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原理是说,如果存在一个任意的机制能够实施某个社会选择方程的话,那么必然存在一个激励相容的说真话的机制也能够实施这个社会选择方程。
有点拗口,不过原理说穿了很简单。
比如说收个人所得税。假如现在实行一个这样的机制:每个人自主的汇报自己的收入多少,国家承诺不查,然后国家按照汇报收入的40%的比例进行征收所得税。
显然,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会汇报自己的收入为0,然后国家一分钱也收不上来。
这个人人说假话的机制,同样能找到一个人人都说真话的机制来等价对应,达到同样的分配效果(国家一分钱也收不上来,没有任何财富再分配),那就是每个人都真实的汇报自己的收入给国家,然后国家承诺不收任何所得税。
原理其实很简单,在梅耶森1982年的论文里,证明的大意也只需要寥寥数行就可以表示出来:因为说假话也是有章程的,给定真实信息 , 只要存在均衡,那么均衡的时候总存在一个从真话到假话的映射: 。无论这个函数多么复杂,作为超然于系统之外的机制设计者总是可以把这个函数「接管过来」,承诺说:你也甭琢磨根据自己的信息编瞎话了,你直接告诉我真话,我把中间的步骤省略了,按照你说假话的意图来最终执行就好。
就像上面的例子:
显示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可以让我们从无穷无尽的说假话的均衡中摆脱出来,专注于真话的均衡。比如你有1000块钱,交给「我」投资。「我」知道投资机会的好坏,一个好机会可以给你赚500元,一个坏机会不赚钱。而如果「我」隐瞒好机会,那么可以把这500元瞒下来,拿200元贿赂相关人员,自己拿到300元。
这个博弈说假话的均衡是无穷无尽的,因为人类说话的字词和数字的组合空间是无限的。双方都可以有无数或复杂或简单的均衡策略,碰到什么情况怎么说,怎么识破等等。但是,这些都可以等价于一个说真话的均衡:
「我」如实的告诉你投资机会的好坏,如果是坏机会,「我」把1000元还给你;如果是好机会,「我」还给「你」1200元,「我」自己拿300元。
上面的论述可能会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显示原理依赖于委托人承诺力量commitment power,其实并不是,因为显示原理只是机械的映射,用委托人主观上的「承诺」来解释只是方便起见——事实上,任何「没有承诺力量的委托人」总可以用一个有承诺力量的委托人来模拟。
比如说刚才的例子,如果「你」承诺给我说:如果投资机会好,就给「我」300元,结果「我」说了真话,「你」获得了我的私人信息之后,又翻脸不认人要1500。因为存在这种讨价还价的可能,所以在均衡的时候,「我」会预料到这一点,于是任何时候「我」都会说投资机会不好,然后返还给「你」1000。
这个时候对应的说真话的机制就是:「我」如实的回报投资机会的好坏,但是无论信息如何,「你」都只能拿到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