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长期听古典音乐会让大脑更聪明吗?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真有这效果,我早就聪明起来了。


user avatar   xiel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开始阅读文章前,请先收下这首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

莫扎特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K.448 https://www.zhihu.com/video/1175164991388438528

这部莫扎特25岁时创作的曲子,在他巨长无比的作品目录中,并不怎么显眼,也很难讲有什么特色。

然而,在另一个领域,这首曲子堪称古典音乐史上与人类智商最为密切,恐怕也是心理学研究中最著名的的一首古典音乐。

因为围绕着这部作品诞生了一个现在非常火热的词汇——莫扎特效应


1. 莫扎特效应

关于莫扎特效应,常见的解释是“听莫扎特会让人更聪明”。

升级版是“听莫扎特会让孩子更聪明”。

还有个威力加强版 “莫扎特的音乐隔着肚皮都能让还没出生的宝宝更聪明”。



以莫扎特效应为噱头的唱片封面


莫扎特效应真实存在吗?

我想无论支持还是反对的报道,大家都已看过不少。

今天这篇文章中,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如何分析和解读 “莫扎特效应” 这类 “心理学新发现”。

有了这些技能,不需要什么专家教授的建议和指导,你自己就能通过独立思考,判断这些层出不穷的新名词究竟是真事儿,还是纯粹就是用来收智商税的噱头。

放心,这篇文章也许会有些烧脑,但我会尽量少用专业名词,争取让所有人都能轻松看懂。

好了,我们开讲。


2. 莫扎特效应,存在?

应该有不少朋友知道,写古典音乐,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我的研究生专业,以及现在用来糊口的工作,都与心理学有关。

开始心理学专业的学习之前,我认为我非常幸运,能学习一个我一直非常感兴趣的领域,而且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我已经阅读了大量(通俗)心理学的书籍,感觉自己膨胀极了,别说学习,让我当老师都绰绰有余。

开始心理学专业的学习之后,我认为我非常不幸,我怀疑我学的是假的心理学,前半段是不断否定自己熟知的知识甚至常识,后半段是与概率论和统计学死磕,磕的我那叫一个痛不欲生。

科学心理学的学习,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心理学家对于人类的心理过程的了解,无限接近于零

所以科班出身的心理学家,说话一般都非常谨慎,只要你看到没有任何限定条件,把话说得满满的有关心理学研究的新闻标题,99.99%的可能,是科技专栏记者在某个研究的结果上,夸大了99.99倍后的描述。

例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听莫扎特会让人变聪明。

莫扎特效应真的存在吗?

这个说法,最早源自三位美国学者,在1993年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文章描述了他们所做的一个实验。



Google学术中“莫扎特效应”论文,被引次数为1534

在这个实验中,他们请参加实验的两组大学生完成一份智商测试,并给其中一组播放了一首莫扎特的音乐,结果表明,听过莫扎特音乐的那组大学生,在测试中的分数要要比没听音乐的那组高8~9分



后续跟进实验,测量听莫扎特音乐后,进行折纸任务的效率变化

左:实验所用折纸任务样例

右:实验结果


这个研究有问题吗?

能在自然杂志发表,实验过程和数据一定经过了严格校验,文章也一定通过同行评议等层层审核才能得以公布,实验的严谨性,还是有保障的。

在这之后,科学家们进行了不少跟进研究,最近比较有名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尧德中教授团队进行的实验,在这次试验中,研究人员对聆听莫扎特音乐前后,与认知记忆相关的神经因素变化情况,实验证明莫扎特的音乐确实对认知能力的提升有所促进

这两个研究中所用的“莫扎特音乐”,就是本文开头的那首双钢琴奏鸣曲。

至于在实践和商业中的应用,早在我国铺天盖地的“早教音乐”、“胎教音乐”出现之前,美国就早已推出了与其相关的教育项目。

1998年,乔治亚洲州长泽尔·米勒宣布,该州每年将要拨款105000美元,用于向所有出生于该州的孩子发放古典音乐CD及录音带



1998年6月15日纽约时报的报到

如此看来,莫扎特效应似乎非常靠谱!


3. 莫扎特效应,不存在?

OK,现在,我们一起用几个方法,“徒手拆解”莫扎特效应,看看这个说法的问题究竟在哪。

首先,讲一个最简单,也是最实用的判断原则。掌握这个原则,就算完全不懂心理学,你也能一眼看穿90%以上的“令人震惊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中的问题。

这个原则叫做:“话说的越满,与事实偏离越远。”

还是拿“莫扎特效应”为例,听莫扎特会让人更聪明,在这个描述中,有两处一眼就能看出过分夸大的地方。

其一,听莫扎特,是指听莫扎特创作的所有音乐吗?从简单的钢琴奏鸣曲到复杂的交响曲,都能让人变聪明吗?听一分钟与听整部作品,变聪明的程度一样吗?

其二,会让人变聪明,这里的人,指的是所有具有正常听力的人类吗?了解莫扎特的人与不了解莫扎特的人,听莫扎特都会变聪明吗?莫扎特效应如果真的存在,对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影响一样吗?

还有一处需要一些专业知识才能看出的问题,变聪明,究竟是怎么个变聪明法?这个数据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变聪明”又会持续多长时间呢?

所以。“听莫扎特会让人变聪明”这样的说法,只可能出现的科技新闻中。

在严谨的心理学论文中,心理学家们一般如此表述。




Rauscher, F. H. (1994). Music and Spatial Task Performance: A Causal Relationship.


这是三位发现“莫扎特效应”的科学家在后续跟进研究论文中,对自己实验的总结。

“(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在听过莫扎特的一首奏鸣曲后,空间推理能力有所提升”。

换句话说就是,本次实验的结果仅对大学生群体,莫扎特的K448的第一乐章,以及空间推理能力负责。

换一波白领参加实验,或者换一首曲子,会不会有同样的结果,对不起,不知道。

此外,这个“空间推理能力”也只是我们通常定义的“智商”这个概念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能说空间推理能力提高了,人就变聪明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并不是科学家们不想证明“听莫扎特会让人变聪明”这个假设,而是这个假设仅靠一次实验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心理学家们通常会将这个远大目标放在论文的开头部分,科技记者们也通常也只摘抄论文的开头,所以就有了莫扎特效应这类描述。

再打个比方,科学家们的论文写的是:“我们有个大胆的假设,全世界的豆花可能都是咸的,于是我们调查了我们学校门口早餐摊的豆花,发现果然是咸的!”

科技新闻中就变成了:“震惊!知名大学的研究表明,全世界的豆花都是咸的!”


如果真的要验证“听莫扎特是否能让人变聪明”这个结论,心理学家们会怎么做呢?

答案是,群策群力。

与数学、物理学这种靠天才支撑的学科相比,心理学研究,更像打群架。大家认准了一个目标,就开始共同努力,你做做欧洲人的样本,我找些亚洲被试,他再换个方法验证一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把这些研究结果综合起来分析一下,研究结果也就越来越精确,越来越接近于对人类总体的描述。

一个较为成熟的心理学概念,通常都能找到成百上千的论文支持。

那么关于“莫扎特效应”的研究有多少呢?其中又有多少研究验证了这个现象呢?

我找到一篇2010发表的综述研究,这个研究综合了近40篇相关研究的成果,得出的结论是:

现有的研究和证据并不足以支持“莫扎特效应”。




Pietschnig, J., Voracek, M., & Formann, A. K. (2010). Mozart effect–Shmozart effect: A meta-analysis. Intelligence, 38(3), 314-323.


更要命的是,就连1993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那个研究结论,也很难被复现出来。

这些(与莫扎特效应有关的)研究很难被重现,从而导致研究结果中有大量的冲突与矛盾……


所以“莫扎特效应”是否存在都有很大争议,“通过听莫扎特的音乐提升智商”,就更加无从谈起了。

这就要聊到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原则了,这个原则也是我们经常会碰到的一个思维盲点:

我们的思维惯性,导致我们常常给一些并没有因果关系的描述或现象强加因果。

这句话比较抽象,这次我们换个有趣的“研究”举例子。

前一阵子偶然看到一则新闻,说“世界上确实存在聪明音乐与笨音乐,常听贝多芬的人智商更高,听U2的智商一般,听碧昂丝的智商较低……”

随新闻还给出了这样一张图。




musicthatmakesyoudumb.virgil.gr


图中横轴表示听各种类型音乐的人的SAT平均成绩,从图上看,听贝多芬的人的智商,果然一骑绝尘。

所以,你自然而然的会想到这样一个结论,平时常听贝多芬,考试门门得满分!

然而,事实是,这个研究,是无法支持这个结论的。

我们推出的结论中,天然包含了一层因果关系,(因为)听贝多芬,(所以)智商高了。

可是我们翻一下这个研究的材料就会发现,这个研究的原始数据出自加州理工大学的学生Virgil Griffith发起的一项网络调查

调查的结论,仅仅描述了听贝多芬的学生,智商更高这个现象,却无法说明“听贝多芬”与“智商更高”这两个描述,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我们当然可以说,因为听贝多芬的音乐,所以智商高了。

可是我们把因果倒置一下,说正是因为这些学生智商高,所以才听贝多芬,也同样是成立的。


这个思维盲点,不仅常常被用于制造吸引眼球的夸张新闻中,也常被用于营销广告中。

例如上世纪中期,美国有家卖打字机的公司调查发现,凡是拥有他们公司制造的打字机的家庭,家庭中孩子上名校的概率要比普通家庭高5倍

于是他们把这个调查结果放到了他们的广告中,这款打字机也得以大卖。

可是,请你仔细想想,真的是(因为)买了他们家的打字机,(所以)孩子才更可能上名校吗?

当然不是!之所以会有这个现象,是因为这家公司的打字机卖的比较贵,一般非常有钱的家庭才能买的起,真正与孩子上名校有关的变量,其实是家庭的富裕程度

在这个例子中,打字机与孩子上名校这两个相关的条件之间,甚至都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共同受家庭富裕程度这个条件影响的。在科学研究中,这个叫做中介变量。

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你是不是常常被类似的广告蒙混?

回到我们刚才讲到的那个“听贝多芬能让人变聪明”的研究中,调查数据也许真是如此,但这之间是否有直接关系,是需要我们质疑和思考的。


4. 存在?不存在?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看来“莫扎特效应”这个说法,是要凉凉的节奏啊!

市面上那无数种所谓的早教、胎教音乐,看来都是花冤枉钱,没有任何作用的咯!

其实在我这篇文章之前,也早就有无数文章否定过“莫扎特效应”了。



随便搜出来的质疑莫扎特效应的文章

可是,别急,我只是说科学心理学的研究,没有验证这个结论。并没有说“莫扎特效应”不存在。

心理学家们不会轻易肯定一个结论,通常也不会轻易否定一个结论。

最常见的情景是,各方各有一波支持者,然后以笔为刀,两方你来我往,发论文互撕。

可是这并不妨碍这些未经最终确认的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实践,也不妨碍商人们拿它挣钱。

这就又要讲到一个大家经常忽视的一个问题。

科学是一个中性词,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的手段。

科学不代表正确,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科学,反而会让我们陷入难以察觉的思维陷阱。

例如,我们讨论了半天莫扎特究竟能不能让人变聪明这个命题,可是否有人想到,这个命题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我们是为了变聪明才听音乐的吗?

再比如,开头我们提到的,尧德中教授团队进行的关于莫扎特效应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除了双钢琴奏鸣曲之外,作为对照,实验中还施加了一种刺激——倒着播放这首双钢琴奏鸣曲。

结果表明,倒着播放双钢琴奏鸣曲,会抑制被试的认知能力。因此实验给出了一个结论,“呼吁大家需要关注反向音乐的负性影响”。

问题是,在现实中,又有谁会闲着没事儿反着放音乐呢?


反过来,不科学也并不代表错误,更不代表不能在实践中应用。

大家一定都听说个一个叫弗洛伊德的人,在许多资料中,都称他为“心理学之父”。

实际上,在正规的心理学教材中,不仅不会认弗洛伊德为父,甚至会将他当成“不科学”的典型。

这并不妨碍以他的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精神分析学,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大量广泛的应用。

甚至可以说,众多的心理咨询流派中,至少八成是与科学搭不上边儿的。

但是心理咨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在心理咨询中,音乐是一种经常被使用的工具,甚至有音乐治疗这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我自己也读过心理咨询师,见证过咨询师帮助人们走出抑郁焦虑,克服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对于科学而言,音乐,太复杂,人性,更复杂。

音乐为何会影响人类,又会如何影响人类,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研究透彻。

音乐,去聆听和感受就好,别抱着太多目的,也许这才是音乐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好了,这篇文章写完了,那么结论是什么呢?莫扎特真的会让人变聪明吗?

我问你,读文章前,开头的音乐,你点开听了吗?

听过了,且你已经读到了这里还没有睡着,你瞧,这就是莫扎特的力量啊!

什么?你没听?还能读到这里!

太棒了!你已经足够聪明,不差莫扎特效应这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加成了!

你说,莫扎特有没有让你变聪明呢?




  

相关话题

  伴侣向你道歉时,反问「你错哪了」是好的方式吗? 
  陌生人啊,你坚持最久的事情是什么? 
  男性大脑和女性大脑有什么样的区别? 
  从原始的网状神经系统进化为脊椎动物复杂的神经系统,经历了哪些关键变化?这些变化提供了哪些进化中的优势? 
  为什么很多男人喜欢电视剧《欢乐颂》里的关雎尔? 
  怎样自我减轻焦虑情绪?你有什么经验? 
  从心理学的角度,怎样理解网络喷子的内心世界? 
  怎样去照顾临终前的亲属,不会招致遗憾? 
  女朋友在外面表现很不识大体,该怎么和对方沟通才能让她举止更大方得体? 
  卡拉扬的贝交全集真的很一般吗? 

前一个讨论
内蒙古通辽雪灾致 1 人遇难 5609 人受灾,极端天气该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下一个讨论
长得太帅会有什么坏处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