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这问题比较复杂,只能简单说说。
据说最早是晋代郭璞发现了这个现象。他说“《春秋》贵贱不嫌同号,美恶不嫌同辞”,后来学者一直注意到这个现象,称为美恶同名,施受同词等等。过去也有反训的说法,现在有些学者认为反训这个概念应该抛弃掉,现在一般称之为反义同词。
据不同学者统计,按不同标准,大约有100~500个这样的词汇。
如题主谈到的借、贷、租、赁,还有息(休息、生长),妖(邪恶、美好)、颇(非常,略微)、绪(开端,残余),介(大、小)、薰(香、臭),逆(迎、拒)、乖(乖巧、乖戾)等等。
有些现代汉语中意思只偏重某一方面,比如臭(现在只表示难闻,古代也表示芬芳),祥(现在只表示好兆头,过去也表述凶兆),仇(现在一般表示仇敌,偶尔也表示配偶)、率(领导,也有遵循意)等等。
有些分化为二字,比如受(分化为授和受),买(分化为买和卖)等。
除了单字,词汇也存在这个现象,比如冤家、无赖这种。
一般认为出现这个现象和人的思维还有些关系,对立现象普遍存在,从语言的经济性上来说,只要不混淆,合二为一也是可以接受的。外语也有一些这样的词汇,比如英语overlook、without什么的,法语sans,德语aussen等。
不同词汇发生机制还是有些不太一样,这里面有点复杂,说法很多,比如汉语本身缺乏否定性观念单位、修辞需求、叙述者观察角度、语音演变、古语法孑遗等等。这个现象研究很多,难以尽述,如有兴趣可参考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