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朝廷征辟学者名士为官,已是稀松平常。前有李膺、杜密,后有卢植、孔融。
而管宁,称得上是其中的异类。
祢衡是三国时期最有特点的高洁之士,他不畏权贵,敢于直言,就像一名摇滚歌手,看不惯人间腌臜,骂不尽世态炎凉。他狂傲,他不羁,他反抗,这些特征毁灭了祢衡,也成就了祢衡。
管宁也很傲,但与祢衡的桀骜不驯不同,管宁的傲,是冷傲,是孤悬于崖壁之上的亭亭梅花。
华歆捉金掷之而去,废书出门看轩冕过路,这一切被管宁看在眼里,便与他割席断交。
你追求的是名利,我追求的是学识,我们不是一路人。拜拜了您哪!
可以说,管宁从一开始,就对名利相当淡薄。他不像祢衡,看不惯便要骂,管宁对世俗,更多的是乱世纷扰,我仅自处的出世态度。世间的一切,仿佛与他无关。
但他的这种态度,又与嵇康不同。嵇康,竹林七贤之首,狂放任性,旷达傲世,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兴之所至便在自家柳树下锻铁,有时打铁打累了,还会泡进泳池里歇一会儿。这是一种典型的老庄处世哲学,是道家清静无为,纯粹素朴的处世态度。对世俗,他采取的也是道家一贯的隐居山林,藐视一切的姿态。
而管宁代表的明显是儒家思想。
《三国志》记载,管宁长八尺,美须眉,可见,他是很在意自身的形象的。这也符合儒家“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处世哲学。
他的行为也符合儒家宣扬的治学思想。在辽东,他“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洒脱。
而且,我们也可以从他所代表的学术思想里,找出他为什么会做出“割席断交”这种看似极端行为的端倪。
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道而生。
孔子说,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与谋。
各位自己思考。
割席断交,管宁对人性人心的敏锐已经初见端倪。
到了公孙恭上位,他对人心的揣测便大放异彩。
公孙康死,其弟公孙恭上位,即使从未参与过政治,管宁也一眼看出,他的侄子公孙渊肯定不会久居人下。
辽东的祸乱就要来了,这里已经不是适合隐居的地方。
于是管宁离开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辽东,千里迢迢回乡避祸。
后来发生的事情证实了他的揣测。由此可见,他对政治的敏感度相当高也相当准确。这样的人如果参与到政治里,会发挥出怎样的能量,实在不敢想。
但他却没有这么做。管宁回乡之后,连续拒绝了曹丕、曹睿、曹芳三人的征辟。
他的老同学,被他割席断交的华歆,此时已官至司徒,位列三公。但他主动表示愿意把位置让给管宁。
可管宁仍然没有给面子。
他的志向不在此。
君子务本,本立道而生。管宁的本,就是学问。只要有学问,就有了一切。这就是他的处世哲学。
三国时代躬耕之士很多,但像他这样的,除了郑玄,再无第二人。甚至郑玄可能都差了一截,因为管宁一辈子没有沾染过政治。
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聪颖的人,一个好人。
陈寿对他的评价,翻译下来其实就这三句话。
(最近忙着把刚买来的几本书啃完趁着午休来答题谢邀啦李sir)
郭淮认为诸葛亮占领北原,就能断陇的结论,纯属YY。假定诸葛亮占领北原,就是下面这个局面:
所以,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去陇右。
断陇,就是断绝陇道,切断陇右和关中的联系,以达到蚕食陇右的目标。
源于陇右和关中平原,都在黄土高原上,而陇右地势高于关中平原,两地之间主要靠谷道联系,所以连接陇右和关中,主要就是依靠2条谷道,一是陇山道,二是陈仓渭水道。
诸葛亮在一伐时,从祁山道出兵陇右,三郡投降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守住陇山道的西口-街亭,诸葛亮本人“称兵上邽”(《曹真碑》),亲自围住陈仓渭水道的西口-上邽(郭淮驻守)。
诸葛亮五伐,在关中断陇,即使断成功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诸葛亮压根就没有派兵去陇右。
在关中断陇,周边都是敌人,要守住开阔地几十公里,才实现断陇,完全是搞笑。
所以估计郭淮这种说辞,也许是为司马懿守不住渭南,而在后世补写的开脱之词。
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