,人家毛文龙就占着个皮岛,怎么成地主了?
其实呢,在毛文龙死之前,东江所控制的地域甚至要大于明军在关外控制的地盘,请看下图:
图中深红色部分,即为毛文龙屯过田的地方。
所以,满洲不等于女真,八旗更不等于女真,它是一种满、蒙、汉相结合的军事贵族团体。
八旗军的主力,就是辽东军+爱新觉罗宗室+北方来的野人女真、海西女真+漠南蒙古。
上文所谓“祖大寿系”,并不是祖大寿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集团,简单列一下辽东军投降后金军的情况。
李永芳,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带500人投降;投降后金后授三等总兵官。
这位仁兄有点意思,明明是一个地道的汉人,投降后却处处满洲化,最典型的就是给他的儿子起名,请看:
三儿子,李·刚阿泰,后官至宣府总兵;四儿子李·哈什库;五儿子李·巴颜,一个汉人,官至正蓝旗二把手,后封一等昭信伯;六儿子李·呼图礼;七儿子李·胡拜;八儿子李·克胜额;九儿子李·克德。
个性不?
孙得功,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游击,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后金封爵封三等梅勒章京。
石廷柱,瓜尔佳氏,汉化满族人,投降前为关宁军广宁卫守备,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后历任昂邦章京、总兵官、镶红旗汉军固山额真、镇海将军,因战功卓著,死后追封太子太傅。
金砺,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武堡都司,协助孙得功开广宁城投降;投降后金后战功卓著,官至川陕总督,加太子太保,授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孔有德,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恭顺王,后改封定南王,顺治九年因被李定国击败,自焚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耿仲明,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参将,带3000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怀顺王,后改封靖南王。顺治六年,因其私藏逃人,多尔衮追查不休,耿仲明畏罪自缢于进军广东途中的江西吉安。
尚可喜,汉族,投降前为关宁军皮岛总兵毛文龙麾下副将,带军民万余人投降;投降后初封智顺王,后改封平南王。康熙十五年被其子尚之信逼迫而死。
祖大寿,汉族,李成梁管家祖承训之子,李家衰落后辽东最大的地主家族,吴三桂之娘舅。投降前为大明辽东军总兵,先是被围大凌河投降,再是被围锦州投降。投降后授汉军正黄旗总兵,跟随清军入关。
祖大乐,汉族,祖大寿之堂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无记载。
祖大弼,汉族,祖承训次子,祖大寿之弟,投降前为关宁军副将,松锦之战后投降;顺治时授散秩内大臣,隶属汉军镶黄旗。
祖泽远,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关宁参将,松锦之战后投降;投降后战功卓著,官至湖广四川总督,一个人管半个南方,爵位为得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
祖可法,汉族,祖大寿养子,大凌河之战中作为祖大寿的人质被扣在后金营中,祖大寿降而复叛后归降后金。皇太极对其信任有加,授汉军正黄旗副都统。后跟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战功卓著,封为左都督,充任镇守湖广的总兵。
祖泽润,汉族,祖大寿从子,投降前为大明锦州副将;投降后战功卓著,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
吴三凤,汉族,吴三桂长兄,投降前为辽东军参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
张存仁,汉族,投降前为辽东军副将,大凌河之战后投降;投降后因其文武兼备,备受多尔衮赏识,先后任兵部尚书、直隶三省总督,爵位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洪承畴,不介绍了;吴三桂,不介绍了。
东北黑龙江流域的索伦诸部,也是八旗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雅克萨原住民,达斡尔族博穆博果尔叛逃,皇太极北伐,一次性抢回来近5000人;
尼布楚原住民,茂明安蒙古人,一千余户南下,加入后金;
索尼的赫舍里氏、沙尔虎达的瓜尔佳氏等等,之前都不是建州女真,都是从北边过来的。
真正的建州女真,能凑出一万壮丁,就顶天了。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