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先秦两汉有「右北平郡」,那么「左北平」在哪里? 第1页

  

user avatar   novelistli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勉强回答一下: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历史上应当存在过“左北平”或者“左北平郡”,只不过因为存在时间较短,同时年代又太过久远,让这一地名逐渐失考了。

2018年7月30日补充:最近开了个脑洞,既然右北平之“右”可以训为“佑”,那左北平之“左”为何不能训为“佐”?单说文字一点都没问题,而且很对称,强迫症开心又舒畅。

说“左北平”之前,先说说“右北平”。

根据传世文献(比如《史记》),“右北平”最早应当是战国燕的地名。这一点出土文献也有印证,比如山东所出的一件战国陶文(《古陶文汇编》3.752),何琳仪先生在《古陶杂识》一文中将其释读为“右北平巨”,其中“右北平”是地名。


另外,何琳仪先生的高足冯胜君先生也曾撰文讨论补充,称:“目前所见燕文字材料中的地名均为具体城邑,故此陶文中的‘右北平’亦应理解为右北平城而非右北平郡。据《水经·鲍丘水注》引《魏氏土地记》载,右北平城在徐无城西南百一十里,在无终城东南百三十里,则其地当在今河北玉田附近”。

下面说“左北平”。

河北易县曾出土“六十年左□坪”的战国古陶文(《古陶文汇编》4.136,编者释读如是),何琳仪先生则释读为“左北平”,并认为其与“右北平”相对。冯胜君也有补充,称:“左北平,与右北平相对而言,即北平。见《汉书·地理志》中山国,地在今河北省满城北”。

燕国陶文上的地名,记录的多是该陶器的制造地。我们结合上面“右北平巨”陶文的释例,是不是可以认为,即便燕国不存在“左北平郡”这个政区,但至少也该存在一个叫作“左北平”的城邑。


另外,从传世文献来看,唐林宝所撰《元和姓纂》引东汉应劭《风俗通》,记有“汉左北平太守贱琼”一条。只因“左北平”之名几乎不见于史籍,所以后代的学者大多认为这一条是写错了(应劭写错了、林宝引错了、后代人抄错、印错了,这都有可能),并根据杜佑《通志》将其改为“右”。但我们结合河北易县出土的“左北平”陶文,是不是可以大胆推测,也许《元和姓纂》所引《风俗通》并没有写错,“左北平”这一地名是真实存在过的,还是汉代的一个郡,曾有一任太守叫贱琼。


做历史考订,类似侦探破案,仅凭一件陶文以及《元和姓纂》里的一条引文,证据链条还太过单薄,当然无法把“左北平”或“左北平郡”的结论完全坐实。但说有易,说无难,这两条证据已经足以修改往日旧说了,我们不能武断地否认“左北平”或“左北平郡”存在的可能性。

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期待更多有价值的出土文献面世吧。啥时候能出土一件“左北平守”之类的封泥或者印玺,那如今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了。(想得美)

写完了才发现通篇都在搬运古文字学的成果和观点(只有《风俗通》那一条是自己的发现),这注定是一条干瘪无趣的答案。


参考资料:

何琳仪《古陶杂识》

何琳仪《古兵地名杂识》

冯胜君《燕国陶文综述》




  

相关话题

  历史上有哪些长期流传的、错误的地理记载?后来又是如何被推翻的? 
  武帝时期匈奴的实力究竟如何? 
  秦国为什么没有灭卫国? 
  汉军长戈长枪勾镶环首刀是不是可以完克罗马龟甲阵? 
  秦始皇是怎么选择郡守、县长、县令的? 
  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是什么? 
  汉初的诸侯王国跨州连郡地盘势力那么大刘邦也不担心么? 
  在看到地名时过多地联想到政治历史正常吗? 
  有人说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宠信似乎超过了所有的大臣,汉武帝有多喜欢霍去病? 
  战国时期除了秦国,最有可能统一诸侯的是哪一个国家呢? 

前一个讨论
嫪毐兵变的目标究竟是谁?
下一个讨论
《史记》始皇本纪记载使者在回咸阳的路上遇见滈池君是怎么一回事?





© 2025-05-1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1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