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是干什么的?
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人。
第一他们是手握大权。被君主信任
第二他们有理想,有抱负。
第三他们不重视自身得失。不重视名声。
这不是学派的限制,而是个人的选择。
所以法家一直都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为公方向的极端。
而儒家另一个为私的极端的是俗儒。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聊。其一,战国时代的学术流派并非泾渭分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法、儒、墨、道、兵等流派是后人归纳总结出来的。这种分类是为了后人在学习和研究上更为方便,但是这种分法并非十分准确。思想本身就是在交流中发展,在碰撞中相互借鉴。思想流派并不是完全封闭式的,例如儒并不完全排斥法,法也不会无视道。荀子本人是儒家的底子不假,但是战国末期的儒家已经跟孔子那个时代的儒家有了很大区别了。在各种思想经过激烈的交流碰撞后,可以说荀子本人是以儒为底但也精通法家的大学者。
其二、学生一定会完全按照老师的所设定的方向去发展吗?或者说,有什么样的老师一定就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吗?人都是有大脑,有主观能动性的。比如马云是学外语的,他今天所从事的事业跟外语有很大的联系吗?李斯与韩非都是很聪明的学生,他们在吸收老师精华的同时也会主动思考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一个聪明的学生,绝对不会完全抄袭老师的思想,也不会机械的学习老师所教授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永远都是静态的,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中使用和升华知识,这完全靠学生本人。一流的学生永远着重于学习思考方法而不是知识本身。
就拿李斯来说,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看到厕所里吃大便的老鼠,遇人或狗到厕所来,它们都赶快逃走;但在米仓看到的老鼠,一只只吃得又大又肥,悠哉游哉地在米堆中嬉戏交配,没有人或狗带来的威胁和惊恐。 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李斯认为人无所谓能干不能干,聪明才智本来就差不多,富贵与贫贱,全看自己是否能抓住机会和选择环境。这是李斯对外部环境的一次经典思考和总结。
在一个追名逐利的时代里,李斯想做那只米仓的老鼠,于是他权衡利弊带着满腹学识来到了秦国。秦国的大环境决定了李斯只能用法家的方式做事,否则他不可能实现荣华富贵的个人理想,从而我们今天所看到李斯就是一个法家人物了。
其实,不难推断出,作为荀子的两个优秀弟子。李斯与韩非都是儒、法皆通的人物,但是在一个为名为利的时代里,他们要去秦国打工,就必然要展示出老板所急需的技能。他们去秦国不是去搞学术研究的,是要实实在在拿出统治者满意的策略的。在唯法独尊的秦国,除了法家思想其他都是渣渣,李斯和韩非都是聪明人,不会去逆嬴政的龙鳞。
孔子传道给曾子,曾子写了篇心得报告《大学》。曾子传道给孔子的孙子子思,子思又写了篇心得报告《中庸》。子思则传道给孟子,孟子不错,写了不少论文。至于荀子,也有一部著作传世,但到底有点掺水了。而且他的学生出了几个半吊子,像李斯、吴起这些人便是例子。
---------------------------------南公怀瑾《论语别裁》
我个人的看法,哪有什么法家,都是儒家。
孔子为了鲁国好,上台就砍了少正卯脑袋的时候,比你们心目中的法家还法家。你们真以为儒家见血就吓得捂眼睛么??
一个思想言论,如果认为是小小的事情,无所谓,滥慈悲,滥仁爱,往往误了大事。我们看孔子自己的作为就知道,他在鲁国当司寇的时候,虽只干了三个月,但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少正卯,就是因为他言伪而辩,可以乱正。现在有一派反孔子的人说,孔子杀少正卯是为了自私,因为少正卯思想、学问比他好,学生比他多,他吃醋了,把少正卯杀掉。这些论调,初听似乎很有趣,事实上少正卯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孔子的学生也常常跑去听他讲,当时被他诱惑去了的也很多,所以指孔子为了报复而杀少正卯。当年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和现在批孔的这些歪文章、歪理论都写得很好。这一点我们要注意的,天下写歪文章的人,笔锋都很厉害,很吸引人,有煽动性;而正派的文章,不易吸引人,好东西写成文章不吸引人;但那些歪才对于正派的东西却写不出来,这也是怪事情。写煽动性文章的,都是少正卯这一类的人,这类人不一定站得起来,可是他的文章会鼓动社会风气,乃至影响整个社会。所以人的讲话、文章,如本身没有道德基本修养,便成为巧言乱德。对于这种事,孔子认为一定要处理,否则成为姑息养奸,也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们对“小不忍,则乱大谋”作了这两种解释,姑且可以这样分开来运用: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
------------------------南公怀瑾《论语别裁》
吴起是曾子的学生,同样是没有毕业的,都是书不要读了,追求现实名利的角色
------------------------南公怀瑾《论语别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