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惊变】
南宋 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七日夜 相府
江南的冬夜,寒风是往骨髓里透的。当然,歌舞升平的大宋相府内外早已洋溢着过年的喜庆,哪里还记得大理寺中受尽拷打的囚徒是不是还扛得住。不过没关系,他很快也要死了。
“相爷,大理寺那边那人着实骨硬,用尽了大刑也不招供,属下的意思不如请上谕,以其虽然有罪,但亦有功于社稷,一杯毒酒了结性命罢了。”
说话的是监察御史左正言万俟卨,而躺在暖榻上皱眉思索着的正是煊赫一时的宋相秦桧。
“岳飞党羽众多,此事还需细细斟酌。”
“相爷明见。”
送走了万俟卨,辗转反侧的秦桧终于下定了决心——绝不能让这个人活到绍兴十二年。
年前就把这事儿办了!
可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多年宦海沉浮给予他超出常人的敏感,这种敏感保佑他多次躲过政潮,一步步走到今天执政者的位置上。
想了许久,他才慢慢摸出一些头绪,这种不安来自宫廷。据线报,近三个月来皇帝的举动似乎有些反常,原本沉迷酒色的绍兴皇帝居然反了性,白天认真决政,夜晚拼命学习,对于自靖康后十四年来宋金对峙下的军情、民情,各地州郡民生、经济颇感兴趣,也不知道这天子是抽了什么风。
无论皇帝如何,年前一定要杀了岳飞!
秦桧怀揣着下定的决心艰难睡去,梦里居然又回到了那一片噩梦之地——那是金人铁骑肆虐的北国,当年自己出使金国,一路尽是金戈铁马和残垣断壁,遍地的尸体、流不尽的鲜血,也是迫使自己今日主和的最重要原因。
女真满万不可敌。
秦桧被下人吵醒的最后一段梦境,隐约记得自己正在面对铺天盖地的金国铁骑,大地的轰鸣声吓得他在梦里当场就跪下了。
“什么事?这么晚了,想找死么?!”
“奴才万死,启禀相爷,宫内万急密报。”
正处于懵逼状态的南宋宰相一下子清醒过来。
远处的宫灯或明或暗,只能依稀可见,紧急入宫的相府车马马上就要抵达大门,轿子中的秦桧一脸愁容,心里就像吃了秤砣一样难受。
为什么皇帝要趁夜驾临大理寺,还要单独提囚岳飞?!
八抬大轿突然停下,惯性险些把秦桧栽个大跟头。恼怒的宰相一把掀开帘子刚准备发火,却遇到了一个意外的人。
“秦相,多日不见,气色尚好啊。”
韩世忠老将军一身戎装,手握宝剑,笑盈盈地在宫门口迎接他,秦桧擦了擦冷汗,环顾宫门四周的警卫,都已经被调换。
事有蹊跷!
秦桧在御书房的隔间足足等了两个时辰,东方都露出鱼肚白才得到召见。这与之前皇宫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境况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几个时辰,老谋深算的职业奸臣将过去一年自己的阴谋诡计从头到尾复盘了一遍,实在是没有什么漏洞。他此刻也有些失了方寸,不知道为什么一夜之间政局会变成如此地步。
自己安插在宫廷太监、宫女和侍卫中的眼线目前已经全部失联。韩世忠明显已经接管了宫廷防务,自己在京师军队里的亲信想必也是凶多吉少。在没人的地方秦桧还真狠狠扇了自己一巴掌,怎么就一下子中了官家的这么一着。
这个可恨的天阉货!秦桧在心里暗暗骂道。
“相爷,官家召见。”
尽管腹诽不止,秦桧还是恭恭敬敬地对站在御书房中间的皇帝赵构行了大礼,高呼万岁之后许久竟然没有得到回复,自己只得尴尬地继续匍匐在地。
“秦爱卿,你且抬头看看朕。”
秦桧本来想客气一下,但是还是 选择遵命而行。
抬起头,望着这张再熟悉不过的天颜,秦桧突然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陌生——这位三十四岁的年轻皇帝还是那副模样,只不过眉宇之间投射出来的一股英气,哪里还是当年被金人追的亡命海上的窘迫样。秦桧内心又是一阵惊慌,连忙继续低下头来。
“秦爱卿,宫人刚报,吴贵妃有喜了。”
秦桧心头一惊,这该死的天阉货怎么还铁树开花了。
“老臣恭喜官家,天家有后,大宋万福!”
皇帝笑了笑,从书桌上拿出一份文书。
“这是爱卿与金人达成的和议草案,朕览之数次,感爱卿辛苦,不愧为我大宋脊梁之臣。”
说到这儿,秦桧才稍稍放松。即将达成的绍兴和议是皇帝和宰相沆瀣一气的铁证,也是他们政治联盟的投名状,只要和议顺利达成,自己在南国的地位就牢不可破。
可惜,老奸臣的高兴没太久。
“不过,朕觉得,和议的条件似乎得改改。”
秦桧心头一惊,立马想到了刚才皇帝亲赴大理寺提问岳飞之事,看来果然有变。
“官家,金人特意提出,不杀岳飞,绝不成和议,请官家为江山社稷计,为千万臣民计,不可再变。”
“哈哈哈,爱卿误会了,误会了。”
皇帝一步步走向秦桧,而后者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重,几乎要把他的本就弯曲的脊梁压垮。
“金人说杀岳飞始和议,那若有一日金人又要杀朕始和,想必老相国也一定劝朕要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了吧,哈哈哈哈。”
在赵构有些放肆的笑声中,韩世忠进来拖走了跪地号叫不止的秦桧,同时带走了南宋主和派的一片夜空。
从此,在这个平行宇宙中,南宋不再被称为南宋了。
【复我山河】
绍兴十一年的岁末,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在民间颇负恶名的奸相秦桧被皇帝委以重任——拿着宋朝新拟的和议、被御林军“护送”到北国与金人重新“议和”,而京师的主和派一个个被贬斥、下狱。与之相映成趣的,莫过于被百姓传颂为大忠臣的枢密副使岳飞元帅的无罪开释。
当遍体鳞伤的岳将军走出大理寺的牢门,再能看一眼临安的晨光时,他的内心充满了困惑。他的手中紧紧攥着自己的遗书,早已做好杀身成仁准备的他万万没有想到,一贯对军人忌恨有加的皇帝赵构,居然在夜探大理寺之后立刻将其释放并官复原职。在那一夜的对话中,他对这位皇帝产生了新的认识。
绍兴十二年正月初一,宋廷昭告天下,改元彰武。同日,宋帝赵构拜岳飞为枢密使,封鄂国公,率岳家军旧部北上,同时起复赵鼎为相,主朝政。次日,宋帝亲自赴校场阅兵,与将士共饮食、共赛弓马,军心大振。
“宋狄不两立,帝业不偏安!”
“迎二帝,复中原;归燕云,踏龙城!”
在将士们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中,在这两句振聋发聩战争宣言的轰炸下,宋朝沉寂了百年的战争机器终于启动。
一个月后,就在秦桧老贼带着如炸药包一样的和议新方案战战兢兢北上,时刻想着逃跑的同时,岳家军的前锋已经再次抵达汴梁……
彰武元年三月十八 金国中都
金主完颜亶一脸鄙视地看着匍匐在面前,顶着众贵族嘲笑如丧家之犬一般的宋相秦桧,内心的憎恶值顷刻加满。
“陛下,宋主为奸佞所惑,擅毁和议,如今南国颇有北伐之志,请陛下亲自南征,剿灭南军,迫宋乞和。”
这副嘴脸,连金主和众贵族都看不下去了,尤其是配合南方的败报如潮水一般袭来,就更是恶心人了。
“秦桧,朕来给你念一段战报。”
秦桧一懵,金主旁边的侍从听命开读。
“二月初四,宋军岳飞部伏我军于南京西,四王爷折兵三万;二月二十一,南京城破,四王爷北逃途中为宋军所执,如今河南大多州县皆反叛宋人。”
“秦桧,秦相国,这就是尔辈的绍兴和议!”
哭天抢地之中,秦桧仿佛看到了梦中的命运,而史书最后记载了这位大汉奸大奸臣的结局。《宋史·佞幸列传·秦桧传》云:金主曰:汝为吾家犬,既不能看门户,留汝何益?遂命牵出,桧大流涕,遗矢遍地,金主左右大笑,令百骑冲踏而杀之,谥谬丑,籍家产。
彰武元年七月,光复旧都的宋廷启动了迁都仪式,而御驾亲征的宋帝赵构已经先期抵达东京汴梁。第一次踏上这片为金人和刘豫蹂躏了十五年的故土,他内心却毫无波澜。
在曾经属于他的世界,这里还不那么重要。
这是一片新的世界,再也不是当年英雄辈出的舞台了。
敌皆豚犬耳,何如孟德、仲谋!
【灿然中兴】
宋廷臣僚中仍有非议,表面说什么“中原初定,圣驾不宜早归”,实际上就是贪恋江南苟安繁华,不愿北返罢了。而彰武皇帝也一点没客气,不少家财万贯、脑满肠肥的士大夫被军队护送到了北国,以其家产、仆从充实残破之中原——在迁徙大户以弱其势这一点上,想必皇帝和秦皇汉武都很有共同语言。
对于军队,宋帝时时刻刻都抓的很紧,主和派虽然没骨头,但是他们说的话并非没道理。而戎马一生的他选择了最驾轻就熟的方式——直接参与军事战役决策但赋予岳飞等将领足够的自主权;通过经常性阅兵、比武直接拉近和中下层军官、士兵的距离;不断维护和培养自己在军中不可动摇的威信。
毕竟,军人都是崇拜强者的。
短短二十年,昔日纵横北国的金军被打的一败涂地,从金主完颜亶到基层官兵都不明白,昔日被欺凌若羊的宋军怎么就一步步成长为今日的虎狼之师。据密探探得消息,宋帝大幅度更改祖制,废除了大多数歧视军户的政令,极大提高了军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这一点极大激发了宋军投军报国的积极性,在战场上也纷纷效死以报,杀得靡靡二十年的女真老爷们丢盔弃甲,望风逃窜。
彰武元年底,宋帝赵构统帅的大军已经基本光复徽宗时代的全部故土,而主力基本被打残的金军全部苟缩到幽云地带。据探报,金国内部面对宋朝不可阻挡的进攻非常惶恐,主和派目前已经占据上风,正在研究如何与南朝签订新的和议。而宋军主力也已经渡过黄河,集中河北诸重镇,对幽云十六州形成包夹态势。
“金愿送还钦宗皇帝,以幽云为界,效前辽之盟,约为兄弟之国,至于岁币……”
老相国赵鼎磕绊了一下,犹疑着要不要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说下去。以目前皇帝的个性和威信,八成非但不愿意给一分钱,还得问金国多要点东西。而皇帝背对着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战图,旁边的小太监偷眼看去,此刻天子的目光正聚集在幽云十六州的某个角落。
“涿郡。”
天子喃喃自语,而老迈的相国的确没听清。
“官家说什么?”
皇帝转过身,殿外的阳光洒在身上,犹如金色的战神,久经宦海的老相国看着居然痴了。
“岳元帅怎么说?”
赵鼎迟疑了一下,作为军方最高将领,差点被胎死腹中的绍兴和议弄死、且如今百战百胜几乎恢复中原的岳飞,怎么可能支持对金和议。只是,宋朝的臣僚无论文武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最敏感的问题在于,若金朝真的奉迎先帝钦宗皇帝南归,理论上合法性更强的赵桓对于宋帝的确是个大麻烦,如何处置这个烫手的山芋着实考验宋帝和朝廷的政治智慧。
“岳帅在奏折中说:天位已定,宁复有它?!愿为陛下封狼居胥。”
宋帝嘴角抹过一丝笑意。
“且看时势而定。”
彰武二年春,宋朝特使抵达了金国上京,与以往卑躬屈膝、备受凌辱不同,这一次宋使受到了金国国宾待遇。所谓“弱国无外交”“大炮即真理”这些现代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一千年前的宋金时代也得到了印证。
“前晋无德,割幽云于辽,后为彼国所灭。尔妄兴不义之师,犯我中原,掳我二帝,荼毒生灵,何止千万,幸天道好还,胡虏无百年之运。今朕提兵百万,勒马幽云,尔则穷途日落,不堪他命,若不早顺天朝,铁骑践踏北国之日,尔宗庙皆隳也,如律令!”
年轻的宋朝官员对着金国满朝文武掷地有声地念完这一道霸气横贯有宋百年的诏书,胸中的豪迈之气早已直冲云霄。而金主及群臣一个个怒目相视,恨不得拔刀泄愤。
“宋使如此无礼,难道不怕万刃加身,死无全尸么?”
面对金国赤裸裸的威胁,临危不惧的宋使哈哈大笑,倒是向前大跨一步。
“若死我陆游一人,换得幽云光复,尔辈皆退避辽东,天下大安,何其值也!”
满面的壮怀激烈,让金人为之心折。年轻的宋人张开怀抱,肆意挑衅道。
“何不速杀我,尔曹成我名!”
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勇敢的宋使,金国君臣终于明白了什么。
这已经不是那个任他们欺辱、毫无尚武精神的南朝文弱之国了,从这个年轻人的身上,他们看到了勇气、朝气和杀气,正如当年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先辈。
可惜,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宋史载:彰武二年夏,金求和,上阳许而阴备战,后密诏岳飞等北伐,四战于幽云,破金十余万,金主等率众东出山海。九月,幽云皆复,上引鼎、飞等朝于太庙,告以成功,大赦天下。十一月,金主卑辞称臣,约质太子,岁贡百万,请藩于宋。上许之,四海遂宁,号以彰武中兴。
当然,这个时代其他几位配角的命运,随着金国国力遭到毁灭性打击而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宋史载:彰武三年春,金人以天子仪奉钦宗南下,岳飞以诸侯礼迎于山海,钦宗执飞手,涕泗不已曰:北狩十七年,今复见中原。飞对曰:殿下不以四海为重,屈身事虏,故有此难。钦宗瞠然,后渡河,风烈船覆,不知所踪。
坏消息传到京师,皇帝悲痛欲绝,哭晕在地,数日不朝。在群臣的劝谏下勉强复政,封兄长尊号为“钦宗”。当然,这些成精了的宋室重臣们当然知道,皇帝到底伤心不伤心。
没办法,中国人从古至今就喜欢仪式感。
这个时代的另一个主角,岳飞亲自请罪京师。
很多人都猜测,岳飞是帮助当今皇帝剪除大患的大功臣,但毕竟没有证据,谁叫黄河那天风高浪急,岳飞打仗打得好,但又不是神仙,能够呼风唤雨。
不过,该认的错还要认,该背的锅还要背。经过一番商议,宋帝在高度肯定岳飞元帅赫赫战功的同时,在群臣的压迫下颇不情愿地宣布了处分的命令。当然,个性很强的大耳同志用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情。
在太庙,当着赵宋列祖列宗的面,先大吹一番功绩,最后阴阳怪气、轻描淡写地说了钦宗的死和岳飞的“微过”。
结果是罚俸一年。
可是,赏赐岳飞个人的财物,大概是枢密使年薪的1000倍。
这。
尽管有众多的反对意见,甚至包括相国赵鼎本人也委婉进谏,但威望空前高涨的宋帝还是执意将国都再次迁移到了北平,这座史称涿郡、今称北京的北国新都就在国境线边上,完整的践行了“天子守国门”这一宋帝亲自在迁都诏书中写下的真实含义。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日渐恢复国力的宋帝国没有停止对外征伐的脚步。困扰宋廷数十年的西夏成为了第一个被“真理”压迫归顺的外邦,而纵横西域的残辽耶律大石也通过两次失败的战争认识到了这个东亚新霸主的强大实力,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宋廷的册封,规规矩矩在中亚地区欺负小朋友。
宋廷内部,政治也慢慢变得清明,宣和、靖康以来的流毒一扫而空,知人善任的宋帝为帝国发掘培养了一大批忠君爱国、德才兼备的人才,而老一辈将相也随着时间流逝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当然,宋帝的有些举措也颇为让人莫名其妙。例如彰武二十年(公元1161年,汉昭烈皇帝刘备出生于161年,相隔整整一千年)这岁,他宣布效仿汉宣帝刘询,更讳为“备”,复汉制,改天子称为“陛下”……对于这一系列奇怪的举动,满朝文武没一个多嘴的——你是老大,你愿意改就改吧,虽然我们实在没看出来“备”比“构”哪儿更方便点。
当年还有件稀奇事,宋帝备追封汉昭烈皇帝为兴祖,追封汉相武乡侯诸葛亮为忠武公;关羽为壮武公;张飞为桓武公,等。追封前朝帝王将相并不是稀奇事,稀奇的在于宋帝下诏重新修葺成都业已荒废的昭帝庙和武侯祠,并列北京太庙祭祀,这一点可是开千古王朝之先河,无数文人墨客纷纷上书反对,但最终好像也没什么卵用。
【归去来兮】
彰武五十年 六月初一 宋帝国北京
刚刚禅位的赵备屏退左右,缓缓步入太庙。
五十年后的今日,强大的宋已经威服四方,女真、高丽、扶桑、西辽、天竺、蒙古诸邦皆争臣贡北京,穿越千载之后的玄德终于实现了汉末未竟的梦想,他留给自己子孙的,是一个隆迈汉唐的新的强大汉人帝国。
说到继位问题,他的确是头疼了很久。长子赵昚倒是一个好孩子,从小久经儒家思想熏陶,品德端正,性情温和。只不过,刘备从他的身上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汉元帝,之后的事情就不用再说了。因此,尽管群臣明里暗里催了数十年,岿然不动的光武大帝一直不松口,生生把这位好孩子熬死了。悲伤了一阵,活了两辈子一百多岁的刘大耳开始寻觅新的继承人。“扶不起的阿斗”在史册上的昭昭劣迹实在是让他颇为难堪,极为看重声名的宋世祖光武皇帝还特意组织一批知识分子将季汉后主刘禅的形象美化了一番,当然时人对此举颇不以为然。这一世,刘备有充足的时间去选择自己的继承人。
当他年过六旬的时候,合适的继承人终于出现了——“好孩子”赵昚虽然好儒文弱,可他自己的儿子赵理却卓然有祖父之风,自小熟于弓马、不惧战阵,于国家大计颇有韬略,得到了皇帝和群臣的一致认可。刘大耳甚至考虑将皇位传给“好孩子”,以便隔代能让赵理登基。可惜,他自己命太硬,而赵昚身体不行。不过没关系,上苍留给了玄德足够的时间去全方位考察和锻炼自己的继承人。当彰武五十年到来,皇长孙赵理已经成长为熟稔国政、文韬武略的中年执政者时,刘备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把玉玺郑重交给新皇帝,忙完禅位大典的刘备一个人站在宋朝列祖列宗的神位和画像前,内心却是充满了不屑。通过史书,他早已了解这些皇帝们的种种事迹。
“尔为周臣,蒙周帝厚恩,不思报效,却欺人孤儿寡母,尚不如孟德甚矣。”
“尔不如尔兄远矣,何堪太宗之盛名?”
……
“尔失社稷于北狄,丧国体于万代,虽名为我父,实囊肿之贼也。”
“为汝等今世子孙,真备之耻也。”
刘备一个个骂过去,总算将内心五十年的愤怒一泄而空,回头打开大门,一阵夏风袭来,老迈的太上皇似乎看到了京郊那颗早已毁于战火的桑树,树下,孔明和二弟三弟正在向他招手。
一梦虽好,已是千年。
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简称:智障)(MR)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
病因
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异常病属于此类。
2.产前损害: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饮酒、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
3.分娩时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儿、低血糖、核黄疸、败血症。
4.出生后患病,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
临床表现
1.感知速度减慢,接受视觉通路的刺激比听觉刺激容易些;
2.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
3.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4.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的词句;
5.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
6.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
7.情绪不稳,自控力差;
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9.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作为经典流氓霸权主义国家,这是正常操作啊。而且这就完了么?
有脑子的都知道这核污水不能排,你以为排了之后美帝不讹诈你钱去赔偿?谁让你他喵的把放射性物质扔到西海岸的?
虽然环保主义啥的现在没动静,等污染物随着洋流到西海岸之后你看还有没有动静?说讹诈你几千亿美元就讹诈你几千亿美元,说让你交钱你就得交钱。再讹出来个广场协议都不是事。
所以说光看在这一条,我要是菅义伟我都不敢排。脑子早就掉进马里亚纳海沟里面去了都。
如果他不是像韩剧里演的那样患了绝症,那他的意思就是,偶尔上个床就挺好的,别指望我会娶你。
如果他不是像韩剧里演的那样患了绝症,那他的意思就是,偶尔上个床就挺好的,别指望我会娶你。
如果他不是像韩剧里演的那样患了绝症,那他的意思就是,偶尔上个床就挺好的,别指望我会娶你。
虽然在许多回答里说过了,但是还是要再次强调
很直观…
灵玉看诸葛青的战斗,他懂,要想打,就必须占吉位,不然没得打,而诸葛青不会让他那么容易占上吉位,所以灵玉也挺头疼的,但灵玉也有北境苍潭,全图aoe,所以也有优势,灵玉和青是一个档次的…
而王也呢?直接告诉灵玉,你随便占,我即是吉凶,我即是天道,四盘随我拨…
王也》灵玉=青》楚岚
给罗天大醮分个档次…
王也独一档…
青和灵玉第二档…
楚岚贾正亮风沙燕第三挡…
唐文龙玲珑云第四挡…
挂马仙的咱不算,宝宝手动挡…
毛泽东
《浪淘沙 北戴河》《沁园春》两首 等等
吴蜀地广人稀呀,就像现在中国胡焕庸线以西领土占64%,人口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