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在NMR,质谱等现代的分析技术发明之前,“上古”的化学家是怎样研究有机化学的? 第1页

  

user avatar   tan-zi-b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像楼上说的那样,一步一步拆解。

首先是要确认你的化合物是纯的,这一步用熔点法之类的方法鉴定。

然后就要确定化合物的最简式。这里用燃烧法。称定量的化合物在足够的氧气中燃烧后测量CO2,H2O,N2的量,这样子推出原化合物的CHN的比例。剩下的质量就是氧了。根部这些元素的比例可以求出最简式,例如葡萄糖这样测出来就是CH2O。

可以从最简式看出来不饱和度。还是一上面葡萄糖为例,不饱和度是1,这就提示分子中有一个双键或者环。加氢吧,一般能加氢的就是双键,不能加氢的可能是环,也可能是酯/酰胺之类的。

接下来就是各种当时已有的分析技术,比如紫外吸收,可以看到是否有双键和芳环;红外光谱也可以提供很多官能团信息。

有了大致的官能团信息就开始拆解吧。

比如怀疑有双键,那就做ozonalysis,看看是不是得到两种产物;如果有变化但是只有一种产物那就是环内双键。产物是醛还是酮?打个红外光谱看看,这些能提供双键上取代基数目的信息。

怀疑有甲基酮?卤仿反应了解一下。

化合物呈酸性?可能是个羧酸,脱羧一下看看?

确定了是有羧基,但是怎么看羧基周围的环境呢?用已知的醇做个Ficher酯化,从相对速率猜羧酸alpha碳上的取代基数目,醇同理。(貌似是这样,多年前上过有机结构鉴定,教授最开始讲了一些现代分析技术出现之前的老方法)

这样一步一步走下来,每一步减一两个碳,最后得到的简单化合物和已知化合物比对。

对于每一步反应,你都要猜测反应的位点,最后通过逆推导猜测最开始的化合物结构。

对于复杂化合物,这些步骤需要大量的纯化合物和很长的时间,可能一整个博士毕业论文就是一个天然化合物的鉴定,更别说有的化合物结构上就几乎不可能这样测出。

所以你现在明白为啥天然产物合成的潮流出现在NMR以后了吧,在那之前压根就没有多少天然产物被鉴定出来,更别说合成了。




  

相关话题

  为什么菠萝要泡在盐水里? 
  如何评价曾被寄予厚望的某些高材生,从清华北大毕业后,赴美留学发展不归? 
  如何评价文章《乡村的孩子,我为什么建议你读个博士》? 
  如何用平常人的语言一句话概括你的论文? 
  实验降温时为什么要用液氮,用液氦、液氢不行吗? 
  读博是选择清华的普通导师,还是中等 985 成果比较好的年轻老师? 
  周围的科研同事很少有家财万贯者,有没有富二代做科研的?没有经济压力的优秀子弟对科研的态度是什么? 
  假设太阳是一个乒乓球那么大,那么接一盆子水浇上去会发生什么? 
  进了一个老师只让做横向课题的课题组怎么办(ps:985化学硕士)? 
  如何看待称亚铁氰化钾加入食盐是阴谋的行为? 

前一个讨论
是不是本国人对自己的母语语法的感知都不强?
下一个讨论
(好奇)语言学家是研究什么问题的?





© 2025-04-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