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一支让我纠结的股票,今年在雪球的热度很高,被不少大V热议。
我也一度想拿出5%的仓位买分众,但最终还是决定放弃。
为什么想买分众呢?我也算相关领域从业者,广告行业算是我的能力圈范围之内,分众的商业模式我也能够理解。
分众,是电梯媒体这个细分领域的绝对龙头,做的广告媒介生意。
要分析分众,首先要看整个广告行业的产业链条。上游是流量主,腾讯百度阿里头条系,基本蚕食了线上广告的主要份额,也拿走了广告产业链绝大部分利润;中游是广告代理商,高人力成本,不同企业,出的营销创意都不相同,很难标准化,很吃人力,不算是好的商业模式,基本不可能做大,只能赚点产业链的辛苦钱,或者做小而美的高利润企业;下游是卖给消费者产品或服务的品牌主,品牌主为了推广产品需要直接找上游的流量主,或者委托广告代理商出营销方面的解决方案,是俗称的金主爸爸。分众,算是广告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
广告投放,分类的话,还得分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效果广告是成本为中心,品牌主会核算成本,看采买效果广告的投入产出比,如果带来一个用户的广告成本都大于利润了,那品牌主肯定不干,相反,拉一个用户的效果广告费远小于品牌主可以从这个用户身上赚到的利润,那自然是非常好的买卖。BAT和头条系,主要做的就是效果广告的买卖,因为是成本中心制,对很多企业来讲,效果广告都是硬性成本,就算经济大环境不好,为了赚钱,效果广告,该买还得买。
而品牌广告,是预算中心。因为品牌广告的效果很难有直接的数据反馈,效果一般偏感性,属于企业可花可不花的费用,小企业做品牌广告的很少,一般都是大型企业,会从全年市场预算中拨出一部分做品牌。这种非强制要投入的预算,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大企业自然会缩减预算,对分众这种售卖品牌广告的,自然有影响。
我从事营销行业,能理解品牌广告的价值。目前大的品牌主是基于怎样的逻辑买分众广告的?心智定位理论,这也是分众的销售团队力推的广告投放逻辑。心智定位的意思是通过大规模重复投放,让消费者在心智中牢牢记住一个概念,比如keep自律给我自由,比如BOSS直聘的找工作就要和老板谈,再比如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通过海量重复的投放,让消费者记住品牌一个有差异化的核心卖点,长线投入,就能夯实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地位,让消费者在类似场景做决策的时候,可以马上想起品牌。但品牌广告一则短期内比较难见效,二则品牌广告小投放是没有效果的,要么铺天盖地,要么别投,浅尝辄止做心智定位,没任何意义。
所以售卖品牌广告的分众,确实像雪球大V说的,很受经济周期性的影响。
再看分众的产业链位置,上游的产业是物业,分众对上游产业链把控还是强的,因为物业行业集中度太低,非常分散,分众这样的大客户还是有议价优势的,并且在一线城市的商业楼宇点位极多,有很强大的先发优势,在这个细分领域是有一定护城河的,很难被取代。再看分众的下游,是品牌主,甚至可以这么说,分众是to B的行业,真正花钱买单的不是消费者,是品牌主,并且分众以大客户为主,所以分众也很吃销售,销售团队算是企业的重要竞争力,和效果广告的平台效应完全不同。
接着看分众的竞争格局,上游是要拿一二线城市物业的电梯媒体资源,分众有绝对优势,后来者新潮传媒也难以真正影响分众的梯媒壁垒。再者,新潮想打的小客户群体,还不是一个被论证可行的商业模式,不值得分析。
分众的下游是品牌主,分众能谈下多大业务,一是看销售团队,能说服品牌主投多少品牌广告在分众上,二是看经济环境,大环境不好,品牌预算肯定会缩减。
所以对分众的一大利空是,过去几年互联网新经济被热炒,ofo、滴滴等各种概念层出不穷,一级市场愿意烧钱,是分众很好的年份。经济环境不好后,分众的利润会降到多少,不算乐观。但肯定有个底,而且利润着陆后,等着新一轮经济周期,分众利润大概率爆发性反弹,资本市场给的估值也会随之提升。
因此,分众传媒只要利空出尽,跌到位,赔率是很高的,大概率在利润爆发性高的年份,能戴维斯双击。
但想了很久,我为什么还是决定不买分众。
和我的投资策略有关,不愿意持有10年的股票,就不要拿10分钟。
10年后分众还会存在么?我会打个问号,未来的10年,品牌主一定有品牌广告的需求,甚至更强烈,但会不会依旧有分众的一杯羹,我打个问号。
分众不是一个能让我安心拿很多年的股份,就算我抄底买了,我还得持续关注,在某个年份卖出。
这么费劲的波段的钱,还是留给其他人赚,在资本市场,还有比分众好得多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