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四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释放了哪些信号?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核心就一句话:“蚂蚁金服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

别套互联网这层皮啦,您这就是放印子的买卖。


其实这次约谈是帮了阿里一把,因为结论里明确给了一句“保持业务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经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体验不下降”。

翻译翻译,就是阿里的买卖继续做,互联网们放印子的业务不用停,这个大方向是安稳的。

只是你们都别再尝试用互联网这个科技公司的属性,来遮掩自己金融公司的本质,更别想“轻装上阵”,躲避监管。

传统银行的那套最低风险资本啊、资本充足率要求啊、内部监管流程啊,你也得有。

杰克马不是说巴塞尔协议是“老人俱乐部”么?恭喜你,你也是“老人”了,以后再也不能2块钱本金就借出去100块钱了。

从这个角度说,阿里今日股价大涨7%也是有理由的,因为利空消息确实在靴子落地:

反垄断法47条带走了182亿,但没有触及到企业拆分;约谈要求蚂蚁金服申设为金融公司,实际上等于买卖继续做(不能百倍估值就是了)。这些消息都佐证了阿里业务的“稳”,毕竟买卖不能做才是最大的利空。


虽然作为一个乐子人,我巴不得亲眼目睹一次拆解康采恩,也算是有生之年。

不过政府还是比较克制,当下只是先用强制力限制住了阿里的利润边界和金融系数,并没有动用市场准入权这个大杀器。

因此尽管阿里已经是个以金融资本为核心、以数据垄断为杠杆、以依附于数据的跨业关联业务为渠道的超巨型垄断样本,但现在也只是把它框住了而已。在阿里已经吃下的地盘里,超额垄断收益依然在继续。

所以只能说是阶段性胜利。

加油啊拼夕夕,加油啊精东影业。在没有成熟应对方案前,只能靠魔法打败魔法了。


所以阿里真的得感谢国家,是国家在帮阿里脱虚向实,摁着脑袋回归初心。

你拿了数据,应该去优化算法,提升生产及匹配效率,结果你们一个两个拿了数据就去放印子。与其优化算法服务所有商家,不如靠垄断直接收割头部利润,更不如放印子赚钱。

所以要按照金融公司来监管,而且要有风险隔离,要严控关联交易。你有了垄断数据,不代表你懂信贷、保险、理财,更不代表你能够承担失控的责任,只代表你有了垄断的销售渠道而已。

便利店的网店多,但便利店不能卖麻醉药,因为便利店没有这个能力也承担不了这个责任。现在一票互联网公司打着高科技的旗号搞金融业务,本质和便利店卖麻醉药没有区别。

所以不管你店名叫什么,你卖什么东西就得按什么监管标准来,这实际上是在帮阿里控制无序扩张,提前降低潜在风险。要是“2块钱本金借出100块”在全国范围内爆雷,那就不是罚款和金融监管整改那么简单了。


不过,还是想看一次拆解康采恩啊...


user avatar   ren-huan-x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继去年12月的约谈后的又一次约谈。看了看会议纪要,和上次的区别在于更加明确细节、更加注重执行

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按照人行完全合规的规定,其实支付公司主体不能在APP内经营非支付外的金融业务,其他金融业务仅能作为“导流”等方式进行,而目前花呗借呗是深度植入的功能。之后可能会:

1、出现“您正在跳转到花呗”“借贷有风险”等提示话语;

2、有独立的花呗借呗等经营主体app,两者可以联动但必须分离;

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非必要不收集,这个也是老生常谈了。这次会在支付宝上进行完全执行,各行业内都可以关注一下具体落地方案。

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

和上一次约谈一致,但更明确“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

不能有漏网之鱼。

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再一次批驳了马云去年那次发言,严格指示控制杠杆

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与控杠杆一致,降低金融风险的组合拳。



总而言之,这一次的整体约谈我个人认为会有两个结果:

1、蚂蚁在整体整改完成后,依然会马上上市,毕竟国内数一数二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不能“打死”、但上市时间不会很近,苦了死等套现的蚂蚁员工了;

2、但整体估值不太可能再回到上一次预备上市时了,整体的预期下降了非常多,如果拿NBA类比的话,可能是一个新秀预期从勒布朗詹姆斯,下降为了詹姆斯哈登。虽然依然是巨星,但上升不到历史级别了。


user avatar   starylawy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划重点时间到,我们来看一下谈话的重点。

从《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到《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条例》”)的发布,历时近10年,在这期间,第三方支付飞速发展,而且越来越受到互联网企业的热衷,「非金」到「非银」是不同的定位和概念,而《条例》更是有为蚂蚁集团量身定制的味道。让我们从四部门在此约谈蚂蚁的问题上,再来解读一下《条例》的规定。

一是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第三方支付就支付,不是金融机构,也不是银行。

从「非金」到「非银」。

从性质界定来分析,“非金”意味着这个到底是什么,将来会是什么并不清楚,即第三方支付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扮演何种角色不了解;而“非银”则明确了,第三方支付的本质仍是银行存取,只不过它的管理主体不是银行,但扮演了类似银行的角色,将第三方支付纳入银行业的监管体系。

从在金融系统的地位来分析,传统的金融机构根据全国人大法工委对此的定义有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等。而非银行支付机构,则很明确的指向了金融机构中的关联机构——银行,可见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常年实践摸索后更为清晰,即属于银行功能的补充。

这次约谈的目的这就在重申在支付宝上不允许出现信贷业务。换而言之,将第三方业务、小额信贷业务合并在一起就变成了银行,原来应该纳入银行监管体系的公司却干着银行的事,这不允许!这一点,再次明确,已经给你们期限了,赶紧落实。

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支付宝拿着征信信息用来干啥?共享给自己的兄弟公司使用,譬如花呗、借呗,然后用来暴力催收、推销借贷。为什么许多互联网公司喜欢往腾讯的微信上靠而不是QQ上靠?因为通过微信授权可以获得用户手机号码!按照道理这是不允许的,但微信和那些互联网公司还是这么干了。譬如抖音就曾以要求微信共享信息为由起诉腾讯不正当竞争。这不是扯蛋吗?最后抖音撤诉了。从这个方面来看,国家现在更注重保障用户个人信息,这也是时代发展必须的要求。

三是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

设立金融控股公司这是依法办事,没得说。要求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是为了规范金融控股公司行为,加强对非金融企业等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督管理。换而言之,非金融公司你可以控股金融机构,但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应当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统一纳入监督管理,因为你的运营状况已经可能影响到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

说得再通俗点,余额宝的余额已远远超过大中小银行的资产规模了,而且这家控股公司还进行着借贷余额超过亿元的借呗、花呗等借贷业务,这还不纳入监管怎么行?

《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第六条 非金融企业、自然人及经认可的法人实质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设立金融控股公司:
(一)实质控制的金融机构中含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规模不少于5000亿元的,或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少于5000亿元,但商业银行以外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不少于1000亿元或受托管理资产的总规模不少于5000亿元。
(二)实质控制的金融机构不含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规模不少于1000亿元或受托管理资产的总规模不少于5000亿元。
(三)实质控制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或受托管理资产的总规模未达到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标准,但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宏观审慎监管要求,认为需要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企业集团,如果企业集团内的金融资产占集团并表总资产的比重达到或超过85%的,可申请专门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由金融控股公司及其所控股机构共同构成金融控股集团;也可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设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同等条件,由企业集团母公司直接申请成为金融控股公司,企业集团整体被认定为金融控股集团,金融资产占集团并表总资产的比重应当持续达到或超过85%。
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这方面则是支付宝在帮助其他金融机构宣传时过度夸大宣传而脱离金融机构审慎原则、适当性原则的典型。换而言之,支付宝在夸大宣传,损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这一点最高院发布在《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俗称《九民纪要》)中已确实声明过。支付宝则属于《九民纪要》中销售者的地位。

会议认为,在审理金融产品发行人、销售者以及金融服务提供者与金融消费者之间因销售各类高风险等级金融产品和为金融消费者参与高风险等级投资活动提供服务而引发的民商事案件中,必须坚持“卖者尽责,买者自负”原则,将金融消费者是否充分了解相关金融产品投资活动的性质及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自主决定作为应当查明的案件基本事实,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卖方机构的经营行为,推动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

现在支付宝倒好,在实际诱发的纠纷过程中,把责任推给金融机构,自己赚外快。这种推锅行为是时候该整改一下了。

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这点上述已讨论过,余额太高了……全球范围内目前大抵只有几家宇宙行能跟他相提并论,还不整改,能行吗?


user avatar   ha-ha-ha-you-yi-si-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办法,谁让蚂蚁太嚣了呢?

去年曝出来30多亿元资本金发放了3000多亿元的贷款,形成了上百倍的高杠杆。

压根就不把国家金融机构和韭菜们放在眼里。

试想一下,拿一头母猪杠起120头母猪,万一这杠塌了,这边的一头母猪岂不是得灰飞烟灭?

我个人认为这次的约谈对花呗来说打击蛮大的。

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花呗是一种依托于信用消费的工具,只能在消费时使用,即我提前消费,这个月买,下个月还。

而这时候直接叫停花呗,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的行为,无疑是卡了花呗的脖子。

不知道后面会对花呗做怎样的调整,但借呗还是没什么影响的。

而最核心的一点是把蚂蚁金服列入金融控股公司。

过去的蚂蚁金服打着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头号,殊不知其实是一个催债收债的金融企业。

逃离金融的监管,打着科技的旗号做着金融企业做的事情。

这下好了,直接叫停。

科技就是科技,金融就是金融,以后老老实实呆在金融管制之下。

就是不知道蚂蚁之前的上市估值会缩水多少了。

不过马老师对钱没啥兴趣,问题应该不大。


user avatar   shi-jian-zhu-yu-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鉴于这个话题肯定会上热搜,我就先来给大家画个重点吧!抛砖引玉,不喜勿喷!

在分析此类问题时,最有效的方式是看通稿,通稿如下:

打开这篇通稿,我们不难发现,全文最核心的内容的无疑是第二部分:

Q:蚂蚁集团整改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蚂蚁集团整改工作启动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就整改措施与蚂蚁集团进行了深入沟通,并督促蚂蚁集团形成了全面可行的整改方案。

整改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三是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金融管理部门将督促蚂蚁集团切实落实整改方案,把握好工作节奏,保持业务连续性和企业正常经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体验不下降,持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对照整改方案的五个方面,我们逐条分析:

一是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这条实质上宣判了“花呗”业务的死刑。

大家都知道,“花呗”本质上就是虚拟信用卡,以往消费者在使用支付宝进行交易时,“花呗”业务是直接嵌套在支付链路中的,一旦断开支付宝与“花呗”的不当连接后,“花呗”业务就已经没有存在的土壤。

单就这一条而言,与“花呗”相比,“借呗”业务受到的影响不会太大。

二是打破信息垄断,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要求,依法持牌经营个人征信业务,遵循“合法、最低、必要”原则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保障个人和国家信息安全。

这条对应的主要是支付宝的芝麻信用业务,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消费者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

客观来说,这一条形式大于内容,杀伤力有限,但未来芝麻信用的使用场景会受到一些限制。

三是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全部纳入金融控股公司接受监管,健全风险隔离措施,规范关联交易。

这条是重中之重,是对蚂蚁集团的最终定性,会直接影响该公司的估值。

去年蚂蚁集团IPO计划被叫停后,围绕着后续的整改方案,市场普遍预计有三种可能:

一是小打小闹的整改后,继续按原定方案上市并按科技企业估值。当然自从去年监管定调后,这种可能性早已不复存在。

二是进行业务拆分,科技归科技,金融归金融,两块业务分别估值。这是蚂蚁集团方面极力争取的方案。

三是整体设立为金融控股公司,所有业务全部纳入金融领域接受监管。对于蚂蚁而言,这是最不利的方案。

此次央行明确蚂蚁集团整体申设为金融控股公司,可以说,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蚂蚁集团3万亿的估值已经一去不复返,保守估计需要打5折,甚至更低。

四是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

这条主要是为了限制蚂蚁集团的杠杆率。

众所周知,去年蚂蚁集团IPO被叫停之前,该公司的金融业务杠杆率惊人,只用区区数百亿资本金就撬动了上万亿的业务规模。

这次监管明确要求蚂蚁集团降低业务杠杆率,如果参照《巴塞尔协议》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要求,未来蚂蚁集团的杠杆率最多只能达到12.5倍,这会直接压缩蚂蚁集团未来的想象空间。

此外,根据这一条,蚂蚁的“相互宝”以及理财产品代销业务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其中“相互宝”业务存在彻底关停的可能。

五是管控重要基金产品流动性风险,主动压降余额宝余额。

这条主要是针对支付宝旗下的天弘基金和该平台引入的其它几家货币基金,虽然监管层的目的是为了管控流动性风险,但此举客观上会影响蚂蚁集团其它业务的发展规模,对公司未来的业绩也是一大利空。


user avatar   a-san-s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还是任意门吧,毕竟站在普通人立场上,拥有时光机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不谈高赞答主那个关于较真分析“可行性研究”的前提,只是纯粹看漫画里面任意门的作用,那基本就是打开门可以前往“之前到过的地方”。

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适合打工呢?

通勤时间,不需要了!别人还在急急忙忙赶路,我还可以呼呼大睡。

买车相关成本,全没有了!最重要的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堵在路上了。

哪天心情不好,随便找个国外的地方转悠一圈,然后回家睡觉。真正说走就走。

只要隐藏到位,就不会轻易被人发现,确保我得以闷声发大财。

相比起来,时光机的风险就很难控制。从《哆啦A梦》原作来看,实际上是出现了两种不同路线:

1.无论过去怎么改变,未来都是一样的。

2.可以改变历史。

如果是第一种,那时光机本身就失去了应有价值。而第二种的话,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回到过去随手扔的一张纸会引发何种蝴蝶效应,轻则自己都会消失,重则改变世界历史走向。

老爸自认为没有这种抗压能力,还是任意门吧!


user avatar   WanPlusSW 网友的相关建议: 
      

郑妮娜力是中加混血。

她的姥姥叫郑凤荣,是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田径运动员。中国跳高第一人,曾受到周总理亲自献花。她在中国这边的血统是什么级别的?心里没点数?我这句血统,可不是单纯的指字面的DNA,也是指使一个人归化的吸引力。来自家族,来自文化,来自成就和历史。

更何况,加入中国籍是她从小的愿望,并且在三年前就已经完成国籍变更,做了法律意义上的中国公民。

她哥哥叫郑恩来,是冰球运动员,这名一听就知道受谁影响了吧。在姥姥郑凤荣80大寿那天宣布要做中国人,比郑妮娜力归化得还早一年。

这是多正常的事啊,加拿大媒体为什么要诋毁呢?


我看是新疆造谣颇有成效后,诋毁上瘾了。

甚至于这个乱港分子还大言不惭地用谣言责问起了郑妮娜力,说什么:如果你知道中国在“系统性地强奸和折磨”维吾尔妇女,你还会入籍中国么?

这就是为什么当初我很重视这波抵制的原因,因为谣言中伤成本太低的话,就可以无限复制。果不其然,这两件事开口就能联系到一起。


他们觉得不能接受,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有些加拿大人没见过什么正经华人,以为聒噪的港乱分子就是主流。甚至还可能把那个给市长当小三的贪污犯女儿当成华人模板了,以为曲婉婷这种黄皮小清新只要聊聊环保,爱爱动物,整个人皮肤都变白了。仿佛拿民脂民膏出来媚自己的才是真华人,其他一律算是假的。

那些不够反华的华人,在他们眼里略显纯度就不足了。

谁才是大多数呢?

我们都明白,但夜里猛搞曲婉婷的市长们是不明白的。



这位小姐姐只是个朴素的混血儿。不仅有一身黄皮肤,还有个英雄一般的外婆,自然就跟外婆的国籍去了。这种事没有任何奇怪之处,也毫无诋毁的必要。

设想,如果在深圳卖烤串的奥巴马兄弟先加了中国籍,再回到美国籍,又有谁会苛责他呢?

中美交恶之刻,谁会有脸去说这位老黑不懂中国的政治?他需要懂吗?


抛开人才定位,卖烤串的和七项全能的人又有什么不同?自由选择和自己羁绊更深的国籍,再自然不过。

如果只看人才流失就阴阳怪气,那只能说这个移民国家被“人才净流入”这件事惯坏了。根本受不了移民输出国比以前更有吸引力这件事,从自己这儿多走一个人才都受不了。这太小家子气了。

郑妮娜力英文名叫Nina Schultz,这姓氏一看就知道其父有德国血统。他父亲也确实是德国人。她父母辈不过是一个移民嫁给另一个移民的故事,无非是来早来晚的原因。一个德国人和一个中国人借你加拿大的地方留下点美好回忆罢了,到底欠你啥玩意了?一个自诩自由的移民国家,有什么资格在这种问题上说三道四的?

只在人才来的时候谈自由,人才一走自由就抛诸脑后,这根本不是自由国家,这是NM貔貅。

自由是价值观,不是攫取资源的工具。

那些信以为价值观的朴素孩子,自由得离开了。

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她理解自由真谛了。

你哭毛呢?


user avatar   lancel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商场运营方的本质是物业公司,

想各种办法吸引人流过来,接着招商,目的是收取租金,然后涨租金。



所以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来福士想要吸引的大批顾客群体,他们是不是在意棒棒入内。

如果他们其实希望棒棒不入内,那么来福士不过是个手套防火墙而已,抵挡了来自网络和外界的骂名。

如果他们反对禁止棒棒不入内,那么就算没有这个报道一段时间后来福士自己也会被用脚投票的顾客教做人。

商场是否以为棒棒影响了形象不重要,最终用户怎么想的才重要,想想谁掏钱?



所以,到底是顾客有这样的需求而商场才这么去干?还是商场自以为是的猜测了顾客的需求呢?这只有顾客自己知道了。



user avatar   rosicky3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user avatar   jesor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相关话题

  为什么公司不愿意招聘没有经验的新人? 
  如何看待萧井陌在 B 站直播写代码的行为? 
  怎么看待知乎上很多回答都不看好创业? 
  互联网行业(2018 年)的裁员潮是否已经开始了? 
  如何看待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对其他学科有哪些实际影响和意义? 
  如何看待纽约时报对“川建国”一词的报道? 
  如果你站在旅游部门的位置上,你选择推龙牙还是丁真? 
  如何看待华为将发布6G白皮书,称6G在2030年推向市场? 
  财务人员真的有必要学习 SQL 语言和 Power BI 吗? 
  如何看待百度因员工虚报打车发票一事开除员工?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佛山一中两名毕业生实名举报老师性骚扰?孩子该如何正确防范性骚扰?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网友爆料女子出轨反诬告丈夫猥亵女儿,致其被拘留失去工作一事?真相是怎样的?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