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45.5万/40.5万是最准的数字,毕竟中国战场几乎一直是日军占据主动,也没有大型围歼战,自情自报原则是适用的。你总不能拿战报上写的对方损失来说事吧,毕竟诺门罕的空战战报是个什么样子大家都懂。至于真不真实,那只能看日本人良心如何了:是为了骗经费多报伤亡还是为了面子少报伤亡谁知道呢。
至于检验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去档案馆把所有服役人员的信息查一遍,去了中国没调去其他战场而且没回来的算死在中国。只是这种项目没国家支持不太可能,而且鬼知道信息能不能找齐,被烧了也不是不可能。
另外就是各位对部队的组成可能不太清楚。一线战斗部队的数量并不是压倒性的,一个四单位挽马师团总额25375人,步兵大队(除本部)+骑兵联队(除本部)总共11983人,一线战斗员数量比这个数字还要少一些,剩下的大多数是指挥、炮兵和各种后勤相关。如果没有被包围而是正面作战的话(正好是中国战场大部分战斗的态势),实际上能够被杀伤的士兵是很有限的,一次战役死亡一两千人就“损失惨重”其实是很正常的(按照1:3的死亡受伤比计算,一线战斗员差不多没了1/3-2/3,再打下去恐怕要从后勤队拉人了)。
这种阵地战的伤亡可以参考第二次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苏军打了快一个月,当面德军也是血战到底,结果行动开始时拥有114176人、行动中接收了不少援军的20集团军在遭受58525人的伤亡后就打不动了(其中13929人死亡+1596人失踪);同时再去看斯大林格勒的伤亡,10月3日-31日德军51军下属部队(即巷战主力)的伤亡为9404人,具体到单日,以11月11日的进攻为例,德军出动6个步兵师+1个猎兵师+1个装甲师,总共死/失踪90+伤371。二战并不是一天在狭小地段伤亡上万人,其他地方保持沉寂,而是到处都在展开战斗,单场战斗的伤亡并不会很大。
实际上中国战场造成46万日军的死亡其实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毕竟囿于国力没办法像苏联人一样能一年造几千万枚炮弹然后全部倾泻到敌人头上,只能用步枪和少量轻机枪去对抗体系比较完备的日军,一些部队还能打出还算不错的交换比,不能说杀伤日军没有预料中的多就否认数字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