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简单聊一下。。
大致调料味以下几类:
1,茱萸。
唐代李颀(川籍)作《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面条)茱萸香。”
汤饼就是唐朝的面片汤,属于唐时民间比较常见的食物,而川籍人士的吃法,会在里面加一些腌制或者晒干的茱萸
北宋蜀守宋祁《益部方物略记》:“蜀人每进羹臛(肉羹)以一二粒(茱萸)投之,少顷,香满盂盏。”又曰:“绿实若萸,味辛香苾。投粒羹臛,椒桂之匹。”
还有把茱萸煎作辣油的。
《礼记》:“今蜀郡作之。九月九日,取茱萸折其枝,连其实,广长四五寸。一升实可和十升膏,名为藙也。”藙就是茱萸做的“辣子油”
还有投茱萸佐酒增香的。
北宋赵抃《成都古今记》载:“蜀人每进酒,辄以艾子一粒投之,少顷香满盂盏。”
而茱萸本身也可以用作酿酒的调味材。
2,花椒。
陆矶《毛诗草木疏》:“椒聊之实……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叶以为香。今成皋诸山间有椒谓之竹叶椒,其状亦如蜀椒,少毒热,不中合药也。可著饮食中,又用蒸鸡肠最佳香。”
《始丰稿。贾氏族谱》:“蜀多美椒,汉州解官归,携其种蒔之,其味辛烈不减蜀椒,至今人称汉州椒云。”
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其叶及青摘取,可 以为菹,乾而末之,亦足充事
具体可见,林莆田论文《花椒古今》,载于《农业考古》2004年1月。
3,蜂蜜。
曹丕《与朝臣诏》: “新城孟太守道,蜀睹豚鸡骛味皆淡,故蜀人作食,喜着饴蜜。”
4,五辛调料。
这个是全国都有的。《正一法文修真旨要》:“五辛者,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当然,具体名目还是有争议的,因为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佛家在使用,民间也在使用,比如有人将胡椒也算入其中了。正牌引文中的五辛基本上全国市集都常见。
比较有争议的是胡椒是否是普遍的调味料,一种说法是唐朝“胡食”较盛,故而胡椒理应也是常见的调味料。
《齐民要术》卷八有记载这么一个东西:“胡炮肉法”云:“肥白羊肉———生始周年者,杀,则生缕切如细叶,脂亦切。著浑豉、盐、繴葱白、姜、椒、毕拨、胡椒,令调适。净洗羊肚,飜之。以切肉脂内于肚中,以向满为限,缝合……内肚著坑中,还以灰火覆之,于上更燃火,炊一石米顷,便熟。香美异常,非煮、炙之例。
其次,据《酉阳杂俎》记载,唐人在制作胡盘肉食时也喜欢添加胡椒调味,“胡椒……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
由于唐时,成都已经是西南四通重镇,益州诸地仅次于关中和中原,故而“胡食”风估计也是有的。可能也会出现胡椒。
5,姜。
《吕氏春秋。本味篇》:“阳朴之姜,招摇之桂”,注:“阳朴, 地名,在蜀郡。”
6,葅
就是泡菜。《齐民要术。作葅藏生菜法第八十八》中有介绍蜀人腌制葅。
7,酱。
这个也是全国都有的,在《齐民要术》中第六十八、第七十有介绍黄衣、黄蒸和制酱,这些调料是早期中餐广泛采用的。
详细可见:《齐民要术》中的黄衣、黄蒸和制酱--《微生物学通报》1975年01期
蜀地比较著名的是枸酱
《蜀都赋》:“其圃则有蒟蒻、茱萸……”句下,刘逵注道:“蒟,蒟酱也。缘树而生,其子如桑椹,熟时正青,长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辛香,温调五脏。蒻,草也。其根名蒟头,大者如斗,其肌正白,以灰汁煮则凝成,可以苦酒腌之,蜀人珍焉。”
8,豆豉。
没有直接证据说川人在吃,只不过豆豉实在比较广泛。豆豉也是从魏晋开始就非常流行的。比如 西晋张华《博物志》说:“外国有豉法,以苦酒溲豆,暴令急燥,以油麻蒸迄复暴,三过乃止,然后细捣椒屑筛下,随多少合投之。”
具体做法,在《齐民要术》里面有详细的腌制方法,足见其流行之广。具体可参见:
因为蜀地饮食在西晋没有分化为”川食“,那么其他地流行的做法,也是可能有的。
9,芥末
这个也没有直接证据说川菜有芥末,但是中国人吃芥末实在是太早了,周朝就有,故而,有可能蜀地也有。
先秦时代记载的话。
《诗经。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炮鳖脍鲤”,“脍鲤”就是生鲤鱼。
《礼记》又有:“脍,春用葱,秋用芥”。而先秦饮食必须要调酱,芥末是作为酱主体而来。
只能说,蜀地的菜品既然“好辛香”,是有可能会使用芥末的。
完毕
参考资料:
1,《中华文明史饮食篇》
2,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
3,郭声波,《四川历史农业地理》
把这个问题吵火了,然后让微信部门的人看到。然后等待版本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