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董卓废立的话题,我在我的作品中写的很详细,愿意慢慢看的朋友,可以移步:
《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目录 - 知乎专栏《灵帝篇》第八章 立志革新
介绍一下灵帝在188年留下的东汉政府这个摊子,还原了史书上真实的社会环境。
《何进篇》第四章 图灭宦官 第五章 功败垂成
这两章是以何进的视角,分析政变之前的各种历史人物关系。
《董卓篇》第三章 政变全程 第四章 董卓进京 第五章 拥立新帝
这三章是以董卓为视角,解读了政变前后乃至废立的全过程。
同样的,我的解读结论是前无古人的。
觉得我写的不错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专栏,
懒得去看的朋友,可以直接往下看,我简单的讲一下本题的内容。
正文开始前,还是必须要说两句:
1我陈述的每个史实都能找到史料依据,看过史书的自然知道,没看过史书的可以装作知道的样子。对我的陈述有疑问,可以带着史料来质疑,我会回应的,如果只有想象力,对不起,我没空陪你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做一个历史发明家。
2我写的每个推论,都能找到史料依据。我会列出来的。
一、188年全国概况
首先,明确一点:灵帝在中平五年(188年),是进行过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重置州牧、设西园军、远离宦官 ,重用名士。这番举措使得全国各地的叛乱趋向好转。
这也为第二年何进掌权后,才能腾出手打击异己,图谋政变奠定了政治环境基础。
1.《宦者列传》中,灵帝亲信张让等人的种种劣迹,到了中平五年(188年)戛然而止。例如本年宦官子弟的杨党贪污案(事见《盖勋传》),也是灵帝疏远宦官的佐证。
2.范书《贾琮传》中“诏书沙汰刺史、二千石,更选清能吏”正是中平五年(188年)的事。
3.除了贾琮出任冀州刺史,同时还有很多名臣名士得到重用,并在全国各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a因为得罪宦官被雪藏三年之久的皇甫嵩重新掌兵出征凉州,取得陈仓之战的胜利。
b陶谦为徐州刺史,平徐州黄巾。
c黄琬为豫州牧,平陆梁地区叛乱。
d刘焉为益州牧,平益州黄巾。(虽然不是刘焉的战功)
e长沙太守孙坚平零陵三郡。(虽然孙坚早于之前上任)
f刘虞为幽州牧,收服乌桓,用几个月时间平定了闹了两年的二张叛乱。
g盖勋为京兆尹,与皇甫嵩坐镇长安,讨伐凉州叛军。
h丁原出任并州刺史,南匈奴另立新单于,虽然流亡单于于夫罗不服,但内乱暂告一段落。
i西园军上军别部司马赵瑾讨平益州巴郡板楯蛮叛乱。
二、189年何进秉政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少帝继位,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掌尚书台。
四月,何进杀蹇硕,董重、废董太后,完成权力统一。
约五月,以幕僚袁绍的建议为起点,何进考虑与汝南袁氏合作,一同剿灭宦官,完成陈蕃窦武当年未竟事业。
在这个大环境之下,何进征辟名士为幕僚,取得阶段性成果。
陈志《荀攸传》:何进秉政,征海内名士(荀)攸等二十余人。
之前就在雒阳的人:
刘表、袁绍、袁术、桓典、张杨、张辽、何颙、种劭、卢植。
大概是跟荀攸一起新来的人:
张承、郑泰、荀攸、华歆、荀彧、鲍信、逄纪、王允、王匡。
综合一下,其中有据可查,帮何进参与出谋划策的幕僚:
袁绍、陈琳、王允、荀攸、何颙、逄纪、郑泰、王匡、鲍信。
三、何进密谋事
在何进确定下政变大方针之后,何进找何太后商议,可是何太后拒绝合作。
约六月,何进采纳袁绍的建议,征召外兵进京逼宫。
由何进派出去,从雒阳出发至外地征兵者共五人。
①王匡至徐州征调五百强弩。
②鲍信至兖州泰山郡征兵。
③毌丘毅至扬州丹阳郡征兵,刘备随行,途径徐州下邳国。
④张杨至并州征兵。
⑤张辽至冀州征兵。
将外地军队调往河南雒阳附近,共三人。
① 东郡太守桥瑁从东郡至成皋县。
② 武猛都尉丁原从河内郡至孟津,放火闹事,托言诛杀宦官。
③ 并州牧董卓从河东郡至关中上林苑。
其中,因为郑泰、卢植等人的强烈反对,何进对董卓敬而远之,拒绝其进京。
约七月至八月上旬间。
桥瑁进军成皋,丁原火烧孟津后,何进提拔其为执金吾,进京任职。
袁绍私招董卓进京,何进得知,派种劭先后两次劝阻,最终董卓退兵至雒阳城西二十里几阳亭处。
董卓进京时两次上书朝廷,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何太后下诏,罢免宦官。
何进让虎贲中郎将袁术选拔两百名虎贲军接替宦官。
宦官们惶惶不可终日,以为何进是中间派,便去求教出路,何进劝他们告老还乡。
张让不以为然,通过儿媳妇(何太后之妹)传话给舞阳君,再由舞阳君劝说何太后允许张让等人回宫,何太后居然听从。
与此同时,司隶校尉袁绍打着何进的名义,抓捕地方上违法的宦官子弟。何进顿时处在两难之地。
四、政变事-八月二十五日
八月二十五日下午,何进至长乐宫再次劝说何太后下诏罢免宦官,这次谈话被张让等人偷听到了。
傍晚,何进出宫后,又被宦官骗至嘉德殿前,斩杀。随后张让率先发动政变:
a派人占据尚书台,罢免袁绍、王允,任命樊陵、许相接替。
b控制住皇帝刘辩、何太后、陈留王刘协。
c给宫中所有宦官发放武器,守卫皇宫。
何进部将吴匡、张璋在宫外久等何进不回,得知变故,便率先攻打宫门,虎贲中郎将袁术随后加入其中,放火烧门。羽林中郎将桓典可以推测也参战(以事后得封赏可推)。
袁绍在政变之前,就私募私兵千余人,也立刻投入战斗。
车骑将军何苗,也率部参战。
【八月二十六日】
南宫被攻破,张让等人挟持何太后、刘辩、刘协至北宫崇德殿,在转移过程中,尚书卢植斥责段珪,段珪释放何太后。
袁绍下令关闭宫门,屠杀宦官。
奉车都尉董旻与吴匡等人在朱雀阙下,攻杀何苗。
【八月二十七日】
袁绍与叔父太傅袁隗,将樊陵、许相骗来杀掉。
北宫被攻破,张让、段珪等人挟持刘辩、刘协从谷门出逃,逃往北邙山。
此战,宫内宦官被屠杀者达两千余人。例如,袁绍与王匡在承明堂杀赵忠、高望两人。
约傍晚,尚书卢植、河南府掾闵贡等人骑马追击张让。在黄河边,张让、段珪等人绝望跳入黄河。
当晚,闵贡等人带着刘辩在雒舍歇息。
董卓大概到这时候才得知消息,率军前往雒阳。
【八月二十八日】
天未亮,董卓军抵达雒阳城西,又得知皇帝在北邙山下,于是前往迎驾。
当时文武百官已经迎驾,董卓仗着兵多,厚着脸皮混入其中。
五、董卓进京
从这里开始,我做的解读是前无古人的。
第一,很多人以演义故事为印象蓝本,认为董卓仗着兵多,“出入宫庭,略无忌惮。”
第二,很多人不相信陈寿的行文简略,而采信范晔整理的内容,认为董卓是耍了点小聪明,才夺得雒阳兵权的。
首先,演义印象必须破除,其次,范晔采纳的是司马彪《九州春秋》的故事梗:董卓用瞒天过海之计,让雒阳人都以为有很多凉州兵进京了。
范书《董卓传》:初,(董)卓之入也,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恐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潜出军近营,明旦乃大陈旌鼓而还,以为西兵复至,洛中无知者。
这个故事是有bug的,最大的bug就是时间。
从8月28日进京到9月1日废立成功,不过三天时间,原文中的“率四五日”根本就对不上了。
其他雒阳夜禁、门侯等规矩,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也就是说董卓操作起来也是难度重重。
1.这件事(瞒天过海之计)真实发生几率很低。
2.即使这件事是真的发生了,那也绝对不是8月28-30日之间事。
3.董卓夺取雒阳军权事为真,但不包括这件事。
4.所以,董卓上位绝对与这件事无关,与吞并二何、杀丁原两事多少有关。
再看史实:
在28-29日之间,董卓就当上了司空。杀丁原,吞并并州军。何进、何苗余部也归于董卓。
30日,董卓找袁绍、卢植商议废立。
9月1日就废立成功。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董卓没有参与政变的功劳(政变结束后才到场),凭什么能干扰朝政,当上司空?
很多人还是会认为是因为:董卓兵多强势。
而我考虑的是另外一个方面:太尉袁隗的认可 。
1.董卓是袁隗故吏。
2.董卓是袁绍私招的。
3.鲍信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从。
4.董卓找袁绍谈废立,袁绍居然跑路了!
5.按照灵帝遗诏,何进与袁隗共为托孤重臣,何进一死,只能是袁隗在政变之后掌政,董卓能当上司空,袁隗怎么可能没出力呢?
我这个猜测发出来后,很多人一下子也觉得难以接受,纷纷质疑我,后来,我还是找到了一个有力的佐证:
《太平御览·卷196·居处部二十四》引《续汉书·献帝纪》:昭宁元年(刘辩8月28日回宫后,改元昭宁),董卓住兵屯(显)阳苑,使者就拜司空。
这是司马彪《续汉书》中献帝纪的佚文,范晔并未采录入《后汉书》中。
在这里,我们看到:董卓带兵迎驾,但是没能进入雒阳城,而是停驻在城外显阳苑,然后是城内派使者出城,拜董卓为司空的。
由此可见:董先生能当上司空,是按照基本法来的。
城内的使者,也只能是袁隗掌控的朝廷派出来的,别无他人。
再者,董卓在城外,如果在城内没有政治势力扶持,他如何能吞并二何军队,如何能勾结吕布杀执金吾(负责雒阳城内安全工作)丁原?
所以,袁隗任命董卓进京为司空,默许他为军权代理人,所以二何军队归附,吕布也看出归附董卓才有政治前途,于是杀丁原投奔董卓。
后面继续分析。
二更【废立之事-前】
1.袁隗、袁绍在史书解读中的弱化。
董卓当上司空之时,除掉远在幽州的太尉刘虞、司徒空置,朝廷就一个上公太傅袁隗和董卓两人站在权力的顶端了。
很多人觉得袁隗可能是个怂包,才向董卓投降的。袁绍逃跑,也是认怂。
这是一种对演义、范晔《后汉书》塑造故事后产生既定印象,是可以破除掉的。
我们可以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a.8月27日,袁隗参与政变,诈杀出身世家的高官樊陵、许相,他心狠不狠?
b.怎么就到8月28日,他会向城外的董卓认怂,派人送出任命司空的诏书?
c.董卓带兵进京,只不过三千人。按照后世王朗的奏章中提到,东汉帝国雒阳政府军接近一万人。这个数字尚不包括两大将军府的士兵、张辽、王匡这些外兵,袁绍的私兵,按兵数来,袁隗需要认怂吗?
d.袁绍在8月26日至28日三天,在宫内指挥各路人马大开杀戒,血流成河,怎么三天已过,“疯狂杀戮buff”消失,对于一个姗姗来迟,手无寸功的董卓,怂了?
显然,强行解释董卓以强势夺权,这个逻辑从其官职、兵力上都是无法解释得通的。
强行弱化袁隗、袁绍的态度也与史实不符,很难想象,一个前两天还凶相毕露的叔侄两人,莫名其妙对一个外人认怂。
2.大将军府的属官在政变之后的处境如何?
鲍信征调外兵进京,也是在政变结束后抵达的,可以说是跟董卓同时抵达。
袁隗为何不提拔鲍信,而提拔董卓?
——因为董卓是袁氏故吏,鲍信则是大将军何进府的人。
同时,鲍信劝说袁绍杀董卓,袁绍拒绝,鲍信则跑路了。
无独有偶。前几天还和袁绍并肩作战的王匡,在政变成功之后,居然也不要封赏,也直接跑回老家了。
鲍信和王匡都是大将军何进府的属官,可见,政变之后,大将军府的属官是被排除在封赏第一顺序之外。
若想得到好处,必须投靠董卓。所以,吕布杀了丁原,投奔董卓,换来官职封赏。张辽也是如此。
3.袁隗为何不提拔两位侄子(袁绍、袁术)为军权代理人?
这个问题只能脑补了,从资历上看,董卓这个身经百战的凉州名将,比“生于京师,体长妇人”的袁绍,董卓显然在军事层面上有着更丰富的领导经验。
从关系上看,袁隗提拔董卓,动机自然是提拔故吏,并认为董卓这位故吏会遵照“门生故吏”的游戏规则(当然此时他没想到以后会被其反噬)。
袁绍的司隶校尉本来就是要职,如果提拔其掌军,袁隗必然又要考虑另外一个人选担任司隶。
袁术为虎贲中郎将,在后期封赏中,是拿到了后将军这个军职的,董卓是拿到了前将军一职,可见,袁隗让袁氏族人(袁术)掌兵也是必然之势,只不过排在董卓之后,如此看来,终究还是资历问题。
4.袁隗在废立之际的地位在史书中被弱化。
回到董卓找袁绍谈废立,这个事发生在8月30日。
这是一个会议上的谈话,具体内容,不同的史书上写了不同的内容,但是归根结底:两个人闹掰了。
袁绍是绝对不同意的,而董卓把废立之议交给太傅袁隗,袁隗是同意的(事见袁纪)。这说明什么?
废立之事,董卓必然要和袁隗搭档,袁隗是绕不过去的大佬。
袁绍走的时候,也是找借口:我去找我叔父袁隗商量一下。
因此,我们在讨论废立之时,一厢情愿地把袁隗当成一个只会签字同意的摆设,于情不合。
(后面我还会举证,证明袁隗的地位是逐渐被董卓削弱,这并非两三天,一蹴而就的事。)
我们知道下一件事,就是袁绍跑路了。
问题在于,如果袁隗不同意废立,袁绍还需要跑路吗?
难道不是叔侄二人发挥出前几天屠杀宦官的果敢决断,直接下诏废掉董卓,发动各路人马一同反董吗?
袁隗没这么做,显然,袁隗是同意废立的,袁绍跑路,只能是与叔父在政见上不同意见的决裂。
三更【废立之事-后】
董卓执意废立的动机,我在下面这篇回答中讲得很清楚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点开看。
董卓想专权,为何要立聪明能干的刘协? - 知乎在这里,我分析一下董卓在废立之后两个月(9-10月)所做的事,还原一下他是如何反超袁隗的。
9月1日,废立之时,按照史书记载的流程,主持仪式的是某位尚书(可推测是丁宫),尚书宣读诏书后,由太傅袁隗上去把刘辩请(gan)下龙椅,再把刘协送上去。
随后,尚书又宣布废何太后。3日,何太后遇害。
12日,董卓为太尉,领前将军(掌军),封郿侯(乡侯升级为县侯)。
在这个月末,董卓与黄琬、杨彪三人一同上书,为陈蕃窦武案翻案昭雪,给政变的后续影响画上句号。
董卓为司空时就有了开府征辟他人的权力,以史书上记载来看,何颙、郑泰这种原大将军府的属官也被他收入府中,从外地被征辟而来的,最著名的要数蔡邕了。
董卓在9-10月间,如何壮大自己在朝廷中的影响力,想当然,无非是拉拢名士,蔡邕则是董卓最青睐之人,蔡邕为董卓也出了不少力。
比如很少人会去看蔡邕为董卓写的《表相国章》(见《蔡邕文集》,内容为上书朝廷,表奏董卓为相国)
按照史书记载,董卓是在11月1日登上相国之位的,同时获得“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特权,他九十多岁的老母亲都封了池阳君。
可以推测,蔡邕的《表相国章》应该是创作于十月份,传为董卓专权造势。其中内容有三处值得注意的地方:
及至差功行赏,(董卓)辞多受少。近臣幸臣一人之封,户至万数。今者受爵十有一人,总合户数,千不当一。非所以褒功赏勋也。
蔡邕没有点名是谁得到了万户侯,董卓当太尉时,郿侯的户数并不多。
今月(十月)七日,(董)卓又上书,辞疾让位,乞就国土。
十月七日这天,董卓还惺惺作态,要告老还乡。
太傅(袁)隗,以旧典入录机密事;尚书令(马)日磾,先辈旧齿,德更上公;(尚书)仆射(王)允、故司隶校尉、河南尹,尚书张熹,已历九列;鲁旭侍中,牧守宣藩。剖符数郡。
蔡邕提到在董卓即将登上相国之时,至少袁隗在名义上还是排在群臣之首,并有“录机密事”的权力,也就是掌控尚书台的权力。
所以说,9-10月间,董卓在朝廷中的势力是逐渐超过袁隗,这才为11月1日登上相国奠定了基础。
史书上把董卓专权解读成9月1日(废立)之前,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四更【反董事件时间表,咸鱼解读】
8月28日
董卓进京。(确定)
董卓拜司空。(推定)
8月29日
董卓吞并二何部曲,吕布杀丁原。(推定)
鲍信劝袁绍杀董卓未果,逃亡。(推定)
8月30日
董卓与袁绍谈废立事,袁绍不从,逃亡。(确定)
卢植反对废立,免官。(确定)
袁术拜后将军。(推定)
董卓上报废立事,袁隗同意。(确定)
9月1日
董卓、袁隗完成废立。(确定)
废何太后。(确定)
9月3日
何太后死。(确定)
9月12日
幽州牧兼太尉刘虞拜大司马,司空董卓改任太尉,兼领前将军。(确定)
9月13日
杨彪为司空。(确定)
9月21日
黄琬为司徒。(确定,考虑黄琬任命书与杨彪同时发出,21日为从豫州抵达雒阳时间)
三公(董卓、杨彪、黄琬)上书朝廷,为陈蕃窦武案昭雪。(确定)
参与政变的很多人得到封赏(如桓典、闵贡),
外地名士入京(如荀爽、蔡邕),
如韩馥、张邈、张咨、孔伷、孔融等人官拜州郡。
逃亡外地的大将军府故吏,王匡起家拜河内,鲍信拜泰山,
另有袁绍拜勃海。
曹操拒绝骁骑校尉,逃亡。(推测)
10月7日
董卓上书言退。(确定)此后为自己夺权造势。
11月1日
董卓拜相国。(确定)自此,董卓反超袁隗。
后将军袁术逃亡。(推测)
太傅掾袁迪弃官至广陵。(推测)
12月
曹操、卫兹在陈留起兵反董。(确定)
在此之前,张扬先起兵于上党,王匡、鲍信枕戈以待。袁绍为韩馥所困。
广陵太守张超带功曹臧洪至陈留,袁迪代领广陵。(推定)
闰12月(无事记载)
初平元年(190)正月
张邈、张超、臧洪、孔伷、桥瑁、鲍信等人在酸枣誓师。(确定)
桥瑁伪三公书开始流传各地。(推定)
2月
董卓杀弘农王刘辩,朝廷西迁长安,董卓坐镇雒阳。(确定)
二月社屠杀事件,可以解读为董卓对酸枣联军的敌视。(确定)
3月
朝廷至长安,袁隗、袁基灭门。(范书献帝纪确定)
2-5月
韩馥听从刘子惠之言,宽待袁绍。冀州亦筹划起兵,联军拥袁绍为盟主。
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迎困于鲁阳的袁术领南阳。
自此,反董之势兴起。
6月
朝廷(董卓)派出使者团劝和,分别出使河内(王匡)、鲁阳(袁术),以何谈失败告终。(推定,范书献帝纪为6-10月事)
7-9月
酸枣联军进军成皋,荥阳汴水之战,败北。(推定)
袁绍率冀州各郡人马誓师讨董。(推定)
10月
孙坚北上,梁东之战,败北。(推定,原文为冬)
11月
董卓用声东击西之计,渡河击败王匡军。(以蔡邕奏章推定时间,在11月18日之前)
12月
盟主袁绍对反董失望,与韩馥商议,拥幽州牧刘虞另立朝廷,刘虞拒绝。
更多细节就在我的专栏里,欢迎关注。
你所不知道的三国故事 - 知乎专栏我也不敢打包票说我写的一点错误都没有,就这几年的经验来看,肯定还是会有的,就史实方面的错误,欢迎指出来,感谢!
要谈史,肯定要遵照史实记载来发挥;在史实记载空白的地方,想象一下,也没有问题。
不喜欢看书,但喜欢用想象力说史、甚至发明历史的朋友,还是少说两句,免得怪我脾气不好。
郭淮认为诸葛亮占领北原,就能断陇的结论,纯属YY。假定诸葛亮占领北原,就是下面这个局面:
所以,这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去陇右。
断陇,就是断绝陇道,切断陇右和关中的联系,以达到蚕食陇右的目标。
源于陇右和关中平原,都在黄土高原上,而陇右地势高于关中平原,两地之间主要靠谷道联系,所以连接陇右和关中,主要就是依靠2条谷道,一是陇山道,二是陈仓渭水道。
诸葛亮在一伐时,从祁山道出兵陇右,三郡投降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守住陇山道的西口-街亭,诸葛亮本人“称兵上邽”(《曹真碑》),亲自围住陈仓渭水道的西口-上邽(郭淮驻守)。
诸葛亮五伐,在关中断陇,即使断成功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诸葛亮压根就没有派兵去陇右。
在关中断陇,周边都是敌人,要守住开阔地几十公里,才实现断陇,完全是搞笑。
所以估计郭淮这种说辞,也许是为司马懿守不住渭南,而在后世补写的开脱之词。
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