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直江兼续是否确实像后世影视娱乐作品中所塑造的那样始终追求正义仁爱? 第1页

  

user avatar   wwbh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我们要明白,人对世界的认识过程是有反复性的。也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直江兼续举例,如果我们把他的一生看做是一个实践过程,那么当时人流传的故事和记录就是对他的第一次认识。后世的各种作者不断的通过自己的实践——也就是考证,挖掘和写作,帮助后世人形成了新的认识,如此循环递进,最后呈现给我们一个今天的直江兼续。

直江兼续在早期历史环境下是符合当时历史环境的正义仁爱这一评价。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战国时代的评价标准与今天的评价标准有巨大的差距。这就会出现很多人说的情况:虽然名义上兼续头上顶个爱,但从一个个事例上怎么看不出来呢?因为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的认识,我们和四百年前的人是不一样的。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放在历史人物生活的具体时代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今天一把火烧了北京,你大概要被摁在历史的审判台几千年。但如果你在几百万年前一把火烧了北京,你大概会成为中华民族传说中的火神。如果你是在几十年前烧了东京,说不定日本政府还会给你发个一等旭日勋章。我们不能在2016年太太平平的太平洋上骂李梅等二战英雄不人道,也不能指望直江兼续在1616年就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办事。

和太平洋上的冷鹰谈笑风生后,我们该讲讲出偏差的事了。之所以题主会觉得有偏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论是编剧导演游戏制作者还是最后的消费者,都是当代人,都不可避免的会用当代的视角来看古代的人和事。这就会把1616的爱拍成2016的爱。但是没办法啊,如果让陈独秀和宋教仁当编剧来写国共两党初创的历史,这剧过不了审啊,过了审不合观众口味无人问津啊。

第三个要谈的是我们认识的主要来源,也就是日本史料的问题。在谈陈寿《三国志》时,有个词经常被提到,叫“专美传主”。在日本史尤其是战国史上,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探讨三国问题时,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人拿本三国演义就出来说话了,一些书比如《零陵先贤传》《江表传》《云别传》里要是出了个孤证,大家也都小心翼翼。但是在战国史上,类似零,江,云这些东西满天飞,不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根本分辨不了。

讲完这三点,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论游戏人物和历史人物的差距,越后上杉不是针对谁

连兵都是女的!




  

相关话题

  汪伪政府是如何在家属都在日本的情况下教育民众爱国的? 
  能否讲一讲中国外,各个国家其传承的精神,他们所敬仰的传说、故事,或者是人人向往的奇闻小逸事? 
  宗主国能给被殖民者带来什么好处? 
  对日本文化,国人有哪些误解? 
  假如你现在穿越到清朝,成为末代皇帝溥仪,如何凭一己之力翻盘?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历史上有哪些偶然事件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松赞干布死后,文成公主的生活是怎样的? 
  怎样评价和珅? 
  乐毅伐齐为何攻不下最后两座城池? 
  「据说,日本每人每年要读 45 本书,每个住宅区的居民只需步行几分钟就能看到图书馆」这样的话有依据吗? 

前一个讨论
新游戏王的禁卡有那些呢?
下一个讨论
德川幕府在黑船事件前有什么政绩?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