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音字最早的讨论源于沈括,“古语已有二声合为一字”。郑樵指出“慢声为二,急声为一”,即将两个字读快了就得到新的一个字。顾炎武、俞正燮给出了许多这样的例子。俞正燮还指出,存在相反的情况,即“一字缓读为二”。
沈括《梦溪笔谈·艺文二》
不可为叵,
何不为盍,
如是为尔,
而已为耳,
之乎为诸。
郑樵《通志·六书略》
者焉为旃,
者与为诸,
而已为耳,
之矣为只,
激搏为郭,
中央为张。
顾炎武《音论》
蒺藜爲茨,
瓠盧爲壺,
鞠窮爲芎,
丁寧爲鉦,
僻倪爲陴,
奈何爲那,
和同爲降,
句瀆爲穀,
邾婁爲鄒,
明旌爲銘,
終葵爲椎,
大祭爲禘,
不律爲筆,
薞蕪爲須,
子居爲朱,
窗籠爲聰,
蠾蝓爲鼄,
卒便爲倩,
令丁爲鈴,
鶻鵃爲鳩,
瘯蠡爲痤,
蔽膝爲韠,
側理爲紙,
扶淇爲濰,
狻猊爲獅。
俞正燮《癸巳类稿·反切证义》不但给出了更多经传中的例子,更列举了常用语中的合音现象。(续修四库全书1159册409页)
(经传)
大祭爲禘,
蔽膝爲韠,
茅蒐爲韎,
兹其爲鉏,
丁(音爭)寧爲鉦,
行人爲信,
鬼臾爲車,
邾婁爲鄒,
不來爲貍,
顓孫爲申,
鞠窮爲芎,
蕨攗爲芰,
蒺藜爲茨,
終葵爲椎,
負蠜爲蜚,
不聿爲筆,
編笄爲篦,
口齒爲齧,
早晚爲寁,
居閒爲介,
還來爲迴,
叱人爲嗔,
何不爲盍,
奈何爲那,
之焉爲旃,
之乎爲諸,
之矣爲只,
如是爲爾,
而已爲耳。
(常用语)
叔母爲嬸,
舅母爲妗,
姆阿爲媽,
山井爲神,
末有爲靡,
弗曾爲分,
不要爲别,
不可爲叵,
等物爲底,
是麽爲傻,
作麽爲怎,
不阿爲巴,
末有阿爲嗎。
他又提出“一字緩讀爲二,亦切法也”,比如其他回答中提到的“孔——窟窿”,他认为是缓读孔,而得窟窿
張爲渚鄉(漢張縣今任丘渚鄉),
潘爲蒲坂(皇甫謐言如此今懷來),
衷爲征鐘(宋書五行志征鐘落地,蓋謂衷衣袴),
椶爲子公(王褒僮約披薜“戴子公”,注:“子公,笠也。”見太平御覽笠部。),
老爲潦倒,
癃爲龍鍾,
恰爲丘八(鑒誡録馮涓對蜀太祖王建擊掄),
太爲特殺,
覡爲麻披,
曲爲屈律,
圈爲屈孿,
孔爲窟籠,
團爲突欒,
餑爲饆饠,
衖爲衚衕,
就爲即溜,
精爲鯽令,
荆芥爲舉卿古拜。
感谢 Ray Ng 和 灯花烛泪 指点异体字问题,文内已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