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看你怎么定义合理了,是指符合威尔逊民族自决呢,还是追求地缘政治稳定?许多时候这两者是冲突的。
《色佛尔条约》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可执行性。在巴黎和会上讨论瓜分奥斯曼的整个过程中,军方就一直警告政治家们,协约国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执行各种地图填色计划,英军参谋部预计粉碎安卡拉政权需要至少27个师,而随着复员协约国的兵力根本不够。
典型的例子是亚美尼亚边界。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就是死人能不能自决。凡湖周边曾经是亚美尼亚人的聚居地,现在他们不是被杀光就是逃走了。剩下的人基本是土耳其人或者支持土耳其的库尔德人,根据民族自决原则似乎应该划给土耳其。不过那岂不是变相鼓励种族清洗(虽然当时这个词还没有发明出来)?
但是怎么执行呢?本来协约国计划让美国托管亚美尼亚,但是美国从来没向奥斯曼宣战,而随着威尔逊离开巴黎美国对插手旧大陆似乎已经没有积极性了。英国接管了巴统,但是在1919年6月已经迫不及待地从高加索抽身了。哪个列强有军队去保障亚美尼亚的独立呢?答案是一个也没有。亚美尼亚向国联要求保障,但被列强以亚美尼亚从来不存在为由否决了。亚美尼亚向寇松勋爵请愿的代表也被无情地打发。
色雷斯和士麦那的民族构成非常复杂,巴尔干难民潮后土耳其人在东色雷斯的比例急剧增加,希腊人口比例没有那么高,西色雷斯则是土耳其人占多数。对于士麦那,很多希腊人都是19世纪中期才因为士麦那兴盛的外贸而移居过去,基本仅集中在城市,周边都是土耳其人的乡村。
威尔逊认识到了这一点,尽管希腊委员会建议把两部分色雷斯都划给希腊。但是美国依然坚决反对把西色雷斯给希腊。不过随着美国撤出和会,欧洲列强最终把在《纳伊条约》西色雷斯划给希腊。对于东色雷斯,威尔逊同意希腊人在东色雷斯占多数,并在离开巴黎前同意剥离君士坦丁堡。
不过英国内部并不统一。英国军队和外交部都是反对进攻土耳其的,英军总参谋部认为,批准希腊占领将使“制造持续不断的动荡局面,这种动荡将在土耳其人试图有组织地夺回领土中达到顶峰”。而印度事务大臣蒙塔古和外长寇松都强烈反对进攻土耳其,理由是土耳其的不稳定最终会导致布尔什维克南下,赤化整个伊斯兰世界。
不过英国还要考虑在小亚细亚限制意大利,1919年4月,希腊炮制了一份可能会发生对希腊人屠杀的报告,随后在意大利缺席的情况下,三巨头批准了希腊对士麦那的登陆,美其名曰防范骚乱和屠杀。
1920年初,英国内阁以大多数通过决议,同意土耳其继续保留君士坦丁堡,然而首相非常消极地拖延了这份决议,很大部分是因为自由主义者反感奥斯曼的惯性。寇松虽然也很反感奥斯曼,比如他就说过
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就是欧洲的溃疡。
不过寇松从更实际的角度出发,认为假设土耳其气数已尽是是非常危险的。同时寇松坚决反对怂恿希腊进攻土耳其。最终随着希腊军队在小亚细亚的总崩溃,君堡突然不设防。英国试图在伊斯米德和卡拉克组织抵抗,但法国单独撤军,意大利向土耳其保证中立。劳合·乔治准备重新对土耳其开战,但这次寇松占了上风。
列强在《色佛尔条约》上最看重的当然是自己的利益,希腊和亚美尼亚的利益都是要为列强的利益服务的。对于英国来说,是海峡开门狗和摩苏尔石油;对于法国是叙利亚。这几点英法都从土耳其那里得到,希腊的利益就无所谓了。
所以《色佛尔条约》对亚美尼亚的空头支票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实现的。至于希腊,希腊在小亚细亚缺少纵深,但是如果不是因为国王暴毙导致的一系列内斗,和凯末尔隔海对峙依然是可行的。一个比较可能的结果是,土耳其保留君士坦丁堡和士麦那,希腊获得一部分东色雷斯和黑海出海口。
在威尔逊民族自决和地缘政治中,总是后者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