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张扣扣一案二审维持原判,以故意杀人罪、故意毁损财物罪判处张扣扣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第1页

     

user avatar   liu-kai-94-14-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观点,结果正义不等于程序正义。

虽然平时不太爽大法党,当事律师也在本问题的回答中很多表达带有煽动性,过多陈述了张扣扣的某些“善意”行为,让人反感。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直接拒绝了张扣扣的精神鉴定,实际上是审判中的重要瑕疵。

死刑判决,检察院和法院都务必要办成铁案,方能避免错杀。

虽然张扣扣的案子,从常理判断,确实可以认为完全不是精神错乱。

但质疑必须得到解答,而不是用自由裁量权直接做答。

这关系到的是一个罪犯能否获得充分辩护的权力。

即使是一个罪该万死之人,也该留点时间让他心服口服再上路。

否则,审判跟私刑就没有了区别。


user avatar   ci-hu-pan-xiao-q-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年他母亲向一个不到十八岁的男性脸上吐唾沫,拿扁担击打对方头部流血,后对方抄起铁棍还击了一下,导致了这场悲剧。

但并不是什么惨无人道的弑母案。

因为是你自己挑的事先动手,且对方认罪态度良好积极赔偿,更何况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过失致人死亡,七年的判罚没有问题,对方的“恶”已经受到了惩罚。

这一切都有张扣扣的父亲和姐姐亲口承认。


律师说张扣扣回家见到物是人非睹物思人,一下子没忍住激情犯罪,且只找了当年的仇人。

这绝对不是激情杀人,一切都是准备好的,有序的购买凶器,找好时间出手。张扣扣也没有准备放过对方其他家人,据供述他的原话是:“我本来想等老二回来的,但是等不及了。”

所以不存在什么杀了当年仇人就走,因为他的行为已经证明了他就是想灭门。


张扣扣也没有准备投案自首更没有很好的认罪态度,因为被羁押之后他的原话是:“我没准备投案,按我的性格不会投案,我只是没钱吃饭继续逃下去了。”后来还故意指错扔凶器的地点让警察在河里捞了很久,并且直言:“我就是要刁难你们,浪费你们时间,想让河水把凶器冲走。”

张扣扣并没有对生活完全丧失信心,他想要出去旅游,但是嫌弃打工太累,有去阿根廷打长工的机会,去了三个月嫌弃太累放弃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公诉里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一群人公诉词都没看过就知道在那吹辩护词,然后高喊不公正。

我不否认辩护词是一篇好的文章,但仅仅是好文章。

一个中国律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庭上为中国公民代理,全篇辩护词引经据典甚至有大清例律,但就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内容。

你告诉我这是一篇优秀的辩护词?

当一个刑辩律师的辩护词里没有现行刑法的相关内容,你们知道意味着什么吗?

整个辩护词通篇都是感情牌,就是没法律依据,就好比双方比武,律师抽剑舞了一阵,剑舞煞是好看就是没伤到人。

然后检方抽出一把铁锤一下子给对方砸到地上动弹不得,不好看但直接实用高效一击致命。这是庭审,不是特么的辩论赛。

更别提什么张扣扣自己是如何如何想的,碰到辩护律师之前他都不是这么想的。不以他人行为而以思想作为定罪标准和依据的,无异于是对违法行为的认可。


当年他母亲挑衅别人将对方脑袋砸出血,对方还击失手将他母亲打死,这是一场悲剧,绝对的悲剧。但当年的那个少年付出了七年的代价,已经得到了惩罚。

后来他早早辍学打工也不成,回家看到别人过得好心理不平衡,挥刀杀人,还理直气壮的对警方说:“我没钱吃饭才投案的,我就是想累累你们让河水把凶器冲走。”

然后一群人说他可怜,说他没杀那几个孩子,还有一丝良知。

笑话,杀全家留个小孩就是有良知了?

抢你三千万留你一口饭就是侠盗?


怎么看?判决没有任何问题。

恕我直言,这帮现在喊着刀下留人骂公检法夸律师的,和知乎上恶意揣测说主张死刑废止学者都是收了黑钱,律师都是富人走狗的绝对是同一群。


user avatar   zhao-gan-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许多人提到法制建设时候,都忽略一个问题,就是执法成本。


任何行为都要考虑成本,政府行为不是为盈利,但依然有个成本问题。成本太高了,财政困难大,或者执行不了。


张扣扣母亲和被害人一家打架的事情,过于纠结当时的对错其实意义真不大,因为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种打架,尤其是二十年前这类情况是很常见的。有时候人们为争夺某个东西打架,有时候未必真的争什么,可能就因为“你瞅啥,瞅你咋地”打架。打架,你要是细说肯定是违反法律法规的,但实际上那时候这种事村子里时常都有,可以说是一种常态。


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因为这种现象没人管,久而久之就多了。为什么没人管,除了思想问题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成本太高。一个乡里也就一个派出所,几个民警,分包下了一人不到一个村,那个时代你让民警骑自行车天天去村子里调解打架,是很不现实的;村两委干部并不是公务员,没有工资,所以平时要干自己的事,也不可能天天管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所以打架出现的频率就很高了,有了大小矛盾,打一架是很正常的解决方式。


当然,一般打架之后,和好也快,毕竟打架频率这么高,一个村子要是打过后就成仇人了,那时间长了,大家真可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了。一般打过架后,边上邻居、亲戚或者有点威信的人说道几句,理亏一方或者打架沾光一方陪个不是,把人打狠了就请个客,双方就和好了。


这就是在法制不健全、物质不发达体系下一种自治模式。你可以认为野蛮,但是只要社会没有这么精细的执法成本,这种野蛮很难避免。


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打架过程中突发事件不可控。一是打恼了打大了,变成家族群殴之类;二是打架时候都是一时血勇,出手没轻重,把人打死打伤了。这两种情况出现后,法律会介入了,但这时候已经亡羊补牢了。


张母就属于这种意外结果,然后法律也判了。但是这种结果造成的后遗症是无法因为法律判决而避免的。一个少年没了母亲,对人生的影响可想而知。


而且很不幸的是,张扣扣后来的发展并不好。当然,对于一个不富裕农村家庭,又没了母亲,发展不好其实是大概率事件。发展不好的结果就可能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张扣扣见到对方看他,认为是示威,这更多就是自己发展不好后的敏感了。最终不可控了。


现在回到开始,很多人把矛头对着一开始管理不到位或者执法粗糙,实际上属于抛开环境谈事件。我国的执法过程,基本是越来越精细的,这个背后是有法制工作者努力,但更多还是物质更发达,有这个基础了。二十年前农村打架和很多偷窃无能为力,现在就能减少大部分,这既是因为现在摄像头多了,通讯发达了,执法便利了;也是因为农民物质生活丰富了,从而重视安全,法制意识也随之增强了。归根结底,是在物质发达很多的基础上,才一步步向好的。你拿现在物质条件下的执法,去要求当年,本来就是一种刻舟求剑。


张扣扣一案让人惋惜遗憾,但其实用现在眼光看过去,让人惋惜遗憾的事情太多了。为了明天更好,今天要反思,但这个反思不是拿今天的情况去苛责前人,而是真正明白今天能比过去好的关键积累在哪里。


user avatar   liu-jing-cheng-19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不少朋友问我,如何评价张扣扣案二审,我想了想,负分。

说负分,并非结果有问题,而是程序上,张扣扣的诉权未得到保障,导致审判流于形式。

稍有经验的律师都知道,当张扣扣案辩护人 @邓学平律师 调取旧案卷宗受阻、申请精神鉴定无果、一审当庭宣判时,这个结果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若不是死刑案件二审必须开庭审理,恕我直言,我们未必能看到庭审现场,关于是否申请精神鉴定的交锋,实践中大部分刑事案件二审,都是书面裁定驳回的。

关于庭审,来,我们看辩方怎么说的:张扣扣童年目击了母亲被杀、被解剖现场,形成了心理创伤,由于一、二审法院驳回鉴定申请,他们自行委托了鉴定,专家说是有问题。

来,我们再看控方怎么说的:张扣扣无家族精神病史、作案时周密计划、案发后毁灭证据,具有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

好,最后看看法院如何判的:检察院说的对,驳回申请,维持原判。

所以,到了最后,一个本该由第三方给出的生理判断,变成了法律人的剿杀,高高在上的法官行使了自由裁量权,丫别对这个事实问题较真了。

连张扣扣本人也说,老子精神的狠,毕竟哪个脑袋有问题的人承认自己有问题呢。

张扣扣精神有问题,属于限制刑事能力责任人,从而减轻处罚吗?

对不起,我不是法医,也不是专业鉴定人员,装不了上帝,做不了伪神。

但我知道,这个问题从一审就提了出来,也有可靠的线索和证据佐证,不该视而不见,至少要给一个认定事实的机会,鉴定一下,又能让这个必死之人苟活多久呢?

给他一个说法,再让他赴死,很难吗?

法律之所以获得了权威,并非真正洞察一切真相,而是赋予了足够的程序性权利,才尽可能地保障到了结果正义,让公众心服口服。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丫就想靠司法鉴定拖时间,考虑过受害者的感受吗?

我要很遗憾的告诉你,受害者也有伤残鉴定的权利,对于鉴定结果不服,还能申请重新鉴定。

比如,哥们被打了,去医院检查,头皮裂开10cm,参照《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超过8cm构成轻伤,侵权人将会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刑事责任。

但司法鉴定的法医告诉他,伤口只有6.5cm,对方不用坐牢,处理案件的刑警甚至连相应文书的副本都没有交叉送达,主动要,不给,得律师来拿,明显程序违法,你会认为法律没有猫腻吗?

这不是举例,而是前几天@行尸走肥肉行凶后,受害者 @NiSS的每日美食 的真实遭遇。

当法律无法给出公正时,那些曾认可法律的人是否会选择私力救济,同态复仇呢,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我们能拍着胸膛,说,这不应该,但不能欺骗自己,说,这不存在。


附:《刑事诉讼法》第146条规定,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user avatar   ni-zhang-7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以为的东西,仅此而已。

那些说什么和法律签订协议的,我觉得有一点说的不对。

这两件案件的判决,恰恰是符合公平正义的,并且严格遵循了“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而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

南刑初字第142号

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七日十九时许,被告人王正军的邻居汪秀萍路过王家门前时,因过往与王家有矛盾,汪便朝被告人之兄王富军脸上吐唾沫,遂引起争吵。被告人王正军闻讯赶到现场也同汪争吵,汪秀萍拿一扁铁在王正军的左额部、左脸部各打一下,被告人即从路边捡一木棒朝汪秀萍头部猛击一下,致汪当场倒地于当晚十时许死亡。

故意伤害致死,没有任何问题。

犯案时间为1996年,适用1979年刑法,而不是现行的刑法。现行刑法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最低刑期为十年以上,而79年刑法故意伤害致死的最低刑期为7年。

第一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犯罪嫌疑人王正军为未成年人,且认罪态度良好。加上受害人对案件的引发有相当的责任,法院按照当时法律,判处故意伤害最高档的最低刑期七年有期徒刑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关于减刑,79年规定如下

第七十一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可以减刑。但是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年。

王正军最后服刑三年零十一个月,至少是复合减刑规定的,从数据上讲是没有问题的。

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而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

本案中受害人汪某吐口水到王某脸上,用扁铁击打王某的行为侵犯王某的利益没有?当然侵犯了,但情节轻微,并不构成犯罪。王正军击打汪某致其死亡的行为也侵犯了汪某的利益,主观上是侵犯汪某的健康权,实际上致其死亡,侵害了汪某的生命权。法益收到了侵害,王正军当然犯了罪。

伦理上,抛开不良媒体的宣传。从一般人的角度来考虑,一个本来交恶的女性,路过你家门口,往你哥哥脸上吐口水,吵起来过后,还用扁铁打你哥哥。作为男性,你肯定忍不了,你肯定要制止她。但是,我们制止别人一般用什么方法?用钳制或者搂抱的方式控制四肢、推搡、用手击打对方身体,都是可选方法,但你偏偏捡了个木棒砸了一下别人的头。作为一个正常人,你能不能预见木棒砸一下头会造成很严重的伤害?能。能不能预见会打死人,不一定。但如果是石头能不能预见会打死人?能;如果是击打多次能不能预见打死人?能! 本案中王正军用木棒只击打了一次,主观上是要伤害汪某,客观上却造成了汪某死亡。主客观不统一,主客观在故意伤人的范围内重叠。所以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没有问题。

事实充分,量刑合理。至于减刑那是监狱的事和判罚无关。

————————分割线————————

回到本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本案犯罪嫌疑人张扣扣隔了23年。法律一般情况下的最长追诉期也才20年。

前案发生于1996年,王正军实际服刑三年十一个月,也就是说2000年,最多2001年就已经释放了。

哪怕张扣扣不知道对方减刑了,完整刑期7年,也应该能够预见到王正军会在2005~2007年之间服刑完毕吧?

所以,被害人有过错,犯罪嫌疑人属于“报仇”这样一个主张,作为法院是基本上不可能采信的,如果采信了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而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

犯罪嫌疑人犯罪预备、实行并既遂,典型的谋杀。主观上想要杀人,客观上杀死了人,主客观相统一,故意杀人没有问题。杀人后,又焚烧毁坏了被害人车辆,这是独立于杀人的另外一项犯罪,主观上想毁坏车辆,客观上毁坏了,故意毁坏财物,数罪并罚没有问题。

从伦理上讲

你母亲23年前被人打死。如果你认定对方是故意打死你妈而不是失手,但法院却只判了他7年,加上减刑实际上只坐了3年零十一个月的牢。你恨他恨得不得了,觉得他该死,如果是你你会等到他放出来的17年后再动手吗?

不会吧,是我我肯定会在他放出来的第一时间就杀了他。

如果我不知道他减刑了

我至少知道他判了7年,那至少2006年就应该着手杀人,完成“我的正义”

如果我当时在外地,我也会在我认为他刑满释放的第一时间赶回来弄死他。

但本案的犯罪嫌疑人都没有。


犯罪嫌疑人过了23年着手谋杀了对方,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犯罪嫌疑人通过杀人,发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不满,所谓“泄愤杀人”;另外一种是犯罪嫌疑人精神疾病发作,因为精神错乱的原因而杀人。


本案的问题在于,为了防止又出现“精神病免责”类似的舆论,没有给犯罪嫌疑人精神鉴定的机会。

但没有想到的是,黑子总能找到点黑你。他们黑你骂你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你”。他们从头到尾要攻击的对象都是你,和你做什么无关。

找个肥的来!找个瘦的来!饮料买错了!都是借口而已。

你如果把所有事情都做好了,对方的理由就会变成

“你怎么不戴帽子呢!”


user avatar   syw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判就判吧,求仁得仁张扣扣能接受。

何必污蔑张扣扣是过得不如意才杀人呢?

也不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感同身受。

甲申三百年祭全忘了

承平日久民族复兴国家昌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跳出周期律


user avatar   deng-xue-ping-lu-shi-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驳回精神鉴定申请,不准许三位精神病法医鉴定专家出庭,当庭做出维持死刑的二审裁定。这一切其实都在我们的意料之中。

和一审一样,二审时有关方面继续刻意淡化甚至否认张扣扣的犯罪动机是为母复仇,试图继续将这个案子与23年前的案子进行切割。似乎把张扣扣刻意塑造成一个金钱至上、价值观扭曲、泄愤杀人的形象,就可以让判决获得更多支持。但问题是,这根本不是事实。判处张扣扣死刑可以,但不要对他污名化。这是对张扣扣最大的不尊重。张扣扣委托我一定要帮他澄清这一点,他非常在意这个世界对他的看法。

张扣扣不喝酒、不吸烟、不赌博,几乎没有不良嗜好。用他自己在庭审中的话说,他对金钱也有想法,但知道应该量力而行。张扣扣在主动投案的前一天晚上,为了避风曾经躲在一个ATM小隔间里。期间曾有一个女子当着张扣扣的面取钱,张扣扣还问她现在是几点。当时的张扣扣已经背负三条人命,但并没有对这个女子实施任何伤害。在这个案件之前,张扣扣没有任何违法犯罪记录,因为生活不如意而泄愤杀人又从何说起?

张扣扣是个感情细腻、懂得感恩的人。我曾经将网友写的《张扣扣传》读给他听,他听完潸然泪下。我二审去看守所会见他的时候,他问我一审的助理为何没有一同进来,还问我助理的全名是什么。我笑问是否对我助理有好感,他说人家帮了我,我虽然不能报答什么,但我一定要记住人家。他还说,我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看守所的一个管教对他比较友善,他心存感激,有一次还非常真诚的想要把管教介绍给我认识。二审谈到23年前的案件时,张扣扣当庭感伤落泪。在最后陈述阶段,他特意感谢律师不远千里过来为他辩护。如果不是这件事,张扣扣对这个社会完全是一个无害的人。

为母复仇不被现代法律所认可,但不可否认在民间仍具有相当的民意基础。法律调整的行为具有高度复杂性,是非善恶并非简单的非此即彼的线性关系。我至今仍记得电影《城南旧事》中,借助一个小女孩的口所说的那句话:“我分不清海与天,就像分不清好人与坏人。”为母复仇应当定罪没错,但确实不同于一般的谋杀。在法理和情理的激烈冲突中,在行为的终极社会边界厘定上,司法权威不可忽略公众的参与权利,更不可将社情民意粗暴的斥之为“不明真相”。

公众对张扣扣为母复仇的同情,植根于每个人柔软的内心。这绝非误导或煽动的结果。只懂得宏大叙事和大词说教的人,内心大都会有一种不自觉的傲慢。也许口头上也挂着温情,但这些人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文主义者。因为人文主义指向的永远是独立的、弱小的个体。人文主义的真正精髓,是以同理心和怜悯心去关照和体察被大词遮蔽的个体苦难。

庭审结束后,我在微博发文说,这是一场悲剧,这个事件没有赢家。不久我看到有条留言说,法律是赢家。这样的思维多么可怕。判处一个人死刑、剥夺一个人的生命就能证明法律赢了吗?法律难道还嗜血吗?也许张扣扣案根据现行法律只能这么判,但这是迫不得已,而非法律的积极追求。

不要忘了,刑法的本质是为了保障生命、自由和财产,而非是为了剥夺这一切。惩罚只能是手段,而不能变成了目的本身。一件事情即便是对的,也不意味着顺着逻辑、没有止境的往前延伸还会永远对。绝对化、简单化、粗线条的人,很难懂得文明的奥妙就在于对那些细微差异的把握和拿捏。

国家是历史的产物,禁止私力复仇也有其前提条件。现代社会之所以选择司法救济替代私力复仇,是因为司法更文明、更克制、更理性、更精准。但如果离开了程序正义,司法的上述品质都将无法确保。司法人员在法律适用上具有权威性,但在精神障碍鉴定等专门性问题上不具备专业知识,司法人员不应代替专业鉴定人员自行做出判断。

反对精神鉴定的理由之一是,精神鉴定不应被滥用。这是一个伪命题。精神鉴定不会被滥用,因为鉴定结论会自己说话,正常就是正常不正常就是不正常。启动鉴定程序只会更加确认真相,不会有社会危害。如果张扣扣鉴定后精神正常,法院照样可以正常判决。不准许精神鉴定才会真正被滥用,因为这会导致有精神障碍的被告人被当作精神正常的人给处理了。

启动精神鉴定的成本无非是支付一些鉴定费用。为了维护正义,哪怕天崩地裂。国家为了司法正义做这点投入是值得的。启动精神鉴定可以彰显程序正义,确保最终判决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即便最后判决结果没有改变,也可以封堵住悠悠之口,让人心服口服。只有建基在程序正义之上的审判和判决才可以彰显公权救济的文明特质,才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和遏制私力复仇。

精神是否正常是一个技术问题,应该善意的在法治框架内解决。只要当事人或其辩护人提出了,法院就应该启动鉴定,以充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体现少杀慎杀的国家刑事司法政策。如果是否启动精神鉴定要看办案单位的心情,那么社会上关于有权有势才能精神病的传言就很难澄清。遗憾的是在张扣扣案中,精神障碍鉴定这一本应由专业法医解决的问题变成了法律人之间的语言厮杀。

张扣扣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人。他最特殊之处就在于他超脱了生死,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他曾亲口对我说他视死如归,二审又当庭说出宁死不屈四个字。一般的杀人犯一旦归案,生命就进入了倒计时,此后都是在惶恐、焦虑和绝望中度过。但张扣扣在看守所每天坚持锻炼和阅读,见我的时候言谈自然、表情丰富、有说有笑。很多被告人听到法院死刑立即执行几个字的时候,精神都会瞬间崩溃,但张扣扣置之淡然。张扣扣坚持认为他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对于任何结果都能坦然接受。张扣扣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死得其所,也许是对他最好的注脚。

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一部分,但绝非全部。司法是善良和公正的艺术,而非简单的比照法条输出判决。最高法前副院长沈德咏强调:“任何刑事案件都并非孤立的事件,受诉法院不仅要关注案件本身的事实,还要注意分析案件发生的深层原因”、“要高度关注社情民意,将个案的审判置于天理、国法、人情之中综合考量。”期待这样充满智慧的语言,能够早日真正融入进司法人员的办案日常。

张扣扣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当然有他的局限性。为张扣扣辩护,并非是要将他作为正面典型去推崇或歌颂。说到底,张扣扣的行为不应该被社会所仿效。张扣扣也许很快就将远行,但没有张扣扣的社会是否就一定会更加安全?这场悲剧的唯一启示就是,我们的社会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让司法变得可触及、可信赖、可依靠。法治是我们这个社会唯一的安全出口。


user avatar   darkma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几个邀请了。。。今天闲下来翻了一下二审庭审记录,感觉还是有些法律问题可以说。

我不喜欢某律师的舆论炒作手法,因为这种做法损害了整个司法环境和公正,但是我能理解这种行为,所以不对此发表意见了,只讨论案件中的一些问题:


一、关于非法证据排除——毒树之果能否作为定案依据?

这其实属于毒树之果的问题,即:在非法取证中发现线索后,以合法手段取得的证据

世界各国对此的态度,多数大陆法系国家和英国都是认为排除“毒树”,但毒树之果可作为证据使用。只有“毒树之果理论”发源地美国,是最早一概排除的,但是后来也受不了,又制定了一系列例外情况,具体可看另外一个回答的介绍:什么是毒树之果?

我国在司法实践中的做法,自然也是随大流:排除毒树,但毒树之果可作为证据使用。

不过我国的立法上,没有直接对“毒树之果”能否采纳作出规定。

在2010年制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时,曾经在草案中有一条“对于以前两款(指非法方式取得的言词证据和物证)的证据为线索取得的证据,法庭根据取证行为违法的程度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

打算把决定权交给法庭,但是后来征求意见的过程中争议太大,最后也取消了。

在本案中,(辩方认为)属于毒树的是“张扣扣供述刀具下落的笔录”,属于毒树之果的是“根据该供述而打捞出来的刀具”。

本案中,辩方认为该笔录是公安人员郭某引诱下作出的非法证据,而控方认为不算。法院采纳了控方的观点。

由于看不到具体的证据内容,我们无法判断当时郭某说服张扣扣的话到底是“引诱”还是“讲道理”(从后面郭某出庭作证的内容来看,并不属于引诱),但即使该笔录属于非法证据(毒树)而需要排除,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相关刀具也仍然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二、关于精神病鉴定的程序启动

实务中,精神病鉴定的启动由司法机关决定,辩方只能陈述理由以说服司法机关。常见的有效理由有三方面:

  • 有精神病史,或家族有精神病史
  • 在作案、归案期间明显言行为异于常人
  • 长期滥用酒精、毒品或其他精神药品

但即使以这三方面为由提出申请,也要提供一定的依据。

比如提供本人或亲属曾经因精神疾病治疗过的病历、诊断证明,或者找邻居、同事之类对本人比较熟悉、但又没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来证明“这个人平时就不平常”。

而本案中,首先,辩方没提供任何病历材料或证人,反而是控方找了一组证人来证明“张扣扣平时很正常,全家都正常”。

其次,辩方在本案中提供的依据是“北京正慧科鉴咨询服务中心”出具的一份《审查意见书》,先不管意见书的内容,光是这个机构,上网一搜就能发现。。。

它压根就不是司法鉴定机构,这种意见书当然不可能被采纳,理都不会理的。(好歹找个与精神病鉴定沾点边的机构吧)

所以后来检察员反对鉴定人出庭的意见就是直接说这不是鉴定意见,不是证据种类中的任何一种,作出机构也不是鉴定机构blablabla

(我觉得检察官关于这份证据的质证意见是整个庭审中最精彩的部分,放在最后,有兴趣自己去欣赏吧。)

三、法庭讯问中的一些细节

想暗示郭某是因为自己的事情立功而升官

(我就是为了查证这段话的真实性去翻庭审记录的)

王家作为加害人,先行行为带来救助义务,不履行救助义务要对死亡结果承担后果;但是夫妻之间同样也有救助义务,老婆被打了不抢救,而是抱到加害人的家门口放着。。。张扣扣他爹当年没被追究刑事责任还真是司法机关渎职了。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为母复仇把爹杀了,这是违反伦理呢,还是合乎伦理?

张扣扣还是这么实诚,在整个检察员的讯问过程,张扣扣很坦诚地把作案动机、预谋、具体细节都老老实实地说了……说实话刑事案件中这么配合的被告人不多。其他的老实部分不截图了。

前面说要自首,但是这里又说了”不带手机是为了反侦察”,明显否定了他的自首意图。

总的来说,在法庭讯问阶段,辩方大概是吸取了一审时的教训《如何看待张扣扣案一审判处死刑?》,事先与张扣扣有了沟通,除了张扣扣意外说出真正杀母凶手是他爹以外,没有再出现其他不可控的内容。

如果结合上面那个回答中对一审讯问过程的分析,还可以发现这次张扣扣在二审的讯问中,对同样的问题作了不同的回答,不过懒得去一一对比了。

另外张扣扣在回答检察官的问题时,仍然是一审中那种只图自己说得爽的作风。

四、关于路人报警的录音证据

这四份录音是案发当时的路人报警录音。

依辩方申请,一审不同意提取,二审期间作了提取。

但是,这是辩方要求提取的证据,辩方发表的意见却是“取证程序不合法”和“属于证据突袭,我们要求延期”。

关于“证据突袭”这点,两个律师一开始不承认自己之前同意“庭上直接听”,直到法院方拿出证据才不得不承认。

这只是文字直播,但现场情况可以想象得到,明明是自己不来阅卷,还推卸责任,两个律师当庭说谎被揭穿,脸被打得啪啪响,这是何等难堪的场景。

而另外一方面,这是辩方要求调取的证据,辩方质证意见却是“证据来源不合法”,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在录音中没有他们所需要的“报警人称精神病杀人”的内容。但是,3月29日就通知阅卷了,而且是这么重要的对能否精神病鉴定有影响的证据,派个助理去复制一下有这么困难吗?

五、关于价格认定结论书

这里辩护人倒是说的没错。

2016年2月、6月,国务院先后下发了《关于取消13项国务院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10号)、《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35号),取消了价格鉴证师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注册核准。

2016年3月、4月,国家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先后下发了《关于停止办理价格鉴证机构资质证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证综〔2016〕38号)、《价格认定行为规范》(发改价证办〔2016〕84号),决定停止办理《价格鉴证机构资质证》,已发放的机构资质证书不再作为行政证明使用,并取消了价格认定人员在“价格认定结论书”上签字的规定。

因此,在这日期之后,价格认定书已经不具备司法鉴定的要件,失去了“司法鉴定”的地位。学术上认为这之后,价格认定书的证据种类属于“书证”。

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证据效力(但证明力会比以往削弱),在实务中,仍然可以作为认定价格的依据。

但检察员在这里的回应显得很官方套路,完全没抓住要点,有些失分:


其他的内容,包括辩论阶段,我觉得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没有比一审更新鲜的内容。

最后附上检察官对《审查意见书》的质证意见:


user avatar   shmilypet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孤独的斗士,一个悲怆的结局。

让FBI头疼、绝杀希拉里、搅乱美国大选的阿桑奇,今日被逮捕了。

当地时间11日,厄瓜多尔总统宣布撤销对47岁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政治庇护。

阿桑奇被捕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白色胡须了

随后,英国警方立即逮捕了他。







2010年,阿桑奇创立的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大量涉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引起了争议;





同年,阿桑奇被瑞典检方指控涉嫌强奸。





4月10日,维基解密现任主编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阿桑奇在厄瓜多尔使馆被监视。





自从2012年6月,得到厄瓜多尔驻英国使馆的庇护后,阿桑奇已经在这里呆了整整七年。




如今,这里已不再是它的避风港。





Julian Assange,这位天才黑客,执着于公布“真相”的“记者”,是一位令美国政坛震颤的鬼魅传奇人物。


在瑞典背负了性侵嫌疑的阿桑奇,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多年不见天日的政治避难生活。


2017年,CNN电视台就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美国司法部自2010年起,就对阿桑奇和维基解密进行了调查;


同时,美国政府已准备正式起诉,以逮捕维基解密网站创办人阿桑奇。


指控方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在追究阿桑奇责任方面进一步推进的办法,比如,证明维基解密在帮助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公布秘密文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证据。




(图片来自中新网)


美国政府为他兴师动众,他把美国搅和起风浪一片。


双方斗智斗勇,也是一场爱恨情仇的大戏。


这戏,可得从头说起。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一座城市。


16岁,他就成为一名黑客,并成立“万国倾覆”组织。


后来,这位迷人的反叛角色,利用超级黑客的身份,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被符号化的机密,阿桑奇案的一个首席检察官曾这样形容他:“他就像万能的上帝那样逛来逛去,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




阿桑奇曾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一幅美国国旗图案的胶带封住了阿桑奇的嘴。美国政府一直对阿桑奇充满忌惮。(图片来自网络)



35岁的阿桑奇创立“维基解密”,是2006年。


这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组织。据 iAsk Media 报道,维基解密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阿桑奇本人也周游多国,居无定所。维基解密甚至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获取信息所需的计算机也藏在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


网站主页上,维基解密称自己为“大规模文档解密与分析的不可追查和不被审查来源的网站”,而它的主要兴趣在于“揭露暴政”,“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为”。


并称:“我们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建设更好的政府与强大民主国家的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


其中,阿桑奇自我定位是一名“记者”,而维基解密作为一个“媒体组织”,能最大程度保护揭秘者和记者的安全。


据国际在线报道,这个网站每天贴出数十份机密文件,并声称:在这里,检举人、新闻记者和博客可以揭发各种腐败行为,而不用担心雇主和政府的报复。


一时间,“互联网时代的罗宾汉”与“破坏了国家信息安全的危险人物”两种评价让阿桑奇站在风口浪尖。





据报道,“维基解密”的创立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定时炸弹,至今已曝光1千万份文件,握有多少机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不敢想象的问题。其中,跟美国政府结下的梁子尤其大。


网站运营初期,就公布了美国国防部下发给士兵的关于如何审判俘虏的《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


关键转折发生在2010年。


4月,“维基解密”在Collateral Murder 网站上公开2007年美军在伊拉克空袭时杀死无辜平民和两名路透社记者的视频;


5月,《纽约每日新闻报》已经将维基解密排为“彻底改变新闻界的网站”第一名。阿桑奇被称为“黑客罗宾汉”,明目张胆地挑衅奥巴马政府。


顶着美国官方发出的追捕令与政府的多番警告,3个月后,它发布了7700份美军阿富汗战争绝密资料,涉及平民伤亡情况以及巴基斯坦和塔利班分子之间存在联系。美国就此事展开了大范围的刑事调查。




(图片来自网络)


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业媒体公司合作,公开了超过40万份,由美军士兵2004年-2009年间提交的报告,称为伊拉克战争记录,被BBC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维基解密’文件”。


而当时,阿富汗战争已持续近9年,战场上已留下千余名阵亡士兵的尸体,“撤军”的呼声渐高。


“被透明”的白宫跟五角大楼怒了,他们强烈谴责维基解密,称这些信息可能危害国家安全,让美军及盟友人员面临危险;并要求维基解密立即向美国政府归还机密文件,并删除网站上所有记录。同时威胁,如果维基解密不这么做,军方将找到自己的方法迫使他们“做正确的事”。


然而,早在6月,涉嫌泄露大批情报资料给维基解密的美军士兵布拉德利·曼宁已经在伊拉克被捕。




阿桑奇2010年Ted演讲(图片来自网络)


有消息称,因涉嫌“性侵门”被美国官方追捕的阿桑奇,同时面临美国情报部门的追杀(有爆料称,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想除掉阿桑奇,甚至表示:“难道我们就不能对这个家伙使用无人机吗?”);网站也将遭遇美国军方的黑客攻击。


可阿桑奇却说,网站还将继续公布文件,“我们不会被压倒”。


年底,又发布了25万份美国机密外交电报与对美国安全影响重大的官方机密设施清单。





此后,维基解密网站历经短暂的低迷期,回到大众视野是2012年。


据报道,标志性的事件是:它爆料了从黑客组织Anonymous 处获取的,美国全球情报分析公司Stratfor的一系列机密邮件,内容涉及该公司不可告人的运作方式和收集、出卖情报的内幕本质。


被人们称为“影子中央情报局”的Stratfor公司,是一个全球情报分析公司,表面声称主营业务是为政府和商业机构提供全球政治局势分析服务,但实际上从事的是收集和出卖各类机密情报给美国各大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工作。


维基解密的合作伙伴解释曝光这些资料的原因:“我们认为,在美国社会资本主义框架下,执法者和世界500强企业的资本家选择与富有的统治阶级站在了一起,从而背叛了人民。”


而这家公司应对的态度是坦荡荡:事业光明正大,没有丝毫畏惧。


阿桑奇这边却动作不断。


第二年,阿桑奇的维基解密组织,帮“棱镜门”主角,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疑似争取避难冰岛。


而前一年,因为向公众泄露美国政府机密文件而触怒华盛顿的阿桑奇,已经获得厄瓜多尔无条件提供庇护所。




阿桑奇在厄瓜多尔大使馆(图片来自网络)


据报道,藏身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的阿桑奇说:“我们一直在和斯诺登接触,也一直在帮助他。我个人非常同情斯诺登先生。” 同时,暗示“接棒”公布斯诺登的揭秘文件。


当时,英国《独立报》称,阿桑奇与厄瓜多尔一名外交官合作帮斯诺登获取了安全通行证。


而斯诺登成功出逃后,阿桑奇也成了为数不多知道他下落的人:“考虑到来自美国政府的威胁,我们不能提供更多细节;但我们知道斯诺登先生身处何处,他目前处境安全,情绪高昂。”





以往种种已经让美国对他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


接下来,2015年的“监听门”更让美国政府陷入众人讨伐的境地。


6月,阿桑奇称:“法国人民有权知道,他们选出的政府遭到本应是盟友的国家敌意监视。”


“维基揭秘”网站和法国媒体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连续监听希拉克、萨科齐和奥朗德三任法国总统的通信,时间跨度至少6年。


据法国《解放报》网站等援引“维基揭秘”网站的有关材料报道,“维基揭秘”网站获得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经常监听三位总统后撰写的5份结论性文件。


监听内容包括:法国领导层讨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联盟前途、法德关系乃至美方对法方的情报监控行动。


这些文件描述了上述三位法国总统施政和决策行为的一些特点,被列为高级机密。最晚一份监听资料的标注时间为2012年5月22日,即奥朗德就职数天后。




(图片来自网络)


报道称,法国一些部长和议员也是美国的监控对象。曝光材料包括了美方获取的奥朗德和许多总统府官员的手机号码。


奥朗德召集议会主要领导人,抗议美国监听这一行径。执政党社会党议员雅克·于尔沃阿用英语和法语写道:“我们又一次看见,美国眼中没有盟友,只有靶标和仆从。”这件事上,美国起初表示无可置评。稍后称,“现在”没有监听。


法国媒体认为,“斯诺登事件”对法美关系的负面影响还没消除,又披露出总统遭美国监听的丑闻,法美关系,甚至是欧美关系将因此受到冲击。


同样被阿桑奇警告的,还有日本。


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甚至奥巴马访日时形容日本是”美国在世界上最亲密的一位伙伴”——可是,被阿桑奇啪啪打脸。


8月1日,据德国媒体报道,维基解密公布了名为“目标东京”的文件,称美国政府也对日本的政府和企业界进行了监控活动,其中一份报告的注释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也获得了这份报告。


监控的广度和深度然人心惊,他干脆警告:“不要期待一个全球监控大国会有所顾忌或敬畏。


唯一的规则是:没有规则”。





当时间走到2016年,已经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足不出户四年的阿桑奇,在美国大选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又一个高潮。


这个身为天才黑客的记者,发誓要终结希拉里的总统之路。


当2016美国大选的喧嚣渐渐平息,人们讨论着特朗普为何击败呼声极高的希拉里·克林顿。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有人提出:是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成功地将那位曾被当做笑话的特朗普送上美国政坛巅峰宝座。


每一次维基解密的亮相都是对希拉里的重创,也将特朗普一点点推向总统宝座。


开向希拉里的第一炮,是7月。


美国东部时间7月22日早上10:30,维基解密公开了美国民主党国家委员会内部绝密的19252封邮件和8034个附件,此次泄露的账户来自公关主任、国家财务总监、人事财务总监等7个民主党高层。


而此次曝光的内容主要是:民主党内部对桑德斯的打压、抹黑对手特朗普、屏蔽不利信息和报答捐款人等。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称,这可能是自尼克松水门事件之后,情节最恶劣卑鄙的一次总统大选。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邮件信息直接导致DNC主席舒尔茨下台,部分桑德斯支持者反目希拉里。




美国民主党主席舒尔茨辞职(图片来自网络)




桑德斯支持者反对希拉里(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好戏不止于此。


2016年8月,“维基解密”悬赏2万美金抓获杀害民主党工作人员Seth Rich的凶手。值得一说的是,这位被离奇枪杀的受害人在党内负责技术方面工作。


阿桑奇更发表讲话暗指其为邮件爆料人,继续炒热邮件门。




(图片来自网络)


当希拉里阵营疑似要甩锅俄罗斯时,阿桑奇说,希拉里的“天性”就是通过渲染外国威胁来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


而俄罗斯坚决不接锅,并称“俄罗斯企图利用邮件影响美国大选”等类似指责是美国大选中的“常见伎俩”。


到了美国大选高潮迭起、抓马横出的十月,这一“黄金时期”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十月惊奇”。


原来,希拉里、川普两方阵营都卯着劲儿展开了最后的殊(si)死(bi)大战。


此前阿桑奇就通过多个渠道扬言要彻底摧毁希拉里的“总统梦”,计划每周放一波关于希拉里的猛料、在11月8日投票选举日前瓦解希拉里的获胜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


10月,说到做到的阿桑奇,利用“维基解密”曝光了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经理Podesta邮件,指责希拉里曾“支援”IS。


Political Insider的原文表示: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内,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授权将美国产武器运送至卡塔尔。她这一做法旨在颠覆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之后,这些武器又被送至叙利亚去资助基地组织,用于颠覆叙利亚的阿桑德政权。


希拉里在组织“叙利亚之友”(Political Insider说这也叫基地组织或ISIS)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领导人的角色。这是在支持由CIA领导的叙利亚政权更替暴动。




(图片来自网络)


2013年班加西恐怖袭击后,希拉里曾公开否认她对武器运输这件事情知情。


在之前Democracy Now对朱利安·阿桑奇的采访中,希拉里“邮件门”中包含的1700封邮件中指出希拉里与利比亚、叙利亚、基地组织、ISIS有直接联系。


每个大料,虽然真实性受到部分媒体的质疑,可照旧令希拉里招架不住。


维基解密,这个因为对政府不信任而建立的“编外成员”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这场美国大选。




如今,这位人们眼中的“互联网的罗宾汉”,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政治避难生活后,宣告被正式逮捕。


面前是与他纠缠许久、恩怨深远的美国政府,他又将去哪里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孤独的斗士,一个悲怆的结局。

让FBI头疼、绝杀希拉里、搅乱美国大选的阿桑奇,今日被逮捕了。

当地时间11日,厄瓜多尔总统宣布撤销对47岁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的政治庇护。

阿桑奇被捕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白色胡须了

随后,英国警方立即逮捕了他。







2010年,阿桑奇创立的维基解密网站公布了大量涉及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引起了争议;





同年,阿桑奇被瑞典检方指控涉嫌强奸。





4月10日,维基解密现任主编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阿桑奇在厄瓜多尔使馆被监视。





自从2012年6月,得到厄瓜多尔驻英国使馆的庇护后,阿桑奇已经在这里呆了整整七年。




如今,这里已不再是它的避风港。





Julian Assange,这位天才黑客,执着于公布“真相”的“记者”,是一位令美国政坛震颤的鬼魅传奇人物。


在瑞典背负了性侵嫌疑的阿桑奇,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多年不见天日的政治避难生活。


2017年,CNN电视台就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表示,美国司法部自2010年起,就对阿桑奇和维基解密进行了调查;


同时,美国政府已准备正式起诉,以逮捕维基解密网站创办人阿桑奇。


指控方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在追究阿桑奇责任方面进一步推进的办法,比如,证明维基解密在帮助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斯诺登公布秘密文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证据。




(图片来自中新网)


美国政府为他兴师动众,他把美国搅和起风浪一片。


双方斗智斗勇,也是一场爱恨情仇的大戏。


这戏,可得从头说起。


阿桑奇,于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一座城市。


16岁,他就成为一名黑客,并成立“万国倾覆”组织。


后来,这位迷人的反叛角色,利用超级黑客的身份,已经接触到了许多被符号化的机密,阿桑奇案的一个首席检察官曾这样形容他:“他就像万能的上帝那样逛来逛去,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事”。




阿桑奇曾登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一幅美国国旗图案的胶带封住了阿桑奇的嘴。美国政府一直对阿桑奇充满忌惮。(图片来自网络)



35岁的阿桑奇创立“维基解密”,是2006年。


这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组织。据 iAsk Media 报道,维基解密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阿桑奇本人也周游多国,居无定所。维基解密甚至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获取信息所需的计算机也藏在世界各地的各个角落。


网站主页上,维基解密称自己为“大规模文档解密与分析的不可追查和不被审查来源的网站”,而它的主要兴趣在于“揭露暴政”,“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为”。


并称:“我们坚信,政府活动的透明度是减少腐败、建设更好的政府与强大民主国家的关键。”




(图片来自网络)


其中,阿桑奇自我定位是一名“记者”,而维基解密作为一个“媒体组织”,能最大程度保护揭秘者和记者的安全。


据国际在线报道,这个网站每天贴出数十份机密文件,并声称:在这里,检举人、新闻记者和博客可以揭发各种腐败行为,而不用担心雇主和政府的报复。


一时间,“互联网时代的罗宾汉”与“破坏了国家信息安全的危险人物”两种评价让阿桑奇站在风口浪尖。





据报道,“维基解密”的创立就像一个上了发条的定时炸弹,至今已曝光1千万份文件,握有多少机密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不敢想象的问题。其中,跟美国政府结下的梁子尤其大。


网站运营初期,就公布了美国国防部下发给士兵的关于如何审判俘虏的《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


关键转折发生在2010年。


4月,“维基解密”在Collateral Murder 网站上公开2007年美军在伊拉克空袭时杀死无辜平民和两名路透社记者的视频;


5月,《纽约每日新闻报》已经将维基解密排为“彻底改变新闻界的网站”第一名。阿桑奇被称为“黑客罗宾汉”,明目张胆地挑衅奥巴马政府。


顶着美国官方发出的追捕令与政府的多番警告,3个月后,它发布了7700份美军阿富汗战争绝密资料,涉及平民伤亡情况以及巴基斯坦和塔利班分子之间存在联系。美国就此事展开了大范围的刑事调查。




(图片来自网络)


同年10月,“维基解密”和主要商业媒体公司合作,公开了超过40万份,由美军士兵2004年-2009年间提交的报告,称为伊拉克战争记录,被BBC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维基解密’文件”。


而当时,阿富汗战争已持续近9年,战场上已留下千余名阵亡士兵的尸体,“撤军”的呼声渐高。


“被透明”的白宫跟五角大楼怒了,他们强烈谴责维基解密,称这些信息可能危害国家安全,让美军及盟友人员面临危险;并要求维基解密立即向美国政府归还机密文件,并删除网站上所有记录。同时威胁,如果维基解密不这么做,军方将找到自己的方法迫使他们“做正确的事”。


然而,早在6月,涉嫌泄露大批情报资料给维基解密的美军士兵布拉德利·曼宁已经在伊拉克被捕。




阿桑奇2010年Ted演讲(图片来自网络)


有消息称,因涉嫌“性侵门”被美国官方追捕的阿桑奇,同时面临美国情报部门的追杀(有爆料称,时任国务卿的希拉里想除掉阿桑奇,甚至表示:“难道我们就不能对这个家伙使用无人机吗?”);网站也将遭遇美国军方的黑客攻击。


可阿桑奇却说,网站还将继续公布文件,“我们不会被压倒”。


年底,又发布了25万份美国机密外交电报与对美国安全影响重大的官方机密设施清单。





此后,维基解密网站历经短暂的低迷期,回到大众视野是2012年。


据报道,标志性的事件是:它爆料了从黑客组织Anonymous 处获取的,美国全球情报分析公司Stratfor的一系列机密邮件,内容涉及该公司不可告人的运作方式和收集、出卖情报的内幕本质。


被人们称为“影子中央情报局”的Stratfor公司,是一个全球情报分析公司,表面声称主营业务是为政府和商业机构提供全球政治局势分析服务,但实际上从事的是收集和出卖各类机密情报给美国各大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工作。


维基解密的合作伙伴解释曝光这些资料的原因:“我们认为,在美国社会资本主义框架下,执法者和世界500强企业的资本家选择与富有的统治阶级站在了一起,从而背叛了人民。”


而这家公司应对的态度是坦荡荡:事业光明正大,没有丝毫畏惧。


阿桑奇这边却动作不断。


第二年,阿桑奇的维基解密组织,帮“棱镜门”主角,美国中央情报局前雇员斯诺登,疑似争取避难冰岛。


而前一年,因为向公众泄露美国政府机密文件而触怒华盛顿的阿桑奇,已经获得厄瓜多尔无条件提供庇护所。




阿桑奇在厄瓜多尔大使馆(图片来自网络)


据报道,藏身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的阿桑奇说:“我们一直在和斯诺登接触,也一直在帮助他。我个人非常同情斯诺登先生。” 同时,暗示“接棒”公布斯诺登的揭秘文件。


当时,英国《独立报》称,阿桑奇与厄瓜多尔一名外交官合作帮斯诺登获取了安全通行证。


而斯诺登成功出逃后,阿桑奇也成了为数不多知道他下落的人:“考虑到来自美国政府的威胁,我们不能提供更多细节;但我们知道斯诺登先生身处何处,他目前处境安全,情绪高昂。”





以往种种已经让美国对他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


接下来,2015年的“监听门”更让美国政府陷入众人讨伐的境地。


6月,阿桑奇称:“法国人民有权知道,他们选出的政府遭到本应是盟友的国家敌意监视。”


“维基揭秘”网站和法国媒体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连续监听希拉克、萨科齐和奥朗德三任法国总统的通信,时间跨度至少6年。


据法国《解放报》网站等援引“维基揭秘”网站的有关材料报道,“维基揭秘”网站获得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经常监听三位总统后撰写的5份结论性文件。


监听内容包括:法国领导层讨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联盟前途、法德关系乃至美方对法方的情报监控行动。


这些文件描述了上述三位法国总统施政和决策行为的一些特点,被列为高级机密。最晚一份监听资料的标注时间为2012年5月22日,即奥朗德就职数天后。




(图片来自网络)


报道称,法国一些部长和议员也是美国的监控对象。曝光材料包括了美方获取的奥朗德和许多总统府官员的手机号码。


奥朗德召集议会主要领导人,抗议美国监听这一行径。执政党社会党议员雅克·于尔沃阿用英语和法语写道:“我们又一次看见,美国眼中没有盟友,只有靶标和仆从。”这件事上,美国起初表示无可置评。稍后称,“现在”没有监听。


法国媒体认为,“斯诺登事件”对法美关系的负面影响还没消除,又披露出总统遭美国监听的丑闻,法美关系,甚至是欧美关系将因此受到冲击。


同样被阿桑奇警告的,还有日本。


自二战结束以来,日本一直是美国的亲密盟友。甚至奥巴马访日时形容日本是”美国在世界上最亲密的一位伙伴”——可是,被阿桑奇啪啪打脸。


8月1日,据德国媒体报道,维基解密公布了名为“目标东京”的文件,称美国政府也对日本的政府和企业界进行了监控活动,其中一份报告的注释显示,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新西兰也获得了这份报告。


监控的广度和深度然人心惊,他干脆警告:“不要期待一个全球监控大国会有所顾忌或敬畏。


唯一的规则是:没有规则”。





当时间走到2016年,已经在厄瓜多尔驻英国大使馆足不出户四年的阿桑奇,在美国大选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又一个高潮。


这个身为天才黑客的记者,发誓要终结希拉里的总统之路。


当2016美国大选的喧嚣渐渐平息,人们讨论着特朗普为何击败呼声极高的希拉里·克林顿。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有人提出:是阿桑奇的维基解密成功地将那位曾被当做笑话的特朗普送上美国政坛巅峰宝座。


每一次维基解密的亮相都是对希拉里的重创,也将特朗普一点点推向总统宝座。


开向希拉里的第一炮,是7月。


美国东部时间7月22日早上10:30,维基解密公开了美国民主党国家委员会内部绝密的19252封邮件和8034个附件,此次泄露的账户来自公关主任、国家财务总监、人事财务总监等7个民主党高层。


而此次曝光的内容主要是:民主党内部对桑德斯的打压、抹黑对手特朗普、屏蔽不利信息和报答捐款人等。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人称,这可能是自尼克松水门事件之后,情节最恶劣卑鄙的一次总统大选。




(图片来自网络)


这次邮件信息直接导致DNC主席舒尔茨下台,部分桑德斯支持者反目希拉里。




美国民主党主席舒尔茨辞职(图片来自网络)




桑德斯支持者反对希拉里(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好戏不止于此。


2016年8月,“维基解密”悬赏2万美金抓获杀害民主党工作人员Seth Rich的凶手。值得一说的是,这位被离奇枪杀的受害人在党内负责技术方面工作。


阿桑奇更发表讲话暗指其为邮件爆料人,继续炒热邮件门。




(图片来自网络)


当希拉里阵营疑似要甩锅俄罗斯时,阿桑奇说,希拉里的“天性”就是通过渲染外国威胁来转移民众对国内问题的注意力。


而俄罗斯坚决不接锅,并称“俄罗斯企图利用邮件影响美国大选”等类似指责是美国大选中的“常见伎俩”。


到了美国大选高潮迭起、抓马横出的十月,这一“黄金时期”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十月惊奇”。


原来,希拉里、川普两方阵营都卯着劲儿展开了最后的殊(si)死(bi)大战。


此前阿桑奇就通过多个渠道扬言要彻底摧毁希拉里的“总统梦”,计划每周放一波关于希拉里的猛料、在11月8日投票选举日前瓦解希拉里的获胜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


10月,说到做到的阿桑奇,利用“维基解密”曝光了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经理Podesta邮件,指责希拉里曾“支援”IS。


Political Insider的原文表示: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内,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授权将美国产武器运送至卡塔尔。她这一做法旨在颠覆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之后,这些武器又被送至叙利亚去资助基地组织,用于颠覆叙利亚的阿桑德政权。


希拉里在组织“叙利亚之友”(Political Insider说这也叫基地组织或ISIS)的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领导人的角色。这是在支持由CIA领导的叙利亚政权更替暴动。




(图片来自网络)


2013年班加西恐怖袭击后,希拉里曾公开否认她对武器运输这件事情知情。


在之前Democracy Now对朱利安·阿桑奇的采访中,希拉里“邮件门”中包含的1700封邮件中指出希拉里与利比亚、叙利亚、基地组织、ISIS有直接联系。


每个大料,虽然真实性受到部分媒体的质疑,可照旧令希拉里招架不住。


维基解密,这个因为对政府不信任而建立的“编外成员”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这场美国大选。




如今,这位人们眼中的“互联网的罗宾汉”,在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经历了政治避难生活后,宣告被正式逮捕。


面前是与他纠缠许久、恩怨深远的美国政府,他又将去哪里呢?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聂树斌案疑凶王书金被最高法发回重审,案件后续将如何进展? 
  近日广西 18 岁小伙约 47 岁失足妇女,对方中途吃宵夜溜了,小伙怒报警举报自己,其心理动机为何? 
  酷刑(比如人彘)是否比死刑更有威慑力?是否可以用人彘取代死刑? 
  如何看待百度将血友病吧归还给原吧主?是一次网民的胜利吗? 
  吸毒贩毒一律死刑,能否彻底解决毒品问题? 
  媒体曝光万门大学创始人圈钱手段繁多,员工学员一起骗,还需留意哪些骗局? 
  夏俊峰为什么被判死刑? 
  美籍华人工程师因带公司电脑来中国旅游,被美国法院判处 38 个月监禁,对此你怎么看? 
  男子染梅毒与脑瘫女子连生 9 孩,与智障人士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阿里女员工案张某妻子发声,表示已正式向公安机关控告周某,案件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前一个讨论
鞭炮都有哪些玩法?
下一个讨论
2019年河南考生106万,大家怎么看?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