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荀彧为什么要直到曹操试图晋为魏公并且加九锡才决裂呢? 第1页

  

user avatar   yinglaot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稍有了一点阅历,然后了解一点人性的人都会清楚,底线这个东西是分层次的。

譬如我能容忍一个人在我面前随地吐痰大声骂街,也能容忍他当街揍人,但当我发现这个人居然想把人打死的时候,这就到了我不能容忍的底线了——我会找块砖头抽冷子砸他丫的。

曹操是如此,作为曹操的合作伙伴,荀彧也是如此。

曹操是不受约束的权力对(曹操的)臣子道德的挤压,从而导致野心膨胀。荀彧是因匡汉理想所带来的现实对(荀彧的)臣子道德的挤压,从而导致他一步步退让。

当曹操要称公时,权力的野心到达了顶点,而荀彧的臣子道德也退让到了极限,以至于他的匡汉理想也随之破灭。

这就没办法忍了,于是荀彧就找了块板砖。

至于为什么说曹操称公荀彧的理想就破灭了,有很多答主都回答得很好就不再说了。

最后,其实我就想挂个截图。这位成刚是哪里来的大神?


user avatar   dragoncat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不妨把思维发散点,想一下如下问题:

  1. 荀彧阻止曹操称魏公,死去之后,为什么能拿到谥号,为什么能成为那个时期唯一获得刻碑尊荣的人,为什么写碑文的还是第二年给曹操写魏公策命的御用文书潘勖?
  2. 如果曹操十九年魏公,二十年立曹氏女为汉皇后,二十一年魏王,二十二年设天子旌旗,一年一步毫无阻力,却为什么从二十三年到二十五年,三年里未曾迈出最后一步?
  3. 二荀并显,为什么荀彧死后得如此尊荣,而参加魏公劝进,并且担任魏国尚书令的荀攸死后却极其黯淡,没有加封没有追谥也没有食邑追加?难道曹操还带抖艾姆属性?你恶心我我高兴,你抬举我我生气?
  4. 为什么有两个版本的死法,“以忧薨”与“饮药而卒”该信哪个?

一、追谥与立碑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追谥死者是一个大事,是要召集百官长者议论的。但按照当时献帝尴尬的地位,他有那个权力吗?

某些人在讨论曹操为汉贼的时候,献帝就是被架空的,官员任命与议政,都是曹操把持。但是在讨论追谥的时候,曹操忽然就没有这个权力了,“偷偷”把这个权力还给献帝?

再者,在下了禁碑薄葬的法令之后,如果没有曹操同意,献帝能有权力为荀彧破例立碑吗?

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宴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范晔在这里巧妙地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用献帝和曹操,在“荀彧之死”上面的截然不同的表现,来烘托荀彧的汉臣属性。(仿佛中学语文考试答题[捂脸])

但如果范晔不为了烘托汉臣属性,写成这样:

彧病留寿春,遂以忧薨。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宴乐。操征孙权于濡须口,不胜,愈追念彧。谥曰敬侯。
先是,建安十年春,操初平冀州,尝下令禁碑薄葬。及彧卒,操感念其鞠躬尽瘁,乃特为破例立碑,命尚书右丞潘勖为碑文。
其明年,操复使潘勖为天子作魏公策命,遂称魏公云。

你还会觉得荀彧和曹操决裂吗?

二、践祚

司马昭不敢迈出最后一步是因为成济弑帝这一步意料之外的臭棋,可曹操没有啊。而且相比司马氏,曹操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哪怕不用禅让,自己直接称帝也毫无压力,却为什么要死守着最后一步?

这里有个小细节值得琢磨——

二十三年春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
【裴注】山阳公载记曰:王闻王必死,盛怒,召汉百官诣邺,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觽人以为救火者必无罪,皆附左;王以为“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乃实贼也”。皆杀之。

当时魏国已立,拥曹的一派全在邺城担任魏官。那么汉百官“救火”的都是些什么人?

政治投机派!

如果曹操一心想要践祚,那么杀掉“不救火”的,那么第二天“救火”的投机派就会联合魏官劝进曹操践祚。可是曹操的做法偏偏是屠杀投机派,不救火的就算其中有些是反对他的汉臣,也不做计较。

同样的情况,董承反曹操,能得到什么?董承有能力,亦或者献帝有能力在官渡之战前杀了曹操,再打出比曹操更好的战绩吗?他算不算政治投机派,借“献帝和曹操不合”投机上位?

所以问题就回到最初:曹操为魏公是为了稳定政局还是为了践祚?

三、荀攸的黯淡

荀攸在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第二次征孙权时病逝。死时为魏尚书令,汉陵树亭侯,食邑七百户,死后没有任何追加封赏。

对比二千户、追谥敬候的荀彧,一千户、追谥贞侯的郭嘉,实在令人觉得奇怪。

如果以“曹操偏爱”来议论——

与曹操决裂,阻止曹操为魏公,被曹操逼死的荀彧显然非常恶心到曹操。而参加劝进,作为魏尚书令在魏国内政上尽心尽力,作为军师在曹操出征时出谋划策的荀攸,显然会更受曹操信任。那么两人的死后尊荣就完全无法解释了。

如果以“贡献”来议论——

那么又必须论证郭嘉至于曹操的贡献,今次于荀彧,位列第二。

是否还有其他的解释呢?有!

如果劝进魏公不是曹操本意呢,如果荀彧的反对不是为了汉室,而是为了一统天下呢——

那么,

曹操征孙权时把荀彧请过来,就是要荀彧帮他出谋打这一仗,让他看到一统天下的希望。

荀彧之死,是目睹曹操军中所有人都在“讨论曹操为魏公之后自己能得到的利益而无心备战”,无力回天而“以忧薨”。

曹操成为魏公,是为了稳定底下人的利益诉求,稳定政局。荀攸劝进魏公,并不讨好曹操,甚至让曹操失望。

曹操追谥荀彧,并为他立碑,是因为荀彧一生都在为曹操一统天下而谋划,鞠躬尽瘁。

这样,就一切都解释得通了。所以荀彧跟曹操决裂了吗?

四、《后汉书》与《三国志》的写法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三国志》写“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是因为前面写了荀彧反对魏公议的事,这里为了叙事完整性,做一个结果描述。

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时年五十。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宴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

而《后汉书》的写法,空食器,饮药而卒,称魏公,都是为了铺垫,用来和献帝废宴乐对比,以两人截然不同的表现来烘托荀彧的汉臣属性。

范晔是有私心的,写了献帝为之废宴乐的记载,并把“追谥敬候”一句放在献帝主语之后,造成一种献帝给追谥的错觉。却不写曹操的态度,只说明年曹操称魏公。不写立碑的事,也不写日后曹操给钟繇的书信里盛赞二荀的事,是不是为了论证而故意不写,也存疑。

可信度,见仁见智吧。


user avatar   xu-qiao-29-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到这个问题,吓得我连忙回头翻了翻三国志好好的读了读。说实在,这也的确是我少年时期就一直存在的一个疑问,一直都没怎么想明白。后来随着年岁的渐长,有些隐隐约约自己的体会,但一直没有认真的进行梳理,也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吧,简单的说说我的一点点看法。

我非常怀疑什么时候给荀彧追加了一个“忠于汉室”的大旗的?且不说这个事情没有任何的明证,就算是一种历史观点和视角,也只能说是存疑吧,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怎么突然变着变着就变成了荀彧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大汉最后的守卫者,一心只想着要光复汉室,想要在曹操和汉朝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在我非常浅薄的知识里,我印象中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是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里,当然,我本人极其尊重易老师,他给我带来很多全新的视野和思想,但就这个方面来说其实论证是很浅薄的,没有有力的事实依据,我很难以同意,所以才留下了年少的疑问。这样一个观念能够在现在成为一种类似“共识”一样的事情,确实是我很不能理解的事情。

我承认在感官上,这样的判断有一定的道理。曹操篡汉的大白脸已经永世不得翻身了,在他那个自我主义爆棚的丑恶嘴脸到处狰狞的时候,我们当然希望会有一个儒雅的,英气的,含蓄的睿哲老者,满怀感情的在为这个数百年行将就木的王朝做最后的挽留,那份苍茫孤寂满足了我们内心对于悲剧的渴望,而荀彧最后的被疑和早辞,加上那空食盒的传闻,更加印证了我们的想象,使得我们仍可这个没来由的判断。历史本来就是故事,而这恰恰是个好故事。

虽然有意思,但我仍觉得这样的判断太过于草率,而且会影响到对于整个三国的判断,会埋没了三国中无数精英对于理想和信念坚守的那份纯情的浪漫。这份浪漫在我看来,要远比抱残守缺,所遇非人更加的动人。

荀彧忠于汉室吗?我觉得不是。对于劳苦大众来说,四百年汉朝或者还是个念想,对于那些精英来讲最多也就是个旗帜。他们无非就是不想要背负背主弃汉的骂名,类似于必须“三让之礼”,是一种姿态而并不是诉求。整个汉朝末年,就没看到几个真正为汉朝筹谋打算、殉以道义的,唯一一个稍微看着肯为汉朝打算的,反而是董卓:刘协也确实要比刘辩更加适合作为皇帝。但碍于董太师水平实在太低,也做不得能够帮助朝廷起死回生的事情,反而是惹下了不少的麻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面,倒不是因为当时人品格多差,而实在是因为:汉朝不值得

真的不值得啊。除了开国的两名君主之外,整个东汉下来,不要说明君了,就是勉强符合当皇帝的人都没有。天不佑汉,本来子嗣就稀少,长到成年的就更少,难得有个别的成年了,手中有点权力结果却是: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还不如那些未成年的呢,虽然干不了事,至少不惹事……因此东汉末年,是大一统王朝里少有的没有复兴重臣,也没有重振契机的王朝。鲁肃所言的: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是当时士族阶级的一个普遍共识和判断。而荀彧作为士族阶级的典型代表,不可能不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盲目的维护现有的汉室,是不符合一个战略家和政治家应有的眼光的,因为战略家看得到未来走势,政治家听得懂人间疾苦,作为曹魏集团当仁不让的萧何加张良,又怎么会如此的小家子气呢。

如果不是维护现有汉室,会不会是维护刘姓王朝呢。我感觉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当时有不少的刘姓诸侯在位,荆州刘表名声极响,文人骚客,遍布满堂;四川刘焉励精图治,天府之国,进退相宜。这些都是明确的汉室宗亲,连荀攸都想过要去当一个蜀郡太守,这难道不是复兴汉室最好的选择吗?更不要说一个才名富于海内,只待蛟龙入海的刘备了。要知道刘备和荀彧可是共事过一段时间的啊,那时的刘备正缺的就是一个运筹帷幄之人,诸葛亮看的出刘备是英雄,难道荀彧看不出来吗?让我看看荀彧走的道路,从来没有考虑过汉室宗亲,而是先跟随的袁绍,然后度绍终不能成大事,去绍从太祖。所以说,是荀彧选择了曹操,不是为了复兴汉室,而是为能够“成大事”。

荀彧为什么选择曹操。因为曹操值得。

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寡,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好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己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原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胜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何能为!

这是曹操与袁绍官渡之战前,曹操自己心里虚,来询问荀彧意见时,荀彧给的回答。这段话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意思:我方现在和袁绍比啥都不行,但是你行啊,所以你行你上,没问题的。作为一个重大战略方针的判断,完全归结于个人魅力,可以说荀彧对于曹操的推崇之情是真挚而且浓厚的。曹操一生危机四伏,数次停留在生死一线,成败也不过是一念之差,但纵使这样荀彧从来没有背弃过曹操,他从不怀疑曹操就是能够带领他走向个人理想实现的关键人物,甚至在曹操人生最危急的时候,就是靠着荀彧一己之力,保住了曹操最后的根据地。我认为荀彧并不反对他的“明公”晋公封王,成为天下之主。曹操曾经问过荀彧,谁能代替荀彧为他出谋划策,荀彧的回答是荀攸、钟繇,而劝谏曹操晋魏公为首的恰恰正是荀攸钟繇二人,换句话说这三人从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唯一的区别恐怕是荀攸钟繇只是有目标,而荀彧有理想,也就是前面说的成大事。

荀彧并不抵触曹操当皇帝,甚至可能还有所期待。但前提是曹操能够帮助荀彧完成他的理想:天下安定,重归一统,四海升平。这是荀彧的理想,只要完成这个理想,谁是帝王,谁是诸侯并不重要。而曹操似乎就是那个最为合适的人。也因此,荀彧不会选择刘表、刘焉,不会跟随刘备,不会长留袁绍,都是这样的原因。曹操终究就是曹操,没有能够媲美。

但,曹操变了,变得不值得了。

赤壁之战是三国的定音锤,也是曹操的分水岭。那一场败仗仿佛磨尽了曹操原有的锐气。他再也不是那个敢于倾巢而出,打到哭爹喊娘而始终不改浪漫主义那个意气将军,而是变得小心翼翼,谨小慎微。可能在赤壁败北的那刻起,他眼里真的看到了曾经的手下败将袁绍,他意识到了即使现在势力非常庞大,但只要输掉一场战役,就有可能会使之前的所有一切都变得荡然无存。从那之后,很少看到曹操再去征讨四方,开拓疆土,而是沉迷中央,防卫四方。奠定了整个三国时期,强国龟缩自守,弱国交相征伐的特殊局面,彻底的否定了通过正常优势战争达到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从那之后,三家无论攻守,其实都在等待着隆中对的那句名言:待天下有变。而更加神奇的是,最后曹刘孙三家竟然都有变,才将统一天下的机会拱手送给了司马氏。

于是我们看到,在赤壁之前非常活跃的荀彧,在赤壁之后彻底没有了声音。因为他已经看不到原来那个他愿意报效的那个为了天下计的曹操了。那个曾经不愿意“慕虚名而处实祸”的曹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提升自己的爵位,待遇,封地上。他再也没有了原来的魏武挥鞭的豪迈,而只能低低的吟诵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聊以自慰。荀彧最后一次声音,就是曹操意图加九锡时最后的一次抗争。

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这其实并不能叫决裂,而是一次彻底的质问:天下未平,国家未定,你难道就在意这些东西吗?所以曹操的心不能平,就是心潮起伏,羞愧难当,他当然也怀念曾经那个快意恩仇的自己,但他已经输了一次,再也输不起第二次了。曹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虽然这个答案让他们俩个都很失望。

我曾把天下寄托在你的身上,而你却只想要一身皮囊。我想从这一刻,荀彧的一生就已经写完了。


user avatar   yu-huan-80-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描述是有问题的。

荀彧死后,次年(213年),曹操才改九州制,接受魏公,九锡。

关于“重置九州制”,早在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得冀州后,就有人向曹操提出这个建议,曹操不敢决断,而是拿这个议案送给荀彧,被荀彧否定后,曹操还写信给荀彧表示感谢。

荀彧阻止九州议。

《三国志·荀彧传》:或说太祖“宜复古置九州,则冀州所制者广大,天下服矣。”太祖将从之,(荀)彧言曰:“若是,则冀州当得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所夺者众。前日公破袁尚,禽审配,海内震骇,必人人自恐不得保其土地,守其兵众也;今使分属冀州,将皆动心。且人多说关右诸将以闭关之计;今闻此,以为必以次见夺。一旦生变,虽有守善者,转相胁为非,则袁尚得宽其死,而袁谭怀贰,刘表遂保江、汉之间,天下未易图也。原公急引兵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荆州,责贡之不入,则天下咸知公意,人人自安。天下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太祖遂寝九州议。

曹操给荀彧道谢。

《后汉书·荀彧传》:(曹)操譬之曰:昔介子推有言“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君奇谟拔出,兴亡所系,可专有之邪?虽慕鲁连冲高之迹,将为圣人达节之义乎!

——由此可见,有荀彧在汉廷,曹操不敢在制度上越轨。

陈寿在《荀彧传》中写荀彧死后:明年(213年),太祖遂为魏公矣。算是点睛之笔了。


再说曹操欺压天子,杀贵妃这事。

“欺压天子”,我之前写过一些意见,我认为曹操专权是一个渐进过程。例如曹操去见天子还得接受虎贲交戟迎接的仪式,曹操对此不安,也只是采用消极不去见天子的方式来处理,而不是马上翻脸,把虎贲全部换成自己的人。

史书上说曹操把汉献帝身边的人全部换成自己的人,这个当然是可以有,但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陈琳写檄文说曹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要知道献帝东归时,虎贲都被打光了,曹操加点兵也是情理之中,所以这到底是“宿卫”,还是“拘执”,只能是各说各话了。

联系到当时形势,河北袁绍这个最大的劲敌都没有消灭,曹操也不可能做得太过分(制度改革上)。陈琳檄文中提到建安后曹操的丑事,也就三件:杨彪冤案,赵彦被害,挖坟敛财。满篇文章到底还是跟权势、钱财有关。


至于董贵人(不是贵妃)故事,她是因为“董承反曹案”被牵连诛杀,董承联络朝廷中一帮人要搞死曹操,曹操发觉后才痛下杀手。

在这里我提一些董承和曹操的关系。

  1. 建安元年正月,曹操想进京,派出去的曹洪被董承拒绝了。
  2. 同年八月,董承在雒阳与杨奉、韩暹争权不力,采纳董昭等人意见,又招曹操进京。
  3. 九月都许,董承拜卫将军,曹操让大将军给袁绍,自己拜司空,行车骑将军。
  4. 建安四年,曹操与袁绍大战前夕,拜董承为车骑将军。同年董承密谋反曹。
  5. 五年正月,董承事泄,曹操诛杀董承。官渡大战开始。

从曹操在199年还让车骑将军给董承来看,曹操是想拉拢董承的(此时曹操并不知道董承暗中做的事),但是董承却想杀了曹操,取而代之。

所以说:董承和曹操之间,最简单的就是两人争权的关系。再就当时形势进一步说,不论董承、曹操,还是河北的袁绍,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想做权臣。

董承的优势是女儿当了贵人,当初东归之时,他还暗中叫人去趁乱刺杀伏皇后,其目的显而易见,自己要取代伏完(伏皇后之父)的地位。

董承这个人实在是权势熏心。

在董承案前后,荀彧是没有任何理由和动机去选择帮助董承的。相信董承是好人,是忠臣,大概是受到了《三国演义》中,刘备与董承故事的影响吧,毕竟刘备也参与了“衣带诏”。


在董承案后,曹操赢了官渡之战,再往后三四年,曹操扫平河北,开始经营冀州,此时的曹操已经开始转变了,荀彧作为汉廷的尚书令,同时又是曹操故吏,他一直都是想在其中周旋,减少/减缓/劝阻曹操的集权之路。

曹操也是从妥协→试探→改变一步步来,在这期间,曹操还想让荀彧当上三公,增封,荀彧都婉拒了,但是曹操身边更多的人是希望曹操能够做得更大更强,例如董昭劝曹操重置“建封五等”。

随着时间推移,荀彧发觉无法阻止曹操的脚步,终于在212年,两人的矛盾终于爆发。

曹操授意董昭去找荀彧谈“曹操封魏公,受九锡”的事,被荀彧一口回绝,曹操意不能平。

《三国志·荀彧传》:十七年(212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荀)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同年,曹操将荀彧招至谯县,两人人生中最后一次见面;此后,曹操去了濡须讨伐孙权,荀彧留在寿春,用生命为两人的前途做了“决裂”。


user avatar   ji-xuan-yi-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曹操心态崩盘也不是突然发生的,也是到了赤壁被打爆之后才发生的。

所以你才能理解,为什么赤壁之前,荀彧策划了最后一计,间道出宛,叶,干死刘表。但是赤壁之后,荀彧却什么都没干,直到大家都快忘了他时,他又用气壮山河的一死,捍卫了自己,历史,汉朝和华夏民族的尊严。

那么反推就是,荀彧和曹操的计划里都没有赤壁的战败。他俩的计划是,赤壁打爆孙刘,孙权杀刘备,孙权投降,然后西南西北军阀投降,天下一统,曹操当周公。最多最多曹操病逝后,把他儿子分封到边疆区当异姓诸侯,对吧?

结果赤壁出现诸葛亮,鲁肃,周瑜等一众妖孽,曹操崩盘,天下一统不可能之后怎么办?这个时候,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荀彧,和半吊子理想主义者曹操就必然要发生分歧。

这之后,曹操就开始了一系列自保操作,董昭窜出来鼓动曹操直接裂土。荀彧这几年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干,显然是不支持曹操的,最后曹操启动法律代汉,荀彧决定只好和你拼了。

所以你看到的只是表象,事实逻辑是这样:

赤壁战败——曹操要自保——自保的结果就是干脆代汉——荀彧决定不忘初心,死给你看。

自然,这是一对理想主义者在赤壁被诸葛亮,周瑜,鲁肃,刘备,孙权,关羽艹了以后,走上两条道路的故事。

荀彧就是那个苏联垮台前开枪自杀的元帅,不忘初心,坚持信念,人固有一死,尚书令死的重于泰山。

曹操决定自己顶上去当普京,但是,你我都知道,抛弃了理想,也就杀死了自己。

那个少年,一直想做征西将军,到了最后,却成了王莽。

啊,这真是个悲惨的故事啊,所以理所当然应该有一个悲惨的结局:

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昭位相国,封晋公,加九锡。

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

五月,己丑,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

帝遂拔剑升辇,率殿中宿卫苍头官僮鼓噪而出。

济即抽戈前刺帝,殒于车下。

唯一的区别就是,曹操内心是挣扎过的,心里是哀叹过的,看到年少时的诗文,心中是不胜唏嘘的——年轻的阿瞒曾向现实抽出了利剑,却不幸被现实按在了地上摩擦,这就是那么多老男人喜欢曹操的原因,他们就和阿瞒一样,热血过,勇敢过,为梦想奋斗过,虽然最终没能坚持到最后。他们从曹操身上看到了一种所谓的人性。并且完成了对少年生活的一种告解。

但是仲达同志心中却没有一丝波澜。二十九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把心里掏空,并且灌入了另外一些东西,让自己变得坚硬,冷漠和决绝。

那一天,宣王握着曹睿冰凉的手,流下了眼泪的同时,心里有些想笑。

愉悦,愉悦.jpg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上来瞅见 @泪痕春雨 大仙的最新历史发明,险险乎笑岔气。

泪仙威武,拿着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故事去类比曹操和荀彧,末了得出结论,老曹和荀文若是同事关系,老曹称帝后是君臣关系,于是乎荀文若不干掀桌子。

咱早就下过结论,史盲和历史发明家的基本特征就是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上下五千年,瞎搞拉郎配。清末民初是什么意识形态?汉末是什么意识形态?隔了一千七八百年,这已经不是用本朝的剑斩前朝的官,而是拿着开花炮炮决汉朝君臣了。笑。

荀彧和老曹是同事关系?

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但凡对汉末二元君臣观有基本了解,就不会说出这么搞笑的段子。你还不如说诸葛亮和刘备是同事关系,毕竟村夫不是大耳朵的属官,而是堂堂的军师将军,你是个将军,我也是个将军,来,老同事,握个手。

喷饭。

捎带,按照泪仙高论:

来,扒拉扒拉史料,刨去荀彧,有哪路军政大佬跳出来反对曹操称公?是诸夏侯曹哩,还是张乐于张徐五子?是荀攸哩,还是钟繇?抑或程昱以下一堆摇羽毛扇的?

泪仙举手间便发明出一套曹操集团内部实力反对派,如此轻松惬意,果然是历史发明的积年。

当然,在我大汉的确有军政大佬反对曹操称公自作家门那一套。

他就是左将军领豫、荆二州牧宜城亭侯刘备。没毛病,大笑。

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孤立得讨论历史人物,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之一。

反观泪痕大仙,一不究史料,二不究具体历史背景,章口就莱,居然还有粉丝美其名曰历史唯物,真是天大的笑话。如此标准的主观唯心都认不得,真是空有二目,不识之无。

回到本题。

荀彧的理想是辅曹操为伊、霍,此前曹操与献帝的冲突也好,与董承等人的冲突也罢,只要不危及到汉朝社稷,于荀彧而言都可以接受。

社稷为重,君为轻,这一节必须明白。说白了,只要天下是高祖的天下,社稷是刘氏的社稷,宗庙是汉家的宗庙,哪个刘来坐这个位置完全可以商量。

然而,曹操要称公,建立魏国的社稷宗庙,这就不是和君权冲突这么简单,而是要改天换命,赤裸裸得准备取汉朝而代之。

对于荀彧而言,曹操如此行为严重踩破了底线,甚至影响到他本人的历史定位。

荀彧一生的人生理想就是当个王佐之臣,兴亡继绝,匡扶汉室江山。到老曹要弄出魏国社稷宗庙的当口,回头一看,敢情他荀文若一辈子的努力就是在替汉家送葬,就是在为虎作伥,这真是天大的黑色幽默,试问日后的历史要如何书写?

在这个节骨眼上,要么向现实低头,放弃人生理想,譬如领衔上表的荀攸;要么坚持人生理想,浑身碎骨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是,我们看到了空食盒事件。同时,也在《后汉书》中看到了汉臣荀彧的列传。

当然,个人以为,以荀令君的睿智,应当早就料到了老曹的小九九。然而,荀彧的一生事业与曹操深度捆绑,荀氏家族的利益也与曹操深度捆绑,只要老曹不掀开最后的底牌,荀彧不可能与其彻底决裂。

可能,荀彧还在侥幸。侥幸曹操还能当个霍光?侥幸老曹五十几岁嘎嘣,脆了?抑或侥幸自己在老曹图穷匕见之前先去了?

可惜,历史没有侥幸。


user avatar   san-chong-bu-tong-de-hong-s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长时间没有见过 @泪痕春雨 的回答了,结果昨晚又看到了这篇。

泪痕在回答荀彧的问题时,用了北洋袁、冯、段的事情来类比,说:

我不由得想说一句:泪大仙,收了神通吧。这是祸祸三国史不算,还要附带着把近代史一起给祸祸一遍?

袁、段、冯之间的矛盾,谁说是因为袁世凯称帝才产生的?合着段祺瑞、冯国璋这样的北洋三杰,就因为“不想磕头”而造反了?段芝泉、冯华甫何辜,居然被编排至此。

袁和段的矛盾,从民国建立后就慢慢产生了。当时北洋三杰中,王士珍退隐,冯国璋调任南京,中枢之中只有段祺瑞一人,任陆军总长,同时兼任总统府军事处处长,将领的提拔任命、军队编制调遣都由出于其手,除重大事情向袁请示之外,段祺瑞俨然军中第一人。

段祺瑞对军队的掌握引起了袁世凯的警惕,为了加强自己对军队的掌握,袁世凯重新起用了北洋三杰中的“北洋之龙”王士珍,设立大元帅统帅办事处,由王士珍为坐办,并撤销总统府军事处。如此一来,全国军权就转移到了这个统帅办事处,陆军部职权被架空,沦为空衔,段祺瑞的实际职权只是统帅办事处的一个办事员。

如此一来,段、袁之间的矛盾大为激化,此后又发生多个事件(譬如陆军部曾发生茶役偷偷安放炸弹的事件,段祺瑞怀疑这是袁想杀自己,从此后绝不再到陆军部),终于导致袁段关系完全恶化,段祺瑞辞去陆军总长职务,去山西养病。——这是1915年5月间的事情。

袁和冯的矛盾,不象袁段之间那么尖锐,但也是一直存在的。主要一点是因为袁世凯的“废督”计划。民国建立后,各省军政大权全部掌握在各省都督手中,一个个都督手握大军,占据一省之地,俨然唐代藩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袁世凯就想废除各省都督,把各地军政大权收归中央,但这一计划,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各地都督的强烈反对。到最后袁世凯只好徐徐图之,第一步就是把各地“都督”的官职改称“将军”。1914年6月,袁世凯下令“废督”,冯国璋当时任江苏都督,执掌东南,废督之后,被改为“宣武上将军”,督理江苏军务。

都督改将军,很显然是废除各地军头割据一省的先期动作,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冯国璋的利益,由此他对袁世凯心生不满,是很自然的事情。同时,袁段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袁世凯对段祺瑞弃若敝履,也让冯国璋产生兔死狐悲之念。另外,袁世凯虽然明面上对冯国璋一直进行拉拢,但实际上对他防范甚严,从来不跟他讲真心话,举个很著名的例子:冯国璋跑去问袁世凯是不是有打算称帝这回事,结果袁世凯满嘴扯谎,坚决不承认。后来冯国璋知道真相后,气得跳着脚发火。——这不是气袁世凯要称帝,而是气袁世凯骗自己。

当然,段、冯反对袁世凯称帝,有一条也很重要,就是他们都和袁克定关系很差,怕袁世凯一旦称帝,到袁克定手中自己被兔死狗烹。

以上就是段祺瑞、冯国璋和袁世凯之间的主要矛盾,请问泪仙一句,这些矛盾哪一条是因为“不想跪拜”产生的?

就如同我上面所说,段冯和袁之间的矛盾,在袁称帝之前就已经很尖锐,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他们在权力分配上的冲突,和称帝其实没多大关系。——倘若段祺瑞冯国璋反对袁是因为“不想跪拜”,那么支持袁称帝的段芝贵莫非就是天生贱骨头?

所以,泪仙说“荀彧反对曹操称魏公,与此大同小异”,我说泪仙你就是瞎扯,这两个事件完全不同,没有一点相似的地方。

荀彧为什么反对曹操称公,很简单啊,下面各位的回答都很明确,那就是因为荀彧是大汉忠臣,不愿意看到老朋友做出这种过分的事情而已。而段、冯为什么反对袁世凯,也很简单,就是自己利益受损罢了。

请问泪仙,他们之间有哪怕一点相似之处吗?

说泪仙的历史观是“办公室政治”,这个评语还是当初我说的,结果今天看来,连“办公室政治”的水平都没有,好歹“办公室政治”也是从利益出发的,到泪仙这里,直接就来“不愿跪拜”了。


user avatar   zhang-ting-61-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wan-jin-y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途岛战役……




  

相关话题

  群雄飞帝是什么样的人? 
  刘备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三国究竟是神仙打架还是菜鸡互啄? 
  刘备早年真的见过曹操吗? 
  空城计的时候司马懿为什么不先派一个士兵前去探一下敌情? 
  蜀汉胜利的话诸葛亮地位有现在高吗? 
  曹魏的都城在哪,是许昌还是邺城? 
  如果有三条线,每一条线分别是曹孙刘在巅峰时期一统全国,让你自编剧本和各自阵营的排位,你会怎么写? 
  如果漢獻帝在朝堂上自殺,是否就可以改變“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結局和整個三國的走向? 
  曹操遇到汉武帝,会篡汉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历史学家不承认刘备的蜀汉的正统地位?不将其视为汉朝的延续?
下一个讨论
我们身上流的血,真的有五千年吗?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