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孙权打合肥、诸葛出祁山都是数攻不下,为何人们普遍鄙视孙权的陆战能力? 第1页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首先,诸葛用兵手段受到肯定,不仅仅是北伐;孙权陆战能力遭到鄙视,也不仅仅是在合肥城下交了多少人头税。譬如攻匡琦大帝初用兵:

贼初到,旌甲覆水,群下咸以今贼众十倍於郡兵,恐不能抗,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水人居陆,不能久处,必寻引去。登厉声曰:“吾受国命,来镇此土。昔马文渊之在斯位,能南平百越,北灭群狄,吾既不能遏除凶慝,何逃寇之为邪!吾其出命以报国,仗义以整乱,天道与顺,克之必矣。”乃闭门自守,示弱不与战,将士衔声,寂若无人。登乘城望形势,知其可击。乃申令将士,宿整兵器,昧爽,开南门,引军诣贼营,步骑钞其后。贼周章,方结陈,不得还船。登手执军鼓,纵兵乘之,贼遂大破,皆弃船迸走。登乘胜追奔,斩虏以万数。

所谓水人居陆,不能久处,把大帝所部说得和大西洋底来客一般,您觉得该怎样评价时人眼中吴军的陆战能力?

结局嘛,如同日后合肥之战的预演,大帝以十倍之众被区区一郡太守揍得屁滚尿流,狼奔豕突。败得这爽快,老曹的援军都还没来得及挪窝,人头已经被陈登刷没了。

再瞅瞅诸葛初用兵,入川之役率赵云与张飞等溯江而上,

赵云自江州分定江阳、犍为。飞攻巴西。亮定德阳。巴西功曹龚谌迎飞。璋帐下司马蜀郡张裔拒亮,败于柏下。裔退还。

打得干净利落,平蜀论功第一。

所以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末了看看攻祁山与合肥的表现。

诸葛亮一共两出祁山,不知道哪儿来的“数攻”。一次北伐不必说,三郡都降了,祁山守将面对诸葛亮亲自指挥的攻击行动,坐不专意,打起投降的算盘,无奈马谡同志戏精附体,不按剧本出演,一通即兴搞砸了,汉军只能撤退。

二出祁山就轮到司马宣王露脸了。诸葛亮对祁山基本是围而不打。先是打援,集中兵力把郭淮等陇西援军一棍打飞,逆推到上邽,捎带着曹魏补给基地给一锅端了。接着又与王平分兵,让司马宣王误以为围困祁山的汉军兵力薄弱,引诱此公分兵攻击王平的祁山南围,自己集中兵力再次把司马宣王打得落花流水。末了魏军在本土闹起了粮荒,如果不是李严出了幺蛾子,何止祁山,恐怕陇西都要坏菜。

总结一下,四次北伐,攻祁山就是个幌子,杀伤魏军有生力量才是目标。司马宣王在祁山脚下交了多少学费,真是一把辛酸泪。

再看合肥,大帝的成绩地球人都知道,攻城不克也就罢了,还捎带上野战必败。城里但凡是个人物,有个几千人就敢给大帝的十万大军颜色看。

我觉得大帝最惨的还不是逍遥津,而是逍遥津后来自敌方的嘲讽: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兗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

彼时曹魏主力几乎都在西线,合肥凑了些杂牌州郡兵,刺史温恢同志就敢放话:孙权算个球,倒是关羽这老狐狸大大滴厉害,恐怕曹仁顶不住啊……

这个大个吴大帝就在你眼前,你当没看见,反倒操心起千里之外的关二爷,这是什么态度?!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而,事实证明,大帝的确不足忧,操心关二完全正确,这就尴尬了。

一句话,攻不下祁山是因为猪队友,攻不下合肥是因为猪队友就是统帅本人。

约米尼有言:在所有战争行动中,撤退是最困难的。

诸葛亮的撤退都是在深入敌境,补给见底的情况下进行的,莫说建制打乱,只要被敌军缠住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末了哩?

亮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

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一句话,谁追谁死,搞得司马宣王都闹出心理阴影了,于是乎倾情出演死诸葛能走生仲达。

再看大帝……能不说么?譬如和张辽对练,吴军的指挥已经混乱到统帅还没过河,自家已然拆了桥,大帝差点交待在逍遥津。末了连罗贯中都看不过眼,把这出搞成了辽仔的阴谋,还能说啥哩?

总结一下,同样是跳高,诸葛亮没吃饱饭就上了阵,险一险破了纪录,轻飘飘落在当场,身形稳健,不起纤尘。

大帝哩?吃饱喝足打了兴奋剂,没蹦起三尺高,吧唧,脸着地了。再蹦,吧唧,脸又着地了。三蹦,咣当,五体投地。挣扎着爬起,腆着肚子冲围观众人嚷道:都是没破纪录,你们干嘛不瞅他,只瞅我?!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句话是战争打的是后勤,曹魏蜀汉以及袁绍吕布公孙瓒这些诸侯都有因为军粮供应问题导致军事行动出现变故的情况,但这对孙吴好像是不适用的。从孙策渡江算起,整本三国志里只有两次提到吴军有缺粮的现象,一次是江陵保卫战时朱然守城半年导致军粮见底,另一次是朱异救援诸葛诞时军粮被胡烈烧毁导致缺粮,孙权北伐时从来就没缺过粮草。

吴军不缺粮倒也不是农业部门和后勤部门有多给力,实在是他们想缺粮都很难。古代战争的后勤运输大体分为三种方式,人运、动物运、水运。其中人力运输是效率最低的方式,士兵自己根本无法携带长时间作战所需的口粮,平均需要两个运输兵来补给一个士兵,马匹的消耗量则更大。使用动物进行运输则需要进行大量征发,对国力的要求很高,而且不可控的因素也很多,曹爽伐蜀时征调少数民族用牛马进行运输,造成关右虚耗,异族叛乱。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是水运,其优势在火车飞机发明前是碾压性的。

因此,古代战争的后勤运输最普遍的做法是使用水运。例如刘备让诸葛亮张飞赵云带兵入蜀时,三人兵分三路,赵云沿长江攻取江阳,诸葛亮沿涪江攻取德阳(今遂宁),张飞沿嘉陵江攻取巴西,刘璋方面也派将领扶禁向存率军沿嘉陵江进攻刘备的大本营葭萌。曹真伐蜀时让司马懿沿汉水准备攻入汉中,曹操攻打黎阳时也让程昱李典沿黄河运送粮食。

就连诸葛亮北伐时也大量使用了水路,例如褒斜道得名于褒水和斜水这两条河,五丈原就在渭水和武功水的交汇地,诸葛亮写给诸葛瑾的几封信里也提到了各条谷道的水况。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啥曹操要死磕濡须这个地方,三番两次地带兵攻打这里。因为大军从淮河可以通过淝水到达巢湖,再经过巢湖东边的濡须水就能直接进入长江。

因为北伐路程过于遥远,蜀汉朝廷甚至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主持北伐的人要长期在北方组织一套班子处理行政工作。例如诸葛亮在北伐开始后几乎都在汉中办公,蒋琬费祎也经常在汉中、成都或者中间的涪县之间往来。

相比之下,孙权的北伐条件未免好过头了。我们都知道合肥现在是安徽省会,但有个段子是安徽真正的省会是南京,一方面是因为南京在历史上和安徽有很深的渊源,并且比合肥发达,其次南京对滁州芜湖马鞍山这几个地级市的辐射力也要大于省会合肥。

南京到合肥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孙权只需沿长江西下,再从濡须水越过巢湖就能到达淝水边上的合肥,这后勤要是还能出问题简直没天理了。

大家关注东边的合肥和西边的襄樊比较多,实际上中间的江夏可能要更加刺激。魏略里写了个文聘睡觉的故事,大概是说孙权曾带领数万大军进攻江夏,当时城防因为大雨而崩坏,百姓都还在田野里来不及修补,文聘不知道该怎么办,干脆回家睡觉不起来,孙权觉得其中必定有诈,于是撤军。

这一战发生在曹丕刚去世的时候,三国志记载孙权带了五万人包围文聘的驻扎地石阳。石阳这个地名在陆逊传里也出现过,是说有一次陆逊在攻打襄阳回军的路上派部下进攻石阳等地,石阳当时正在赶市集,大量百姓看见敌将来袭都慌忙逃回城里,魏军关不上城门,便砍杀百姓后关门,吴军俘获了一千多人。

关于石阳的位置到底在哪里有些争议,宋书地理志认为是在曲陵,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汉川市,这一说法得到了谭其骧等人的支持。而通鉴地理通释和读史方舆纪要则认为是在沔口附近的石梵,为黄祖所筑,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市黄陂区黄花涝,属于武汉市的郊区。

后一种说法极其刺激。孙权在夏口修筑了山城,作为夏口督的驻地,夏口是孙吴重镇,历任夏口督多由孙吴宗室出任,如孙壹、孙秀、孙慎。该城位于黄鹄山东北,也就是现在的武汉市武昌区,属于主城区。孙权建了个军事重镇放在武汉市主城区,陆逊回军时跑到武汉市的郊区去抢了些人口回来,你能想象诸葛亮在天府新区办完公之后,跑去进攻魏国在郫都区开设的贸易市场,还捎带个文聘在那睡大觉么?所以孙权还是不要指望统一淮南了,先把武汉统一了吧。

当然,这一说法还有待商榷,因为石阳的具体位置不明确,不过就吴国的平均表现来说我觉得是可能发生的。

众所周知孙权曾建都武昌,后来又搬到建业,让陆逊辅佐太子孙登留守武昌,武昌在武汉旁边的鄂州市。寰宇记记载赤乌三年(240),陆逊攻下了魏国的邾城,随后派三万人镇守这里,晋书里也写了陆逊在邾城驻扎三万人的事。三国志里写赤乌四年(241)陆逊修筑了邾城,大概就是为了大规模驻军而准备的,因而邾城的位置应该相当优越。

邾城又名禹王城,该地在鄂州市对岸,我用百度地图查了下,从鄂州骑自行车大约一个半小时就能达到邾城。

当然三国那会还没有自行车,也没有长江大桥,但吴国的造船业十分发达,孙权曾在武昌造了一艘可以乘坐三千人的大型战舰,起名长安,并进行了试航。而陆逊可以派出三万人镇守邾城,那武昌的原驻军应该不止三万吧。有着这样的兵力和技术,居然在定都此地近二十年后才拿下对岸的要地,估计连魏国人都觉得吴国人实在太客气了。

魏将满宠曾认为合肥城的位置不好,有利于吴军进攻,上疏建议修筑合肥新城,并在此成功击退孙权。第二年孙权率领大军进攻合肥新城,满宠认为情况不妙,向曹叡建议放弃合肥新城,将吴军引到寿春进行交战,被其否决。满宠只好硬着头皮与孙权打了一场,结果不但守住了合肥,还居然射杀了孙权的侄子孙泰。

满宠肯定觉得自己之前也太客气了。


user avatar   LinkinBryan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点囧,差很大啊

诸葛亮北伐,可以说魏军只要迎战一定被打趴,魏国只能用避战不出的做法来对抗蜀国。

魏国一开始是

“世或谓魏氏不用钱久,积累巨万,故欲行之,利公富国”

然后

“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
“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
“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

结果是

“初,帝议遣宣王讨渊,发卒四万人。议臣皆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魏书·明帝纪)

魏国以十倍于蜀国的国力,打到这个份上,连四万人的军费都很难凑得齐。可见诸葛亮对魏国的压力有多大。

孙权咱就不说啦。

同样是北伐失败

诸葛亮的留下的,是司马宣王畏蜀如虎,魏国以全国之力和其对抗,完了连四万人的军费都难凑上。

孙权留下的,是江东小儿闻张辽之名不敢夜啼,魏国往往以一城一州之力就可以刷刷经验值。

能同日而语吗?


user avatar   shi-t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简称:智障)(MR)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 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由于大脑受到物理、化学或病毒、病菌等因素的损伤使原来正常的智力受到损害,造成缺陷,则称痴呆。
病因
1.遗传因素:染色体异常如先天愚型等占弱智儿童5%~10%。基因突变如先天性代谢异常病属于此类。
2.产前损害:包括宫内感染、缺氧、理化因素如有害毒物、药物、放射线、汞、铅、吸烟、饮酒、吸毒、孕妇严重营养不良或孕妇患病。
3.分娩时产伤,窒息、颅内出血、早产儿、低血糖、核黄疸、败血症。
4.出生后患病,包括患脑膜炎、脑炎、颅外伤、脑血管意外,中毒性脑病,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癫痫等。
临床表现
1.感知速度减慢,接受视觉通路的刺激比听觉刺激容易些;
2.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
3.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4.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的词句;
5.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
6.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
7.情绪不稳,自控力差;
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9.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user avatar   li-yang-ke-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郭淮认为诸葛亮占领北原,就能断陇的结论,纯属YY。假定诸葛亮占领北原,就是下面这个局面

  • 诸葛亮一字排开,不但要横截南北30-40公里,还有保护从褒斜道而出的粮道
  • 诸葛亮的东西面,都是魏军,陷入包夹之中

所以,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断陇去哪里断?

去陇右。

断陇的意义何在?

断陇,就是断绝陇道,切断陇右和关中的联系,以达到蚕食陇右的目标。

断陇的背景

源于陇右和关中平原,都在黄土高原上,而陇右地势高于关中平原,两地之间主要靠谷道联系,所以连接陇右和关中,主要就是依靠2条谷道,一是陇山道,二是陈仓渭水道。

诸葛亮曾经采取的断陇

诸葛亮在一伐时,从祁山道出兵陇右,三郡投降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守住陇山道的西口-街亭,诸葛亮本人“称兵上邽”(《曹真碑》),亲自围住陈仓渭水道的西口-上邽(郭淮驻守)。

诸葛亮五伐,在关中断陇,即使断成功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诸葛亮压根就没有派兵去陇右。

在关中断陇,周边都是敌人,要守住开阔地几十公里,才实现断陇,完全是搞笑。

所以估计郭淮这种说辞,也许是为司马懿守不住渭南,而在后世补写的开脱之词。

  • 当初马谡驻守街亭,违背诸葛亮命令,而张郃20多天强行军700公里,击败马谡,蜀军失去陇山道西口街亭,从而导致诸葛亮一伐全局的失败


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




  

相关话题

  94版三国里有一段,舌战群儒,诸葛亮说,此公莫非是,盗橘子的陆郎陆公纪,这算嘲笑吗? 
  董卓的羌胡兵是哪来的? 
  如果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三方联盟,北伐能否获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 
  关羽对阵曹军时能够以少胜多,打败于禁、庞德,威震华夏,为啥在215年东吴入侵荆南时无作为呢? 
  曹操算奸臣吗? 
  东汉末年的党锢事件,对三国乱世有多少影响? 
  有人说三国时期没有超一流名将,比不过其他朝代,真的吗? 
  明天(5月24日)就是《全面战争:三国》的发售日了,第一批试水玩家如何评价这款游戏? 
  为什么蜀国拥有关羽、诸葛亮等超强人才却无法统一中国呢? 
  三国作品里面有写新三国曹植闯白马门,但是军师联盟说的是闯司马门,到底是真实的历史到底是闯了哪个门?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只有“小清华”之争,没有“小北大”之争?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变得「社会」?会带来什么影响?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