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30多岁决定脱产读博,必须先考虑清楚哪些风险,30多重返高校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第1页

  

user avatar   huo-hua-de-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问题百感交集,觉得一定要答一答。

  1. 读博比工作累

中国人长期有一个误区,就是觉得读博还是读书,其实读博早就是工作了,没有寒暑假,没有周末,每天11小时,一周7天,全年无休的干活。毕业前,听好多工作的同学抱怨,工作如何如何累,可当我工作之后,我发现工作相比读博真的轻松~什么才996,居然9点才到,居然9点就能走了,居然周末还能修1天,OH~YEAH!!

我22岁开始读博,算人生中体力最好的时段,读完的时候身体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以至于毕业后调理了半年才去工作。30岁开始读博,对你的体力精力会是非常大的考验,不知道你有没有家庭,如果有家庭,那将会是更大的挑战。

2. 不要试图靠读博来逃避职业瓶颈

人到30,很多人想读博,是因为觉得自己的职业发展收到学历的限制。如果你不是在高校或者事业单位,文凭在这些地方是硬通货,那么我建议你不要读。因为读完之后,一样是重新开始,你依然需要就业。博士无非是从事研发工作的门槛,如果你不想从事科研工作,我并不觉得博士学位会给你带来核心竞争力。

3. 不要想着学术圈单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学术圈尔虞我诈不要太多。而且很多学术圈的人一辈子在学校读书,留校工作,没有接触社会,情商低到令人发指,吃相极为难看。各种变态导师层出不穷,而且由于导师学生的关系极为不平等,学生基本没有限制导师的力量,导师真是为所欲为。

4. 读博之后的出路也不好

这里推荐 @贱贱 老师的各种劝退文,提神醒脑。

先得做2~3年的博士后,博士后出站可转特聘副高(3年),
特聘副高3年到期之后可再续聘一期(3年),之后不得再续聘
这8~9年都是聘任制的合同工无编制,无招生资格
数字上的话,大概每年新进200人,有10个左右可以转过吧,数据不绝对准确,但差不多吧~

学术圈是我见过竞争最为惨烈的地方,没有之一,这里面到处都是聪明人,而现在教职越来越难拿,你现在开始读博,都不知道五年后水涨船高到什么程度了。在美国,读完博士做博士后,一轮又一轮,到了四十岁还在做博后的很多,俗称千老。

5. 年龄是你的极大劣势

哪怕你读博期间极为优秀,披荆斩棘,硕果累累,你毕业都34-35了,大量的青年计划将与你擦肩而过。而在高校,你要是没有帽子,发展也会受限。现在的高校,就是一个拼帽子的地方。


最后还是给你点正能量吧。

韩家炜教授1949年8月11日出生于中国上海,197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85年在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获得博士学位。36岁才博士毕业,但人家是数据挖掘届一顶一的超级大牛。




  

相关话题

  作为一名研究生,如何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本211,硕985,去部属双非读博,然后走选调? 
  施一公到底有多牛? 
  研究人员称「当前臭氧浓度已引起粮食产量损失,中国小麦平均相对产量损失达 33%」,哪些措施能减少损失? 
  美国人自己不读理工科的硕博的吗? 
  如何看待计算机科学几乎渗透到所有学科的研究当中? 
  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无从下手怎么办? 
  如何看待同济大学陆兴华教授的文章《院士让饶毅而不让裴钢当,科研风气就能变好?》? 
  对你而言,如果在大城市能有的或能做的,在小城市某种程度上也能实现时,你还会留在大城市吗?根本原因是? 
  想问问读博的家人们,怎么平衡科研和生活的? 

前一个讨论
西安高校教师薪资待遇如何?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一战考研失败,故意延毕占了自己学弟学妹的保研资格的这种行为?





© 2025-02-2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