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资媒体人做派,如果舆论与自己的观点暗合就会“代观众立言”,如果舆论与自己的观点不合就会说“民众情绪受到了操纵”,就是不肯去深入情绪,探查一下情绪爆发的原因。祭侄文稿事件的核心,就是大陆民众多年来对于台湾当局践行台独路线情绪的总爆发,不承认这一点,实际上就是脱离群众了。梁文道文想以正常的文物借展来定义本次事件,这实际上如同作文跑题,分析的方法论上就错误了,是一大败笔。。
2.为什么台故会撞上这种情绪爆发,因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与大陆的博物馆不同,整体来看,大陆博物馆的馆长虽然有行政级别级别,但是绝大多数不是政府机关官员,而是事业单位领导;台故的馆长则是台湾当局的阁员,是政务官。所以台故的举措被政治化解读,真乃求仁得仁也。梁文道比出大陆冷战时期为了破冰而举办的文物外展来作为台故祭侄文稿的对照,恰好在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公众的解读是有道理的,这和梁文本意不符,是一大败笔。
3.博物馆、特别是公立博物馆,接受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有义务优先保障当地民众参观文物的权益。台故对于祭侄文稿,展出间隔达七八年之久,而这次送到日本,势必使台湾民众至少十四年才能参观到一次,这和《蒙娜丽莎》常年在卢浮宫展出,偶尔出国一次不同,两者不可比,这又是一大败笔。
4.前两年在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曾经举办《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这是对展览的误读,展览不是吉美博物馆一家举办,而是中国国家文物局与吉美博物馆共同主办,和文物借展不同,这又是一大败笔。尤其梁文最后提出“今天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我们恐怕特别需要对外投射出一个健康的、文明的、正当的国家形象,这势必需要一定的文化软实力输出来配合。”嗯,这是暗示台湾当局什么吗?
5.展览对文物损伤的风险和防止,在这次风波中那么重要的一个话题,梁文居然滑过,让人颇感遗憾。
综上,四大败笔、一个遗憾,综合得分:不及格。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