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博士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就完成了毕业所需的发表论文要求是怎样的体验? 第1页

  

user avatar   ke-wu-66-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泻药。

按照这种问题的标准第一步,首先法尔赛。需要看这部分的见我下面这个回答:

今年我在机器人学的行业认可一线期刊投了近十篇期刊(具体记不清了多少了),仅一篇不是一作,70%已接收剩余的正在二审,包括IEEE RA-L, RAS,ASME JMR,Mechanisms and Machine Theory,Soft Robotics等等,且今年机器人两个顶会IROS和ICRA均过。目前,我和我导师正在和包括西安交大,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的机器人组合作共事(双方大佬点头之后,我来带学生或者亲自一线做),涉足于软体机器人,柔性机构,无人机,航空航天工程,力学等等领域。目前正在为软体柔性机器人领域搭建建模理论,成果顺便写写学术著作和欧盟专利。我导师也在联系MATLAB,计划把我们已有成果做一个工具箱卖给他们。

这是下面我的个人主页,也可以逛逛我们组的工作。




我们组目前是欧洲Top的软体机器人组(DEFORST),和斯坦福和MIT有长期合作,且在对软体机器人建模方向和控制方向做出了较为让人印象深刻的贡献。在业界,著名的SOFA framework就是我们组开发和维护的。

一句话,记录在我博士计划中,我和我的导师现在想做的一些工作基本有近40篇机器人领域 tier1 期刊 paper的体量,目前才完成25%不到。我只有挑着最具代表性,贡献最明显的一些工作来堆积我的博士论文。有些时候我的导师都在调侃我,这些工作够我做个几年了。当然,我和我的导师之所以有这个底气和自信,是因为我所做的软体机器人领域和柔性机构领域还是在百花齐开的研究阶段,还未成为一个成熟的学科。其主要特征是,数学参与度相对不高(我指做应用数学的人没有进来太多)且大部分研究学者在做idea-driven的科研,停在concept proving的阶段。比如,提出一些新颖的概念尝试但不深入研究数学物理机理,以至于实验阶段大部分采用trial and error的方法完成。我在审Soft Robotics的时候就发现这种现象,这种初稿到我和我导师手上基本直接拒掉。一个成熟的基于数理的学科,比如机器人领域的另一个领域,传统的刚性机器人,底层数理理论已经做得非常深厚。在制造机器人之前已经有一套系统的建模仿真理论,才能保证其如今高度的工业产品级别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再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咱们国家的火箭和空间站研究如果还处于trial and error阶段,没有可靠系统建模方法,没有稳定的基于模型的控制器,没有完整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是不敢放上天的。

好了,前面铺垫了这么多,我就是要引入我目前做科研的一个重要观点和体悟,刚好也符合这个问题的表面含义。即在完成了毕业要求之后,应该怎么样规划之后的科研进程。基于我前面对基于数理的学科成熟度的分析,我建议:

把科研做成有深度的推进而不是浮于表面的短暂闪光。抱着把自己每一份科研成果当做建立一个学科理论基石的态度来做,为这座学科大山一步一步的舔砖加瓦。按部就班的规划出自己的科研路径,扎实而深刻的走下去。

可能前期不会有绚丽的大成果,但是这样的务实做底层理论是真正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我所在的领域,软体机器人领域中就有这样的学者,比如,Clemson University的Ian Walker教授组提出了蛇形软体机器人的一系列概念和建模方法;Khalifa University的Federico Renda教授组也在蛇形机器人动力学建模方法以及model-based的控制器设计方向深耕数年;我们组DEFROST, INRIA基于有限元分析对任意形状的软体机器人进行动力学建模,开发了SOFA Framework开源有限元软件为软体机器人行业(学术界和工业界)发展助力。Ian Walker来过我们组演讲,Federico Renda也正在和我导师合作带博士,我的审稿人工作很多都是由他推荐。

在柔性机构学领域,Larry Howell教授的经典著作Compliant Mechanisms开创了这一门学科,系统地搭建了建模,设计理念,分析方法的基石。我当时加到他的linkedin的时候超级激动,就像谢尔顿遇到霍金那种心情!

除此之外,咱们中国西安交大的陈贵敏教授也是柔性机构学的领军人物之一,近年来为这个领域的基础模型研究做出很多意义重大的工作。另外,北航的于靖军老师的近年来在柔性机构学的工作也令人印象深刻。当然,还有很多这样令人钦佩的前辈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他们,都是我的榜样!

再来点一次题,在各位大神博一就已经达到毕业要求时或者已经不再为paper发愁的博士同学们,下面是我最想和你们分享的一段话:

最好的科研是有仪式感和良知的,需要沉淀和积累的。没有科研连续性的和积淀的在各个热点科研中横跳,这是投机者和急功近利者的行为。把科研做成有深度的推进而不是浮于表面的短暂闪光。抱着把自己每一份科研成果当做建立一个学科理论基石的态度来做,为这座学科大山一步一步的舔砖加瓦。按部就班的规划出自己的科研路径,扎实而深刻的走下去。

最后,希望大家在自己的科研路上一帆风顺:)

关注我~痴迷软体柔性机器人的应用数学爱好者~担任过 SoRo,IEEE RA-L & TRO,RoboSoft,ASME JMR等机器人领域顶级期刊审稿人。


user avatar   zhao-wan-xin-1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半年收到两份录用通知。当然,主要工作都是硕士末年及博士入学前的暑假做的,博一只是接收战利品。


这两篇都完成于第一学期,字数都不多,11-12k字的量级,乃给刊物常设专栏量身定制,审稿期都在半年以内,是比较幸运的。实战训练打磨了文笔,验证了一些设想,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开了局面。于我个人意义非凡。

后续关于相关问题的一系列阶段性的、更系统的研究和更深入的思考,还需要更好的发表平台来展示。此事将在明年逐步展开,目前还须引弓待机。

按照新规,已达到创新成果要求。


Конечно,это только начало.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




user avatar   alexbisi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土博,没啥本事只能发点CSSCI凑数。读博学校规定文科类2篇CSSCI或1篇SSCI才能拿学位证。2016年9月博士入学,2016年10月8日拿到第一篇CSSCI用稿通知,2016年10月20日拿到第二篇CSSCI用稿通知。开学第一个月解决了毕业所需的发文要求。


体验是什么呢?肯定是爽啦。一开学就预定了该学年的一等奖助学金(6.3万)和国家奖学金(3万)。后来我用这些钱买了一台大疆、3个相机镜头。

而事实上,硕博6年期间,我的摄影器材都是通过发文刷奖学金买回来的。

最重要的,是可以没有任何拘束地、不为着发文的动机而进行自己喜欢的研究。但是,这种“没有任何拘束地、不为着发文的动机而进行自己喜欢的研究”的状态只持续了一个月。很快,我又沦入到不写论文不舒服的怪圈里。

我怕毕不了业,也怕不问爸妈要生活费后不够钱花,所以我要更多的奖学金——我要更多的奖学金,我就要发更多的论文——我要发更多的论文,我就要刷更多的文献——这些文献可以是无趣的,可以是自己不感兴趣的,但千万不能是对我论文进度没有帮助的——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了什么?

我很俗,可能也显得有点功利,没有一些知乎网友那种“用爱发电”去追求人类真谛的崇高理想。我只是担心毕不了业打乱了人生规划,担心再也不问父母要钱的自己不够钱花,不愿意忍受那种“文人就应该清贫”的成见。是啊,我怎么就不能安心读书的同时把钱给赚了?我心无旁骛、不急发文地蹲个老学究、乖学生、脱俗人的人设出来给你看,你给钱养我啊?谁说好好做研究就非得挂上“清贫”“耐得住寂寞”“穷”等标签?能一边研究自己喜欢的领域一边把钱赚了不是应分的吗?

虽然中途产生了一系列“贪嗔痴”的心理状态——贪恋发文,因没思路而嗔怒,痴迷于某个体系的观点,但是,伴随着这养成的,是自己的研究方法的训练和研究思路的厘清。

我觉得如果可以重来,我依然甘愿沦为“贪嗔痴”的论文民工,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我实在想不出比“靠发文拿奖学金”更高性价比的物质和精神享受了。但是,我可能会对自己的整个研究规划作出不一样的布局:

1.不要贪恋论文数量,应该围绕着自己论文成果里最为满意、最为擅长的领域,深入发掘,触类旁通,在此范畴内继续产出成果,保证论文的思想深度和领域密度,而不是数量。

2.凭借已有的成果,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认识同行大咖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保证自己和学科前沿、学科视野的同步。

3.博三的时候,利用现有的成果,大胆地与你有意向的用人单位沟通,试探意愿,尽早做出更合理的求职计划,尤其是在广州这种985满地跑的地方。

最后,若非颜值爆表、自带关系、导师狂宠,对于大部分读文科的【普通人】而言,博士期间多发论文终究是好事。




  

相关话题

  那部分不喜欢科研但读博的人是什么心态? 
  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读博? 
  为什么高校很多教授不搞科研还瞎指挥? 
  近年来多所 985 高校部分专业停招学硕,专硕比例不断扩张,是出于什么考虑?未来将有何影响? 
  如何评价翟天临的道歉信?北电风波是否就此为止? 
  为什么知乎里学术性的问题越来越少? 
  干掉多少科研人员,可以让地球科技退化至少一百年? 
  研一在读,已经获得教授职称的导师总劝我们出国读博,还说对他来说没什么好处,就是说出去光荣些,是这样么? 
  经济学博士怎样开始自己的研究? 
  研究人员称「当前臭氧浓度已引起粮食产量损失,中国小麦平均相对产量损失达 33%」,哪些措施能减少损失? 

前一个讨论
《长津湖》的票房在北美是什么水平?
下一个讨论
现在读博还能轻松地找到工作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