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为什么会和塞尔维亚结盟? 第1页

  

user avatar   si-ma-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俄国与塞尔维亚结盟的形成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俄塞同盟的形成要到第二次巴尔干内战结束的1913年,而一战已经迫在眉睫了。

尽管如此,考察一战前俄塞关系仍然对于我们理解一战爆发的“俄国原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过对俄塞同盟形成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总结出俄国政治的一些基本特点,比如缺乏长效战略,往往只有应激性的政策,过于僵死的垂直负责体系给野心家搅局预留了空间等;

自彼得大帝时代起,俄国的基本国策便是夺取真正有效的“通往海洋之路”。尽管俄国领土广袤,但是在二十世纪稳定有效的北极航道开辟之前,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口只有三个方向,西方、南方与东方。

在西方,尽管俄国通过控制波兰与芬兰基本将波罗的海变为了自己的内湖,但是在波罗的海-北海-大西洋这条线路上的德国、英国在十九世纪都开始重视发展强大的现代海军,俄国在列强中相对孱弱的海军力量根本无力与其对抗。

在东方,经过多年的经营,以海参崴与亚瑟港为核心的俄国远东海上势力范围基本巩固,但是远东路途遥远,在交通条件限制颇多的十九世纪,以欧洲部分为核心区的俄国根本无力在对远东进行大力发展或者在紧急事态下进行有效增援,这就决定了尽管远东地区的海路有着天然优势,但俄国并不能有效利用之,特别是随着十九世纪下半叶日本意外地崛起,俄国在远东的天然优势也丧失殆尽。

那么此时留给俄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南方,也就是黑海-东地中海线路。尽管这条线路上存在着俄国的传统死敌鄂图曼土耳其,但是俄国在这个战略方向用力会具备别的方向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第一,此区域毗邻南俄产粮区,又有莫斯科-彼得格勒核心工业区在背后支撑,无论是大兴甲兵还是发展经济,都具备交通上的便利条件,便于集中战略力量;第二,一旦突破黑海海峡进入东地中海,那么俄国将得以利用与这一区域的东正教政治联系充分发动鄂图曼土耳其压制下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等民族的宗教政治势力,彻底瓦解鄂图曼土耳其在欧洲的前线,从而实现攻占君士坦丁堡的形式战略目标。

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历代沙皇的经营,经过多次血腥的俄土战争,俄国已经占领了黑海的北侧与东侧,特别是随着十九世纪中叶完成的高加索征服,俄国通过开辟东线,联合亚美尼亚与波斯等土耳其的传统死敌,初步完成了对土耳其的战略迂回。那么接下来,一旦能突破海峡,俄国就能形成对土耳其的三面夹击,胜算会大大增加。

1850年代发生的克里米亚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俄国完成这一战略规划的节奏,但这场失败也为俄国带来了意外的好处。在俄国持续已久的西方派与斯拉夫派的争论最终以斯拉夫派的胜出而告终,强调民族主义与宗教统一的斯拉夫派精英们一方面大力推行现代改革,扩充军备,另一方面开始鼓吹泛斯拉夫主义,主张以宗教与种族认同扩大俄国在东欧及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并公开支持土耳其统治下的东正教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与塞尔维亚人的独立运动。(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俄国政治精英大多受到了泛斯拉夫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而等到这批人进入政坛的二十世纪初,这些潜在的影响最终落实到了俄国的实际对外政策上。)这最终导致了1877-1878年的俄土战争。

由于俄国为了这场战争已经精心准备了近二十年,战争以俄国的大获全胜而告终。而西线的胜利更是尤为显著:根据停战时签订的圣斯蒂法诺条约,土耳其被迫承认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的独立,一时间俄国军队似乎已经能够捅穿整个东欧,饮马亚得里亚海。但是面对咄咄逼人的俄国已经开始逼近亚得里亚海与东地中海等其他列强的传统势力范围,无论是英法还是德奥都作出了回应,列强们不会允许俄国以这么轻易的方式达成战略目的。最终俄国不得不作出妥协,重新签订了柏林条约,以承认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的影响为代价,保住己方对于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的影响。因而在1880年代,俄国的战略重心完全倾向于守住1877-78年战争的已有成果,对于如何联合塞尔维亚人并不热衷。而在塞尔维亚内部则充满着被俄国抛弃的论调,特别是时任塞尔维亚国王米兰-阿布列诺维奇对俄国的背叛行为更是深恶痛绝。塞尔维亚转而开始采取务实的外交态度,倒向实际的宗主国奥匈帝国一方,通过出卖经济主权来换得和平发展。

同时期的俄国的巴尔干政策则由伊格纳季耶夫伯爵制定,伊格纳季耶夫的方案是通过扶持与俄国几乎同文同种的保加利亚,逐步将保加利亚变为俄国在巴尔干的据点,这样进可联结塞尔维亚与捷克斯洛伐克,威胁奥匈帝国的核心区域,退可快速压迫君士坦丁堡,斩断鄂图曼土耳其的咽喉。可以说这一时期俄国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已经调整到了全力扶持保加利亚上,当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由于多布罗加地区的归属问题发生龃龉时,俄国甚至不惜站在保加利亚一边,从而将同样信奉东正教的罗马尼亚推到了奥匈帝国的阵营。

但保加利亚并未对俄国的热情投桃报李,在保加利亚人看来,尽管俄国老大哥确实为解放保加利亚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是独立后的保加利亚无处不在又时时颐指气使干涉保国内政的俄国顾问与驻军只让保加利亚人感到不适。最讽刺的是,帮助保加利亚制定新宪法的俄国专家都属于在俄国国内颇不得意的西方派,这些专家为保加利亚设计的是一个在俄国根本无法实现的高度现代的君主立宪制政体,有了这个政体的保加利亚人反过来具备了对尚处在绝对专制下的俄国的意识形态上的优越感。更糟糕的是,俄国人为保加利亚挑选的德裔国王亚历山大并未成为俄国人想象中的傀儡,亚历山大快速掌握了保加利亚语,皈依东正教,并逐步得到了保加利亚政治精英的拥护,成为了保加利亚民族主义者的精神寄托。而亚历山大国王的母国德国也利用这层天然联系,分化联结保加利亚的政治精英,使得一个以亚历山大国王为纽带的德国政客-保加利亚民族主义者的反俄同盟得以实现。面对保加利亚越来越强的离心倾向,俄国的做法可谓简单粗暴,加大政治控制与军事压力的同时,策动保加利亚亲俄军官团发动政变推翻亚历山大国王。这种蛮横粗暴的做法激起了保加利亚朝野的极大愤慨,最终,1886年政变以失败而告终,保加利亚驱逐了所有的俄国顾问与驻军,倒向了德奥一方。俄国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苦心经营的巴尔干战线化为乌有,而本来已经近在咫尺的海峡也一下子又变得遥不可及。

经历了保加利亚这一巨大的战略失败,包括伊格纳季耶夫在内的战前那些激进而充满干劲的斯拉夫派政客纷纷黯然下台,俄国的欧洲政策开始趋于保守,并逐步放弃了原有的夺取海峡的目标,转而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与英国争夺中亚、与日本争夺远东。这充分反映了俄国很难建立起一套能够一以贯之的长线战略并坚持下去,而只是任性而为。

但在1886-1905这“平静的二十年”里,巴尔干的局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俄国高度集权的体制与沙皇本人能力限制之间的矛盾,这就为各个垂直层面上的负责人留下了相当大的不受监管的“运营”空间。在1886年后负责掌管巴尔干事务的伊兹沃利斯基便开始与狂热的泛斯拉夫主义者们一起积极发挥个人的影响力,重塑俄国在巴尔干的地位。

另一方面,与俄国一样,奥匈帝国完成国内的近代化整合相对较晚,因而已经很难再在列强环伺的世界找到什么扩张的余地,作为缓冲区的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与波斯尼亚)便成为了唯一可能的选择。由于这二十年里俄国的缺位,奥匈帝国开始疯狂地向巴尔干地区扩张。尽管塞尔维亚人仍然对俄国人在1878年的背叛耿耿于怀,但是来自奥匈帝国的政治经济双重压迫让塞尔维亚人不得不面对现实,俄国是能够帮助塞尔维亚抵抗奥匈帝国的唯一可能的力量。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开始寻求与伊兹沃利斯基的私下接触,尽管以米兰国王为代表的塞尔维亚王国政府仍然奉行亲维也纳的政策,但是一支以塞尔维亚军事情报部门负责人迪米特里耶维奇上校领导的秘密军事组织“黑手会”与塞尔维亚激进党为核心的亲俄地下政治势力正在慢慢形成。

1903年,一群在迪米特里耶维奇上校率领下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军官突袭了贝尔格莱德王宫,枪杀了新国王亚历山大-阿布列诺维奇(米兰国王之子)与他的新婚王后。随后这些军官拥立塞尔维亚另一个著名贵族家族的后人彼得-卡拉乔治维奇即位。卡拉乔治维奇家族早在19世纪初便领导过反抗土耳其人的起义,而彼得本人也在波斯尼亚山区参加过抵抗奥匈帝国军队的切特尼克志愿军。因而,新国王很符合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定位:在他的领导下,塞尔维亚将像赶跑土耳其人那样赶跑奥地利人。不难想象,枪杀亲维也纳国王必然会引起奥匈帝国的强烈反弹,因而寻求俄罗斯的帮助成为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当务之急。

更大的变故发生在1905年。这一年,俄国遭遇了拿破仑战争以来的最大惨败,对马海战中,远征了半个地球的波罗的海舰队全军覆没,缺少后援的陆军在满洲也节节败退。尽管朴茨茅斯条约多少挽回了些颜面,但是俄国政界高层开始意识到,花费大量精力经营遥远的远东与中亚只会得不偿失。而由此导致的国内汹涌的革命乱局更是险些颠覆整个帝国。在这种危急时刻,斯拉夫派重新上台,对内主张保持稳定,继续改革,对外则主张不计一切代价保护俄国的传统利益。随着伊兹沃利斯基被任命为新任外交部长,俄国与塞尔维亚的狂热民族主义者们暗中的联系慢慢浮出了水面。伊兹沃利斯基主张,当前俄国面对的主要危险不是来自远东的日本,而是在欧洲前线面对面的德国与奥匈帝国。随着奥匈帝国逐步扩张至波斯尼亚,从东普鲁士、加利西亚到巴尔干的漫长区域上俄国都面临着直接的威胁,而抵抗这些威胁并保护莫斯科-彼得格勒核心区则成为了俄国的当务之急。最好的抵抗便是反击,利用塞尔维亚开辟南线,从底部打乱奥匈帝国的战略部署,从而延缓德奥完成对俄国全面封锁的时间。

塞尔维亚政权更迭很快引起了巨大的政治影响,尽管伊兹沃利斯基决定支持塞尔维亚人,但奥匈帝国先发制人。奥匈帝国投入大量帝国军队进攻波斯尼亚,并快速粉碎了波斯尼亚塞族人有组织的抵抗。1908年,维也纳正式宣布吞并波斯尼亚,波斯尼亚成为了奥匈帝国一个特辖区。塞尔维亚人明白,吞并波斯尼亚后的维也纳的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彻底消灭塞尔维亚的亲俄政权,因而塞尔维亚在俄国的支持下开始公开支持波斯尼亚塞族人的抵抗运动。大量塞尔维亚军人越过边境参加波黑塞族游击队,越来越多的塞族游击队使用的俄制武器被奥匈帝国军队缴获,奥匈帝国军人甚至不时能从前线发现塞族游击队中俄国顾问的身影。最终在1909年,奥匈帝国以局部动员向俄国摊牌,要求俄国承认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这一事实。最终,还没有准备好跟维也纳正面对抗的俄国服软,接受了维也纳的条件。俄国国内对政府的外交冒险与最终的软弱怒不可遏,媒体纷纷指责波斯尼亚危机是一场“外交上的对马之战”。伊兹沃利斯基被迫引咎辞职。

1909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尽管与1886年的保加利亚危机一样对俄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失败,但后续影响却有所区别。波斯尼亚危机之后,奥匈帝国的兵锋已经直接抵达塞尔维亚边境,任何人都能看出塞尔维亚与奥匈帝国之间的全面冲突将不可避免。而接连遭遇远东与巴尔干失败的俄国更是急于报复。奥匈帝国大大低估了斯拉夫人睚眦必报的性格,从而导致局势一步步向失控方向发展。

伊兹沃利斯基下台后,以冷静务实著称的时任俄国总理大臣斯托雷平指派自己的女婿,以谨慎保守著称的萨松诺夫担任新任外交部长,而原先呼声甚高的外长人选,著名的狂热斯拉夫主义者尼古拉-哈尔特威格则被委任为驻塞尔维亚大使。斯托雷平本希望这种安排能够缓解因为波斯尼亚危机导致的不断升级的巴尔干局势,而将哈尔特威格派到贝尔格莱德则能同时保证彼得格勒与贝尔格莱德之间的关系。但斯托雷平大大低估了哈尔特威格的狂热。哈尔特威格作为德裔俄国人,却以“比塞尔维亚人更塞尔维亚”而著称,他对局势的判断是,应当在第一时间切断奥匈帝国与土耳其之间的任何联系,以防止一个包括土耳其在内的更大的反俄包围圈形成。因而,甫一到任,他便立刻与迪米特里耶维奇上校及塞尔维亚激进党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并且他进一步利用私人关系,重新建立起了断裂已久的俄-保关系以面对随着青年党改革而日趋变得咄咄逼人的鄂图曼土耳其的威胁。在1912年,几乎是在哈尔特威格的一手撮合下,俄-塞-保三国反土同盟建立,希腊与黑山随后加入。紧接着,巴尔干同盟发起了对土耳其的战争,在俄国的全力支持下,同盟军轻松地击败了土耳其,获得了马其顿的大片土地,并成功地将俄罗斯-保加利亚-塞尔维亚的领土连成一片,从而切断了奥匈帝国与土耳其的地理接触。哈尔特威格似乎在三年内完成了伊格纳季耶夫二十年都未完成的夙愿,只要再进一步,俄国就可以控制黑海海峡,进军东地中海,并进一步进逼亚得里亚海,从而策应塞尔维亚,完成对奥匈帝国的反包围。

但是缺乏长期战略与决断能力的萨松诺夫使得这一切功亏一篑,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就东马其顿的归属问题爆发了冲突,而在斯托雷平遇刺后,以萨松诺夫为代表的俄国外交部根本不敢独立做出任何积极的决定。俄国在塞保冲突上暧昧不清的态度最终导致了巴尔干同盟的瓦解,塞尔维亚、黑山还有希腊最终决定以武力解决,1913年,三国合作击败了保加利亚,迫使保加利亚吐出了东马其顿,也最终导致保加利亚彻底倒向德奥阵营。

原先在1912年巴尔干同盟势如破竹时,奥匈帝国已经被俄国的肌肉展示所震慑,有所主动缓和波斯尼亚局势,但随着巴尔干同盟的瓦解与保加利亚重新倒向柏林与维也纳,奥匈帝国决定彻底解决塞尔维亚问题。哈尔特威格对此痛心疾首,只能要求俄国政府尽一切补救措施,保住塞尔维亚的已有成果。而萨松诺夫在巨大的变故面前手足无措,只能默许哈尔特威格的运作,俄塞同盟最终彻底形成,这已经是1913年7月了。

而伴随着两次巴尔干战争的胜利,塞尔维亚夺取了近一倍的领土,恢复了科索沃与马其顿的历史领地,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空前发展。而哈尔特威格促成的俄塞同盟又为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提供了精神后盾。最终,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决定冒险,在波斯尼亚对奥匈帝国进行反击。而哈尔特威格在这之后的塞尔维亚密谋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由于相关档案尚未解密,我们至今不得而知。

总结一下,可见一战前俄国严重缺乏长效的战略规划,也缺乏足够有毅力与胆识的执行者,从沙皇到他的各个下属都缺乏足够的决断能力——尼古拉二世本人就以其在做关键决断时的极度懦弱而出名。整个官僚系统都只能循规蹈矩地运转,根本没有为突发事件预留足够的准备与反应空间。而高度集权的垂直体制加上自上而下的优柔寡断,导致像哈尔特威格这样的野心家能够充分利用职权去以下克上的方式影响整体局势。这种病态的机制完全没有办法应对危机,只能在危机爆发后以应激性的方式被动卷入,这可以说是自古以来俄国政治的一大根本特征,即莽撞而临时起意的决定与面对长远时的不知所措的病态组合。无论是在帝国时代,在苏联,还是在今天。

讲了这么多,我们还是收个尾吧。

1914年5月28日,三名塞尔维亚黑手会的成员乘船离开贝尔格莱德,沿着萨瓦河前往奥匈帝国占领下的波斯尼亚。这三个年轻人的名字是查布里诺维奇、格拉别齐、普林齐普。临出发前,迪米特里耶维奇上校向他们布置了此行的任务,刺杀六月到访萨拉热窝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下面的故事,大家就都很熟悉了。

一个月后,战争爆发。

战争爆发后一个月,哈尔特威格在贝尔格莱德任上中毒身亡,投毒者身份不明;

战争爆发后两年,萨松诺夫被免职,十月革命后萨松诺夫流亡法国,1927年在巴黎去世;

战争爆发后四年,迪米特里耶维奇上校被塞尔维亚流亡政府军事法庭控以叛国罪,在希腊的塞罗尼卡港枪决;

迪米特里耶维奇上校被枪决后136天,十月革命爆发,俄国退出战争;

战争爆发后五年,已退位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当局枪决;

战争爆发后六年,奥匈帝国彻底解体;

大概哈尔特威格与迪米特里耶维奇上校从来没有想到过,他们的密谋会创造出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参考文献

Jelavich, Barbara. History of the Balkans: Twentieth Centu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Jelavich, Charles. Tsarist Russia and Balkan Nationalism: Russian influence in the internal affairs of Bulgaria and Serbia, 1879-1886.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78.

Judah, Tim. The Serbs: History, Myth & the Destruction of Yugoslavi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0.

Lieven, Dominic. The End of Tsarist Russia: The March to World War I & Revolution. New York: VIKING, 2015.

McMeekin, Sean. The Russian Origins of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Rieber, Alfred J. The Struggle for the Eurasian Borderlands: From the Rise of Early Modern Empires to the End of the First World Wa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Rossos, Andrew. Russia and the Balkans: Inter-Balkan rivalries and Russian foreign policy, 1908-1914.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1.




  

相关话题

  亲自上阵杀敌的国王或领主,个人武力属于统治工具之一,这情景,为什么我会觉得很酷? 
  贿选现象是否证明选举就是错的,就不该有选举? 
  如何直观地说明古罗马到底强大到什么程度? 
  给南宋一千支05式转轮手枪,能否打败蒙古人/女真人? 
  地理决定论有多少根据? 
  如何评价文天祥的军事能力? 
  战国时期李牧究竟有多强大? 
  如何评价明朝设限「不征之国」? 
  济南从何时起成为山东的政治中心?为何春秋战国时期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没有得以延续继而成为山东的政治中心? 
  诸葛亮是怎样进入刘备集团权力中心的? 

前一个讨论
民族是虚幻的共同体吗?
下一个讨论
乌克兰《人民公仆》中的事有可能真的发生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