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东罗马帝国的超重装骑兵/具装骑兵是什么水平的骑兵?战斗力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MikawaThorongil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初随口答了一句,干脆好好说说这个话题吧。正好,最近看了尼基弗鲁斯·福卡斯写的一些东西,对具装骑兵着墨很多。(2020年1月13日)

  1. 首先答主应该明确,铁甲圣骑兵是什么?铁甲骑兵(具装骑兵)拜占庭是有的,但是所谓“圣骑兵”,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至于这个“圣”字是从哪来的,多半是从什么游戏里跑出来被国内不知道谁贴在了铁甲骑兵四个字中间,然后下一个人觉得很“帅”(我倒是觉得很傻),就继续传出去了。
  2. 解释一个误区,国内很多人认为具装骑兵自始至终都是东罗马军队的基干或者核心,这是错的。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帝国的军队里根本没有成建制的具装骑兵。6世纪中期普罗科皮乌斯的《战史》里面提到过具装骑兵。然后紧接着6世纪莫里斯的《战略》就没有了,10世纪初利奥六世的《战术》里面也没有,直到10世纪中叶尼基弗鲁斯·福卡斯和他前后的一系列著作、编年史中才重新出现具装骑兵,到巴西尔二世的时代之后,具装骑兵就再也没出现在拜占庭史料里了。简单来说,具装骑兵在拜占庭军队里,是一种特殊时期、特殊任务而组建的部队。那么,这个任务是什么?从头说
  3. 拜占庭军队(特指6世纪中后期及之后)在6世纪后期到10世纪中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任务都是防御性质的。这种任务要求军队必须具有更高的机动性,不仅能在要塞之间灵活机动,而且拜占庭的防御战略实质上就是一种有组织的游击战,会战只占非常非常小的部分,所以骑兵在这个时期,基本上都是像莫里斯在《战略》里提到的那种,能远战也能近战,同时拥有骑枪和弓箭,骑手有盔甲,但远不至于到“烤箱”那个程度,马匹则至多只有前胸有毡布护胸。这个情况什么时候发生变化?
  4. 差不多就是尼基弗鲁斯·福卡斯前后,马其顿王朝鼎盛时期,拜占庭的政策由守转攻。从这时期,由于军队要进入对方领土,尤其是西里西亚、叙利亚的开阔地区,军队的具体战术也从游击战转变成了寻求会战和稳步推进。这个时候,只能打会战的具装骑兵,才重新出现了。
  5. 出现之后要明确,具装骑兵在拜占庭军队中的数量,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少。尼基弗鲁斯·福卡斯规定,一支拜占庭远征军大概要拥有12000名步兵(分成12个团)和6000、7000骑兵,不算非战斗人员,总数在20000人左右。具装骑兵部队在这里面占多少人数呢?508人。而且在这508人里,又有150人左右是马弓手,根本不是具装骑兵。不仅如此,尼基弗鲁斯还专门提到过另一种编制,就是具装骑兵人数不足时,这支部队人数可以减少到300人出头,而这300人里,仍然有60名马弓手。其余6000骑兵,除了骑散兵以外,都仍然是莫里斯笔下那种骑兵。
  6. 明确了具装骑兵数量非常少之后,要搞清具装骑兵的作用——很简单,只有一个,正面突破对方步兵的战线。具装骑兵没有和对方骑兵交战的任务,也没有其他任何护卫、游击等等等等的一切任务。具装骑兵在拜占庭军队里,相当于人肉攻城锤。只要打破对方战线,连追击,都是没有他们事的。
  7. 武器方面,和大部分绘画作品不一样的是,拜占庭具装骑兵的主要武器并不是骑枪,而是战锤。骑枪只占少数,而且只部署在侧翼的两列。
  8. 战术方面,在尼基弗鲁斯·福卡斯的时代,拜占庭骑兵的战术已经从莫里斯时代的两线半增加到了完整的三线。第一线三个团,第二线四个团,第三线也是三个团,后一线各团面对前一线各团中间的空当。第一线左右再加两个侧卫团,第一线前方再加一群骑散兵,这个阵型和马略改革初期大队体系的罗马步兵军团,几乎一模一样。具装骑兵的位置,在第一线中央。其余骑兵都是列成5排纵深、100列宽的方阵或者说横线。只有具装骑兵,是列成一个梯形队形,第一排10列,每排增加四人,纵深12排。第一线其余两个团,与具装骑兵后端对齐,哪怕只从形状上看,就是个攻城锤了对吧?另外,这个攻城锤中央,是150名马弓手。
  9. 接战的时候,具装骑兵只有一个任务,以“小跑”(尼基弗鲁斯用的词,估计就是缓步)的速度,保持严整的序列,静默前进(前进之前祈祷),冲击对方指挥官(很可能是步兵战线的指挥官,而不是全军指挥官,尼基弗鲁斯没说明白)所在位置。面对对方必然会排出的枪阵,完全靠人马具装去撞破,撞进战线之后,再用战锤去敲对方的步兵,直到彻底打破战线为止。
  10. 如果对方撤退,追击任务由两侧的两个团以及第三线的三个团负责,第二线四个团没必要的情况下不上,就算有必要,也只上两个团。具装骑兵不负责追击,撞破战线后,停在原地整理队形。
  11. 冲锋过程中,原本位于全军最前方的骑散兵要把正面让出来,但还要留下一两百人掩护具装骑兵的侧翼。具装骑兵的马弓手,以对方步兵的箭矢落入队列之中作为信号,开始还击
  12. 要点:心理大于物理。尼基弗鲁斯认为具装骑兵单单是冲锋本身就足以让对方站不住脚开始逃窜了,所以再著作里提了几次“如果对方没有逃跑,真的要接战,那么就如何如何”。另外尼基弗鲁斯还提到,具装骑兵自己,如果看到敌军没跑,也一定要沉住气,冷静地冲锋,而不能荒乱。
  13. 为什么具装骑兵在拜占庭军队的全盛期只有几十年时间?很简单,具装骑兵只有一个合适的战场,就从西里西亚到叙利亚的大片平原,而且它能负担的任务,也只有会战本身,即使在会战里面,它也只能负担攻城锤的角色。从巴西儿二世开始,拜占庭的攻势战略中心转移到了巴尔干。具装骑兵在巴尔干的山地、沼泽根本没用,执事利奥(Leo the Deacon)甚至提及过尼基弗鲁斯带着他在东方用的军队去巴尔干作战,看到地形之后直接撤回了君士坦丁堡。6世纪的莫里斯也提到过,在多瑙河流域,尽量用步兵而不是骑兵。所以从巴西尔二世的时代开始,具装骑兵在拜占庭军队就已经走向衰落了。到巴西儿二世死后,拜占庭又回到了马其顿王朝之前的防御战略。具装骑兵自然就更没用了。而且即使再打会战,拜占庭军队的主要对手,也已经不再是兵力结构、战术都和自己差不多的撒拉逊人,而变成了游牧的突厥人。在这种情况下,花大钱养少数具装骑兵,自然是完全不划算。
  14. 和欧洲骑士的区别?很简单,拜占庭具装骑兵只有一个任务,就是人肉攻城锤。而欧洲骑士的任务,就没有任务可言,什么都要干。冲步兵、冲骑兵,防御时甚至还要下马。虽然都是重骑兵,但其实二者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这不是由装备决定的,而是由其在军队中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装备只是一个结果而已了。
  15. 之所以科穆宁时代开始模仿西方重骑兵的战术,其实原因也差不多——欧洲骑兵对撒拉逊人有绝对优势,对突厥人只要步兵可靠,也能不落下风。阿莱克修斯也好、约翰也好,在战场上不止一次见到自己辛辛苦苦从安纳托利亚各军区残部中组建起来的“不死军”(不死军本来是拜占庭中央军的一个单位,到阿莱克修斯时代被用来命名曼奇克特之后重新整编的拜占庭老骑兵了)在诺曼人面前不堪一击,在各种他们能见到的军队里,西方化的重骑兵是最平衡,也是唯一有办法在防御战略中应对大部分敌人的。而且,比具装骑兵便宜。只不过,你没有“蛮族”的冲劲,自然也不会有“蛮族”骑兵的威力,最后结果一般,只能说大罗马自有国情在此了。

装备方面另有答主做了很细节的回答。我只补充战术方面的东西吧。

马的步伐由慢到快分为四种:走步、缓步、跑步、袭步

西欧骑士在冲锋时使用跑步或袭步,拜占庭重骑兵则是缓步。这就决定了,拜占庭重骑兵无论装备如何,在冲击力上都无法与西欧骑士相提并论。

但是反过来说,正因为冲锋速度慢,拜占庭重骑兵可以在战场上维持较好的秩序和队形,对于指挥官命令的相应也会更好一些。也正因为如此,拜占庭骑兵相比西欧骑兵,能执行更复杂一些的大战术计划。当然,前提是士兵素质和指挥官将道水平相当的情况下。

讨论装备也好,战例也好,或者持枪的姿势也好,一定要以这种战术差别为前提,才能彻底理解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su-hang-63-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装备上是不错的,至少11世纪前都是能上得了台面的:

装甲普遍是鳞甲(希腊语:φαλιδωτός),鳞甲是由铜或铁板,叠合围绕而成,板上每边会留有兩个或四个孔穿绑铜线,然后内侧缝上羽毛或动物毛皮好让马匹穿戴。全套铁甲骑兵装甲由近1300片鳞片组成,厚度为4到6毫米,重量可达惊人的40公斤或88镑,较少见到板链甲(plated mail)或片甲。

十世纪西欧骑士装束

铁甲圣骑兵

这一套装备(甲、马、武器)及维持费用相当高。

军区的骑兵地产要求是720modius土地,约合360诺米斯玛,约合五罗马镑黄金。国家每年再发3-9诺米斯玛军饷。

至于战役,卡西林纳姆会战是最有名的战例之一。铁甲骑兵功不可没。


user avatar   xin-gang-xin-wen-bo-chuan-g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个人觉得题主的问题未免过于宽泛。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谓“铁甲圣骑兵”恐怕只是个中文网络词汇,指的大约是人马皆披甲的具装骑兵,希腊-罗马人称呼其为 cataphract 或 clibanarii 。那么从马可奥勒留皇帝时代 alae cataphractatae 这一名词正式出现在罗马军队中,到1453年为止如此漫长的时间里,罗马各个时代的具装骑兵之间装备、战术、实战表现等各个方面可谓天差地别,如果不能具体到某个时间点上是得不出什么结论的。

如果是讨论与骑士的战斗力优劣的话,大约也就是科穆宁王朝时期,从实战来看,这一时期拜占庭的具装骑兵在和各种骑士类骑兵的对抗中表现并不是非常优秀。1167年的 Semlin 会战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对于1167年的 Semlin 之战,拜占庭记录者 Kinnamos 和 Choniates 非常好的记载下了双方的战术布置。Kinnamos 告诉我们由曼努埃尔所任命的军队指挥官 Andronikos Kontostephanos 将军负责全军,他调度库曼、突厥弓骑兵以及少量枪骑兵组成了前军。在其后的是拜占庭军团,包涵了步兵、弓箭手和披甲的突厥军团。最后方部署着一些精选的拜占庭单位,以及德意志人和突厥人。Andronikos 自己位于后军,在他身边环绕着皇帝的私人军队,包括护卫军团和皇帝的伙友,还有意大利人,以及一支由500名巨盾长矛步兵组成的塞尔维亚分队。
据 Kinnamos 记载,匈牙利人根据他们的一贯以来的方式布置了阵型,即将最好的战士布置为前锋。据 Choniates 的记载,匈牙利军的领导者 Dionysios 将其大军聚集为了一个单一的庞大阵列,既无两翼,也不分步骑,只是一齐向拜占庭军进攻。于是 Kontostephanos 便指挥拜占庭阵中的弓骑手们射击匈军以借此获得优势,一旦拜占庭军通过箭雨诱使对手开始冲锋,这些轻装部队便分散开来并逃向两翼,将匈牙利人搁在中路。同时弓手的箭矢也同样被期待用以粉碎匈牙利人的冲锋。
Kinnamos 还提供了关于拜占庭军队的布阵的更多信息:突厥人、库曼人以及少量的枪骑兵被布置在了前军,由 Andromokos Lepardas 指挥的右翼包涵了精选的拜占庭士兵、德意志士兵和一些突厥人,左翼的军队则由 taxiarchs 们(指拜占庭军事单位 taxiarchia 的指挥官,一个 taxiarchia 通常包括500 重步兵、300弓箭手和200轻步兵)来指挥。其余的部队被布置在左右两翼的主翼之外,意图直捣匈牙利人的后卫,或是支援任何陷入麻烦的友军。同时 Kinnamos 还告诉我们 Kontostephanos 位于中军,带领着一些平常由皇帝亲率的部队,这段描述可能暗示了瓦良格卫队,以及一些皇帝精选的朝臣以及伙友,此外 Kontostephanos 的麾下还包括了塞尔维亚人和意大利雇佣军,这些意大利人或许正是此前 Michael Palaiologos 在威尼斯时为阿普利亚战役所招募的雇佣军和枪骑兵。
此战中担任 taxiarchs 的 Choniates 提到了拜占庭军中互相配对的指挥官搭档组:Andromokos Lepardas 和 Joseph Bryennios, George 和 Demetrios Branas ,以及 sebastos (一种拜占庭头衔,通常被授予外国统治者) Constantine Aspietes。从 Kinnamos 的文稿来看,由 Kogh Vasil 、 Philokales 和 Tatikios 率领的所谓“罗马人军团”可能被布置在了拜占庭军左翼。当拜占庭左翼被击溃时,Kinnamos 记载 Kogh Vasil 和 Tatikios 军团仍然坚守在阵地。正如莫里斯在《战略》和福卡斯在《军事指挥》中所描述的那样,在拜占庭的军事原则里,步兵通常被当做是一个“基点”,作为营地的护卫,以及被击败之骑兵的庇护所,因此弓箭手、步兵以及披甲的突厥军团所组成的阵线被布置在了其他拜占庭(骑兵)单位的后面。
战斗按照 Kontostephanos 所计划的那样开始了。库曼人、突厥人和枪骑兵所组成的前军将箭雨抛洒在匈牙利军中,于是匈牙利人随即开始冲锋,驱使拜占庭前军退向了Sava河,并横扫了拜占庭的左翼,只有 Kogh Vasil 和 Tatikios 的军团显示他们仍在左翼坚守,但 Kontostephanos 的中军和 Lepardas 那由拜占庭士兵、德意志士兵和突厥士兵组成的右翼仍然充满纪律,未被匈牙利人的冲锋击破。
此时 Lepardas 终于开始发起反击, George /Branas 军也突然重新出现并参与了这次冲锋(可能是指之前被驱散的拜占庭前军),于是一场激烈的肉搏战随之展开,当 Kontostephanos 指挥他的中军开始也冲锋时拜占庭右翼的肉搏战才结束。 Choniates 记录了这场肉搏战:长枪粉碎,继而长剑破裂,接着拜占庭人举起了他们的钉锤,于是战役的胜负就此被决定。
----------------译自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omnenian Army, 1081-1180 一书

可以看到虽然最后精锐尽出的拜占庭军取得了胜利,但面对骑士冲锋并没有却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投射骑兵配合重步兵已经是解决正面骑兵冲锋非常优秀的思路,但在直接对抗中还是被对面的匈牙利-神罗骑士冲锋直接击溃了左翼,最后还得靠预备队取胜。实际上这也是整个科穆宁王朝时代面对骑士窘境的一次体现,虽然拜占庭总是组织和战术更好的那一方,但是从意大利到希腊本土,骑士却屡屡简单粗暴的依靠战斗力优势对抗帝国军队,而且自马其顿王朝晚期起各种骑士类骑兵便在拜占庭军队大量服役,这无疑也是拜占庭对其战斗力的认可。诚如安娜科穆宁所言:马背上的法兰克人是无敌的,甚至能洞穿巴比伦的城墙。也正是在这个时代,包括拜占庭在内的所有近东基督教国家的骑兵都开始学习欧式夹枪冲锋战法,这也能够说明问题。甚至到13世纪末伊尔汗国和马穆鲁克苏丹国的战争中,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的拉丁式重骑兵仍然是蒙古军中的主力之一并有上佳发挥,此时距科穆宁王朝灭亡已经快一个世纪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要将二战作为历史结点之一? 
  冰雕连当时为什么不撤退? 
  东罗马帝国内战频频的原因是什么? 
  拜占庭的毁灭是注定的吗? 
  拜占庭帝国怎么看待罗马城? 
  阿拉伯音乐来自拜占庭音乐和波斯音乐吗? 
  中国的99式坦克的技战术水平如何? 
  面对一轮骑兵冲锋应该怎样保命? 
  中古罗马帝国是希腊的亡国时期,还是是希腊的正统? 
  东罗马皇帝有没有机会搞中国古代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前一个讨论
既然冷兵器越长越强,那为什么罗马军团的士兵选择使用短剑?
下一个讨论
罗马兵团如此之强大,为什么会被阿拉伯帝国军队打败?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