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有一个小分支是讲信誉的形成的,先上结论再解释,大概有这么几条都和吕布有关:
设想一个生产皮鞋的企业,消费者可以根据企业的信誉来决定是不是检查皮鞋的质量,检查本身是有个成本的,所以消费者能不检查,就不检查。于是消费者就喜欢买信誉高的企业的产品,因为这样的话,消费者就不用每双鞋都检查了,节省了很多的成本。于是,这就给了企业信誉变现的能力,因为如果一直以较高的比例生产高质量的皮鞋,那么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吸引消费者。
但是问题在于,每双皮鞋本身就有一个天然的良品率,而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偷偷的改变一点这个比率,如果企业偷懒一点,残品率就高一些,如果企业特别严格,每一双都事先检查,那么可以把所有的残次品都挑出来了。
我们可以证明,如果把声誉按照分数来量化,0是完全不信任,100是完全信任。当所有的消费者对企业的信誉评价都是100分的时候,企业知道自己完全没有任何风险生产次货,那么企业就一定完全不设良品检验,因为反正不会有人检查。而消费者如果知道100分的时候企业一定会造假,那么消费者就永远不会给予企业100%的信任。于是最后的均衡就是企业的声誉会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如果一不小心过高了,企业就利用这一点偷懒一下,放松检查来降低降低成本,顺便把声誉调节到合适的位置;而如果一不小心过低了,企业就抓紧一些,增加良品的比例,把声誉提上去。
如果企业知道自己明年必定倒闭,那么企业就知道无论自己做的多么好,都不可能在未来吸引更多的顾客了——因为压根就没有未来了。这个时候,企业会怎么做呢?如果企业不考虑社会影响的话,那么大概率是会大量放水,各种残次品齐出,能卖多少卖多少,能捞一笔是一笔,所以如果声誉没有了未来变现的可能,大家不会去建立声誉。
说回到三国,刘备从入仕建立的仁德的名声也是一种声誉,表面上看是有点迂腐没用的,不像曹操那么『杀伐果断』,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好的名声,你猜刘璋会不会邀请他入蜀援助?而刘备也确实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自己声誉的高点,把它变现成了西川四十一县。
而吕布呢?吕布身世确实不好,但是出关东的时候,也好歹是讨董功臣,堂堂朝廷册封的温侯,手下也有一支自己的军队。但是他出关之后所作所为,却是有点大跌眼镜。先是要夺曹操的兖州;后来被打败之后去投奔刘备,又夺刘备的基业;这在诸侯之间的声誉如果能有负数,估计也非他莫属了,所以后来兵困下邳,也没什么人真的要来救他——这就是吕布被消灭的第一个原因,隐形资产太低,没有建立声誉的变现的意识。
那么吕布为什么没有这个意识呢?我们还是回到声誉上来。上升期的组织,知道未来还有更大的饼等着自己来切割,现在败坏了声誉会有巨大的损失,所以会更加有动机来维护自己的声誉;而下降周期的企业,预期未来是灰暗的,饼在不断的变小,所以对于维持声誉也没有太多的信心了。但是上升和下降,都是组织或者个人对未来的期望。
刘备的起点也不高,但是刘备一直『不堕青云之志』,坚信自己未来能够成就大事的,所谓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
髀里肉生犹感叹,争教寰宇不三分?
所以即便是在被曹操紧追不舍,朝不保夕的荆州逃难的过程中,也不忘携民渡江,博下了诺大的美名。但是吕布呢?吕布的行为就是一直在败坏自己讨董带来的政治资本,要老老实实的忠于许都的汉廷,不甘心;要合纵连横对付曹操,没这个手腕也没这个规划;朝三暮四,轻于去就。一直处在下降的通道,所以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一方面信誉不好,开始衰退;一方面因为自己开始衰退,所以更加不在乎建立自己的形象。
说到朝三暮四,这又牵扯到吕布的另外一个特点:短视。这个对应着上面列出来的第四点结论。结论要证明其实也很直观,因为信誉其实是关乎未来利益的,但是人都是活在当下的。如果一个人把未来的利益看的重,就会更加的看重信誉;反之,如果一个人只专注于现在,那么就会更加的不看重信誉。
在『三国演义』里面,吕布的短视近乎戏剧化;为了赤兔杀丁原,为了貂蝉杀董卓,为了几匹马得罪张飞…… 在『三国志』里面,吕布也没有好到哪儿去,先投袁术恃功而骄;再投张扬,和张扬下属关系特别不好;又投袁绍,同样因为击溃黑山恃功,又待不下去去偷袭曹操;打不过曹操投奔刘备,又沟通袁术偷袭了刘备;都是出于短期的好处而损害了自己长期的利益,而缺乏长期的规划。就像三国机密里面所说的:
真正的软弱,是不知道自己意欲何为,首鼠两端,浑浑噩噩。究竟是佐董卓篡汉还是扶王允兴汉,他不知道;究竟是夺曹公兖州以取中原,还是占刘备徐州以行割据,他也不知道;到底是安居袁氏兄弟麾下做个名将,还是收服张邈、张杨,成为一代霸主,他还是不知道。吕布来中原这几年,仗是打了不少,却没有一个明确目标,抓到什么就是什么。他忽而是忠臣,忽而是逆臣,忽而是名将,忽而又是军阀——这种缺少定见的人,空有匹夫之勇和西凉大众,没有半点信念与规划,才是真正的软弱。
这里面说的软弱,其实就是对吕布短视最好写照。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其相对于多数诸侯们而言,过度看重短期利益会让其他人觉得难以捉摸。一旦有人挑头打他,其他诸侯(比如袁术)又因为其反复无常不愿意实心搭救,所以吕布就成为诸侯联盟所共同要消灭的势力了。一代猛将,最终葬身下邳。
因为吕布威望与地位都高。
很多人以为吕布作为三姓家奴被众人鄙视实则不然。吕布名声非常好。
因为杀丁原这事没几个人知道。而杀董卓之事却世人皆知。
董卓是谁?把持朝政。强行废君,欺压新君的大恶人。而且是十八路诸侯都没打败并夺回新君的大恶人。
吕布的高威望有什么优势?
“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觽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
此外还在徐州权贵的配合下,迅速的拿了徐州。
除了名望高之外,吕布的地位还特别高。
他是温侯,县侯,诸侯中地位最高的。当时袁绍才乡侯,其他诸侯能有个亭侯就算不错了。
所以谁也没有收留吕布的资格。也没人愿意把吕布放在身边。
所以袁绍在和吕布共同击败黄巾军后立马背刺。“绍恐还为己害,遣壮士夜掩杀布,不获。事露,布走河内,[二]与张杨合。绍令觽追之,皆畏布,莫敢逼近者。”
我努力工作,年收入突破百万。我楼下小卖部老板眼红了。
他说他每天7点开店,晚上10点关店,工作时间比我长,收入却比我低,这不公平。为此,他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要求将卖给我的可乐从一瓶2块钱涨到100块钱。
他说之前他受太多委屈了,等他觉得委屈弥补回来了,他会把价钱降到一瓶4块钱的。但想像原来一样2块钱一瓶那是永远不可能的。
我默默想了一下,走多一百米,用2块钱在另一家店买了一瓶可乐。
这件事被小卖部老板知道了,他生气了,他跑去骂另一家小卖部老板,骂他不尊重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并且在我家楼下贴大字报隐晦地骂我。
你说我为啥讨厌他?
我不只讨厌他,我甚至想报警呢。可惜警察说这事他们管不了。
……
这件事还有后续。
后来,小卖部老板人权组织找到了我,跟我说我楼下的小卖部老板的小卖部老板人权理论不是正宗的,他们才是正宗的。
我说,那你们的是怎么样的?
他们说,我们卖3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