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怕是没有搞明白,项羽根本就不想当皇帝,也不想一统天下。
项羽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旧秩序守护者,他所崇拜的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所以他分封各路诸侯,自己也是一路诸侯,只是自己带有霸主角色,是调节各诸侯矛盾的世界警察。
从上古三代,到商周时期、春秋战国,千年时间里,从来就没有过什么集权帝制,唯一出现的一个就是秦朝,还短命的不行,二世而亡,所以大部分人都是不认同帝国制的。项羽是楚国人,楚国的贵族分封制最为严重,他骨子里就不认可什么帝制,他要做的是诸国霸主。
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知道项羽不可能杀刘邦。刘邦是独立的诸侯,有功无过,项羽凭什么去杀他,他可以打压,但是不会去杀了他,不是不能,而是这违背了他自己的政治理念,只要诸侯对自己表示顺从,就没有必要杀了他。这种霸主思维和帝王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霸主是允许他人的独立性,只要对方表示臣服于自己的权威就行,而帝王则必须是唯我独尊的,任何威胁到自己唯一性的都是敌人。
项羽杀了义帝,却不自己当皇帝,就是因为他反对这种帝制,要重回诸侯时代。
其他诸侯也大都是这么想的,管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对于统一天下没兴趣。韩信对于刘邦忠心耿耿,甚至项羽劝他三分天下他都不干,为什么攻克齐国之后却主动要求要做齐王,不是因为心里有野心了,而是韩信也是一个旧秩序观念者,他以为刘邦是要做一个新的霸主,就像项羽一样,等天下安稳了,还是诸侯林立,只是换一批诸侯罢了,他没把自己要求做齐王的行为当成是不臣之心,而是本来就觉得自己应该是独立自主的一路诸侯。
如果你要分析历史大势,就应该站的足够高,以上帝视角去看;如果你想搞清楚某个人的行为逻辑,就应该站的足够近,以这个人的视角去看,你就能理解他的许多事情。
(虽然评论区的历史发明家杠得很尬,但这里还是作个补充——先秦至秦代,中下层士人是从事生产的。)
公元前230年,秦廷正式发动灭六国战争。
公元前221年,为期9年的秦灭六国战争结束。韩、赵(代)、魏、燕、楚、齐六国的政治实体均被摧毁。
有关秦灭六国战争的过程需要特别注意一点,秦廷所摧毁的仅为六国的集权实体。除非当时秦廷掌握有某种惊世骇俗的异星科技,否则在短短9年间完成如此的伟大征服,唯一的方式只有接纳列国的地方官僚系统。
也就在这样的基调下,秦帝国这一特殊历史环境下孕育的怪胎正式诞生。这里的“怪胎”一词并非贬低之意,而是说明当时的客观情况。
直观一点讲:
秦帝国的心脏,是原秦国的中央官僚系统,其官僚体系上层基本有外籍士人所垄断,而且出现了进一步的家族化、世袭化情况;
秦帝国的骨骼,是原列国的地方官僚系统组成,在征服战争中,韩、齐两国本身有明显的投降主义倾向,而赵(代)、魏、楚、燕四国则在君王(含代王嘉)被俘后迅速平定,可见六国地方系统上相对比较配合,此时地方系统必有大部分被保留;
秦帝国的血肉,是周王领域中遍布的望族,战国时期的集权政治并不能真正解决基层问题,在广大的村镇,望族是真正意义上的统治力量。
更直观一点的概括:
相比于其后郡县制的成熟阶段,秦帝国与其说是由36个郡组成的帝国,倒不如说是秦廷和36个政治实体的超级大连横。
以上内容看似与项羽、刘邦的纷争并无关联,但在明确时代背景以后,我们才能看出当时项氏与各路诸侯的政治诉求。
公元前210年,秦帝国这一“大连横”建立的11年后,秦始皇逝世,二世皇帝继位。
公元前209年,一名“秦公子”与“楚将”在大泽乡勾结,而后又发生了更为诡异的一幕——这名“秦公子”复楚并称楚王,而且还得到了楚人乃至列国士人的响应。
是啊,一个“秦公子”得到“楚将”的辅佐,为什么在当时显得是那样的理所应当呢?其后甚至还堂而皇之地当上了楚王,甚至得到了楚人乃至天下人的认可。
期间的光怪陆离,也许你已经看到了些许似曾相识的影子。
那又是什么熟悉的影子呢?
在我们的熟悉的断代史中,历史学家会以公元前221年秦帝国的建立作为一个断代的节点。这是一道无可争议的分割线,在这条线之前是那个诸侯并立的纷争年代,在这条线之后则是一个崭新而雄壮的帝国时代。但是:
历史却给我们自以为是的无可争议一记响亮的耳光,它傲慢地告诉我们,延续2个世纪的纵与横的游戏绝不会因为我辈的断代而就此终止。
在纵与横的时代里,秦国诸公子向来都是最活跃的人群之一,他们利用母系、妻系的资源勾结列国重臣,利用质子的身份在列国朝堂的染缸中尽情翻滚,又利用上述方式争取来的政治资源以结交秦廷内部的外籍重臣。
公子扶苏。
尽管史书羞答答地不愿说出他背后的力量,但陈胜冒其名而称楚王一事已足够说明——公子扶苏与楚党、楚人、楚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必然十分密切,以至于赢姓血脉都能坐稳芈家江山。
也就在冒名的“公子扶苏”起兵反秦的上一年,真正的公子扶苏自杀身亡,受其监管的齐籍士人蒙恬也被逼迫自尽。
在这其中,扶苏与蒙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期间又有什么政治运作,我们实在是无从知晓。
但考虑到蒙氏在秦廷始终与楚党的沉浮有直接关联,又考虑到公子扶苏必然存在的楚系背景,两者之间的起承转合无论多与少都会引起朝堂间的动荡。
以上内容看似仍与项羽、刘邦的纷争无关,不过,接下来我们马上就能得出题主所需的答案。
试问,在战国时期的纵与横的游戏间,什么样的时间节点最容易出现天下大变?
在列国君主集中逝世或强势君主之际。
那么,在秦帝国时期,谁又是强势又仅存的君主?
始皇帝。
再看,那些蛰伏在帝国各个角落的野心家,又在等待哪个天赐良机呢?
始皇帝的逝世。
所以,在那个没有天灾人祸的年代里,“秦公子”一声莫名其妙地呐喊挑动了天下群豪——那是扶苏,那是楚王,那是纵长——帝国的地方官成片成片地附逆,不过此时写作“附逆”已不太准确,准确来说,帝国在地方的政治实体成片地从横方倒向纵方。
天下大变,就像昔日赵惠文王的逝世引发纵与横的快速洗牌。
公元前208年,“楚王扶苏”兵败身亡,其后“楚怀王”接替了楚王之位。横方开始进行反扑,纵方的势头依旧在延续。
公元前207年,楚将项羽于巨鹿击败秦将章邯,纵方已占据优势。
同年,楚将刘季攻入武关,灭亡秦国。至此,2个世纪以来的合纵首次失去了它的敌人。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确看到,前面一位答主提到的“项羽根本就不想当皇帝,也不想一统天下”,是欠妥的。
这是因为,所谓的项楚在根本上都不具备帝国抑或统一的基础,它本质上是一个失去敌人的大合纵,既不是王朝,也不是帝国,甚至都不是一个王国。
既然如此,项羽集团的政治诉求也不可能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怎么办。
接下来回看一下历史,通常合纵达到了一定效果以后,会发生什么呢?
纵方列国之间的火并。
当楚将刘季消灭秦廷的消息传到项羽的大营之际,项氏集团的成员们显然知道此时要筹备什么。
摆在项氏桌面上的议题,也就无外乎以下方面:
第一,关中事宜——秦国的崛起已经证实了秦川在地理上的绝对优势,而项氏的根基在战国后期的楚地(淮河流域及长江下游),占据此地完全没有可操作性,那么人为制造一个零碎的关中就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第二,南郡事宜——为旧楚地,也就是两湖地区。鄢郢之战时,秦军摧毁了楚国在该地的统治,不过从战国后期的历史事件看秦廷也没能在此处建立比较有效的统治,而淮泗方面的楚廷也对此处失去了兴趣。对于这个不稳定因素,项氏想占领也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因此需要在此扶持诸侯。
第三,齐、魏事宜——齐国诸田明显是秦末除项氏以外最为强大的力量,相比而言,魏公子在表面上的力量虽然逊色太多,但作为战国时期阴谋活动最广、最深也最为活跃的群体,其背后蕴含的能量不可估量。
实际上,在公元前206年,项氏集团要面对的强大对手并不包括灭秦的刘季。强悍的齐国,还有曾经让秦始皇下令务必诛杀殆尽的魏公子,才是西楚的真正劲敌。
那么,项楚在此时也就必须要占据昔日楚国核心的淮泗地区(此处指战国后期的楚国),并攥紧从前魏国核心的梁宋地区(此处指战国后期的魏国),一者可以看紧诸齐,二者可以将魏公子挤到晋地。
那么,关中和南郡的不稳定因素又怎么办呢?
必然要扶持一个人作为牵制,最佳的牵制地点就在蜀郡。
这样一看,刘季确实是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而无论如何,在公元前206年,拥有蜀郡的刘季所表现出的威胁都远不及齐、魏。
所以,答案出来了:
项羽在鸿门宴没有杀死刘邦,不是他不想统一天下,而是他准备坐稳伯长(霸王)的重要一步。
以当时项氏的实力,究竟想不想统一天下也不得而知,但即使是想,也要先想办法坐稳伯长才能进一步兼并天下。然而,残酷的现实是,以当时项氏的实力想坐稳伯长之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此,他们必须要有人在南方牵制三秦,在西方牵制临江,这样才能腾出手收拾东方的事务。
而项氏集团内部对究竟该把谁安排在蜀郡确有异议,其中的原因可能确有认为刘邦集团蕴含巨大的能力,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原因,比如有些成员希望自身能被分封到蜀郡。
那么,如果鸿门宴上杀死刘邦,而后铲除沛公集团,项氏又会是什么结果呢?
不知道。
可能来自蜀郡的力量并不会迅速坐大,在西方并不会出现超级威胁。
不过即使如此,看西楚在东方的纠缠,至少短期之内由完成类似秦国的大兼并并不太可能,当然由齐、赵、魏、燕等国完成兼并也不太可能。
一统天下不可能。项羽的脑海里就反对这个概念。他追求的是霸主分封制那一套。。。
真要干掉刘邦根本就不需要吃鸿门宴,一开始项羽的计划是用军事手段强行解决刘邦,所以说才会对军队下达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那么项羽为什么要下达这样的军事命令呢
因为曹无伤的告密
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第一,刘邦把着函谷关,不让项羽进去;第二曹无伤告密,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为宰相,而且把关中的所有宝物全部据为己有。
可以说如果这种事情是真的话,那不光项羽要干掉刘邦,那十八路诸侯没有一个会放过刘邦,因为这货太不厚道,想吃独食,那是犯了众怒
所以项羽命令诸侯军队击灭刘邦,本身就是顺应人心的做法
然后那天晚上项羽的叔叔项伯去了刘邦的军营,因为项伯跟张良是老朋友,张良曾经救过项伯的性命,所以项伯不希望张良跟刘邦一起陪葬,所以想去告诉他赶紧跑
张良在知道这件事情以后,立刻将项伯引荐给刘邦,刘邦在知道事情的原委以后,立刻对着项伯一通忽悠。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刘邦首先给项伯敬酒,然后再和他约为亲家,最后就说,我入关秋毫无犯,那是因为要等着项羽入关来接收,之所以把着函谷关不让人进,那是因为害怕盗贼入关,我在关中日夜盼着项羽前来,我怎么可能有反心呢?
这一番忽悠项伯什么反应呢?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项伯首先给刘邦做了一个许诺,然后说隔天你亲自来给项羽谢罪,换句话项伯已经有把握,能够劝说项羽将军事行动暂时的停止,因为项羽是最敬重自己的长辈的,只要自己说话,他一定会听的
然后回去之后,项伯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那就是如果不是刘邦先破关中,你怎么能够这么轻易的就进来呢?
换句话说,关中一带还有不少秦军的兵马,刘邦打进来的时候也花了不少的功夫,正是因为刘邦将关中的主力解决了,项羽入关才会这么顺利,如果这个时候杀了刘邦,诸侯会怎么想呢?很显然就是在告诉项羽不能在这个时候诛杀功臣
这里面还要说一下,那就是项伯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救刘邦的命,因为一开始项伯估计也是信了曹无伤的话,认为刘邦想要独霸关中的所有财宝和美女。
但是后来听刘邦解释一番之后,不管项伯是不是真的相信刘邦的话,至少他可以明白一点,那就是关中那些财宝和美女,刘邦并不想要独占,他愿意献出来
这样就好办了,只要刘邦不想吃独食,那么饶他一命那也无妨,所以他才会回去跟项羽说这件事情,而项羽从项伯的口中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其实心里面也是已经气消,而且对诸侯也有了一个交代。
因此才会有第2天的鸿门宴,这并不是一场杀戮的宴席,最起码对项羽来说不是,这是一场给刘邦一个辩解的机会,只要刘邦能够把这件事情好好解释清楚,双方就可以和解,所以鸿门宴其实是一场和解饭局。
所以既然已经决定置办鸿门宴,就本身就已经算是饶了刘邦一命了,所以根本就不存在鸿门宴上项羽要杀刘邦,真要杀刘邦就不用办这个鸿门宴了
鸿门宴的情况,项羽本部兵少于5w,又经过巨鹿之战一系列的战役,急需补给和休整.
诸侯联军20w+高祖兵马.
鸿门宴杀了高祖,高祖的手下班底肯定反,而诸侯联军怎么想?有功没过的高祖说杀就杀,他们的下场?他们不会反了联合攻打项羽?
这种情况下,项羽的胜率有多少?
杀高祖最好的时机时在,不开城门时,起兵攻打,然后杀了高祖,不给高祖任何机会解释.
这之后,再杀高祖没有任何道理了.
战略这种东西非常玄妙,事后来看平平无奇,但是最后的胜利者几乎都是战略路线正确的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袁世凯这个大总统脑子一抽称了帝,结果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现在看觉得这老爷子怎么这么蠢,可是你要是知道当年带头闹事儿的蔡锷是怎么支持袁世凯称帝的,袁世凯手底下这帮人是如何劝进的,而后他们又是如何第一时间跳出来反对帝制,宣布独立的。那么你就会发现,换做你是袁世凯,你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年的袁世凯称帝前几乎得到了所有军阀的支持,还有日本人也表示支持。舆论上,也是六四开。称帝一事怎么看都是十拿九稳。但,这成了袁世凯一辈子最大的败笔。在历史大方向上开倒车,再强大也会被碾压。
项羽的问题也在于此,他选择了称霸而非称帝。一攻占咸阳,就有人进言,让他踞有咸阳,成就帝业。结果项羽非要会老家去当西楚霸王。这一步棋选错了,后面基本就不用看了。秦朝用了15年实现的大一统已经深入人心。大家反感的是秦朝法令的苛严而非大一统。开历史倒车,回到多国并立的状态,自然不免战祸连连。在战争和贫穷面前,自来普通人选的都是贫穷而非战争。
所以项羽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战略选择错误。后来自己分封的王纷纷背叛他,英布,彭越,合起伙来围剿他。这个局面就是源于他瓦解自身势力,大肆分封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项羽即便杀掉刘邦也没有用。就好比袁世凯杀掉了蔡锷,他照样也会惨淡收场。战略上选错了方向,怎么样都不可能笑到最后。
本话题下得到万赞、专业认可的回答可能示意着知乎药丸。问题不出在那位答主本身,他顶多是没很好了解历史随意写了一个回答,而绝大多数人认可【项羽根本就不想当皇帝,也不想一统天下。】这样一个观点才是最严重的问题。
那个回答错把春秋诸侯和战国诸侯错理解为一回事,楚汉与春秋之间隔着二百多年的战国变法过程,项羽如果还保留着春秋称霸思想,那意味着他连战国列强的君主都不如。
战国列国图强中一大重点思想是强化君权,于是皇帝制度才从战国过程中逐渐诞生,意味着不集权无以图强,战国列强但凡有实力统一的都不会想着只是称霸一方,只是统一的过程太难。
但有一个数据很直观,春秋初期有一百七十余个国家,你们知道战国时期有多少个国家吗?只剩下十几个国家,强国通过兼并,让春秋列国缩减到十分之一。列强对地区进行小一统,才会产生秦国大一统,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说项羽想要恢复到春秋时代的政治格局,相当于一个现代政治家想要恢复到清朝早期的政治模式,根本是不可理喻的,那说明项羽的思想先进性连任意一个战国图强的君主都不如,亦远不如提成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
楚国的贵族分封是最严重的,可县制最早是由楚国发明的,通过非分封的手段去治理地方,这就是强化君主权力的体现。楚国的君主不是不想集权,而是变法阻力太大,成为七国之中变法最不成功一个例子。
那位答主认为【刘邦是独立诸侯,所以项羽不会违背政治理念去无故杀刘邦】是错误的。项羽分封后不久就无故杀了韩王韩成,改立韩国贵族郑昌接任韩王。项羽废韩成是因为韩成无军功,可是无军功就无军功,你杀他干嘛?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他当时的实力还不足以完全控制天下政治,他的嫡系楚军数量并不多,大多数都是诸侯自己的部队,由此他没法彻底打破格局。
而项羽集团第二号人物范增是力主要杀刘邦的,刘邦对此的评价是:“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由此可见项羽就算顶着压力杀了刘邦其实也没什么,项羽东归后一样遭到诸侯围攻,给了刘邦还定三秦的机会。项羽杀了刘邦后东归,同样也是要面临诸侯群殴,所以杀刘邦更划算。
项羽没有急着称帝,主要是实力不足。他分封的举措却暴露了过分多的野心,反招致田荣、陈余、彭越围攻。项羽给自己分封楚地,是把故魏、韩、宋等丰饶地区给了自己,楚、魏、宋三国古都尽在手中,经济实力非常强悍,西魏王魏豹被改封回老家山西,赵国被分裂为代国、常山国,齐国被分裂为三个国家,燕国分裂为燕国和辽东。
如此,任谁都能感受到项羽的威胁,各小国单独面对项羽都是不堪一击的局面,强国邻近,如芒在背。这已不是项羽和诸侯的思想止不止于称霸的问题,而是这样的政治格局让他们没法不打。项羽造成这样的格局,也没法不去打统一战。他没能够成功是战略出了问题,深陷齐国战场,统一步伐严重受阻。
再则,帝制和分封制也不矛盾。秦朝灭亡一个因素是步伐走的太快,没办法有效统治故秦地以外的封地,这是局限性问题。刘邦吸取秦朝的教训,西边实施郡县制,东边实施分封制,以郡国并行制度取得平衡。刘邦在世时消灭异姓诸侯,经历吕雉、刘恒、刘恒、刘彻数代人消灭了同姓诸侯对中央牵制,才使得八百年分封制名存实亡。
项羽杀了义帝又不称帝,仅仅是因为实力不允许,时间太短还来不及。刘邦也是在击败项羽后才称帝,至少手上拥有全国一半控制权,称帝才不畏惧各国联合征讨。春秋的政治制度是有天下共主的,倘若项羽信奉春秋制度,那么他尊奉义帝和称霸就不冲突。没有共主何谈有诸侯?那位答主说【反对这种帝制,要重回诸侯时代。】是严重违背常识的。
没有共主则各自为主,那就是战国晚期的政治格局,答案回到上面谈到的,战国列强都企图高度集权,只是大多没足够实力统一,但他们兼并周边国家已证明其政治思想在统一的过程里。项羽随意弑君恰恰证明他是可以打破春秋礼制的人物,故楚国老将评价:“项羽为人僄悍滑贼,诸所过无不残灭。
既然项羽没可能不想统一,那么通过项羽的政治理念来推断出他不杀刘邦的原因,肯定是错误的。
只要了解战国到楚汉政治思想的一些基础问题,没可能会赞成【项羽根本就不想当皇帝,也不想一统天下。】这样的观点,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论调可以大行其道,得到万人追捧,还赋予专业之名。难道春秋和楚汉之间隔着二百多年不是常识吗?难道战国中的国家只有春秋时期十分之一不是常识吗?
外挂版
爆改版
正常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