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答案,你之所以绝望,那是因为你没有看明白资本主义的玩法,又试图用劳动力去高位接盘,那肯定是绝望的。这篇文章我会试图说清楚房地产背后的逻辑,以及对资本主义和阶层固化的思考,看完之后你也许就不会那么绝望了。文章纯手打,语言零碎,见谅!
1,当前房价这么高,处于什么阶段?大牛市的末期!炒过股的朋友应该知道,当一轮牛市的末期到来,会出现垃圾股闪崩,但是核心龙头股依然上涨这种局面。这背后的原因是,牛市末期,买入的力量开始减弱,用句通俗话来说就是接盘侠快要不够了,已经无法继续支撑全面牛市了。这时候庄家就会缩小炒作范围,引导所剩不多的接盘侠去炒作核心龙头股。这是典型的行情末期的表现。当最后的买入力量耗尽,全面下跌就开始了。很多朋友肯定要说,不对,房价长期看人口。目前人口往大城市聚集,所以小城市跌,大城市还会继续涨。那么当年日本泡沫经济时期,人口也迅速往大城市聚集啊,妨碍他们崩盘了么?甚至崩盘之后人口还在继续往东京大阪跑,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停止。房价是货币现象,不能简单用人口来解释。
2,房价这么高,目的是什么?究竟图个啥?你们肯定要说,还能图啥,剥削穷人呗。我要说,主要目的还真不是这个,这个算是副作用。这里就要说到资本主义了,资本主义这套玩法优点很多,但是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必然会发生产能过剩,而产能过剩是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在资本主义初期,产能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频繁发生,而且破坏力巨大。举个例子,18世纪的时候,由于英国人大力推广织布机的应用,造成布匹的产能过剩。而手工纺织在当时的印度属于支柱产业,布匹产能过剩之后,印度的产品大规模滞销,从而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情况有多严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下了这样一句毛骨悚然的话:“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的平原漂白了!”织布机毫无疑问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而一项有利于全人类的发明竟然酿成了如此惨烈的悲剧,问题的症结还是出在资本主义的缺陷上。那么有没有办法来缓解产能过剩或者延缓经济危机呢?有,那就是印钱。
3,房地产就是印钞机。随着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深入研究,发现产能过剩是因为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因为大家都没钱。当大家都有了钱之后,谁又不愿意消费呢?在理想状态下,大家有了钱,既有消费意愿,又有消费能力,产能过剩也就缓解了。那好,我们就赶紧印钱。但是印钱能随心所欲的胡乱印吗?不能,因为这么干几乎恶性通胀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最终统治者也会大概率丢掉政权。那么应该怎么印?答案是通过信贷来派生货币。具体方法可以这么理解:银行有台印钞机,但是不能凭空印钱,谁来贷款我就印给谁。我还有台碎纸机,当他们把贷款还给我,我就拿去碎纸机销毁,这一来一回我就印了钱等于没印钱。比如我去买房,贷款100万,这100万是未来的钱,银行也没有这100万,他们就开动印钞机给我印了新鲜的100万(发行货币)。当我慢慢的归还了这100万,银行再把它拿去销毁(回收货币)。假如我从头至尾都没有去贷这100万的款,那这100万就不能印,也就是这笔钱就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当我贷了这笔款,这笔钱就在这个世界存在了一段时间。
4,请问这么做的好处在哪里?举个例子,假如某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每天能生产1000件商品。但是这里的人都很穷,每天最多消费200件,还有800件消化不掉,这就明显的产能过剩了,离经济危机也不远了。为了防止到时候村民的尸骨把村里的土地漂白了这种惨剧上演。村里的一位长老发现某种石头特别受大家欢迎,他就开办了一家银行,同时不动声色的鼓励大家贷款去炒石头。大家出于私欲和贪婪,疯狂的借贷买入石头。在这个借贷的过程中,无数个100万来到了这个山村,一时间山村繁荣了起来,人人都有了钱,也欠了债(虽然有些人拥有的更多钱,有些人背了更多的债)。总之不管怎样,山村有了钱,消费掉那1000件商品不在话下,经济危机也就解除了。甚至由于大家疯狂的借贷,这1000件商品完全不够满足需求,发生了产能不足。这时候有条件的人就去投资实业生产商品,一段时间后,山村每天能生产的商品远远超过了1000件,甚至还能大量出口给别的乡村(产业规模)。商品的质量也越来越好,花样也越来越多(产业升级)。
5,房子有价值吗?从刚才那个例子就能看出,村民炒作的那种石头实际上毫无价值,为了鼓励大家去炒,他们强行的把石头吹捧的有价值。甚至可以这么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反而不能拿来炒作。我们不妨试想,假如当初长老并没有鼓励大家去炒石头,而是鼓励大家去炒大米呢?很显然,一定是大规模的饿死人。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虽然石头毫无价值,但是炒作石头这种行为,不但拯救了山村,还让山村走上了发展壮大的道路。长老利用了每个村民的贪婪(总之你们都很贪婪,刻在骨子里的那种,何不利用一下呢?),发展了产业,更新了村子的基础设施,让村子变得更宜居更美好。最后,曾今落后挨打,积贫积弱的山村竟然实现了传说中的伟大复兴,一跃成为了强村。村民也过上了比以前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生活,甚至包括那些没有能力购买石头的人,也在这场石头的盛宴中间接受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赢麻了。你可能要说,我没觉得我哪点受益了啊?那我告诉你,如果没有这场盛宴,你很有可能就把村里的某块土地漂白了。
6,但是,最近几年,长老一直在说石头是拿来揣在兜里的,不是拿来炒的。还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来限制炒作,这又是怎么回事?这是因为长老清楚得很,石头背后的信贷是有极限的,也就是说印钞或者说放水是有极限的。比如像我这样的女屌丝,去银行贷款,张口就要1个亿,银行立马就要报警(数额极限)。或者我说我少贷一点,但是下辈子来慢慢还,银行马上就要联系精神病院(时间极限)。假如我已经买过石头了,贷款还没有结清,收入又不高,还想贷款再买一块。银行一看,你这大概率要爆炸呀,不贷(能力极限)!这个道理放在我们个人身上是这样,放在企业,甚至政府也是这样,信贷扩张是有极限的。信贷扩张的过程称之为顺周期,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在加杠杆,石头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当能加的杠杆已经加无可加,逆周期就到来了。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痛苦的去杠杆的过程,而这个去杠杆是被动的,并不是主动的。在这个过程中,石头之类的资产的价格也就崩塌了。顺周期和逆周期的临界点被称之为明斯基时刻,之后就是金融危机。由于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的债务周期并不完全同步,所以目前世界已经不太可能发生1929年那样的经济危机了,更多的是金融危机。具体到房地产,它的目标受众是居民部门,所以它的极限理论上就是居民负债率的极限。具体极限是多少?达里奥的观点认为,居民负债率百分之70左右(注意是左右),而我们目前(2021年)的数值大概是百分之62,而在2010年这个数值还不到百分之25。所以房价什么时候跌,你们自己算吧。
7,目前这么多调控是为什么?基于刚才所说的,经历完一轮完整的信贷扩张和收缩,就形成了一轮经济周期。按照美林时钟,经济周期分为复苏,繁荣,滞涨,衰退四个阶段。只要搞市场经济这套模式,以上的每个阶段就无法避免,尤其衰退是令人痛苦的。有没有办法来改善(注意是改善,不是改变)呢?有,用社会主义的手段来调节市场经济,这就是长老的独门秘籍。我们都知道,一轮牛市越到末期越疯狂。假如某个城市,房价涨到2万是极限,这个过程花了20年。其中从最开始涨到1万的时候花了16年,从1万涨到2万只花了4年。最后冲顶的阶段也是涨幅最大的阶段。长老的做法就是用行政手段来强行压制冲顶,把本来应该走出的尖顶强行抹成平顶,这种行为称之为削峰。当极限到来,房价开始崩溃,这个时候再用行政手段来救市,这种行为称之为填谷。当然,救市有没有用属于见仁见智的事情,比如从1万跌到4千,我说全靠我救市,不然还要跌到3千。他也可以说哪怕不救也是4千。类似于马老师的,他说没用,我说我这个有用,他非要和我比试。总之,削峰填谷好处多多,一个是延长了繁荣的时间,一个是让村民在石头下跌之后相对不那么惨,一个是降低了银行的风险,避免升级成经济危机。但是,这也就是长老能力的极限了,你非要叫他改变经济周期,把萧条变成繁荣,他也力有不逮。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还没有任何办法能完全避免经济衰退。
8,再来说说石头。当你还在为没有能力参加这场盛宴而感到绝望时,你有没有想过实际上它的这种价格机制反而保护了你?因为无论你多少钱买入,它现在值多少钱,但是最关键的是,只有卖掉之后揣进兜里的钱才是实实在在的钱。否则它就是涨到1亿元一平方,这也只是纸面财富,只能在心里面高兴。有朋友可能要说了,我到时候想卖就卖。问题是你想卖的时候,别人也想卖,就像现在人人都想买一样。大家都是人,都很聪明,所以想的都差不多。当大家都想卖的时候到来,你还有可能卖掉吗?现在你或许以为这是一场投资,到时候你会发现这TM实际上是消费,因为最后真正的实现了把石头揣在兜里。而对于没有能力购买石头的朋友来说,也许贫穷反而是你的幸运,石头这个玩意,它不坑穷人。
9,房价太高,阶层固化,所以我很绝望。看懂我上面说的,你应该就明白了。在顺周期的时候,确实会出现富人越来越富,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他们的壁垒仿佛铜墙铁壁一般牢不可破。但是当逆周期到来,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要栽(当然你在这段时间也会很痛苦),这是因为他们很多人并不是凭本事上去的,而是靠的运气。比如拆迁征地的农民,你说他们是不是靠的运气?当那天到来,你和他们大概就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了,至于未来怎么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长期来看,阶层固化是个伪命题。比如巴菲特,李嘉诚,马斯克,他们的祖辈都是开国元勋么?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的后代还能重演他们祖上的荣光么?当年富可敌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现在还能在哪里指点江山?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周期之中,他们或兴盛,或沉沦。而你也完全有可能崛起。翻开史书,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始终在进步,哪怕是进三步退两步这种螺旋式的进步。而创造历史的人,总是那些有能力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人。如果你的目标是成为那样的人,你还会为当前贫穷,苦难而感到绝望吗?如果你沉迷在这种绝望之中无法自拔,当有一天机会来临,你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可能就只有所谓的运气。
10,我曾经也很愤怒,时常也感到绝望。睁开眼睛看到的世界仿佛一片灰暗,以为自己的人生注定猪狗不如。邻村的喉舌利用我们的愤怒和绝望,把长老污蔑得十恶不赦。而我通过学习和思考,逐渐明白了长老的良苦用心,他也许不能尽善尽美,但至少能为我们遮风挡雨,毫无疑问,他带领我们走上了复兴之路。而我们也许唯一需要做的,是与这个还不够完美的世界和解!
我在 油管 做视频,名字就叫 镜子的镜观其变。本来打算在知乎以后坚持写文章,但是这篇就花了我整整一个晚上,实在太累。感觉还是短视频那种几分钟的长度比较合适。所以我以后的内容更多会以视频的形式呈现。
希望大家能关注我的频道,也许我的分享能平息你内心的愤怒。即便你不认同我的观点,我也希望能和你交流。最后附上一张我近期的照片,爱你们!
如果非要转载这篇文章,请与我联系!
2我们国家的房地产早年是学习的香港土地拍卖,然后又学习了先买房,再贷款还几十年这种方式。那为什么不学习欧美的住房模式,因为某港是土地公有制,欧美是土地私有制。某港与内陆完全一致,某港是内陆城市早期学习的老师。在改革开放开始的那个年代,深圳还没有开始建设,某港是大陆紧邻最繁华的城市,没有之一。
既然某港是内陆城市的老师,那就有必要说一下这个港口城市的房价和青年。因为你能通过某港依稀能看出未来中国个别城市和青年的缩影。当然这也不是绝对。而是可以参考下。每个城市发展都有其独特之处。我在这里也只是做下探讨。
某港的维多利亚港,是我见到最美的港口。我第一次到这里便被深深吸引。我曾一度认为这就是真实的某港,因为太美了。我为它感到骄傲,这是中国的。它把最好的一方面展示给世界。我觉得能成为某港人一定是世界最幸福的人。这是东方最耀眼的明珠。
生活有真实,也有现实。某港的富人很多,我们不谈他们,因为没有可比性。
下面我说下我所接触了解到的某港的房价。
某港房地产比大陆早发展二十年。因为土地拍卖制度,某港现在的房价均价是二十多万一平。一百万一平米在某港也不稀罕。如果你惊叹北京20万一平的豪宅,同样的房子在某港后面要加一个零。
再说香港房价这几年来说有所下降。但是可以看看目前的价格,这张图是我截取下来的。最低最差的地段也10万一平。
如果你不喜欢北京你租的单间的房子里还带两个隔断,压缩了住宿空间。那你没有见过某港的劏(tang)房,劏,本义是宰杀、剖开。一套一百五十平米的房子被隔断18间房子。每个房子面积只有一两平米。就像住在棺材里面一样。那你说我租一套十平米的房子呢,在内地,十几平米的房子是无数北漂的首选。因为价格便宜。在某港,十平米的租金是8000港币。
早年,某港靠一个人打拼能买一套房。再后来,某港两代人积蓄可以买一套房。再后来,三代人六个钱包也付不起了,买房再也无希望了,变成了奢望。再后来一月工资能租一套房,再后来只能租一间,后来只能租一张床,再后来连一张床都租不起了。到现在,我不说也知道发生什么。对内地来说,有的城市的青年已经到了掏光六个钱包连首付都付不起的这一步了。也有的青年连房租都付不起了。
由于一套一百平米的房子高达八百万以上了,多数人买不起,炒房的也没几个人玩的起了。开发商也想到了好主意,他们把房子建成了40-60平米一套。就这样,你能看到的是某港即便很多有钱人一家老小都挤在五六十平米的小房子里面。这就是现实。你看现在某港要是能住100平米的房子那属于豪宅了。明星都住不起。是的,你没听错,只要一百平米就是豪宅,作为国际一流大城市,你很难想象的是,在一些商业楼里面连厕所都没有,建房子都需要按照厘米计算。我一度怀疑某港的房子面积是用尺子按毫米量出来的。下面的图,把不到两平米的住所发挥到人类智慧的极致,餐厅,厕所,厨房集中在一起,这是现实。
在内陆,我相信任何租房子都没有这么小,只是感觉到同样的租金一年比一年租到的房子小了。每年房租都以百分之十以上的增幅上涨,会不会有一天也会压缩到这么袖珍的房子里面去我也不知道。生活成本上升让人可选择的居住空间越来越小。在内陆比较好的地方是,大城市混不下去还可以去小城市。
2020年全球最难买房的城市,中国包揽前三位。全球前十个买房最困难的城市中国占了7个。南京排名第11位。作为排名第一位的某港,房间收入比高达46.3,房价收入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房产总价除以家庭年收入的比值。也就是说,一个家庭一年所有收入加起来买房,不吃不喝要用46.3年才能买的起!
那有人会说,某港是不是土地太紧缺了呢。毕竟是弹丸之地,实际上,这个地方并不缺土地。建筑土地面积只有7%,还有60%的土地没有开发。可是为什么不去开发呢。这里的确是有微妙。某港的人数只有七百万,也就相当于内陆中型三线城市的人口。
那你会说,贷款买房总可以吧。我们来算一笔账,2000万的房子,首付按照30%算,首付是600万,贷款1400万,以30年贷款来算,我们把贷款利率降到极低,按照4.9%来算,每月月供是7万4千元,支付利息是1274万。总还完本息的价格是2674万。
香港青年的均收入不足2万。即便是两个人拼力的工作,月薪也就4万,连房贷每月月供的一半都付不起。
关于为什么某港明明有土地却不开发,我很想一吐为快,但是却不敢说。大概大家都猜到一二。
刚开始去某港的时候我奇怪,某港房租也应该很贵。他们卖什么才能赚钱呢。如果你到了某港,遍大街都是卖化妆品的。内地赶去的人尤其是深圳口岸,大部分人都去淘化妆品了,你很难在大街上看到卖其他的。你要买个早餐那是极困难的。因为很简单,卖食品不够交房租的。但是化妆品却能赚钱,这我很纳闷,难道淘宝上不便宜吗?为什么大家都去那里淘货。
后来我亲自买才知道这边全部免税,进口化妆品比淘宝上还要便宜一半,而且还是正品。之前某港有很多卖电子产品的,都消失不见了,因为卖电子产品也赚不够房租。渐渐的,某港成了化妆品购物中心。一到周末,深圳那边黑压压的一大片人涌向某港去淘化妆品。
最令我震惊的远不是房子买不起,而是连墓地都买不起了。这我感到很不可思议,去世了人怎么祭奠呢。如果你了解下你会感到很不可思议。这里我就不说了,反正我是被惊到了。完全打破我的认知。就说一个数字,如果土葬,最低是一百万起。不过这几年像内陆一线城市最低一块墓地也十万起了。
那问题是贷款买的起房子还贷二十年后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吗?某港第一代房子都是高层,我去的时候发现都是很破旧的外墙。很明显的一个事实,电梯寿命也就十几年,线路老化严重。维修成本之巨大是承受不起的。那你说买房不是交了维修基金吗?换一部电梯的成本就是上百万。是根本不够用的。我在北京见到一些老小区就是这样,电梯是最大问题,天天修,天天坏。如果你要住七十年,仅电梯起码要换三次以上。问题是谁能换得起呢。但能拆的起吗,是不可能的。高层建筑拆迁成本巨大。没人能拆的起。即便李首富也拆不起。
这不是说某港所有人都是这种状态。混的很好的也有很多人,毕竟是国际大都市,中产很多,高产也很多。我所说的是低产的状态。毕竟每个地方都会有贫富差距。但这种差距让我依稀看到了某些城市的未来景象。高层贫民窟,在还完几十年房贷后只剩下一套破旧不堪的房子。
内陆地区还没有这么样,一线城市可能像某港一样昂贵。但多数三四线城市还是可以买的起房子。内地的土地还不至于像某港那样昂贵。至少卖地还便宜点。毕竟地域很大,要单独说房价让青年绝望也不是现实。只是在一些中心城市的确存在了即便你去奋斗一生面对高房价也无能为力的状况。
我去欧洲,我不觉得欧洲比大陆好,但欧洲小城镇最好。他们的房价很低。人口分散很均匀。生活很安逸。欧洲人很少有集中在某一个巨型城市中。他们的发展不是一个城市带动另一个城市,而是资源分配很均匀,你很难看出城市之间差距,更很难分出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城乡差距很小。人和人之间物质差距也很小。所以欧洲人没有买房的压力。换句话,房子根本不是什么每天的压力,当没有这个压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欧洲人的生活真的很快乐。他们不必当房奴,也不用贷款二十年还贷。有人说是不是欧洲人很少的原因,这也有一方面原因。但也不是绝对,最大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地域经济分布很均匀。不至于人口都集中在一个城市。
欧洲国家的生活节奏很慢,当然毕竟是发达国家,这个我们是暂时比不了的。现阶段也只能不断的发展经济。有一点值得学习,没有城乡二元化,城乡差距很小也是导致人口分散的一个原因。多数人并不喜欢大城市。
这里有一个奇怪现象。在亚洲地缘,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人口都是向某一个城市聚集的。亚洲国家容易形成城市群。在内陆,未来青年大量都会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这些城市圈流入。现在的趋势也如此。自然,这些地方房价不可能下降,也会一直上涨。买房对青年来说是相当困难了。亚洲地缘只要经济越发达,城市人口越会向某个发达地方流入。这个地方就越难买房,年轻人压力就越大,日韩现在仍然在不断的往中心城市聚集。以韩国为例,50%的人口集中在首尔经济圈中。日本50%人口集中在东京圈。在过去,两国人口分布都很均匀,在不到三十年时间,人口迅速往中心城市迁徙。虽然已经到了人口不能承受之重,但仍然很多青年不断的向这里聚集。第一代人挤进不去,第二代人就挤进去,第二代人挤进不去,第三代人就挤进去。最终形成了庞大的都市圈。这就是亚洲地缘非常独特的地方。中国也不例外。
过去中国是西穷东富。人口从西往东流,现在是北穷南富,人口从北往南流。但无论向哪流,中国房价都是人口净流入城市不断上涨,人口净流出城市不断下跌。马云所说的房价如葱,也只集中在人口净流出城市。对于一些大都市,基本不可能见到。你要看未来,就看跟着谁的模式走。内陆个别城市像极了某港。好的地方是,中国城市形成城市圈有得天独厚优势,最容易形成的城市群便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交通高度发达,工业高度发达,城市与城市之间都已经通地铁。自然对人口虹吸效应之大不可估量。老年人可能已经没有兴趣去闯,但对青年的吸引力却是极大。
当三线城市抢着修通高铁,为有一条高铁而感到自豪的时候。却不知道人口正在随着高铁开通加速外流。一些地区人口外流已经很严重。青年乘坐高铁到了大城市了,再也不想回来了。人口是城市根本,没了人口城市就会衰退。各地都在抢人,但不会抢老人,抢的是青年。青年是未来,是一个城市的活力。但青年为什么连房子都买不起却还要心甘情愿的去大城市。大城市聚集了太多的资源。以教育资源为例,北京有114所大学,双一流大学42所。新疆,海南,西藏,青海,宁夏五个省份大学加起来总共115所大学,双一流大学只有6所。差距之大可以想象。一个一线城市双一流大学是5个省份总和的7倍!青年是有见识的,教育资源却是稀缺的。他们不想让后代再输在起跑线。哪怕这一代吃些苦。大城市对青年就业也容易些,互联网高新技术这些未来的产业都在大城市。
如果说中国学米国的科技是真实的。这些年通过不断学术交流从老美那里学来很多黑科技,也促进了像华为这类大公司的崛起。但是就住房而言,学习的是某港和日本。学习美国和西方似乎太远。因为美国土地都是私有。亚洲这些发达地区,青年却是买不起房,网络上日本青年自称社畜,某港青年称废青,韩国青年形容生活在地狱。
一个国家经过几十年经济发展会出现一种现象,早期,人人翻身的机会很大,因为百业待兴。创业就可以实现翻身。这个阶段没有产业巨头出现。但是发展几十年后,巨头公司会出现,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利于底层生存的轻松的环境,反而带来了大型集团化的公司,集团化公司有利于经济发展,却没有利于底层人生存空间,因为创业变得极艰难了。工作是不可能实现翻身,最终还是为公司打工,穷人能实现翻身只能靠创业。但大部分利益都被大集团垄断,像韩国三星集团,不止是手机,各行各业他都垄断了。创业几乎不可能了。
亚洲解决住房最好的地方是新加坡。
新加坡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住房问题。后来他们的房子都是政府建设,没有产权的组屋。百分之八十五的青年都在给政府交房租了。但也有个好处,至少大家都可以租到便宜的房子。房子是用来住的,不代表房子是用来买的,也可以用来租。你租到房子也是在住。只是在中国,对男性青年来说买房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结婚。没房子怎么结婚却是一个现实问题。这种两千年来的固有观念未来会不会改变决定了青年压力有多大。房子在中国人眼中是安全的需要,有房才有家的观念根植在国人的心中,尤其是丈母娘的心中。抛开房价不说,于情于理,结婚应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全球出生率排名倒数的四个地方,香港,韩国,新加坡,日本。
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生育率可是青年就是不想生。人口都接近或已经负增长。韩国有幸成为全球第一个出生率为零的国家。韩国青年也买不起房子,但是薪资很高,平均薪资到24万人民币。大部分青年可以拿到年薪20万人民币以上。好一点的可以到30万以上也不难。首尔的房价也只有五万一平。其他地方很低,也就不到一万一平。还不如中国一些县城贵。即便这样,韩国青年也感到压力巨大。但是他们的青年和某港不一样,因为薪资较高,他们不必掏光六个钱包,他们可以通过自己奋斗拥有属于一套自己的房子,只是这个奋斗成本也很大。
对一些青年来说,现实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未来现状,一些发达城市租赁市场会成为青年生存的主流,以后靠租房将是一种形态。有房的做房奴,没房的给房东做房奴。靠买房越来越不现实了。对青年来说,适应租房的生活要比去考虑买房更容易些。近些年政府也在不断的推出公租房,鼓励租赁市场发展,甚至推出共有产权的房子。可以说也下了很大的努力。毕竟是关心民生。
内地房价到底有多高。前两年,SOHO潘石屹以权威人士说了一句话,中国房地产市值已经65万亿美元。对一般人来说,这只是一个数字。65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把美国,欧洲,日本这些世界几十个最发达的国家房产市值加起来也只有60万亿美元。众多小县城的房价突破一万元一平,纽约,伦敦,东京这些国际大城市已甘拜下风。
现在我要回答一个关键性问题,房价到底会不会下降?网上议论纷纷,有人说一定会下降,有人说不会下降,我前面说过东亚地区要参考日韩,毕竟他们比我们早走了三十年的路。国家制度虽不同,语言虽不通,东亚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却有相似的城市基因,相似的青年状态。毕竟是邻居,黄皮肤黑眼睛,往前看三十年是日韩,往后看是三十年是越南菲律宾,国家发展就像赛跑,有的国家已经跑完全程到达终点。在我们还没到达重点之前,前面的国家已经告诉我们未来。
我们看日本这个国家当下房价。
日本也经历了全民炒房的时代。房价高到天。现在基本回归理性。我们看一下在理性状态下日本房价分布。在日本房价最高的地方是东京,要人民币4.6万一平米。即便发展了这么多年,房价依然往上涨。人口净流入,和北上广深这些地方差不多。但是在最低的县城,房价只有人民币1129元一平。人口净流出。事实上,任何国家的县城是不可能长时间撑起高达一万一平的房价的。县城房价早晚回归到理性,只是这个时间有多久是一个未知。因为几乎所有县城的青年人口无一例外都向大城市流入。青年才是支撑起房价的人群。注定一些大城市想要降房价不现实。日本人均年收入在300-500万日元。折合30-50万。青年薪资并不低,如果日本青年不在一线城市买,到小县城买房一年的收入足可以买5套一百平米的房子。但要到一线城市东京买房,也得十年不吃不喝。可惜这个国家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青年愿意留在小县城了。通过日本依稀也看到国内小县城未来的现状。
日本房价结论也完全可以参考预见未来:未来县城房价最终会下降到很低的价格。以一线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圈房价几乎不可能下降。
让青年绝望的根本不是高房价,而是就业问题,财富的积累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至少要三代以上,靠一个人努力超越似乎越来越难。越是贫穷的家庭越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但低收入满足不了购买房子可能性。几千块钱工资硬碰几万的房价得有多艰难。没有几代人原始财富的积累买房很奢侈。一部分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是真的富起来了。这些人可以称之为“拼一代“,他们真的敢拼,时代带给了他们无限的财富,他们的孩子称为富二代。只要拼过,再差一点的也能混个中产。对房价真正绝望的青年都是贫二代,父辈们没有在大浪淘沙的时代去拼搏,造成原始财富积累为零。最终压力都集中在了青年一代。这些青年成为买房困难户。尤其是大学毕业,就业都是很困难更不要说买房。中国青年是很有奋斗的青年,当中国出现啃老族,日本青年的啃老时代已经持续了好多年。日本出现啃老族比中国提前到来三十年,啃老族已经占到青年人口的2.4%。有些人从青年开始一直啃老到六七十岁,一生都在啃老。中国还没有这么大年龄的啃老族。部分家庭富裕的是可以做到的轻松买房,中国还没有到每个青年都买不起房的程度。现在买房拼的不是一个人,指望一个人能买的起房子已经不现实,现在拼的是三代人六个钱包的实力。三代人都有能力才能买的起房子。
一个国家从战火中百废待兴,第一代人开始漫长的长跑,刚开始每个人的差距并不大,第二代人接棒第一代人继续跑,差距逐步拉大。第三代人接过第二人的棒子继续跑,经过几十年的长跑,拉开的差距是无法想象的大,作为比赛的裁判者,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跑的一样快。总有一些人跑在前面,有些人跑在后面。跑在后面的人总是抱怨裁判不公,但却没有意识到跑在前面的人是多么努力。
当近期数万985大学生自嘲为废物时,这是最无奈的事。985又能怎样,十年寒窗苦读你能拼过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吗?贫穷是会遗传的,从第一代人长跑开始,差距就已经拉开,想一代人完成逆袭,你需要把三代人落下的路跑完。但是你拼命努力跑的时候,跑在前面的人也没有停下奔跑,甚至比你跑的更快。因为他们靠着父母的积累拿到了比你更多的社会资源。你不要抱怨社会的不公,凭什么我这么努力就不如一个富二代?往后看三十年,社会很公平,人家父母爷爷奶奶两代人努力拼命接力跑,要和你一样站在起跑线,才是最大不公平。
真正的起跑线三十年前就开始了,青年只有接力棒。接过父母的棒子继续往前跑。至于这个比赛的裁判愿不愿意把前面接力棒的努力收回来重新进行分配,从起点开始,一代人站在同一起跑线,大概是不会的。
你唯一要做的是努力奔跑,缩小些和前面的差距,即便你拼命去跑也可能无济于事,但至少能给下一代人留下点希望。
考上985,你很努力,你不是废物,你没有做错任何事,你已经很努力的奔跑,比你的父母都努力,你应该为自己骄傲。不管能不能跑过别人,都要奔跑。
说了这么多只是个人一些看法,房价再高生活还需要继续。对青年来说,好的生活最现实的选一个好的职业,像是互联网,至少还能看到希望和未来。其实写再多文字除了对青年贩卖焦虑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买不起房子的还是买不起,买的起房子的还是买的起。也只是增加了饭后的谈资,吃瓜群主还是继续吃瓜,种瓜的倒是丰收了,青年越来越为知识付费,因为他们想要真实,但真实却不是现实,看清真实到了现实中也无济于事,只会更加焦虑。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前行,今天比明天好一点。心态好总比焦虑要强的多。除了房子,青年还有很多希望。无论怎么样,这个时代终究属于青年。
我从不去做炒房,我最讨厌的人是告诉我有几套房子,你手里多出的房子本应该属于青年。有些人掠夺了本该属于青年的希望。
一个国家创造的总财富保持不变,是由全民创造出来的。财富唯一变的是分配,如果大部分人分配不到,少数人分配很多,这不是靠的个人努力,而是本身这个机制就有问题。社会总财富应该均衡分配,人人才能富裕起来。一个国家造就几个富豪很容易,造就全民富裕却不易!
今天房子成了分配财富的裁判,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靠高房价创造未来!因为未来是由青年创造的!
中国青年世界上最勤奋的青年,他们渴望建设祖国,渴望这个国家强盛。中国的希望在科技,在教育,在文化,在创新!在诞生无数像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这种企业一定是由青年创造。
我们的国家正走在复兴的路上,社会多给青年一些希望,因为青年才是未来。倘若青年连基本的住房都难保障,一毕业就被高房价逼到绝望的地步才是最悲哀的事情。安居乐业,是一个国家对青年最基本的保障!只有安居,才能乐业,青年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这是我想说的话,希望一些人能看到。
倘如此,我相信,也坚信,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代就能到来。一个强大的中国才会真正崛起!!!
我说的对吗?
PS:写这篇不容易,想写点真实,被知乎反复建议修改多次就剩这些字了。希望看到这里能配得上你的赞。谢谢。这是唯一一篇被强关评论区的文章。
我很想写一些心里话。
个人的成功是靠方法吗?其实不是的,方法是要紧的,但是最要紧是代价。
房价高也是一步一步涨起来的。之前的上涨动力是所谓刚需,现在的上涨则几乎完全与金融监管是否放松有关。而金融监管是松是紧完全是看国家战略是什么需求。
美元一超发,人民币就必需跟。人民币要跟,就要通过贷款把货币投放到市场。房地产这个老夜壶不拿来用是不可能的。
中国人苦,亿万人的背井离乡,996007才换来今天经济上的成就,这是代价。
人口普查结果出来了,一年出生了一千万人,按这样算,未来老龄化问题会相当严重,这也是代价。
但是说绝望则未必,中国是个伪装成文明的国家。跟这个相比,什么资本无国界,科技无国界都弱爆了。
大航海时代为什么开启?还不是因为当时欧洲内卷的厉害。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早就实际上开启。
现在跑去巴塞罗那,逛个马路都能看见整条街全是中文标示。在里斯本的咖啡店偶遇一广东老头,得知这一排街面都是他买下来出租的。在俄罗斯吃个卷饼,忙里忙外的的老板是中国人,娶了个哈萨克斯坦老婆,店子开在商场顶楼,生意火爆。但是你以为他就是一个卷饼店老板那就错了,这个一排铺面是人家包下来拆分出租的。肯尼亚一堆中国人在那种菜开荒开矿。我参与过一个电力水力复合体的配套项目,黑叔叔世界银行签卖国协议贷点款,最后都交给了中国人。最牛的是中国人出国打工挣点钱,最后也交给了当地开ktv,小卖部,赌场的另一波中国人,直呼内行。要不怎么我的法国老板严禁自己的中国工人与当地华人团体有交往呢?不用中国工人搞不成事情,用了中国工人很可能最后不是自己的工人,老殖民者的痛苦。
不过说了那么多,以上都不对普通年轻人有指导性。不是逼急了谁TM去背景离乡?况且真的想要出去挣钱,还得要有知识。没有知识,出去也是赔本。
科教兴国一点不假。
能在国内互联网大厂挣钱的,出去翻几倍。
能在国内干一流技工的,出去也翻倍。
国内如果是普工,那么出去变奴工。
最后回到房价和绝望这个话题。年轻人不需要绝望,身为中国人你已经赢了70%了。
接下来看你是不是愿意付出代价了。这代价第一就是有没有在国内学到一技之长,还得是出众的一技之长。你如果说你没有,那就是你问题,因为中国的知识获取是最便宜的,几乎不要钱。第二是你敢不敢像当初大航海的水手一样,明摆了跑货运养家糊口没问题,但是能信了哥伦布的邪去寻找新大陆。
也说不上多绝望,不过就是把购房以及其相关的一些东西从人生中剔除罢了。
可能替房价洗地的人理解不了我们这种有父母的人要面临的问题。
现在是“一线城市房价太高”的问题吗?哪里房价不高呢?
全国现在大部分省会城市,房价基本都上万了,至于福建、浙江、海南以及许多大城市周边连县城都普遍房价上万这种事情,我都懒得提了。百八十万一套的房子,在人均BAT程序员的知乎看来当然不算贵。可问题是对大多数211及以下水平学校非热门专业的大学生而言,一线城市到手一万来块基本就是正常人努力奋斗所能达到的上限了——试想一个农村出生的家里没什么积累的学生,一个月攒几千块,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攒齐首付买房?即使攒齐了首付,他又如何负担得起高房贷呢?
当然,这里有人就要大谈什么“鹤岗买房”、“县城买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买房”,然而对于要照顾老人的人而言,你自己搬去鹤岗不要紧,你父母呢?他们能承受得住零下几十度的严寒和东北的干燥吗?他们能吃得下当地的饮食吗?搬到县城?可以啊,什么时候你父母突发了个急性病,或者干脆身上有慢性病,当地的医疗条件能应付吗?
反过来讲,房价当然不会让人不绝望,如果你默认自己这辈子不结婚、不生子,父母得了重病就让他们自己找根绳子吊死的话,有什么可绝望的呢?不要以为我是在开玩笑,新农合诞生之前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中西部农村的老年人得了重病,根本就没有去医院这回事。村口医生开点抗生素或者止痛片,熬得过就熬,熬不过就买棺材。实际上直到10年前后,湖北这样中上水平的省份农村老人到了年龄早早自杀还是很常见的事情。
当然,这里说的“年轻人”的难处,指的是有个二本以上学历,能找到正经工作甚至能在一线城市找到工作的年轻人。至于这个国家真正的底色,广大三本、专科以及没参加高考的,做不上体面工作、从来不知五险一金为何物的“年轻人”——大家都默认他们不是人的嘛。
咱們先算筆賬,一線城市北京,稅前收入兩萬,不算低了吧?那麼,在不交五險一金不吃不喝不做任何消費還得保證不會下崗的前提下,二十年時間,一共掙了多少錢?480萬~~
480萬在如今的北京只能買得起西五環外90平左右的兩居室或三居室,以及東五環外的60平米左右的一居室,還都是二手房,五環內就別惦記了,別忘了這還有個大前提是你一分錢都不花,只攢錢的結果,你但凡消費了、中途下崗失業了,這個錢數就會大打折扣,還要算上二十年時間裡的通脹因素,也就是說,一個人努力上班掙工資,是不可能在北京買得起房子的,收入的漲幅永遠跑不過房價的漲幅~~
有人說去二線城市壓力會小一點,請問,二線城市房價減半了不假,你的收入不也是同比減半了嗎?月入兩萬房價六萬跟月入一萬房價三萬有什麼區別?你貸款也是看你償還能力啊,因為你收入減少所以你實際償還能力並沒有增加啊,何況二線城市的工作機會可比一線城市少多了,萬一失業能不能在短期內找到下家都不好說,一線城市兩萬二線城市一萬這個月收入水平已經超過當地90%的人了,那收入更低的那90%的人呢?
租房子住它不香嗎?想住哪就住哪,想住什麼戶型就什麼戶型,通勤成本絕對可控,月薪兩萬房租五千預算,你可以全北京選地方,有的是選擇,就當你天天一日三餐叫外賣,一個月下來你最少還剩五千以上,如果你能找到房租三千以內的房子,你能剩下的錢就更多,三十年前的人買房是因為可以離單位近,還沒有失業的擔憂,現在這個利好已經不存在了,就不能按照那個慣性走了,你如果圖離東五環外的單位近而買了附近的房子,如果失業了,新東家在北五環,你東五環外這個房子不就成了雞肋?天天地鐵來回三小時你覺得這不是成本?大面積996的這麼個時代,這三小時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每天屬於自己的時間只有六小時不到,自己的時間再怎麼不值錢也不能把自己當奴隸吧?都21世紀了怎麼還有半夜雞叫的事兒呢?
房子為了住的話,什麼時候買都不晚,而且也無所謂漲價掉價,那都跟你沒關係,買完踏實住就行了;但要為了炒的話,那就跟買股票買P2P這類帶有賭博性質的投資沒有任何區別,不存在穩賺不賠,它就是個投機行為而不是投資行為,賺了你就竊喜,賠了你就嚷嚷,這根本就像個輸不起的賭徒一般,你一個上班族拿出五十萬來買股票已經算是全部家當了,真正的金融大佬隨便賠個五百萬都不心疼,你們的抗風險能力和操盤能力根本就不在一個級別,就別想著四兩撥千斤了,你根本就輸不起,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拒絕買房,別看你們焦慮買不起房,地產公司比你們焦慮多了,要是公司一年都賣不出去一套房子你再看他們是啥樣?他們就要瘋了~~
當你放下了眼前的苟且,詩和遠方自然就看得到了,而不是強逼自己現在做力所不能及的事去透支自己的未來~~
放下剑,我无法保护你;拿起剑,我无法拥抱你。
这就是今天很多大城市年轻人面对生育的困局。
放下工作,我无法养活家庭;投入工作,我无法兼顾婚恋。
今天我就来试着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帮助,不是完美解决方案,但是相对比较实在,不美味,但是保障你可以吃饱。
壹:破除韭菜思维
选择城市很重要,学会发掘 性价比 洼地。
不要看见什么 北上广深杭 等等大城市,你觉得很繁华,就开始把目标定留在大城市了。
我这么说吧:“大城市的水很深,生活质量都是虚的,大部分普通人都把握不住。”
我说句雷人的话,你可以听听:
“我认为深圳普通人的生活质量不如鹤岗人。”
如果你是一个小城市出生,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你可能觉得,这就是扯淡。
但是当你在深圳这些一线城市,生活一段时间就懂了。是的,这里赚w的机会很多,工作的机会更多,就是没有什么烟火气、生活的感觉。
或者说在深圳也可以有生活的感觉,但是需要很多很多w,你付不起。
实际上,如果是小城市出生,在大城市工作久了的朋友,应该对我说的这点是深有体会的,大城市的节奏太快了,简直是让人“绝育”的节奏。
你年轻时候可以奋斗、可以996、甚至007,但是你35岁以后呢?所以我认为,年轻的时候去大城市打拼是对的,但是究竟要不要把留在大城市作为你的人生目标,我建议你先算个账,看看自己兜里的w。
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什么迷茫?
甚至出了好几个这样的新闻,因为房价太高,想上车心切,结果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一辈子就这么毁了。
这个新闻的内容就是:一个很能吃苦耐劳的女孩,开过店,干过微商,非常努力的工作,本来已经有了上百万存款,但是杭州房价太贵,她还是上车吃力,就开始卖淫了,结果就进去了。
之前类似的新闻我也看见过。
但是你真仔细琢磨一下这个新闻,如果这位女士静下心来,把心态“明月止水”平静以后,很容易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非要在大城市买房?让那些炒房客把盘砸手里不好吗?
百万存款很多了,但是上车成为杭州中产阶级肯定不够。
在杭州买房的钱,你去中小城市买个宽敞的房子,还能有钱装修好,绝对是没问题的。
如果是去农村买的话,那你别墅也就住上了,钱还花不完。
所以说你真仔细想想看的话,这个女孩悲剧是因为杭州房价贵吗?
就是说,杭州房价究竟高不高是一回事,这个女孩的悲剧根源又是一回事。
这个女孩做过互联网微商,也有开店的经验,在杭州打工多年也有不少积蓄,完全是可以去鹤岗买房。
因为她有网络工作赚钱的经验,换句话说,“地理位置”不影响她赚外地的钱,同时在鹤岗本地,她自己通过开店经验,再搞一个小店的话。
你想想看,她得过上什么样的日子?妥妥的富裕中产阶级。
不想去鹤岗也行,杭州周围辐射的小县市一个道理。杭州 买不起 湖州 买,湖州 买不起湖州 周围村 里买。
肯定有人会说了,你这是什么鬼话!我赚钱是为了阶级跃升的,又不是为了回去成为村民的!你太坏了。
所以我认为很多人三观有问题,这是你们活的不快乐的根源。
人活着,为什么要阶层跃升?因为大家都觉得阶层跃升以后,会过的很舒服。换句话说,你阶层跃升:难道不应该是看自己的生活质量吗?
什么,没面子?面子值几个钱?我就替潘叔就问你,面子能值几个钱!
在深圳做白领,看起来光鲜,实则没有个人生活,这叫风光跃升?
在湖州农村别墅住着,天天个人生活情趣丰富,爱好时间充沛,这叫阶层跌落?
如果你真这么想,你就是个韭菜!资本为了让你上当,打造了一个标准的成功人士行为、生活方式。但是你却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行为、生活方式,究竟过的爽不爽?是不是消费主义陷阱?
那美国有钱人都住郊区,穷人才住市中心,你又怎么说?!
我就准备以后老了,找个村住着的,韭菜继续呆在深圳做梦吧!反正你们再怎么抱怨,只要目标是留在深圳,房价再高,你也得含泪接着。
抱歉,我说的太直白了!
但是都是肺腑之言啊,深圳我也去玩过一段时间,但是终究还是不喜欢,大城市的话,相比深圳,我更喜欢成都、昆明、曹县之类的城市,为什么?宜居啊!都懂都懂。
所以说,很多年轻人的迷茫悲剧就在于,他对自己过于缺乏规划,或者规划过于不切实际。
比如假设小城市出生的小A,他年轻的时候,就坚持留在北上广深,以为自己是下一个马云。
结果人快中年以后,天天还在被996毒打,再一看老家同学的朋友圈,人家隔三差五带着娃去聚餐嗨皮,他工资可能确实没有大城市的你高,但是生活比你丰富多了。
小A想回去,又拉不下面子,同时因为在大城市待久了,人脉关系都在这里,沉没成本太大,鸡肋啊鸡肋。
最终只能在周末黯然落泪,甚至开始准备躺平,动不动就在微博、豆瓣上骂天骂地,说什么不婚不育一生平安来麻痹自己。
贰:逆转未来
现在我发动灭霸的时间原石,我让时间倒流,看看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小A的韭菜命运。
我转:时间开始倒流!
首先,小A的第一个选择是对的,年轻时候去大城市积累经验没错,因为很多先进的工作经验,都是集中在大城市,年轻时候积累,有助于自己以后发展。
其次,当小A在大城市积累工作经验的时候,他就要想清楚自己应该怎么选择城市,大城市买房上车太吃力,更别提以后上学、就医一系列开销,大城市贵的可不止是房价而已,所以留下来的成本太高了。
怎么办?消费降级就好了。
选择卫星城市是最好的出路,就是一个大城市周围的那些小县市,房价低、上学、就医成本开销都不大,节奏也慢,适合生活。
同时,因为是卫星城市,所以以后你的孩子去大城市发展也方便,毕竟就在旁边。退可守,进可攻,攻防一体化。
比如说武汉吧,其实现在高铁越来越发达,你就年轻时候在武汉工作,积累经验以后去周围什么:天门、黄冈买房子,告诉你生活质量是杠杠的,比强行在武汉上车的生产质量高多了,反过来回去武汉也方便,这是弹性。
所以说,当小A在北上广深这种地方积累经验的时候,小A就应该留意周围卫星城市的市场情况了,因为你最终的目标并不是留在大城市成为韭菜大军的一员,而是带着大城市的先进工作经验、商业模式,去周围中小城市发展。
其实你纵观各个产业,都是这个趋势,最开始是从外国引进、或者从国内一线城市开始发明这种玩法,然后逐步由一线城市铺开至中小城市,甚至很多时候,小城市竞争还没有大城市激烈。
很多人去大城市工作的悲剧就在于,他既上不了大城市的车,又不能把大城市的工作经验 转化 成为对中小城市降维打击的优势。
不要以为我说的是什么很虚无缥缈的,就举个例子,最近最火的曹县帝国吧。
山东菏泽曹县,就是一个县,但是曹县早就成为一个商业帝国了,垄断了全日本的棺材市场、全国百分之30的汉服市场,曹县帝国当之无愧。
但是曹县服装产业有什么问题?
那就是曹县汉服都是山寨汉服为主,换句话说,曹县汉服模式是类似拼多多崛起的方式起来的。
传统那些精美的汉服,价格偏贵,于是本来是做寿衣的曹县,就转行做了山寨汉服,低成本迅速占领了市场。
长远来看,目前曹县汉服市场占有率是已经有了,但是口碑不高,所以逐步产业升级是必然。
如果你是一个有“曹县护照”的同学,你可以年轻的时候,在北上广深这些服装产业发达的地方积累设计经验。
然后带着大城市先进成熟的服装设计经验,引进曹县,你的技术加上曹县帝国的商业版图服务,你在曹县奔小康,甚至成为富裕阶层,完全是可能的,前途非常光明。
但是如果你坚持留在北上广深呢?对不起,你就是做到成为了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也就这样,因为这里人才多,你的价值无法放大,缺你一个不缺。
曹县搞山寨汉服的那些老乡已经赚了,其实就和拼多多崛起没什么区别,最近还上热搜了。
不过这种商业模式很脆弱,你稍微看看曹县汉服,就懂了,低成本量大,搞不好以后其他落后乡镇会抄袭曹县模式,比如来个什么宿迁汉服之类的。
所以曹县汉服产业升级是刚需,但是曹县为什么目前还没有迅速的产业升级?本质就是缺乏服装设计人才,汉服本质就是古代服装工艺,曹县大叔大妈们玩不转,但是那些高学历服装设计人才在哪呢?正在大城市996呢,在愁眉苦脸买不起房呢。
我只是用曹县汉服举例而已,告诉你,要注意一线城市周围卫星城市的产业情况,当地是什么产业情况,缺乏什么样的人才,然后你去大城市积累经验以后在去当地,就可以把这个 先进工作经验 的 降维打击 给打出来。
叁:步子不要迈太大,容易扯蛋
师爷说的好:步子不要迈太大,容易扯着蛋。
其实很多人完全误解了中国,中国太大了,几乎等于一个世界。
如果一个北非的摩洛哥人,因为无法留在美国曼哈顿而苦恼,甚至为了留在曼哈顿开始搞偏门,最后落网了,请问你怎么看这个北非人?
当然,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在英国,他整个国家就是我们一个省的体量。
但是会发生在中国,如果你是甘肃小村庄的朋友,你去 深圳 和 北非人 去 美国曼哈顿 的跨越程度,其实是不相上下的。
对北非的摩洛哥人比较靠谱的思考是:
如何在北非当地成为富裕的中产阶级,或者去琢磨怎么从摩洛哥小村庄 跃升到 首都拉巴特,而不是琢磨怎么留住曼哈顿,你在美国曼哈顿有当地的亲戚朋友?根基都没有,自然是举步维艰。
曼哈顿不相信眼泪,深圳对小城市的人,亦是如此。
中国各省经济 对应 全世界各国的经济(参考图)
其实这就是一个性价比问题,当你开始消费降级以后,你会感觉反而是消费升级了,我算个账你就懂了:
1、国外的设备很好,你就只能买一台,然后其他的周转资金全部没有了。
2、国产的设备质量一般,但是价格很便宜,整个生产链你都可以搞定,还能有剩余周转资金。
请问你怎么选择?
这就是:你选择强行上车买个毛坯,还是去农村弄个别墅?
其实个人发展就和婚姻一样。
我们是应该先想好最差的情况,而不是对 彼此 进行无限美好的幻想。
先把应对下限的准备做好,再去一步步向上走。
先谈清楚缺点,以后任何进步都是优点;先端着呈现最美好的一面,后面就只剩缺点了。
如果是青铜,就先想办法升级成为白银,而不是直接想跳级做王者,甚至尴尬的卡在中间,不上不下,最后成了个哑礼花,连绽放的机会都没有。
再回到开头那个问题:
放下工作,我无法养活家庭;投入工作,我无法兼顾婚恋。
这个问题的根本性矛盾是什么?就是有些人不接受。
有些人思维就是:你们大城市房价没有资格这样居高临下的对我们,我们不接受!
我说这种人就是杠精,我说国家肯定是会处理高房价问题的,但有句话说得好:错的是世界,受伤的是你自己。
这句话怎么说?就是很多人指望:现在大城市房价直接变成自己心目中的价格,可能吗?有可能,就是需要时间,可能等问题解决了,你的人生差不多也就过期了。
懂不懂?在一个大的时代矛盾下,你需要的不是傻傻的拿自己的青春去赌气,有些韭菜思维就是:
我就不婚不育赌气,看看能不能气死房价!
放心,就算房价跌了,也不是韭菜不婚不育的胜利,而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不婚不育的韭菜,只会得到工作一辈子的“福报”,毕竟韩国、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些当年没有生孩子的人,到了70岁还在便利店打工。
多年以后,房价降了,那些赌气的人,人生也在赌气中耗干了,这辈子既没有结婚,也没有成为中产阶级,还是在大城市打工,不过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房价确实降了。
你赢了,只是美好的人生没了,这有意义吗?
人生不是赌气,人生不是发泄,人生是什么?说出来你可能会泄气。
人生就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只是我们都希望,在不断妥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底线定在一个自己舒服的位置。
国家会调控产业结构来调整房价问题的,但是人的青春就这么长,很多人等不起。
我说的不是最优解,但 是可以实现的次优解。
深圳买不起广州买。
广州买不起武汉买。
以此类推:降,直到降到你买得起为止。
不要学有些韭菜去和时代赌气,赌气到最后,就是那句话:
错的是世界,受伤的是你自己。
作者:每日怡见(sxjjzj77)
其实不要总说房价多么多么高,只是你不够努力罢了,只要你认认真真攒钱,买一套上海的汤臣一品完全可以实现的,把没必花的钱省下来,认真工作,放平心态,不要被消费文化洗脑,买一套房子很难吗?
你别跟我杠,我们来算个帐就行了,假如你打算买一套房,不算上家里人资助,就自己买,用自己的工资,实打实拿到手的工资,我们假设一下,你要买一套现在中国最普通的房子,汤臣一品,我特意去搜了一下,目前在软妹币1.6亿左右,普通人要贷款买很难拿出首付,所以我们直接跳过首付阶段,大气一点,全款拿下,我们就假设你每个月工资五千,这个不过分吧,五千大概大多数人能达到吧。
那么开始算账啊,你的工资乘以12个月就是12*5000=60000。也就是是你一年收入是六万,这个不多吧,大部分人可以达到对吧,然后用房价除以你的年收入就是你买房子需要用多少年的准确值:160000000除以60000=2666.66667年。
所以到这里很明了了吧,也就是说以你普通人的收入买一套上海的一套大房子也就用2666年而已,很难吗,很遥不可及吗?
或许你觉得2666年很长,没什么概念,来来来,我给你打个比方如果从你现在攒钱到4687年就可以全款买上海大豪斯了,还没概念,那么看图
往前推也就是从公园前645年开始攒钱到现在就可以买房了,不要觉得离你很远,也就春秋战国时期,打仗什么的别掺和,好好打工攒钱,到2021年就行了,你看嘛,我这么一算是不是很简单了,买个房也就很轻松的事,就这房价还觉得贵,你可以不买汤臣一品,难为一下自己,住个普通的房子,上海市中心好点的地段也就14w一平,家里有孩子的人需要大一点的200平打住,也才2800w,普通人仅仅攒466年钱就够了,也就是说从我国明朝中后期开始攒钱就能买一套了,往后推就是你攒钱到2487年就可以了。
看吧,很轻松啊,没有任何压力好不好,所以说不要一天天觉得房价有多么多么高,买不起,年轻人压力有多么多呢大,纯属扯淡,那都是因为你不够努力,只要好好攒钱,不吃不喝2666年就能买一套上海的大豪斯,很难吗,别一天丧得跟吃不上饭似的,整天抱怨来抱怨去的,啥用没有,我已经开始攒钱了,等到4687年时候,全款提房,到时候我在房里练瑜伽,你还在路边捡垃圾,这就是阶级!
我觉得过去20年中国的房地产简直是一场全民创业运动,创业的形式就是买房。
我认识的资产不超过2个小目标的国内朋友,包括我的家人,大多数人大部分的财产来源于房地产增值(那些2个小目标以上的家庭,来源于房产收益占比会下降,但也还是重要来源)。有一个浙江雇着300多人产值上亿的企业家,他告诉我他10多年企业辛辛苦苦挣的钱加起来不如他杭州7套房一个别墅以及上海内环大平层带来的总收益。更通俗一点,剥削30个人的剩余价值赶不上一套房创造的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买房真是一种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创业活动。
所以过去20年普通人的最佳创业思路就是买房,而自主非买房式创业的终极目标就是买房和买更多的房。
我是名校科班计算机背景,本科毕业20年后,留在国内同学们的主要阶级差异不是由什么你做了公务员还是他进了腾讯阿里带来的,而是谁更早买房,买了多少房,买在了哪个城市。
当代年轻人的问题是,如果这个分配模式继续,那么中国未来的发展其实和他们无关,因为这个创业的门票他们已经买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