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武则天的统治? 第1页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武则天女皇是隋末初唐过渡到盛唐的关键人物。

华夏第二帝国的曙光在高祖太宗的金戈铁马壮烈开国和贞观文治之后,经高宗武后二人守成进继,终于在玄宗手上,盛世如开元,开华夏数千年由内自外民族大恢宏气度,睥睨天下、雄吞四海,如日中天!

(大一统王朝四世五世时,开国前期文治武功基业已就,前朝民丁凋零,此时正常运行治理有方恢复,人口财赋国力大爆发)


我们从初唐那个十四岁入宫的少女所处的时代背景开始说吧。

唐初全盘继承隋制,自此唐代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人文气度、社会氛围特点几乎就是隋代的延伸。

更加重要的是唐朝皇室出身于隋朝皇室亲戚(隋炀帝和唐高祖是姑表兄弟,二人外祖父都是北周柱石独孤信),上层建筑没有动过,杨家李家都是北朝关陇军事集团新贵族的重要成员。

也就是说,隋唐易代之事,改朝换代就是在相同利益团体中的两个成员换了位置继承继续。

那么,隋代面临的社会问题,在唐代也还在继续面临着。

两朝皇家更替只不过是因为前任皇家在处理问题失败后,被踢出局换了玩家。

杨家为什么失败了?他面临什么问题?唐代也将面临什么问题?

门阀政治!

具体隋朝兴亡和集权举措还有门阀政治的来龙去脉,请看这个答案。

如何评价隋炀帝这个隋朝末代帝王? - Agoni 的回答

前代几百年大分裂养出来的世家门阀旧贵族,军功贵戚新贵族,一个控制了吏治仕途文官系统,一个掌握了军队实权,皇帝在这数百年门阀政治里,就是几个大家族联盟组成的上层建筑领袖,向心力不强,地位巩固度低,损害了一个巨头的利益,几个家族联合起来马上就能改朝换代。

隋朝根本灭亡的原因,内部高度集权打压门阀政治,国力用尽被门阀趁机改朝换代。

隋代中间管理层和决策高层合伙乘着底层受众动乱(农民起义)之机,要求更换至高层皇室一家。谁也救不了!

好,既然大家知道了唐代也是和隋代相同的关陇军事集团新贵族出身,利益相关,但接替了杨家的李家,也同样要挣脱和杨家一样被门阀控制的束缚,集权,所以全盘继承隋制。

因为杨家做了大半,简直就是经验包,高祖开国后,太宗吸取经验,天纵之才,选贤用能,殚精竭虑、励精图治集权治国。

在门阀这个问题上,有太宗继承恢复隋代科举制时的那句得意名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和隋炀帝一样意在借此冲击门阀势力,打通寒门通往上层建筑的通道,改变文官系统管理决策层、政治体制结构。

太宗还做了很多,比如贞观氏族志。当时门阀两大势力,旧贵族世家大族(代北、关中韦裴柳薛、山东崔卢李郑还有江左南朝灭亡后衰落的王谢)和新贵族关陇军事集团,利用自己关陇军事集团出身,拔高新贵族地位打压根深蒂固数百年的世家旧贵族,上层建筑大洗牌,次序位置互换,新贵族和皇家绑定,皇家权势高涨,君权巩固打压旧贵族。(太宗别的行政举措在这先不提了,具体看这个答案唐太宗的集权举措是什么? - Agoni 的回答

但是和皇家君权绑定的新贵族在旧贵族失势后,两者势必会分裂再相争斗

这接下来的集权事业打压新贵族关陇军事集团的任务事程摆上了太宗继承者的台面上

出场吧,天皇天后!

这第一件功业是和高宗一起做的:

1:打击门阀第一步:铲除关陇集团!

高宗年幼登基,朝中大权被新贵族门阀关陇集团长孙无忌、褚遂良一党把持,他要集权,势必要除掉这个朝中三十余年的长孙党(元勋定策亲舅也没用,这时候就是障碍)。

长孙党帮助早期的高宗处理掉吴王李恪为首的宗室势力之后,高宗既然巩固了君权马上和相权的长孙党分道扬镳。

高宗借易后的时机和当时想走向后位的武后一拍即合。情投意合的革命伴侣啊!并肩作战集权干死相权把持者长孙党为首的关陇新贵族。(借助扶植科举提拔的寒士庶族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新势力)

长孙党知道易后不是家事那么简单,就是借着由头冲自己来的。性命相关,拼死抵抗。长孙党内部文官和军队,军队李勣叛变投靠君权王党。长孙党全军覆没。

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韩瑗、来济、高季辅、张行成全部被废,关陇军事集团被结束了统治地位。

(这也是中国古代皇帝贵族一体的政体的结束。王与马共天下,再也不会了。

也有不良作用的一点,这一步的集权也有弊端,关陇军事集团是隋唐立国之本,此时覆灭更改上层建筑政治结构,青黄不接,开科举的寒士庶族还没有掌握全局,所以唐廷消除了门阀隐患集权高涨的同时,帝国机制内部出现裂痕,军事开始衰弱,有扩张机制受阻停滞的风险。但知友 @赵知新 说的导致藩镇,这个蝴蝶效应没那么大,更多还有别的综合原因


2:打击门阀第二步:姓氏录

这是武后后来称帝自己做的,但都是打击门阀,一起说。

继承加深太宗氏族志政策,再来一次上层建筑大洗牌,在干掉关陇新贵族之后,进一步削弱世家门阀旧贵族。


隋文帝、隋炀帝和唐高祖、唐太宗借势怀柔、奋力强压,两对父子四代人手段使尽,自魏晋四百年九品中正制独霸上层建筑的门阀政治,终于在高宗夫妇手上君主集权突破上升大功告成!

(门阀势力大减,不再主宰上层建筑。和新兴的寒士势均力敌。分割相权。唐代中晚期的门阀寒士互相制衡,开始了党争。如牛李党争。这样的情况,已经没有占有绝对优势的官僚集团威胁君权了。)


在和高宗并肩作战几十年开疆扩土后,高宗鞠躬尽瘁了,所有权势在高宗末期渐渐由武后全盘继承。武后易后时已与寒士庶族结成利益共同体,筹备北门学士时开始组建权力网。高宗驾崩前两人一起治国三十年,已有为君之能。废立中宗试探打击朝臣底线,平徐敬业大势在握。

(代唐的言论谣言公案,如唐三世后、女主武王这些话,肯定在此时被炮制了出来,引导舆论,增加政权合法性 。后来还以佛教理念冲击男权的儒家思想,所以后人说武后信佛,其实只是为了巩固合法性找到新支持理念。)

正式迁都洛阳摆脱唐臣密集控制地。

最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登基称帝!

建明堂(万象神宫),以此为权力中心,正式开始全盘主导行政:

3:武后为了称帝集权大杀李唐宗室,地方实权派的高祖太宗子孙伤亡殆尽。
在巩固地位的同时也为朝廷集权加强起了作用。

4:大开科举,重用寒门。

巩固帝位后,武后开始接着进展集权事业。

新旧贵族门阀在朝堂好不容易挪出了空位,把隋炀帝和唐太宗的科举制发扬光大,启用狄仁杰、娄师德等名臣,提拔姚崇、宋璟(玄宗时与太宗房杜并称的盛世治国宰相)等年轻寒门士子进入朝廷中枢。

充塞代替门阀大族失势后留下的大部分决策管理层空位。

新开制科(皇帝临时设题破格提拔快速升迁)和武举。

这些寒士经四百年门阀政治黑暗不得有一展所长的舞台,这时属于自己的时代终于到了,利益关联之高,绝对死心效忠于君权皇室!

武后一朝号称君子满朝。

5:重用酷吏,开启告密恐怖监视传统。

目的很简单,女子登基为帝,和上述行政举措的君主集权至高作用一样,这之外,还承担了巩固武后一人权势的作用。

6:经济上,"劝农桑、薄赋役"。

施行自己当年的建言十二事,加强地方吏治,大力扶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结构,经济平稳上升,为之后开元盛世打下基础。

7:军事上。

巩固初唐前期扩张的疆土,维系国际上的天可汗体系和国内的州县二级制。

因为前期称帝集权杀了一堆宿将,均田制此时也在正常进展中衰落,抢救无效,府兵制府兵减少开始瓦解。

对外扩张机制处于即将停顿转变政策防御的时期。

在北方无力强制直接控制蒙古高原的胡族(突厥、回纥、契丹等,唐时漠南漠北民族复杂多样),以胡制胡,让后突厥政权复国臣服藩属。

西北吐蕃势力增大和睦关系转为竞争关系,为了西域控制权这个天可汗体系至关重要的据点强力打击吐蕃。

东北契丹初绽头角,打压控制。

所有军事举措武后在时势把握上都很高明正确的处理着,没有大错。

我对武后行政治世的评价:

大战略方向称职高明,无大错。为求巩固自身帝位,经营三十年,登基前一系列政治行为,引导舆论、强权打压、反复试探、恐怖监察、冲击旧观念等,步步为营力求稳妥。在巩固自身帝位的同时,集权上升,君权高涨,文官系统大换血行政机制清明,为玄宗留下一整套人事好班子和基业。称帝时为了上位损害朝廷君权下的宗室势力动摇了统治,但完全掌控局势很快走回正轨,无关痛痒。

总体来说,武后四五十年的行政举措都很英明。纵有小过,瑕不掩瑜。)




神龙政变,女子在父系宗法社会要立庙享祭还是要把权位正统还给儿子。


她违逆不了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但她毕竟赢了一次,做得不能更好了,武后就是女子在文明世界步入父系社会后在君主制农业社会里的最高峰,没有第二人能超越。

60多岁登基,80多岁走了。年轻貌美时见过华夏数千年来不世出前五的英主雄主,当过他的妃子,继承了他的事业和他的儿子一起战斗,而后继承衣钵,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在自己孙子手上实现了人文气度和文明强度的华夏最高峰、最强音。



(高祖太宗开国,文治武功。高宗武后继往开来。四世五世后玄宗如日中天。

世人皆汉唐并称,文景武宣之功业,起承转合,唐家继之矣。)



还有什么遗憾呢?


年少禁宫里情窦初开,

青年感业寺晨钟暮鼓。

中年朝堂上天后威仪,

晚年大明宫九五之尊。

千秋万代,四海列国,

华夏就只有这一个武则天女皇。

任人评说。

无字空碑。






PS:我最近迷上了写帝王将相功业叙述评价,哈哈。

最后再哀怨一句:去年在西安去了始皇陵没去汉唐帝陵,实在可惜!


另外,我在用近期的几个答案,挑选关键人物事件制度等,把大部分答案组建成知识网络。
如这个答案,和隋炀帝,唐太宗,藩镇联结成隋唐历史进程,以微见著。
很多答案可以连续着看互相补充。

如何评价隋炀帝这个隋朝末代帝王? - Agoni 的回答 唐太宗的集权举措是什么? - Agoni 的回答
唐朝藩镇割据有多乱? - Agoni 的回答





这篇文有些朋友质疑。

我自认才疏学浅,言语有失偏颇。

近期的大部分答案隋炀帝,武则天都是在大家戏说的环境氛围下尽量客观还原。争议本就很大。唐代藩镇中晚唐更是大众视野空白,不才志愿填补。

我把这些无人问津的问题凭借自己的答案文章顶上了动态让大家看到,我其实很得意。

但既然有些朋友有反对意见,大可在问题下新开个答案阐述观点。

我也会去新答案的楼里和朋友们讨论。

节省大家在我这楼里提出意见不能解决的问题,谢谢大家。




看到楼下一些朋友补充了我文中瑕不掩瑜评句里武后瑕疵的部分,谢谢大家。

尤其是知友 @穆清韶,提供了一些语之不及的知识补充,并且愿意和本人花费时间讨论,向这位朋友报以真挚的谢意。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李二凤

邀,这个问题本身极好。

对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历代史家褒贬不一,争论甚多。遗憾的是,但凡以武则天为主角的相关影视、书籍虽不胜枚举,却大都集中于其个人生活和宫廷政治斗争的恩怨情仇上。

着重提及的都是与此相关的那些男人女人,包括两个丈夫(唐太宗、唐高宗),情敌(王皇后萧淑妃)、政敌(长孙无忌、上官仪)、四子(弘、贤、显、旦)一女(太平)诸侄(武三思、武承嗣)、面首情人(薛怀义、二张兄弟)、心腹(李义府、许敬宗、上官婉儿)……

如果单熟悉这些,对武则天的理解,自然不脱宫斗权斗高手,顶级阴谋家的通常印象。而真正涉及她作为政治家的政绩,仍旧涉及甚少,且试答之。

从曹操到李世民,四百年无数明君的棘手难题,被一个女人划上休止符 - 狐言论史 - 知乎专栏

武媚娘封皇后之后,便以其出众才干,被唐高宗李治确定为首席政治助手;其后更开启天皇天后、二圣临朝体制,从此成为史上权势最大、政治地位最显赫的皇后。

在那之后的近三十年时间里,武后都是大唐帝国的实际首相,并在高宗重病不能视政期间为帝国摄政。

也正是在她的辅政期内,夫妻二人共同秉政、默契配合,打击关陇门阀,强化君主集权。大唐国势鼎盛,唐军北征西讨,灭高句丽、百济、西突厥,拓地远及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至总章年间,建立了华夏王朝数千年史上的最大版图。

早年影视剧喜欢将李治塑造成对武后唯命是从的妻奴形象,当然荒谬已极;而认可唐高宗为睿智伟略兼备的一代明君,亦不等于就否认了武后在二圣临朝时期的政绩表现。

似天后这等权势与威望,早不是君主可生杀予夺的后宫女子了,上官仪用他一族的性命做了最后注解。

诚然,她亦在许多“恶行”上给丈夫背了黑锅,如贬杀首席元老长孙无忌,处死王皇后萧淑妃,杀废太子李忠等,真正最后做决断的是且只能是李治。他不是什么昏庸无能懦弱的窝囊好人,而是史上最腹黑最假慈悲最会伪装的政治天才。从前长孙无忌冤杀李恪李道宗时,他一样是一面流泪一面点头。

如果稍加分析,就会发现,在二圣期间,武后做的每一桩要事,几乎都同时符合他们夫妻二人的各自利益。李治真不想动的人,武则天一个也动不了。如名将王方翼作为王皇后亲属,依旧能带兵打仗,军功赫赫。

若武后早在比自己还小四岁的李治之前去世,那么除了给唐太宗当过妃妾算黑历史外,简直就是民间话本和市井百姓憧憬中那种最理想的模范皇后了。

之后能代唐建周,之所以没有发生大的动荡和战乱,和在她辅政参政的这几十年里,大量收揽民心、招募亲信也关系巨大。

高宗去世后,武后正式成为帝国主宰,由太后而神皇,由神皇而皇帝,执政长达二十余年。得以在帝国政治舞台毫无拘束、全面施展自己的才干。

严厉打击门阀,解放奴婢部曲。借着唐周鼎革,武则天打击政敌,株连甚广,又通过限制奴婢数量、保障奴婢人身、打击豪强地主,进而消灭关陇门阀和功臣集团的部曲佃客制。

成功将关陇门阀这一持续百年、执掌帝国中枢的军政集团基本摧毁。同时也大量解放了劳动力,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三省六部制,首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大量选拔低品官员进入政事堂,使资历不足的低级官员,若得君主信用,亦能荣登宰相之位。种种措施,无不为削弱相权,强化皇权。

设置十道分巡制,加强中枢集权。以山川地理形势划分为全国为十道,派遣御史为巡按使,每年定期巡查地方,监察各地州县官员,时人谓之「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

设置匦检制度,广泛听取民意。任何人都可以借此直接向君主上书,言朝政得失,言自身冤抑,献军机秘计,自荐求仕进。

【一匦四口,其东曰‘延恩’,献赋颁、求仕进者投之;南曰‘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曰‘伸冤’,有冤抑者投之;北曰‘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

传统观点仅仅将这一制度创举视为酷吏政治,不免失之偏颇。

发展和完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首开武举,推重进士科,大量增加科举入仕名额,帝国朝堂从唐初的功臣门阀为主,变迁为科举官僚可与之分庭抗礼,进而逐渐占绝对主流。

她同时身体力行倡导诗赋文采,以此作为科举取士标准,因此帝国政坛文风大盛,奠定大唐盛世华章之基。

【天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天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通典·选举》

不拘一格举拔人才。在高宗时期,武后便召集寒门人才编撰千卷书籍,密令参决政事,分割相权,时人谓之“北门学士”,也是她之后能顺利摄政的政治班底。如留下千古名言「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的名相刘祎之,就是北门学士出身。

称制登基后,她更大力重用寒门士子,不止任用了李昭德、娄师德、魏元忠、狄仁杰等名相执政,更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储备了姚崇、宋璟、张说等杰出贤相。

【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 然不称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司马光《资治通鉴》

努力促进农业生产,亲自编撰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全国,在各地大力兴修水利,令经济长足发展在她作为辅政皇后、摄政太后和皇帝的半个世纪,帝国边疆与四夷战争不断,而人口户数增长近一倍。(永徽三年:三百八十五万户,神龙元年:六百一十五万户)

对帝国绝大多数子民而言,除了数月即被平定的徐敬业扬州之乱、一年即平息的契丹入寇河北外,他们在武则天治下,几乎经历了整整一生的太平盛世。其文治之功,无愧“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之誉。

以上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变革和创举,整个帝国中枢皆得益良多,因此李唐复辟后非但不曾人亡政息,相反为唐朝历代皇帝沿袭。

当然,为了实现朝代更迭、以周代唐的理想,武则天亦确有许多恶政

在唐周鼎革期,她任用酷吏,放纵告密,打击异己,杀害贬斥许多能臣,如刘祎之原系她元从班底,却终因反对她称制被杀。因而导致官场风气败坏,小人幸进当道。晚年虽起用狄仁杰等贤相,诛除诸酷吏,然又有二张兄弟用事,终招朝野众怒。

她为消除威胁,贬斥杀害黑齿常之、程务挺、王方翼等多名良将,导致外战败绩连连,后突厥复国漠北;吐蕃几次大会战屡败唐(周)军,一度占领安西四镇;契丹亦一度祸乱营州。

对初唐均田制和府兵制的衰落,武则天应对乏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逃户遍地,对此,她只得允许逃户落户新居,缓解危机。

因为漠北丢失,西域也一度失陷,再加上管理不善,导致马政荒废,帝国马匹存量从高宗朝的76万匹锐减到20万匹(其后玄宗朝最盛时也仅恢复到40万匹),这亦是外战武功不振的一大缘由。

帝国军队战力也因此大受影响,再不复李世民、李治时期各种以少胜多神话战绩、一战破国直若等闲的赫赫武功。

恶钱通行之弊更一直延续到玄宗年间,甚至导致名相宋璟因此下课。

在武皇晚年,生活奢靡,广建宫室,大兴土木,又将大量钱财用于佛事,国家府库为之枯竭。而且上行下效,其后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等参政女性在这些方面也深受她影响,却全无她的文治能力和政治才干,“女祸”成为帝国体制必须消除的大患和政治清明的障碍,却不仅是传统官员的男性偏见。

可说武皇时期的种种桩桩政治举措,许多都只为顾一时之需,非长久策。诚然,帝国在对外战争方面的失利,同样也是二圣时期扩张过度,物极必反的自然收缩。均田制和府兵制的瓦解,同样亦是不可避免,难以遏止。要求武则天在天下大变局中立刻重建起一套适应新形势的体制,确也是强人所难。这经历了盛唐到中唐百年之功才得实现。

但能借力打力,迅速平定契丹叛乱;击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任用郭元振使反间计令吐蕃内乱,除掉帝国头号大敌、吐蕃军神论钦陵;到武周后期已经扭转了边疆的不利局面,交给子孙的依旧是无争议的当世第一强国。

在江南岭南地区还远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情况下,长时间持续将大量国力军力投入到离长安万里之遥的域外,实为唐王朝全盘继承的“西魏-北周-隋”关陇帝国的军国体制,极限运转之必然。

其后李隆基时代设置节度使来保障边疆地区动员力,结果是饮鸩止渴,安史乱起,军国体制奔溃,大唐中衰。

武则天作为皇帝时的政绩,之所以会显得不及她作为执政皇后时。

更多并非是她本身能力见识不及她丈夫高宗,而是她企图称帝易鼎,一切举措以此为出发点,作为权谋家的私心代替了作为政治家的公心,因此导致了种种恶政。

并在鼎革失败,武周政权注定一代而终,不得不屈服现实后,沉溺于奢靡生活和个人享乐的缘故。最终落得八旬老妇众叛亲离,孤老于上阳宫的结局。

对武则天的批评,正在于她仅仅为了一姓和一己之私,再不见早年的远见卓识,摧残了许多人才,败坏了帝国政风,损害了帝国利益,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自己的历史评价。

武则天时期内外挫折、最终不幸,其实正和她的孙子李隆基的一生悲喜一样,刚好处于第二帝国这个从隋到宋的漫长转型期之开端。

他们有幸被历史大潮选中,却又最终被历史抛却,确比不了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这两代伟大英主的全始全终。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从整个历史的高度,武则天半个世纪的政治生涯,于华夏民族最大的历史贡献与进步意义,便在于其摧毁关陇门阀,完善科举,以铁血与尸骨铺路的锐意革新。

假设没有她,唐帝国很可能将关陇本位、门阀当政的“后隋朝”持续下去,中华第二帝国从士族制彻底变为科举官僚制,只怕耗时更加漫长甚至遥遥无期。

PS:以上回答,尽可能不涉及武则天作为女性、作为武周王朝建立者&大唐帝国篡位者的方面,

从无字碑立千年以来,对武则天的各种或褒或贬评述,就在于太看重这两个方面,而忽视了她作为“政治家”的属性,其实亦是历史的一大偏见和遗憾。

PS:政治举措部分,答主从萧让《女皇之路》一书获益良多,为近年来较全面和客观阐述、介绍武则天生平的优秀著作。向对武皇感兴趣的朋友竭诚推荐。




  

相关话题

  中国从古至今,列个顺序表,有哪几个人可以称之为圣人的? 
  中国人真的在外国人眼中素质很低吗? 
  山西在中国的地位从古代到现在越来越低了吗?如何看待山西的历史和现在,以及今后的发展? 
  如何评价军阀吴佩孚? 
  「平津战役」的时候,为什么对“北平”围而不打,而猛攻天津全歼主力? 
  有送吹援吹萌吹清吹,为何不见汉吹唐吹? 
  李鸿章对甲午战争失败负有多大责任? 
  白起为何在长平之战后,宁死也再不肯再对赵出战? 
  为啥水浒里杀了人,当和尚就能活命? 
  什么样的人才会相信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 

前一个讨论
2015 年你有哪些非常喜欢并且重复光顾超过 10 次的餐厅值得推荐的?
下一个讨论
我放生的大鱼吃了小鱼,是我的过错么? 如果我吃了大鱼,那不是拯救了很多小鱼?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