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 Einstein 最令我敬佩的不是他那旷古烁今的创造力以及仅次于牛顿的科学贡献,而是在于他功成名就之后:
愚蠢得终其后半生都在寻找统一场论
愚蠢得多次宣称自己找到了统一场论
愚蠢得在死前几天依然在计算统一场论
所以我很看不起那些“聪明绝顶的大师”,他们都在做那些能“够得着”的问题,以便充实自己的荣誉库。而那些有勇气追求最难的问题的大师,他们能够不计个人荣誉得失是否会被同行骂愚蠢,依然勇往直前无所畏惧,这才是真正的伟人,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最大功勋者。
无怪乎,Albert Einstein曾抱怨大多数物理学家很浅薄,“都在找薄木头去钻。”所以,无论Michael Atiyah成功与失败,都比那些钻薄木头的大师们强多了。
他老人家中秋佳节贴出来的预印本文章
以上图片盗自一个微信公众号
数学渣渣路过,求证一个细节。,Michael Atiyah用精细结构常数来反证黎曼定理。这个思路是不是本身就有问题?
数学不是科学,不依赖测量,所以不需要也不可能用自然界物理数值来反推出数学定理——定理证明要求在逻辑上严谨,而现实世界首先测量有误差,无法通过测量来达到“严谨”;其次数学能构造出来的虚拟世界有千万种,没有理由一定要和现实世界在逻辑上取得一致。
具体来说,精细结构常数是和光速相关的量,但如果我们测错了光速,或是光速因为某种原因发生变化,也不应该影响数学才对,尤其不应该影响数论。在一个光速每秒30米的宇宙里,我猜质数的分布应该也和现在一样?
基于这个疑惑,我不太相(li)信(jie)这次的证明。
当然了,工程数学计算是一门技术,如果只求近似计算,物理测量是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很多计算的:
不是,爵爷,咱先别说RH的事,咱先说说您上次的那个六维球面复结构的结果到底对不对行么。。。
你们猜猜,这两场seminar里,哪个台下的观众更多一些?
从科研角度讲,恐怕数学系的博士生们也没几个人相信Atiyah会证明黎曼猜想RH,更别提数学家们。毕竟给人的感觉是Atiyah的长项距离RH太远。
感觉Atiyah最近几年哲学观念可能有变化,对名利也看得开了,这从下面的采访可以看出。
个人觉得,以Atiyah的名气不需要再搞一些大新闻。我相信Atiyah是真的在尝试证明几个老大难的数学猜想。至于他是否真相信自己真的证明了那几个大难题,则是另一个问题。
本主题竟然上了知乎第一热搜,好像有很多人不知道黎曼猜想(假设)RH说的什么吧。RH有很多等价命题,其中一个比较通俗的叙述如下图,只要学过大一单元微积分知识就能理解表述(图中灰体中的不等式即RH):
题外话:
对于知乎上经常说拓扑-K理论已经过时了,没有什么用武之地的言论存疑。类似这种哲学式断言在数学史上的反例很多,Hilbert的三个问题难度排序就不说了,too old。说个名气大的,Wiles当年证明费马大定理时,很多数学家就认为现有理论不足以证明费马大定理。后来Wiles的论文被找出一个gap,所用的新方法有问题。Wiles最后出乎意料地用老方法解决了这个gap,而且证明更为简洁。
我佩服阿提亚爵士,作为一个功成名就的数学家,他本来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受。在很多人看来,做这种挑战对他来说失败了风险极大,甚至会折损其个人荣誉,落得晚节不保。
我在某个数学讨论群中看到的都是质疑,很多人直言他老了。
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愿意去攻克难题,攻城略地,很多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光脚不怕穿鞋的冲动,还有澎湃的野心。
到了老年依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说句实话,我感觉这真的是纯粹的爱。
也许他是对的,也许不是,就和上次六维球面复结构一样,但是,我非常钦佩你个人精神。
作为一个不需要想着基金职称的数学家,最该做的不就是啃这种硬骨头吗?
这个可比让博士生去当炮灰要道德得多。
有些博导的做法就是把一个难题甩给学生,做出来了就开心分果果,做不出来最多学生延期毕业呗,自己没损失。
这样一看,爵士是「蠢」的,所以,我写个服字。
其实陶哲轩在自己的blog直言过,作为一个博士生不要对于大问题太痴迷,应该在相关领域作出突出的贡献,保证了终生教职后再去拼一把。
1 had a proven track record of reliably producing significant papers in the area already; and
2 had a secure career (e.g. a tenured position).
If you do not yet have both (1) and (2), and if your ideas on how to solve a big problem still have a significant speculative component (or if your grand theory does not yet have a definite and striking application), I would strongly advocate a more balanced, patient, and flexible approach instead
------------------
24日更新,今天看了爵爷的证明,mmmm,有点心疼他。 英雄迟暮,让人唏嘘。
我依然觉得爵士是勇敢的,他依然有一个勇士之心,但是tmd岁月是那么的无情。一个曾经的英雄,不管心多勇敢,现在好像连剑都舞不好了。
为什么说他勇敢,可以听一听阿提亚自己怎么说:
「我的声望是通过作为一名数学家得到,如果因此而失去它,人们会说我曾经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但是他在生命的最后丧失了理智。在我进入物理领域的时候,我的一位朋友放弃了物理选择了神学。在我80岁生日上我们曾经讨论过,他和我说过,「你已经没什么可以失去了,你只管一往无前,去思考你想思考的问题」。我已经得到了所有我能得到的奖项,我还能失去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冒着一个年轻数学家不敢冒的风险。」
把自己的名誉堵上,是否值得是一回事,这不算勇气吗?我觉得算是,即使只是莽夫之勇。
谢邀。
这甚至都不是Atiyah第二次诈证大猜想了。。我之前还听说几年前他好像还写过一篇绕开有限单群分类证明奇数阶群都可解的文章。。
反正在有干货出来之前,对这种事件的讨论没多少实际意义。大家还记得几个月以前似乎是Wiles的学生(的学生?)正经证明黎曼猜想的新闻么?现在也没下文了,据不可靠私人消息说大约是错的。而他们还是数论领域的专家,而且还年轻,二十几岁的PhD。即使真有人给出这种大猜想的严肃证明,学界检验估计也得一年以上的。数学界不跟风,不蹭热点,不会为了媒体高兴就宣称“证明通过”的;学界更在乎真理而不在乎舆论。
当然肯定有人反驳我说“你怎么知道就一定是错的”。我只能说,在我现在看来,真证出来的概率不会比人类棋手分先胜一线围棋AI的概率高多少。。
或许未来的一天,我们现在的数学语言体系,以及用她描述的整个理论物理大厦,都会与“风火水土四大元素”、“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体系”一样被认为是不够精确的描述。
但是在现在,作为数学语言本身逻辑自洽与否的核心,如果能够通过一套数学语言体系内的证明而不是通过穷举来解决素数分布问题,其意义无疑是巨大的,意义将不仅局限于纯数学研究,而且会直接推动理论物理和计算机的诸多分支中重要的领域。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