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事必躬亲只是导致体质虚弱的诱因,而不是根本。
他的体格本来是很好的,因为年少时虽经历徐州之屠,被迫背井离乡,又随叔父在江东饱尝战祸,却依旧能长成为身长八尺的高个子,在隆中自耕自足,全家住草庐,同时还能饱读经典、到处游学、结交贤达,足见其身体底子。
真正导致他晚年体弱、每况愈下的因素,还是在于中年以后的多次刺激。
我如今也是人到中年,又经历丧母之痛,见多了世事变迁,所以对于诸葛亮的生死又有了新的认识,年轻的朋友如果不嫌我啰嗦,可以接着往下看。
多数人年轻时往往精力充沛,除了读书嫌累之外,干别的都是力气使不完,恨不得日日充值、夜夜造人。所以1字2字开头的年轻人,大概对于史书上那些“吐血而亡”、“活活吓死”、“积伤而卒”的英雄好汉们稍稍带有些轻视,你们那么了不起,怎么才这点事就死了?
我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真实的世界永远残酷,人从生下来开始就是迈向死亡,一步不回。身体嘛,总是越来越差的,不管上司给你打什么精神原子弹也没用,这就是客观规律。
随着年龄增长,不单身体的修复能力在降低,连应激水平也在降低,所以越是中老年人,越受不得大喜大悲。
而诸葛亮呢,经历了哪些?
建安十三年,长坂之败,与好友徐庶、石韬、司马徽永诀。
建安十九年,至交好友庞统战死。
建安二十年,曹操攻占汉中,东吴背盟袭夺三郡,兴汉大业为之一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被杀,荆州全境陷落,三分之计骤然崩解。
建安二十五年,张飞遭谋杀。法正也死于此年。
章武二年,猇亭大败。次年刘备病死。
建兴六年,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同年,养子诸葛乔早逝。
建兴七年,赵云病故。
?年,麒麟儿关兴早逝。
建兴九年,因李严捣鬼,本已取得不小战果的汉军被迫回师,第四次北伐告终。
建兴十二年,孙权在东线消极作战还被打败……两线压迫魏军的战略宣传破产。
晚年的诸葛亮,需要经历的就是这些。如果天幸他能多活几年,怕是还有更多的打击等待着他。
对一般人来说,作生意亏钱,家人病亡,朋友断交,都已经是很折磨人心的事件了。而对诸葛亮来说,“复兴汉室”这四个字,不单是事业、使命、志向而已,更是对所有已故同志的一份交代,因为他们走后,拯救苍生的这份重担,唯有诸葛亮一人在肩负了。
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在那些我们难于窥伺的军帐中的每个夜晚,诸葛亮就是这样一笔一笔,一章一章,完成了被我们总结为“事必躬亲”的海量工作。对他来说,工作辛而不苦,因为每多完成一件,似乎离复兴汉室又多多少少地近了一些。
所以,诸葛亮最终倒下了,远远未到他应有的天寿。
不是谁都能像刘备那样身心都无比耐操的。
觉得本回答沉重致郁的,可以看看这几篇文章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