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喻大华教授很多观点前后有很大变化,请问是有新的史料验证导致观点变化吗? 第1页

  

user avatar   song-shu-yu-you-zha-qi-cheng-s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想的太复杂了。

溥仪的节目是主要讲溥仪的,所以光绪的死就说,最新结论为经化验得知是砒霜致死,一句话交待过去就行了。严格来说这都不是历史学,是医学或者化学。

光绪的节目是主要讲光绪跟慈禧,所以要从历史学的角度,仔细地通过史料分析考证。

脉案应当说存在伪造的可能性,但是通过史料来提出结论,才是历史学要求的方法。所谓有一份材料讲一分话,那么类推,就应当有什么材料讲什么话。

我上史料学课程的时候,有一节课,案例就是光绪之死。我们老师在课上也提到,对历史学来说,不再相信或者经过史料考证,而靠现代科技来下结论,那不是一个好事情。后来我微博私信喻老师问他对这二者的关系怎么看之类,他没回我。

学历史之前我去过沈阳北陵,面对那个小坟包(中学老师原话),我就在想,为什么不开棺呢?一验尸,那脑溢血还是被害不就一清二楚了?(ps。后来得知皇太极是火化,秦明来了也没辄)

但是现在学了历史,我作为一个学渣,觉得这个问题有意思在于(这话可能不太对,仅供一笑):历史学本来就存在跟所谓现代科学结论不同的可能性,而历史学本来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纵然根据现有史料,一个历史学者只能推出光绪病死,但这对于他历史学者的身份来说,就是符合逻辑的正确结论。如果他基于只能推出病死结论的史料,却得出毒死的结论,那才不合格。




  

相关话题

  崇祯和慈禧谁的局更烂? 
  如果甲午战争结束明治天皇想强行占有慈禧太后,清朝有能力反抗吗? 
  为什么慈禧不立载沣而立溥仪当皇帝? 
  慈禧太后从百姓的口袋里掏钱举办了一场盛大的生日会,那么当时的人们是怨恨慈禧还是为这场生日会感到高兴? 
  甲午战争时,清廷修建颐和园耗费巨大,慈禧太后在这中间有多大责任?光绪不是亲政了吗,为什么不积极组织? 
  清末如果真的让光绪皇帝主政能否挽救大清? 
  如果时光倒流,光绪采用什么策略可以成功变法,进而实现大清富强? 
  喻大华教授很多观点前后有很大变化,请问是有新的史料验证导致观点变化吗? 
  如何评价慈禧太后,真的那么坏吗? 
  如果慈禧活着,清朝是否也要灭亡? 

前一个讨论
现在有哪些诙谐大家?
下一个讨论
怎样评价光绪帝?





© 2025-03-3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3-3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