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爷子的东西随便教点给六小龄童,就够他在舞台上使了。”这句话是我说的。
六小龄童父子做客《艺术人生》 视频看看这个视频,最后的一段表演。
我当初就是因为这段,断定六龄童比六小龄童好的,老先生的东西还是细腻。
14分14秒,爷俩一个亮相,六小龄童直接向前,走下一个动作,而六龄童则在脸上有一个小变化,活动了一下脸。
这段很明显俩人商量好了,年轻人在前面多卖力气,老先生在后面省一点劲,章老先生这时候已经近八十岁了(当然说是省力,最后还下了个叉,当时看的时候真的惊了我了)。但是你看,老先生会“叠褶”,在不太费力的情况下,把该表现出来的都表现出来了。你仔细揣摩,还是老先生的“猴”更可爱。
这份可爱是能耐,是苦练出来的,是苦思出来的,丢不下忘不了,拿起来就跟别人不一样。
2.在舞台上表现的话,还是勾脸好。我前面说的那个脸上的小动作,只有勾脸能完美表现,贴脸就很难了。
父子美猴王 -- 六龄童、六小龄童(1991年)这个视频里就表现得很清楚了。
电视剧就没有办法了,还是需要写实一点,因为周围都是实景,弄个勾脸不搭调。勾脸的优势也显示不出来。
3.南派猴北派猴的区别,这是个大课题,详细说起来,能有三五篇论文的篇幅。你就记住一点:南派猴更灵活,更偏猴;北派猴更大气,更偏人。还有一路关外猴,代表人物唐韵笙,可以看一看董文华的录像《水帘洞》。那猴太野了,溜达上桌子、拿一边手脚走路、撩牛魔王胡子,这些南北派都很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