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可以介绍一下各种调味料的基本用法以及搭配方法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hu-chuan-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这个回答里,我不会讲某一个调味料的具体用法,而是讲讲调味的基本原则。只要遵循这个原则,“乱搭”也能搭出好吃的菜。

实际上,每次给菜品调味,我都是根据家里现有的调料“胡乱”搭配一通的,看起来毫无章法,这个加一点那个加一点,但基本从来没有出错过。绝大多数时候都还挺好吃的。

我向来认为,做一个菜,用了什么调料是其次,真正重要的是综合运用调味的基本原则,把手头有的调料好好利用起来。也是这个原因,我很少去写专门的食谱,而是总结厨房里那些最基础的规律)

今天就专门来聊一聊,什么是调味的基本原则,日常做饭时该如何加调味料。


全文大约四千字,没有一张配图,看起来会有点枯燥。

但绝对值得多读几遍慢慢消化。



NO.1 调味的基本原则:咸+甜+酸


味觉的基本组成,无非是酸甜苦辣咸鲜基础六味。任何调味料,都可以分解为这几个元素。

咸味是基础。甜味能融合百味,使整体更和谐。酸味可以提亮味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咸+甜+酸是我在做菜时脑子里一定会思考的一道公式。除了有些比较简单的菜,比如加点盐和酱油炒一炒就上桌的青菜外,其他的,这三种元素一般都有,我会按以下顺序问自己这些问题。


思考顺序:


1:我该加哪些咸味的调料?


盐、生抽、老抽、各式酱油、鱼露、各种酱料、蚝油......咸味的调料无穷多,一道菜可以选择几样搭配。盐、生抽、鱼露是百搭的基础款,可以无脑和其他调料组合。


其他的、如果你担心不好把控的话,最多就加1~2种。有些专业厨师可能会用上很多香料组合出非常复杂的味道,这个我们就不学了,家常菜基本用不上。


但对于家里只有一瓶酱油一瓶醋一包盐和味精以及白糖的朋友,我建议不妨多尝试一些新的风味。


蚝油曾经也在我的基本款清单之中,它的用途确实挺广。但由于市场上常见的蚝油大多都是勾兑产品,而且取用也甚是不便。渐渐的我就用的比较少了。家里会常备小瓶的李锦记旧庄蚝油放冰箱,做黄焖鸡、蚝油焖香菇等菜时拿出来用。


一般我们对鱼露的印象是泰国或广东常用的调料,其他地区用的很少。国际上,鱼露和酱油也总是会被打上“很亚洲”的标签。但其实不止是亚洲菜,做西餐你都可以放一些。它们是跨领域非常好用的调味品。


买生抽(酱油)和鱼露,可以把预算放高一些,选择成分表上没啥乱七八糟的添加剂的为宜。


2、我还可以加哪些甜味的调料/东西?


有些咸味的调料其实也带有一点甜味,例如,酱油、蚝油、甜面酱等,如果前面已经加了,那这一步要把它们计算在内,适当减少或不再添加。


常用的甜味调料包括:白糖、冰糖、红糖、焦糖化洋葱、炒过的大葱/小葱、各类水果、饮料(如可乐)、酒类(如甜米酒、果酒)...还有一些带点甘甜的食材,比如胡萝卜玉米红薯等。


许多水果都可以入菜,它们酸酸甜甜,搭配各类菜品毫不违和,一点也不会黑暗。


只要手头边有吃不完或者不好吃的水果,我都会尝试去做成各种各样的菜。菠萝、苹果、橙子、小番茄、百香果、芒果、榴莲、柚子、无花果、猕猴桃、椰子、牛油果......在我眼中,水果就是一类来源广泛、创意无限且低成本的调味料。(这个成本低倒不是说水果便宜,而是使用成本低)


甜味调料最好边加边尝,尝起来不能有非常明显的甜味——如果不是做酸甜口这一类甜味特别重的菜肴的话。


至于该怎么把握这个度,就靠多多实践吧。如果不是很熟练,就尽量少量多次添加。


虽然到这里我讲的是先思考咸味再思考甜味,其实实际应用时没有严格顺序。甚至我以前还提到过,最好是先加糖再加盐。


对此,我的建议是:怎么顺手怎么来。可以第一步先加糖,然后再慢慢的调整咸味和甜味,直到觉得合适为止。


3、我是否还需加点酸味?


一样也是先分析之前有没有加过酸味的调料。比如水果提供甜+酸,酒类提供甜+酸+鲜,然后再想是否还需要加点酸。


如果不确定,那就加加看看呗柠檬汁/青柠汁是不容易出错的选择,它们的酸味清新,搭配起来很少会显得“用力过猛”。醋的个性稍强,根据我的经验,米醋、葡萄酒醋、雪利酒醋、白醋比香醋、陈醋好用(也看个人口味),我最常用的是米醋。有时我会组合不同的醋和其他酸,突出酸味的「层次感」


“层次感”在调味中好像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名词,但它所被赋予的意义却涵盖多个方面。如果你对这个词感到陌生,那就——


多读几遍。(认真脸.jpg)


其他常用的酸味调料还有:番茄、番茄酱、酸菜泡菜酸黄瓜等腌制品、酸梅/酸梅酱、无糖酸奶等。


和甜味很像,如果想起到一个「让人觉得好吃,但说不出到底好在哪里」的神秘的提味效果,那么酸味调料一定一定不能加多。成品不能明显吃出酸味,有一点就够了。


相关文章回顾(★★★):

学会用盐,你就学会了厨房里最重要的一项技能(第一部分 | 非常重要!必看)

日常合集(4)| 便当系列(A部分相关)

总觉得调味太单一?不妨试试加点酒吧(全文重点)



NO.2 基础六味之鲜味


以前的我有一个误区:烹饪中把鲜味看的过于重要,一个劲的给菜肴整“提鲜”的东西。


总觉得我这个菜差了点什么?可能是「鲜」吧。按着这个思路去解决问题,我得到的是一堆疑问:


为什么我用辛苦熬了俩小时的高汤做菜却感觉没有加分?为什么我的小鸡炖蘑菇就是没有隔壁老黄做的好吃?为什么我已经穷尽了可加的鲜味食材,做的菜还是平平无奇


这是因为,「鲜」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如果我们划分一下等级,鲜的地位和酸接近,它属于一道附加题。


那为什么我把酸放在第一部分写,鲜却是第二部分呢?


这是因为,「鲜」常常伴随着「咸」存在(被动),而酸需要我们刻意添加(主动)。也就是说,在你按咸+甜+酸的原则调味完,鲜味可能已经自然的融入进来了。


比如酱油、蚝油—咸+甜+鲜;酒—酸+甜+鲜;鱼露、腐乳等发酵品—咸+鲜...


这个阶段,我会问自己的问题是:


再加点鲜味可以让我这个菜更出色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应该加点什么?


这个时候也有一条百搭的原则:把原计划里要加的水换成高汤。

(专栏里有发过高汤的文章,可以自己搜索一下)

鸡高汤可搭配各种肉类海鲜蔬菜(最最常用&百搭),猪骨高汤也差不多都可以搭,鱼高汤虾高汤搭配海鲜类,素高汤可搭配蔬菜或肉类,牛高汤搭配牛肉或重口味的菜肴。这是我常用的搭配方式,但有时也会瞎几把搭混搭,例如用牛骨高汤去炖鸡肉,结果也还挺不错的。


其他常见的鲜味元素还有(其实也就是煮高汤常用的材料):香菇等各式菌菇、海带、小鱼干、虾皮、虾干、干贝、番茄、火腿、乳制品、肉类、味精等。


说到味精,多讲两句:味精我一般会在调味很简单的情况下使用,例如用盐+白糖+味精+(胡椒粉)的组合炒一些不需要酱油上色的菜,通常是炒蔬菜。


其他时候想增鲜,更多的选择是鱼露。鱼露,是和味精作用相似、高一个段位的替代品。



NO.3 基础六味之辣&苦


咸甜酸鲜之后,再来说说辣。准确来说,辣是一种痛觉,和其他几味有本质上的区别。但这些都不重要,对待辣味,就一条:

爱吃辣就加,不吃就不加。加不要加多。


因为辣味过重,很容易掩盖食物的其他味道。只留下“好辣/好刺激”的印象。久而久之,味蕾可能会被钝化,吃饭没点辣都觉得没味。


我平时做菜很少放辣椒。偶尔加一点,能起到促进食欲、提升味觉层次的作用。但如果你一丁点辣不沾(或者多一步嫌麻烦),就没有必要为了这点好处特地加两根辣椒。


我常用的辣味调料有:小米椒(鲜)、干辣椒、辣椒面、青红辣椒、泡小米椒、老干妈、郫县豆瓣酱、剁椒等。


再说说苦。这个就更简单了。


任何时候,都不需要考虑往你的菜里加苦味的调料。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你从你的菜里吃出讨厌的苦味,先看看加糖能不能掩盖。实在不行,


重做



NO.4 总结与实践


这篇文章分析了基本的调味原则,总结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灵魂五问):

1、我该加哪些咸味的调料?(盐、酱油、鱼露)

2、我还可以加哪些甜味的调料/东西?(白糖、冰糖)

3、我是否还需加点酸味?(柠檬、醋)

4、再加点鲜味可以让我这个菜更出色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应该加点什么?(高汤)

5、要不要加点辣?(爱吃就加,不要加多)

6、每一步加完后记得尝一尝。

当你碰到一些不认识的调料或酱料,也可以先拆分成酸甜苦辣咸鲜这六个基本元素,然后按以上方式套用。比如,新买了一瓶英式伍斯特辣酱,咋用?你就可以把它分解为酸辣甜。再比如,看着家里的黄灯笼辣椒酱快过期了,舍不得扔,如何利用?就可以分析它的主要味型是咸鲜辣。

这样的组合基本不会让你出错,偶尔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


我在实践中就是按这样的思维方式做菜的,举一些例子。


比如说,某天我买了两条甘蔗,没吃完,就把它切碎煮了水,代替白糖使用。(充分利用每一种食材)


又有一天我买了一瓶无糖酸奶,吃了几口觉得太难吃了准备拿去炖鸡,于是把酸奶分解成“酸”和“乳制品”两个元素,为它搭配了气质相符的淡奶油和奶酪,又整了点咖喱。加了盐、鱼露(咸),糖(甜),腌柠檬、酸奶(酸),倒入鸡高汤炖煮,成品还不错。


......


又是一篇很长的文章,但值得啃。不夸张的说,如果你掌握这篇文章的精髓,那么恭喜,你已经掌握了过去近三年时间内我在厨艺这条道路上通过阅读、视频、课程、实践等等途径所习得的最精华的那一部分


彼时,不管身在一个怎样的厨房、有何种调料,相信你都能凭「感觉」游刃有余。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公众号:小川食堂


user avatar   guo-ping-y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料酒是黄酒加了点其它的香料,一般是给腥味比较重的鱼及肉类食材去腥,预先腌制,素菜不需要加。如果在炒菜时加的尽量不要太多,否则黄酒味比较重,影响整体味道。

生抽和老抽都是酱油,生抽用来凉拌,蘸饺子,或者给菜加酱香和咸味。老抽是生抽中加入了焦糖,一般不直接生吃,用来给肉类菜上色,提香。红烧类菜肴可以用老抽取代自制糖色,比较省事(感谢评论区更正,糖色主要是上色,不增香)。

蚝油可以用来取代味精或鸡精来提鲜。它的鲜味的主要成份来源是谷氨酸盐和核苷,和味精差不多。廉价的蚝油,生蚝汁的成份分少。荤素都可以放蚝油,没啥限制。但不要太多,蚝油中往往含有比较多的盐,加入蚝油后应少放盐。一些纯素的菜加点在调味时加点蚝油,可以让食物有类似海鲜的风味,比如,蚝油生菜。

香芹,薄荷,香叶属于萜烯类香料。这种香料有种清新的香气,用来给食物增香,一般比较浓,比较容易挥发,吃之前离的很远就能闻到。烧烤或是煎制肉类可以加一些这类香料增加香气。

八角,桂皮,丁香属于酚类香料。这种香料,相比萜烯类,不易挥发,更易溶于水。所以闻起来不没那么浓的气味,但吃的时候容易感受到。它们可用来给肉类增香去腥,炖肉加这些香料比较合适,酚类物质溶于水后渗入肉类,会让肉类吃起来更香。

黑胡椒,白胡椒,花椒,各种辣椒,都属于辛辣类香料,可以刺激食欲,让人吃起来感觉比较爽。黑胡椒,白胡椒,花椒会有吃起来比较麻的感觉,同时它们也含酚类,可以达到去腥增香的效果。各种辣椒,辣度和香味也不太一样,比如二荆条增色,小米辣提味,子弹头增香(感谢评论区更正)。

葱,姜,蒜也有辛辣味,可以为炒菜调味,也可以给鱼或肉类去腥。

芥末,辣根,山葵也属于辛辣类香料,它们的辣味来源主要是异硫氰酸盐,和辣椒的辣椒素,生姜的姜椒素不同,这些香料的辣味在室温环境下就可以挥发,所以在吃的时候会有那种让人呛鼻子的感觉。一般配合其它菜食用,增加食欲。

生粉就是土豆或玉米淀粉。它可以用在腌制时肉类时,包裹住调料,锁住食材内部的水分和易挥发物质,保持食材的味道。也可以用来给食物勾芡,使最后的成菜汤汁更浓稠,增加卖相,食用时也容易保持味道。

芝士,黄油,西餐西点类用的比较多。芝士是发酵的牛奶制品,可以提供奶香味;黄油是牛奶中提炼出的油脂,可以起到起酥,增脆,增香的效果,对应的中式甜点一般用猪油。

一般做炒素菜,或是要突出食材本味,就不需要加味道较重的香料,如丁香或桂皮,否则吃起来味道会很怪异。辛辣类香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做腥味比较大的食材,如深海鱼,先用料酒/黄洒/啤酒/白酒 + 葱姜+胡椒/花椒粉(如果用的是料酒,也可以不用,因为料酒里一般含有这类香料)腌制去腥。腥味的来源很大部分是血水,清洗净血水很重要,去除血水时可以加一些盐用水泡一下。比较新鲜的食材,如果要突出食材本身的味道,烹饪阶段尽量少用或不用香料,免得香料掩盖住食材的本味。

各种香料本身的成份都比较复杂,一种味道往往来自很多种物质的组合,反应;不同的香料也有不同的香味,很难用语言描述。做饭这件事,还是实践出真知,调料什么的,没什么太严格的一成不变的用法。

补充说明鱼腥味的来源:深海鱼和淡水鱼的腥味主要来源不同。深海鱼为了抵抗水压体内会有很多氧化三甲胺,氧化三甲胺是海鲜风味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本身是属于人们喜欢的『鲜』的味道。但它的分解后产物三甲胺和尿素之类的物质却有很重的腥臭味。鱼的血液中有较多的氧化三甲胺代谢后产物,海鱼离开水后,细菌和鱼体内的酵素也会加快氧化三甲胺的转化。所以,新鲜的,清理好的深海鱼的肉并不腥。淡水鱼中有较少的氧化三甲胺,淡水鱼的腥味主要来源于水体中的腐败物质和微生物,所在淡水鱼处理时除了要放干净血,还要清洗干净它的体表。


推荐你看看王刚的视频

Bilibili 美食作家王刚R

王刚的厨房技巧 篇四:34种常见厨房调料用法大全

王刚的厨房技巧 篇二:12种常见香料怎么用?

再推荐一套书,这套书不是教你怎么做菜,对提高厨艺水平没帮助。它告诉你隐藏在食物和厨艺下的科学,属于食品科学一类的科普读物。

食物與廚藝 (豆瓣)




  

相关话题

  看《早餐中国》时,看到一个场景,提到24年的驴肉老汤,这是如何做到的,连续煮24年?这些汤会变质吗? 
  怎样做出好吃的蔬菜沙拉?有什么诀窍? 
  有哪些东西直接用清水煮一下或者蘸点调料就特别好吃?(深夜党请谨慎进入) 
  做美食为什么总是「一看就会,一做就要废」? 
  如果两个人一起做了一顿成功的美味大餐,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一段关系中做得很好呢? 
  如何煎出完美的鸡蛋? 
  你有没有因为一道菜爱上一座城市的经历? 
  夏天不想在厨房呆太久,有哪些快手菜可以尽量远离炉火,不用出汗就能迅速搞定? 
  如何简单快捷做出好吃的肉? 
  普通二线城市三口之家要想有肉有鱼菜式丰富,吃的方面自己做饭一个月需多少费用? 

前一个讨论
秦灭六国人民真的渴望统一吗?
下一个讨论
诸葛亮带两万人能守住街亭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