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孔子反对铸刑鼎,是否可以理解为反对刑法?这与他推崇管仲是否有矛盾之处? 第1页

  

user avatar   fan-fan-91-21-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

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子产铸鼎,这个鼎是放到广场上,宫门口吗?当然不是,这个鼎是放在庙堂之上的。

如果是放在广场上,宫门口,那么任何人都能看到,鼎上面的刑法,这个符合“宣而罚之以为令”

结果就放在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的庙堂上,这就是“不宣而罚之以为报”。

另一个,法令是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修改的,如果铸在鼎上,你要怎么改?一部无法修改的法令,他的功效就会变得呆板。随之社会也会变得呆板,法令最后限制了社会发展。


user avatar   SmallBill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我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直接复制一段过来吧:


《左传》载,子产铸刑鼎(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文法),成效巨大,孔子听人说子产支持百姓讨论施政的好坏,又听说有人诋毁子产,义不容辞地站出来为子产辩护:

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后来子产去世,孔子甚至为他流泪,给了“古之遗爱”这样的高评价: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一书,赞美子产而抨击赵鞅、荀寅;孔子其人,赞美子产铸鼎而抨击晋国铸鼎。在这一褒一贬之中,孔子对「成文法」的态度,想必是不言而喻的。


孔子针对的根本不是铸鼎,而是铸鼎的人,以及这个鼎上到底刻的是什么法令。

孔子称:

晋其亡乎,失其度矣!

“失度”的评价很显然是在批判晋鼎的条文缺乏弹性,是很僵化的刑法。

况且孔子说的也没错——晋国真的亡了。


我们不能因为看到晋国铸鼎,有其“成文法”的积极意义,就忽略了这个晋国的鼎法其本质是个恶法;我们也不能因为看到孔子批判晋国铸鼎,就认为孔子是在反对刑法、成文法。

看点积极的,比如,孔子的预言还挺准的。

(๑•ㅂ•́) ✧


之前的回答是:




  

相关话题

  为什么孔子懂那么多道理还是逃脱不了被驱逐的命运? 
  我想问儒家思想的拥护者你们理解透儒家思想了吗,动不动就拉黑真·玻璃心? 
  最近在学论语,越学越觉得孔子很愚蠢怎么办? 
  这个时代更需要爱因斯坦还是孔子? 
  孔子弟子三千,为什么鲁国没有强盛起来? 
  为啥天庭里没孔子的仙位呢? 
  说儒家“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是因为儒家倡导“大同”而不去“实践”大同吗? 
  孔子是否被神化?为什么? 
  孔子的道和老子的道有何不同? 
  儒家面临改朝换代时他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前一个讨论
轴心时代中国哲学著作为什么都晦涩难懂脱离生活缺乏举例能力,而希腊著作却通俗易懂?
下一个讨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于道来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其意义是什么?





© 2025-05-1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