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与模拟运算,在未来真的可以解决磁约束核聚变技术中所有关键问题吗? 第1页

  

user avatar   jiehou19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仅仅靠计算当然不能解决核聚变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可以说,任何自然科学领域的进步都不能仅靠理论计算。研究自然科学,肯定要通过实验手段跟自然打交道,这一点是由自然科学研究的本质决定的。

科学Science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的scientia,是“知识”的意思,但实际上,科学中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取知识的那套方法。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知识的获取过程大致需要两步:

  • 实验观察到新的现象,并且这些现象用现有理论无法解释
  •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修改现有理论或提出新理论,并对类似的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和理论就好比科学的两条腿,交替前行才能驱动科学的整体发展。

举例来说,在爱因斯坦当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前,学术界普遍接受“以太”理论,认为存在一个绝对的参考系,基于这个参考系可以确定物体绝对的运动状态。特别是当光的波动性被发现之后,基于机械波的经验,人们先入为主的认为光的传播需要某种介质,纷纷猜测这个介质就是以太。

好了,有了以太这么个理论,就可以做一些预测了。既然以太是光的传波介质,那么光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就是确定的。但是,地球一直在运动,相对于以太具有一个速度v,因此如果在地球上测量光速,在不同的方向上测得的数值应该是不同的,最大为 c+v,最小为 c-v。

有了预测就可以做实验验证了,于是大家就想办法去测量光朝不同方向传播的速度。最早把这个实验做出来的是迈克尔逊和莫雷。不幸的是,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两伙计测了半天,发现光速在误差范围内始终是不变的,跟参考系的选取没有关系。

再往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爱因斯坦出场了,为了解释光速不变的实验现象,一篇《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横空出世,狭义相对论就此诞生。

如果没有前人的实验数据,爱因斯坦很可能根本意识不到光速是不变的,自然不会去研究光速为什么不变,更不会有后面的相对论了。

回到本题,不管是核聚变还是其他自然科学领域,只要是理论计算,就必然包含一些假设和近似。而验证这些假设是否合理的唯一手段,就是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

如果没有实验,仅仅通过计算模拟来研究核聚变,短时间内或许能够取得一些进展,但这这就好比把一个人的一条腿锚定在地上,另一条腿再怎么努力,带来的进步也是有限的。




  

相关话题

  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算法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比较具体的应用? 
  为什么新增特征有时候会对模型带来负面影响? 
  神经网络为什么可以(理论上)拟合任何函数? 
  为什么机器学习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总是失败? 
  未来20年,新技术将从哪些方面改变人的消费方式? 
  Deep Learning 的专家如此急缺,它难在何处? 
  神经网络中 warmup 策略为什么有效;有什么理论解释么? 
  如何评价 Kaiming He 在 ICCV 2017 上拿下双 Best 的 paper? 
  在CV/NLP/DL领域中,有哪些修改一行代码或者几行代码提升性能的算法? 
  未来20年,新技术将从哪些方面改变人的消费方式? 

前一个讨论
力的传递是否超越了光速?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文章「寒窗苦读 23 年,一年收入 15 万」?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