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很想知道,如果连“空白”都不知道在哪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填,怎么想得出“真问题”。
要是填补空白真做实了,其实就不必发出这样的感慨。问题就在所谓“能提出大科学问题”和“填补空白”都变成虚头巴脑的口号。
这样说起来很容易,看起来很正确,但是实际上呢?
经常有人问我为何不考虑继续做教职了,就这样说吧,在经历了几次面试和沟通后,我就彻底不想搞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正是四川大学的期刊分级。(注:以下的信息为2020年时的分级信息,不一定和今天的完全一样)
当时我也参与了四川大学的面试,然后有个环节就是关于川大的录取标准。他们表示使用川大自己的期刊分级,然后看完那个分级,我就被彻底恶心到了。
根据川大的说法,A和B级期刊比较有用,其中A类非常推荐;C类作用不大,D类完全没有用。
然后A类基本就是Nature、Science、Cell 这些。此外还有大量的综述类期刊。
B类有JACS、Angew这些,不过还有个CC,大家都在纷纷讨论这个CC是不是用来让标准看起来不是那么难的。
我当时发表的大部分文章都是C类,比如ACS Photonics、JPCB。虽然这两个杂志其实reputation已经很好了,其中JPCB虽然影响因子不高但是在物理化学领域的影响力还是很高的。然而,它们都是C类,相当于对于申请川大教职没什么帮助,而且对于未来在川大继续做教职也没有任何帮助。另外一个物化领域非常好的一个杂志JPCL也是C类。还有界面科学领域的最著名期刊之一Langmuir(以诺贝尔奖得主Langmuir的名字命名),也是C类。
虽然我的文章很多文章是C类,但是起码还能对D类五十步笑百步一下。Optics Letters 和 Optics Express都是光学领域的顶尖期刊,但是它们居然都是D类,相当于被川大认为是纯粹的垃圾。。。大概是因为它们的影响因子的确不高吧。(注:2020年12月OL和OE已经从D级升到C级了,从垃圾级变成了没用级。感谢评论区指出)此外,JCP作为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学领域的老牌杂志,影响力还是不小的,很多相当重要的物化领域的论文都是发表在JCP上。但是JCP也是D类……
看了这些我就明白了,川大期刊分级,应该就是期刊全部放在 excel 里面,列出影响因子,然后点击从大到小排序,然后划分ABCD级的。这样一来,物化领域的怎么可能比得过那些做生物和材料得呢?
川大这样的分级制度,必定会导致只有生化和材料这些方向的(在化学领域内)才能当上教职,之后也只有生化和材料方向的才能留下。这样的环境是鼓励提出真问题的环境么?(实际上对于四川大学期刊的分级制度知乎上已经有很多讨论了)
川大校长,请您先好好审视一下贵校的期刊分级,再来谈谈提出真问题这类事情。期刊分级,只使用比大小功能,绝对是完全不够的。
我博士期间的一作论文列表
PNAS
Annual Review of Physical Chemistry
ACS Photonics
JPCB
Langmuir
川大校长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如何培养顶尖的科学家。
这个问题在全球都是难题,因为研究人员作为一种职业,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生存问题。在这个行业,得先活下去才能做科研,这是每个博士生刚入学的时候,导师就应该告诉学生的。所以为了活下去,就出现了川大校长批评的现象,也就是填补空白的工作多,真探索大问题的少。能提出真问题,大科学问题的人才,其实不少,但是提出了有没有能力去做,有没有实力活的很好,是另一个问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顶尖科学家的数量必然不会很多。而且,很多大科学问题,需要全球跨领域的协作,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持续投入。
这个问题,国内国外问了几十年了,所以不着急,慢慢来。川大校长这个说法,与其说是给科研工作者提出的问题,不如说是他这个层面以及往上的层面的人要解决的问题。谁有资源有能力分配做学术的各种生产要素,谁就有责任去把这个问题做好,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