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饶毅实名信草稿流出,称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上海生科院裴钢院士、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造假,是否属实? 第2页

        

user avatar   friedrich-ch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比于大家关注的各种八卦比如饶毅老师是否自己有造假,或者饶毅老师和他想要举报的人之间是否有私仇,方舟子到底是不是和饶毅老师一边的等等这些问题,我更加关注另一个层面的事情,即:

对于实验性学科尤其是生化环材,造假是否成了一个高性价比的事情?

如果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学术圈确实是接近崩塌了,因为你不造假就混不下去,那些造假的人劣币驱逐良币站到了高位把持话语权,然后逼得整个圈子的人必须一起造假维持谎言,如此恶性循环,这个圈子就不再有当初学术的纯粹和对真理的追求了。

而从之前的哈佛心肌干细胞系列论文造假事件,到近期的曹雪涛院士被曝出P图,到饶毅老师举报三个大佬造假的这一系列事情,我有点倾向于认为,那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

实验性学科造假的性价比高是由其学科特性和现在的科研体制决定的。

一方面,学科特性决定了其以实验结果为成果优劣的主要判断标准,而实验结果的真实与否是只有涉及到这个文章的那一小撮人才完全知道的,别的人很难直接看出是否造假,因而造假的风险低,如果是一个理论学科,造假几乎一定会被看出来,造假的风险极高,所以大家倾向不造假。

另一方面,科研体制决定了科研成果,或者更直接一点说,文章直接和个人及课题组的利益挂钩,每个人都要靠发文章来获取职位,资源,还有金钱等利益,这导致了市场竞争的那一套东西也被引入了实验性学科的圈子,不造假,没法往上爬,因为大家都在做这个东西,别人出的成果比你快你就发不了文章,而造假呢,可以爬到高位把持话语权,到时候有了话语权,再去抹去自己曾经的斑斑劣迹岂不是轻轻松松?尤其是学术圈这种江湖气息浓,基本上靠大佬来把持话语权的地方更甚。所以造假的收益是比较高的。这是不是像极了现在市场竞争中的那一套?用最野蛮的方法扩张,扩张后再反过来洗白,并且压制后来者,只有和自己一路的人才可以生存。

当造假成了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事情的时候,造假成风其实也就不奇怪了,很多时候这无关乎个人操守,只不过是市场规律而已,而如何改变这个现象呢?自下而上是不行的,只有多一些饶毅老师这样的看不惯这样现象的大佬站出来,自上而下地改变这种风气,才能在未来真正地还实验性学科的科研一份清明。

我希望这些圈子里的风气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真的不希望未来,造假成为这些学科的唯一选择,这就是实验性科研的末日……


user avatar   hou_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2年1月更新,之前的回答仅代表当年想法。这些年对饶毅比较失望。




饶毅当年在生科院当院长的时候,允许本科生用其他专业的专业课代替生科专业课。研一上课的时候鼓励不喜欢这个专业不喜欢科研的赶紧退出,不是讽刺嘲笑,是真心实意。就冲这两件事,我觉得他至少是个实事求是的好人。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自主可控,可不只是嘴皮子上说说,要真正打掉官迷心窍的学阀,铲除欺上瞒下的研究员,就得有思想准备,是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是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的,而且已经形成黑恶集团的这些人社会联系还蛮广泛的,是有舆论能力的。我们敢于打假,也就是说,像古人讲的:“敢同恶鬼争高下,不向霸王让寸分。”就是要有这种精神!


user avatar   vitamin11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1年,饶毅落选院士后的第五天发文《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


以下为原文摘选:

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做出的贡献,在我(作为科学的评论员第二身份)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这是和题目的联系。同时,我认为如果考虑中国“国家最高科学奖”,其委员会需要做好功课,至少了解到本文的层面,而不是因为争议搁置考虑。

我希望,有比较多的人,从各方面使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为世人所知。如果我们大家努力使他们能在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才是我第一身份导致的小事件通过第二身份而带来的意义。

人无完人 实事求是

如果哪天屠呦呦张亭栋获得了中国的普遍认可、甚至世界的肯定,我希望,中国大众不能简单地英雄崇拜,认为他们是完人。他们不是,也没有人是。

他们的工作都有前人的基础、以及合作者的贡献。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全国合作的任务,很多人参与了、并作出重要贡献。屠呦呦课题组内部多个成员也有重要贡献。不能因为肯定屠呦呦就否定课题组其他人员的贡献、其他课题组的贡献。


他们有才能,但并非才华出众,而是以自己的能力,在合适的工作上,认真做好工作,做出了重要发现。

他们的性格也非人人要学习的榜样。我自己和屠呦呦交流也觉得有一定困难,特别是不欣赏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都收藏在自己家,不交出来给研究院,也不给我们看。

他们的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科学,有着客观的标准,也可以通过争论将我们带近真理。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user avatar   solar-wind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全文上午看的,饶院离开北大仍然不减当年孩子气又逻辑严谨的作风。看到有答主说这文章不像饶毅写的,太儿戏,然而饶毅的个人风格就是如此,当年没少给我们飙段子。

总体来说,这是个科研圈冤冤相报何时了故事,两波人一言不合互相挑刺。整体文章意思,很多吃瓜群众好像看不太懂,我来给翻译翻译:

  1. 我——饶毅,在科学伦理道德上没有问题,国内公认,甚至你们自然科学基金委也认,还找过我干伦理审查的活,只不过我没干。
  2. 我刚到新单位,你们几个人就想打击报复我,公然找我麻烦,说我以前的文章造假,干扰我的工作和名声。
  3. 我以前这工作也没造假,这事有人论证过的。更何况,以前这文章,是我还是美国人的时候,在美国单位用美国的钱做的研究,你们管得着么?
  4. 所以贵委自己就干净了?当年咱们交情不好,我也动不了你们,但你们几个人,那文章发的一看就是假的,居然还有人能靠这个选上院士?
  5. 你们因为我和几个委员私底下关系不好,我刚到新单位就找我麻烦,那就莫怪我和你们互曝了。

综上,饶院文字依然泼辣,抡起袖子不服就是干,谁敢怼我,我就怼回去,你敢揍我,我就一刀砍回去,反正我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


PS:饶院在北大的时候,就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谁都敢怼,北大生科院得罪了不少人,学校层面理学部也得罪了不少人。而在科研圈内,他直言直语的性格更是处处树敌。当年院士没评上,他自己也是对中国科研圈的风气彻底失望,宣布永远不评院士。不过在学校里,他是出了名的对学生好,如果某学生跟导师闹了矛盾,饶院二话不说愿意接受过来指导。

另外当时北大宿舍紧张,有的博士生只能在校园外安排宿舍,饶院给这些人申请了住宿补贴,一度导致隔壁大信科学院的嫉妒~最后信科同学闹到学校,害的生科也没有住宿补贴了~~


user avatar   la-dor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饶毅教授如果早年不撕学阀,估计现早已院士加身。性格决定命运,有的人注定要做孤独的研究者,真正的研究又必然是孤独的。


user avatar   dang.xinr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饶毅很过分,建议先逮捕羁押251天


user avatar   wan-shi-bu-gong-6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对此事抱有悲观态度,上次同样某大学校长、某工程院士论文用PS图片造假,数据造假,还被扒出有关QG治肿瘤的可笑论文;

其次大家明知是QG是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但还是不能说出来,果然大环境便是如此。

与其冒风险论文造假,不如向某大学校长学习发表QG论文,这样大家明知道是彻头彻尾是假的,但也不敢揭穿你,还会有保护伞保护,两全其美。




论文造假这种连三岁儿童都知道不对的事,某平台反倒为虎作伥。我等吃瓜群众也遭受其秧,其中让人怀疑究竟有何利益勾连,究竟是某些人的问题,还是某平台的问题?令人深思。


user avatar   xiao-xiao-shou-shang-zh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饶毅教授可以说很有魄力了。

从这一段阐述,可以看出饶毅教授对于某基金委调查自己相关学术内容的行为,表示非常不满,因为在这之前,饶教授已经指出国内某些学术人员有造假嫌疑,但某基金委却着急调查饶教授在美期间用着美国的经费做的学术内容,而并不急于彻查自己掏钱支持的被举报人员,这看起来十分滑稽。

而且,不难推测,这背后不是个别学术人员在支持某基金委的 “查毅行动”,而是一个团体,“查毅”是集体施压的结果,想要一起只手遮天。

显然,饶毅教授指出的涉嫌人员,一旦查出学术不端,必会牵扯到其他合作单位,这就很容易引起大家伙儿对饶教授的不满

但如果查到饶教授这里有丁点学术不端,自然以后的日子还是可以潇洒自在

而学术不端,你饶毅不搞,不代表你学生不搞,不代表你合作单位不搞,仔细查,说不定就有收获,这不某委都查到美国去了吗。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这跟韩国财团对抗韩国总统有点类似,韩国总统一有搞财团的念头,各大财团就联手给总统的亲人挖坑,你总统能抗住诱惑,不代表你身边的人也能,可舆论是不管这些的,民众的眼里,总统妻子贪污跟总统贪污是一个性质,这也可能是饶教授后面指出,仅代表个人的原因吧。

上文,饶教授专门指出代表个人,不代表任何单位,我在想,会不会他怕自己底下的人被抓出问题,到时候打脸呢?毕竟媒体太可怕了,风向变得太快了。



饶毅,男,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现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知识分子》主编 。
1983年江西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生。1991年获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哲学博士。1991年进入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1994年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任教并领导独立的实验室。2004年起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饶毅决定回国 ,受聘出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13年9月卸任 。

PS 凭什么一样的水平,有的人就能又当院士,又办学校,又开公司。有的人就只能实名举报呢?

期待有人在评论区解答。


这……刚刚看到的消息

方舟子的消息

综合一看,怎么感觉饶被坑惨了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想随便写点,一不小心就写多了。(没耐心的话您就甭看了,本来也是随手写的)

—————————-

饶毅丢的这个瓜,直接砸了一个院士和两个院长,古人尝称为一石三鸟。

但是!学术界居然没人接招?连听个响的动静都没?一众吃瓜群众捧着瓜面面相觑,真真咄咄怪事。

其实有什么怪的?我在这里就把皇帝的新衣给扒一扒:

在生命科学界,为了发paper修饰数据的人,如果说是百分之百,那一定是多了;但如果说是百分之九十九,那一定是少了。注意我不是特指上述被饶毅之瓜正面击中的三人,也不是特指中国人。我是指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医学界科学家,特别是欧美大牛圈,那才是改数据的重灾区。不相信的话,我先给您一个数据:在某个学术期刊上的文章,有90%的结果都不能重复,有5%的文章疑似不能重复,只有不到0.1%的结果最终能转化为临床药物。这么低的可重复率,这么水的文章,你猜是哪个神刊?没错,就是……

当~当当当当~~~(请自行脑补Intel背景音)

没错,就是传说中的Nature。那Science,Cell呢? just the same。传说中的CNS三大神刊,影响因子爆表,发一篇羽化升仙,发三篇鸡犬升天。截止去年为止,中国人在三大神刊上发表的paper数量大约是10%。这10%里还有一大半都是国际合作,本土出产的只有不到5%。也就是说,CNS文章里,有90%是欧美大牛圈的自留地。也就是说,就算10%的沾中国人边的CNS文章都是bullshit,剩下80%的那些结果不能重复的bullshit,这一大坨shit也是欧美大牛们拉的。不相信的话,再给您吃个瓜:听说过心肌干细胞吧?听上去牛B哄哄的样子对不对?有个叫Piero Anversa的,哈佛教授,传统大牛,大约在20年前发现心肌细胞中存在能够修复心脏的多能干细胞。哈佛大牛皮耶罗一共在CNS灌了三十多篇文章,在他引领的整个心肌干细胞领域,所发表的文章超过一万篇。结果……bang!2018年爆雷,哈佛大牛皮耶罗的数据全是编的,心肌里面根本就没有干细胞,所有paper全部撤稿。这颗核弹一爆,炸死跟风群众无数。皮耶罗也是个人,他也就贡献了百来篇paper吧。剩下的九千来篇文章呢?那都是咋做出来的呢?——跟风群众:咦,这结果不对劲啊?咋回事捏啊?照这样给投到Sci指定发不了吧?干脆咱改改……没错,跟风就是这么来的。要真的顺藤摸瓜,估计全球心脏干细胞领域得裁掉一半的研究所。所以啊,元芳,你看去年这事一出,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不管是国内国外,根本就没人敢接话,更别说深挖了!

这种现状是谁造成的呢?有且仅有一个原因,就是:执行同行评议(peer review)的学术期刊!

学术界有一句名言:Publish or Perish。给不明真相的非科研吃瓜群众科普一下,这话直译过来就是:要么发论文,要么狗带。顺便提一句,这话可不是中国人说的。江湖传言,这话最早流传于1928年。也就是说,一百年前欧美学术圈就已经把学术评价的规则定好了:一切科研业绩以论文计算。您以为国内高校唯paper论是中国人自创的评价体系吗?欧美大牛们都玩了一百年了,到咱们这都是别人玩剩下的。

为什么说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是造成全民改数据的罪魁祸首呢?我们从头说起。(耐心点,慢慢看)

最初,能读书写字的都是家里有矿(划掉)……家里有钱的人。到十六十七十八世纪,大概文艺复兴时代,全世界大概有95%以上都是文盲。您可别不信,到二十世纪中叶,到新中国建国时,我国都还有90%是文盲;到21世纪,我国是基本脱盲了,印度都还有70%是文盲。那个时候,识字的少,懂科学的更少;那时候全世界的同行科学家估计都互相认识,不像现在,连本研究所的同事都认不全。有成果了,就得给大伙看看啊,评价评价,挑挑错;这就是学术论文的雏形。那时候反正人少,科学家更少,把寥寥几篇论文装订成册,基本就是学术期刊的雏形了。您要是穿越到那个时候,要有空的话,一天就能把一年的论文都看完。现在?给您一年时间都看不完全一天发表的论文——还是您自己领域的。

所以,后来,识字的人逐渐多了,科学家也逐渐多了;每个人都想写点东西,学术期刊就不够用了。这时候期刊编辑就牛起来了:想在咱这发paper? 我说了算!但编辑也心虚:直接拒稿的话人家会杀上门来搞事情的,编辑也不都是科学家,拒稿得找点理由是不是?好,我就找专业人士来审文章!这就演化出了科研工作者的一生之敌——审稿人(reviewer)。

每一个科学家,他都有两重身份:当他是论文作者身份的时候,和蔼可亲,风趣幽默,思维开放,对大幅偏离的实验数据容忍度高;但当他转换为审稿人身份时,他会立刻变身成恶魔:顽固,不愿接受新思想;易怒,实验结果稍有偏离即即可引爆怒火;秽语抽动症发作,经常不能控制自己写下极具攻击性的评语。以下是一个备受审稿人折磨的作者的信:

“亲爱的女士,先生!

这是我们最最最最最新版的论文,我们要改到吐了。整个稿子又被从头到尾修改了一遍,连running head也没放过。现在我已经受够了,希望这次能满足你们和那些魔性审稿人。

同时,我不会再一一解答了。相比起关注科研进展的细节,贵刊的匿名审稿人更喜欢折磨我们这些碰巧落入他们魔掌的作者,借此来发泄自己的病态个性。他们简直是神经病。请您不停地向他们发稿件,因为他们一旦没有稿子审了,很可能会去抢劫小老太太或者虐待小海豹。审稿人C显然是最敌对我们的,编辑不用把我们的论文发回给他了。实际上我们已经向4-5个可能是审稿人C的嫌疑人发送了炸弹。因此如果您将稿件发给他们的话。审稿很有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被推迟。

审稿人B建议我再多引用16篇文献。这16篇文献涉及主题很广,不幸的是没有一篇和我们的研究有关系。甚至有一篇发表在高中文学杂志上,主题是关于美国和西班牙战争的论文。这16篇文献的唯一共同点是来源为同一个作者。为此,我们专门在相关文献后面加了一小节内容,标题为“不相关文献的回顾”。

假设你们接受了这篇论文,我们会添加一个注脚,感谢你们对这个稿件的“帮助”。并且说明我们更喜欢一开始提交的论文,它比现在的修改版本好太多了。在编辑拿着霰弹枪对着我们的头的压力下,一篇好文章被改成了狗屎!”

注意,上面这可不是我瞎编的,这是一个叫做Robert Glass的计算机科学家写给The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编辑的信。 这世界上您叫得出名字的大牛,爱因斯坦,玻尔,泡利,杨振宁,无一例外全都曾diss过审稿人和学术期刊,只是用词稍有保留而已。

公平来说,大部分审稿人并不是如此变态。(但有时候真的很变态。)有两个可能的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第一,审稿人总是匿名的,他总是隐藏在幕后,戴着面具;就像香港的抗议者,他戴上面具就立刻变身为暴徒,袭警、火攻志愿者、砖袭老爷爷,只要不揭下面具,他就认为自己是安全的;但揭下面具后秒变怂蛋。同样的,路怒症患者,很多人平时文质彬彬、谦恭有礼,车门一关就现场直播速度与激情。有专门的文章分析这种现象,他们潜意识认为戴着面具/躲藏在驾驶舱后是安全的,因此本性中易怒、无情、残酷的一面就立刻释放出来了。匿名制度下的审稿人,也是如此。

第二,严于律人,宽于律己,是人类、或者说动物的本性。这是基因决定的。经过努力可能会缓解一些,但大部分人都没法做到改善,还有部分人反而变本加厉。回顾一下1971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当大学生开始扮演狱卒,他释放出的恶意、做出的恶行最后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

虽然审稿人不戴面具又不拥有权力时,很可能是一个比您还正常的正常人。但当他既能完全隐藏自己、又拥有无上的权力时,想象一下他会怎么评阅您的论文。有时候应该庆幸是您的论文、而不是您本人落到他手上。

说完审稿人再说编辑。如今学术期刊一个资深编辑的地位,不夸张的讲,是帝王级别的。一个牛刊就是一个大帝国,比如CNS。牛刊的子刊就是小帝国,比如CNS下面的子刊。要是一个Science主编来您研究所拜访,接待的热情程度一定超过国家元首。即使不是CNS,一个10分左右杂志的资深编辑,基本也是全员跪舔。但请注意我也不是特指中国人。欧美大牛,舔得更厉害更全方位;而且近水楼台,可舔的资源大概是中国人的一百倍。有些大牛的口头禅不是我的科研多么牛B,而是我认识的编辑多牛B!刚才我们谈到了审稿人的权力,但他也就限于某一篇文章;编辑可是对所有投稿文章握有最终生杀大权的人,不夸张的说,您要是有个CNS的编辑爸爸,比有个诺奖爸爸还管用。

如今一个牛刊编辑的权力,已经大到了病态的程度。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什么?你懂的。

(写完了几天才反应过来,饶毅举报的3人之一裴Gang,是Cell Res的主编;举报的另一个耿MY的文章,正好是发在Cell Res上。呃,Ok,只是提一句,此处不预设任何立场。)

当然,这并不是说编辑们就都是瞎JB乱来。大部分编辑是科研出身,基本节操都还是有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全球唯paper论,每个国家地区、每个高校院所、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全球大概是几百万篇吧。这还是能发表的。加上没发表的,几千万篇都能有。学术期刊的数量年年递增,还是不够装这么多paper。而且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科研同质化太严重,有些人经常纳闷:这个水平的paper,人家咋就能上XXX期刊呢?咱们做得比他还漂亮,投到相同期刊,编辑为啥审都不审就秒拒了?举个例:CNS的拒稿率大概是95%。敢往CNS投的,基本都还是有自信的,纯粹去撞大运的还是很罕见。编辑拿到一看,都做的差不多啊,这怎么选呢?那边电话又哗哗的来了,都是熟人call,全球通病。好吧,三个办法选稿:第一,真正牛B的研究,拒了是咱的损失,选上吧;第二,来自牛人圈的投稿,以后大家都要混朋友圈的,拒了也得小心以后被牛人背刺,也选上吧;第三,有人打招呼了,不好意思拒绝,反正都是同质化的研究,也选上吧。剩下那些(95%)不是最顶级研究的,不是混欧美牛人圈的,跟编辑八竿子也拉不上关系的,就只有未审被拒的命。

那么我们逐渐开始接近最初的问题了:为什么搞生命科学研究的,要改数据呢?

先接上面的流程:编辑拒了95%,留下5%,这5%是要拿出去外审的;也就是说,最后一关,是留给审稿人的。审稿人一般是2到4个,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思路(每个审稿人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思路)把你的文章从头到尾扒拉一遍,看不顺眼的统统划拉一刀,到最后你总会有种被凌迟处死的感觉。

那么这里就出现第一个问题了:众所周知,一篇文章的审稿人可能就是另一篇文章的作者,审稿人/作者只是同一科研人员的不同身份而已;那么,凭什么审稿人的意见就是对的,作者就一定是错的?投文章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被一个期刊的3个审稿人拒掉以后,你按照意见悉心修改,然后投了另一个期刊;这个期刊另外找了3个审稿人,然后这叁根本没管之前的问题,又从其他方向提了30个问题;当你再次被拒、另投他刊以后,新的3个审稿人又从完全不同的角度,又提了30个不同问题……如果随机挑选的3个审稿人就能代表同行水准,为什么随机选出的另外3个审稿人会提出完全不同的问题?到底谁对谁错?谁又来决定哪3个审稿人的观点是正确的?下面是个作者Diss审稿人的例子:

“亲爱的先生:

我们(罗森先生和我)将手稿寄给你是意在发表,而不是授权你在付印之前呈视给专家。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回应你那匿名专家的——且还是错误的——评论。有鉴于此事,我宁愿将论文发表到别处。

此致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神当然有资格说编辑+审稿人都是傻B而他不是。但其他作者呢?谁又能判断审稿人和作者的观点,谁更正确?这就让第一个问题成为不可解的死结:首先,从专家库随机挑选的审稿人,其意见并不具有代表性,一百个专家可能就有一百个观点,谁的观点都不比别人更正确;其次,审稿人的观点不一定比作者正确,而且很可能作者是对的、而审稿人是错的;在这些死结存在的前提下,整个同行评议制度都是荒谬的。

第二个问题:在整个的审稿/修回过程中,世界上的每一个生命科学研究者都会发现,他要是不修改数据、他根本发不了文章。每一个作者都遇到类似的问题:“这个实验你们为什么不做?” “这个实验结果应该是这样的、为什么你们的结果却是那样的?” “根据以往的研究,哈佛教授Piero Anversa提出心肌里有干细胞,为什么你们的实验里没检测到有干细胞?”

这种问题你怎么回答?如果你老实说:尊敬的审稿人,我们的实验真的没检测到干细胞呀。不出意外你的文章一定被拒,然后只能投低一档次的期刊……然后再被拒,再投低一档次的期刊……最终你受不了了,向着苍天大喊一声:F**k the reviewers! 审稿人你们就直说吧,想要什么结果!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最后当文章改的面目全非、你也被折磨得筋疲力尽以后,才发现和最初的版本相比,你的文章除了从4个小图变成8个大图、实验数据从4组变成40组、从没有补充数据到添加了50页的Supplementary data、实验花费从10万变成100万,但你的基本结论完全没变,只是多了一大堆花团锦簇但毫无用处、其中一半还是你编造的数据。所以在生物学界,大家读论文都有个心照不宣的秘密:表型多半是真的,但看上去层层推进、无懈可击的机制分析多半是扯淡。

因此这第二个问题也变成了死结:当审稿人提出不合理的问题时,你有两个选择:第一,用真实数据硬怼回去,但99%的可能被拒,因为你会激怒审稿人;第二,审稿人想要什么结果,你就给他什么结果;最后文章终于发表,但你的文章中多出了几处(或者几十处)修改甚至编造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Piero Anversa一人造假、却有万人跟风的原因。不是这些跟风者一开始就想造假,而是他的结果如果不符合哈佛大牛Piero Anversa的数据,他根本就发不了文章!

第三个问题:到这里你一定会问:那你们这些生物医学研究者为何不坚守节操,不发文章就不发,谁怕谁?这就又回到了那句名言:Publish or Perish,不发文章你就Go die吧。全球每一个高校、每一个研究所,没有不给你论文压力的,只是压力多少而已;年年都要考核,年年都要有论文;没论文就拿不到tenure(终身教职)、就评不了职称、就申请不到经费,全球都是一个球样。改数据发文章,这一年就还能苟活下去,以后就还有机会做出真正的科研;不发文章,在中国还有可能再钢个两年,在美国恐怕就直接关实验室卷铺盖滚蛋了。通俗来讲就是:你得先活着,才有机会正经做事。

第四个问题:到这一步相信您一定会问,你们生物医学界为什么不修饰数据就出不了完美的结果?答案是:生物学过程本来就是不完美的、充斥着随机性。比如都知道抽烟会得肺癌。吸烟者大概比不吸烟者患肺癌的几率高出10倍。但你不知道的是,就算你拼命吸烟、达到每10分钟吸1支,你最终得肺癌的几率也大概只有千分之一。相反,如果你完全不吸烟、也不接触任何厨房油烟和大气污染,你还是有可能患肺癌,几率大约是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因此,生物学过程只能统计,不能预测。在特定条件下,某个生物学现象的发生与否完全是概率问题。既然是概率问题,那么实验结果不按你预想的方式出现就是常态。这和数学的硬推理过程完全不一样。在数学上,1+1就是等于2,不会更多、也不会更少。而生物学过程,1+1可能大于2、也可能小于2;每一次实验结果都可能不同,就像你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这样,你设计的实验即使再严格控制、每一次的结果也都会不一样。比如你测某个生物学反应,第1次强、第2次弱、第3次干脆结果完全相反……你当然可以重复很多次直到有阳性的统计学结果,但是遇到很多偏执而又对生物随机性缺乏了解的审稿人,他会直接告诉编辑:你的实验条件控制太差,导致结果偏差太大,因此结果根本不可信,建议拒稿。我相信在当今生物学界,有超过一半的人持有这种观念,他们对生物学过程的随机性严重缺乏了解。如果您能读到这里,又是本领域的同行,请谨记:生物学过程只能观察,而不能推理!在生物医学界,几乎所有的重大发现,都是从观察中得来,而不是推理!

最后一个问题:在当今,每一篇学术论文的结构都是极其不合理的,都完美得不像是真的——它们事实上也确实不是真的,是在作者、审稿人、编辑的一轮又一轮的修改中变得面目全非的整容文。你去看CNS的perfect paper,每一个实验都完美的印证了作者的推测,然后再来一个完美实验、然后再来一个完美实验……凡是稍微做过生物研究的,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正常情况是,每一步实验都充斥着差错,每一个结果都有可能和你的预测相反。真实的研究过程就是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实验现象中、在动辄几十个G的大数据中,判断出最有可能的生物学变化方向,推断出可能的原因,再设计下一步实验。最终,你的研究应该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森林中,用微弱的火光照亮一条可能的羊肠小径——同时你还不能排除这条小径最后通向的是错误方向。但你要真的照这样去写文章,那是不可能发表的,审稿人和编辑,哪一关你都过不了。还有很大可能是你会被看做一个大傻B,从此该期刊不接受你的任何文章。

最后再引一个杨振宁先生的投稿经历:

“回归后杨先生曾经向《物理评论快报》(PRL)投过一篇稿件,引起很不愉快的经历。第一位审稿人轻率地认为作者是与诺贝尔奖获得者同名的某位C N Yang,审稿极为马虎,似乎也完全忽视文章所研究系统存在受限势;第二位审稿人的意见是许多人常遇到的、无实质性批评内容的所谓“缺乏广泛兴趣”和“缺少新的物理”,加上编辑“明显傲慢自大和官僚化”的程式化答复,使得杨振宁这位PRL的创始人和多篇重要论文的作者,感到整个拒稿过程“funny and troubling”。为此,在杨振宁文集Selected Papers II With Commentaries 的附注中,杨先生原原本本地附上审稿人意见以及他与PRL 编辑的两轮通信,力求改变这一错误的趋向。之后,他的科研文章主要投给中国物理学会所属的《中国物理快报》上,以实际行动表达了杨先生的价值观念:一项学术成果的价值并不等价于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

我非常赞同最后一句话:一项学术成果的价值并不等价于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但在当今,整个同行评议-学术期刊的体系已经完全变味。以往是为了做科研而发论文,现在是为了发论文而做科研。这完全就是本末倒置。Sci本来是一个检索工具,后来却成了科研目的本身。影响因子、H因子,都从参考指标变成了科研目的本身。对于高校院所的行政人员和HR,这真是太方便了:你你你内个谁,Sci论文几篇,一区二区几篇,影响因子多少。我只要识数就能给科研人员评等级了,多方便。以后大家干脆到了年底在脑门上贴一溜单子,谁的文章多、期刊档次高、引用次数多,谁就牛B得了。还开什么会。

最后,咱们回到饶毅的瓜。这几位有没有P图,有没有改数据,相信大家心中有个基本结论了。就像以上分析的,在当今生物科研界,无论中外,谁不修饰数据、他根本就熬不到当教授的那一天,没有谁可以例外!这不是谁一个人能背的锅,这是整个同行评议-学术期刊体系畸形演变到如今的必然结果!要打破这个畸形的体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完全废除同行评议制度,直接在网上发表实验结果!别把论文写得跟整容八股文似的,真实情况该是什么样,就怎么写!就像上面引用的爱因斯坦原话:“我们将手稿寄给你是意在发表,而不是授权你在付印之前呈视给专家。”

在文艺复兴时代和近代,由于科学家人数极少,期刊和论文数量也极其有限,因此发表在专业刊物上是有意义的。在当今,在自媒体的阅读量比报纸还高、文章发表根本就不需要印刷过程的网络时代,爱因斯坦的牢骚已经可以变为现实:我的研究结果是拿去给你发表的,不是让你找人来评价的!至于研究结果本身是好是坏、影响深远还是毫无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可以甄别:你的方法有人拿去建了新的实验体系,你筛的靶点有人拿去做成上市新药了,你的研究自然是第一流的。您可能会问,那这样不是就没法第一时间评价你的科研成果了吗?请记住:研究本身,本来就不是一个可供快速评价的货物。如果是理论研究、基础科研,那评价需要的时间更长。爱因斯坦1916年提出引力波;而验证引力波确实存在,一直拖到了2016年,整整100年。要想立即对一个科研成果作出评价,这个想法本身就是荒谬的!每个高校院所的科研评价者,以及国家科技计划的引领者,都应该多一点耐心,再多一点给科研人员的信任。请相信:科研人员中的大多数都不是一心要划水的混子,而是一心想要做出一流科研的梦想者!

但在当今这个基于同行评议的畸形体系下——要想做出真正的科研——请先学会P图。




        

相关话题

  scihub和普通盗版有本质区别吗? 
  博士应该采取什么策略读文献? 
  scihub和普通盗版有本质区别吗? 
  为什么中国研究者拿着纳税人的钱要用英文去写文章? 
  利用性别因素和私人关系,主要依靠他人力量进行学术发表,是否属于学术不端行为,如何界定? 
  中国工程院回应茅台总工入围院士候选名单:「还不是有效候选人」,你怎么看? 
  如何把自己的科研说的很low? 
  很多人发了很多质量低的文章,这些人搞学术的意义有多大? 
  如何评价武汉大学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摘牌? 
  「情侣送礼研究」博士毕业论文引发争议,有网友表示该论文无用,制造学术话语障碍,你怎么看?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会有中国人说出抵制华为这种话?
下一个讨论
生活好难呀?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