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现在有人仇视攻击清朝? 第1页

                 

user avatar   tommste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叫屠城,很多人认为所谓屠城就是把城里的人都杀光。

如果是要杀光所有人,那也就罢了,左右都是个死,一刀的事。

但真正的屠城,远比一刀砍死要残酷的多。

在古代,人口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对于已放弃抵抗的居民,但凡有一丝可能,统治者都不愿意进行屠城。

之所以会产生屠城这样的命令,更大的原因,是为了激励前方的士卒,将屠城作为一种奖赏,而且还可以震慑其他的城池。

但是对于士卒而言,他们其实也不愿意屠城。

杀人确实是爽,看到大片俘虏跪在自己的屠刀下任由自己一个个的杀戮,确实很让人兴奋,但杀多了没就没意思了。

杀人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一毛钱赚不到,杀完了还会弄的自己一身污血,脏兮兮的,回去还要洗衣服。

所以杀几个人新奇一下也就可以了,大多数兵卒并无杀人成瘾的嗜好。

但古代的兵卒,几乎全部由穷人组成,他们虽然不会杀人成瘾,但是对钱财有着巨大的需求,无上限的需求。

没人会嫌自己钱多,穷困的兵卒当然也是。

所以,扬州屠城,需要屠十日。

如果真只是为了屠干净扬州所有人,封锁城门后四处放火,每几百米点一处火,一两天时间城中所有人都会被烧死,就算没死也会失去藏身之处,杀人效率极高。

但这么做,对于清兵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明末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很好的还原了扬州十日的惨状,也很好的解释了为啥扬州需要屠十日。

《扬州十日记》名列《四库禁毁丛刊目录》,亦名列光绪八年所刻的《禁书总目》,在乾隆时期军机处的奏准全毁书目中亦有《扬州十日记》这一书名。

目前还能找到的残本古籍,是在日本发现的。




1645年4月25日,扬州沦陷,多铎纵兵屠城,下令十日封刀,史称"扬州十日"。
但清兵入城的第一天,并未大开杀戒。
因为杀人没有意义啊,士兵们要的是钱,抓紧时间捞钱才是王道。
清兵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的砸门索要财物。
开始的时候,勒索是非常温柔的,并不贪婪,给一些钱,清兵就走了,如果不愿意给,那清兵就持刀恐吓,只要听话,清兵一般不会伤人。
《扬州十日记》是这么记载的:

始知为逐户索金也,然意颇不奢,稍有所得,即置不问,或有不应,虽操刀相向,尚不及人
当然,这里要说明一下,这里的“意颇不奢”是以作者王秀楚的眼光去看的,但王秀楚本人是当地乡绅,典型上流社会的人,扬州城破之前就和明军杨姓守将交好,获得其庇护。
十万八万的对富豪来说确实不多,但确实可能是普通居民的全部财产。
但是这也说明了一件事,最开始的时候大部分清兵都是求财不害命的,只有少数清兵顺手杀几个人过过瘾。
毕竟此时的扬州已经是在跪迎王师,百姓曲意奉承,一般人自然不会滥下杀手。
忽叩门声急,则邻人相约共迎王师,设案焚香,示不敢抗,予虽知事不济,然不能拂众议,姑应曰唯唯。

但扬州城仅100余万人,而入城的清兵高达十余万,人均勒索10人,也就是大概2户的样子,就已经把扬州全城勒索一遍了,半天就可以把全扬州搜刮干净。
所以从第二天开始,勒索行为迅速升级。
清兵大开杀戒。
此时的清兵已经看清楚了,僧多肉少,扬州虽大,但清兵太多,慢慢薅羊毛的话自己最后可能汤都喝不到,不如直接把羊宰了吃肉。
你不抢,别人抢,你不杀,别人杀。
很快所有的清兵都疯狂了。
我不管你昨天是给哪个清兵交钱的,今天必须给我足够的钱,给的钱让我满意,那就可以保得一命,不满意,就一刀砍下来。
直接以杀人相威胁,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最大程度拿到居民隐藏起来的财物。
你之前的金银珠宝是埋在土里也好,藏在墙里也罢,我懒得找,你自己挖出来给我。
不给,就去死。
如果杀绝这一户全家所有人,都没人能给出更多的钱,那就证明这一户确实没钱了,杀人可能杀错了。
但也无所谓,既然你都没钱了,还留着干嘛,杀了就杀了。
人人都争先恐后的搜刮钱财,生怕被别人抢先了,这就导致清兵的胃口徒然变大,而居民手中的钱财迅速变少。
金银珠宝自然是全部拿走,连妇人的衣服,好看的也要拿走,幼儿脖子上的银锁,也要带走,可谓是刮地三尺。
予妇衣饰置两瓮中,倒置阶下,尽发以供其取,凡金珠之类莫不取,而衣服择好者取焉。既毕,视儿项下有银锁,将刀割去,去时顾予曰:“吾不杀尔,自有人杀尔也。”

很快,就有人被搜刮一空,再也拿不出钱了,然后全家都被下一波清兵给杀的干干净净。
慢慢的,被杀的人越来越多,还能交出钱的人越来越少。
很多人没了钱,就把自己藏的严严实实,但扬州城就那么大,能藏人的地方就那么点,绝大多数人都找不到安全的藏身之地。
更何况,还有不少本地人,主动给清兵当向导去搜寻藏匿之人,只求自己能活命。
动手杀人的清兵越来越多,还能侥幸活下去的扬州人越来越少。
榨不出钱财后,清兵们就把男人和样貌普通的女人给屠杀一空,而把那些有姿色的女人给搜集起来。
毕竟在那个年代,把这些女子运到后方,也能换一些财物。
但这些漂亮女子的遭遇,并不是现代的普通人可以想象的,绝不只是被奸污就能免于伤害的,万般逢迎,也就只是能活一命而已。
二妾皆散发露肉,足深入泥中没胫,一妾犹抱一女,卒鞭而掷之泥中,旋即驱走。
诸妇女长索系颈,累累如贯珠,一步一蹶,遍身泥土;满地皆婴儿,或衬马蹄,或藉人足,肝脑涂地,泣声盈野。行过一沟一池,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
就这样,扬州城内的百姓被一轮轮的收割,被彻彻底底的榨干,等到割无可割了,人也死的差不多了,差不多也就到了十日之期了。
扬州城百万居民,事后被清点出80余万尸首,十万清兵人均杀8人。
查焚尸簿载其数,前後约计八十万馀,其落井投河,闭户自焚,及深入自缢者不与焉。

连杀10天,共杀8人,平均每天杀0.8人,杀人效率看起来确实不高,但这更恐怖。

因为这80万人,是在极端的恐慌和绝望下,被人一点点慢慢杀死的。

清兵给了每个人生机,让每个人都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虽然满城都是死尸,但你觉得只要自己小心点,就能活下去。

有希望是好事,不过等屠刀架到自己脖子上的时候,你反而会更加的绝望。

让人在恐惧和希望中折磨数日再杀死,这远远比一开始就无差别屠杀要残忍的多。

这就是古代的屠城,人间地狱已不能形容其凄惨。

今天的世界,处于和平时期,但也仅仅只是50年的和平而已。

哪怕是古代的封建王朝,200余年的太平盛世也并不罕见。

所以今天的和平,绝不代表永久性的和平。

所谓人道主义,大国切磋的时候还有用,一旦打出真火,进入真正的战争时期,一切规矩统统作废。

《扬州十日记》的最后一段是这么写的:

自四月二十五日起,至五月五日止,共十日,其间皆身所亲历,目所亲睹,故漫记之如此,远处风闻者不载也。

後之人幸生太平之世,享无事之乐;不自修省,一味暴殄者,阅此当惊惕焉耳!

翻译一下最后一句:

如果后人有幸生于太平之世,享受到无战乱的快乐;那些不加强自我修养,不进行自我反省,反而沉迷于享受的人,阅读此文,应当惊醒警惕了!

原作:一颗青木。原出处:腾讯网。原文链接:xw.qq.com/amphtml/20201「侵删」!


user avatar   sherlock-2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仇视????哈哈,睁大眼睛看看:


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甘心——溥仪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与友国不于家奴——慈禧

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摄政王多尔衮发布旨令通告全中国:“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扬州十日杀了多少人?当时的估计是80万(王秀楚 :《扬州十日记》)。不光是杀,任何妇女都有可能抓住被成群的士兵轮奸,和300年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一模一样。嘉定三屠亦是如此,妇女被双手钉在床板上轮奸。史家慨叹:“‘三屠’留给这座城市是毁灭,和不知道德为何物的幸存者。”




如此伟大的通哔哔古哔正哔哔哔哔哔哔哔哔哔——————————————,让你天天留着(美丽 哔—漂亮 哔—有特色 哔——)的大辫子,精神上用文字狱毁你的书,经济上几次下江南吃喝玩乐,肉体上让你对着满大人跪在地上一口一个奴才,奥,不对,不是天龙人是没资格称奴才的

实在太可爱~



————部分地方做了哔哔处理,整个画面都更加美丽,以和为贵了~( ̄▽ ̄~)~——



——————

来来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啥叫酷炫吊拽的龙傲天,在他的敦敦教诲下,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正在反省,噗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ning-nan-zuo-h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吏部官吏,定额146人,其中宗室6人、满洲98人、蒙古7人、汉军13人、汉22人。

户部定额270人,其中宗室5人、满洲195人、蒙古6人、汉军18人、汉46人。

……

以上排名分先后。

喜欢?喜欢什么呢?喜欢当五等人吗?


比烂你都技高一筹,反过来怪我围清救明?


user avatar   han-zhou-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我个人经验来看,大多数人是受了很多形而上学观点影响(包括很多中学历史老师上课不严谨),想当然地把中国近代遭受的磨难归咎于民族问题,归咎于满清统治,认为如果是汉人王朝,定能延续古代史的辉煌。

实际上,中国近代的衰落的原因,从来不是民族问题,而是阶级问题;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必然事件。正是维持了两千多年的天朝上国,让中国封建地主阶级势力无比壮大,内在改革没有土壤也没有动力。盛极则衰,水满则溢,在坚船利炮中觉醒,在国破家亡中涅槃,是中华民族的必经之路。没有近代史的屈辱,也没有今天的繁荣了。

那么,想要改变这个局面,更不是坚守华夷之大防。而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所以朝代粉是我无法理解的行为,哪个朝代没有辉煌过?哪个朝代又没有屈辱过?哪个朝代又不是通篇只有“吃人”二字?


user avatar   liu-si-ping-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大势所趋

所谓政治的精髓,就是用最小的成本收买到大多数人支持就行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和农民工的孩子开始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声音,舆论越来越需要一个发泄口,难道你希望互联网的主流声音是一起唱国际歌?二次土改?教育公平?

当然是诉诸爱(民)国(族)主义

而且清朝集合了适合作为民族主义发泄口的全部特点

1、反对声音小,因为满族已经被彻底汉化了,所以喷满族基本不会有什么风险,而且长相和汉人完全分不出来,满族人有时候自己都忘了自己是满族,甚至跟着汉族一起喷

2、实事求是,清末丧权辱国也的确是历史事实,割让了大片令明粉十分痛心的外蒙古、外西藏、外西北和外东北领土,仿佛这些土地是崇祯亲手交到多尔衮手中,被慈禧给败掉了。

3、风险小,连轮子反贼索罗斯的基金会都不屑于来挑拨满汉关系,所以放心黑不会有啥严重后果,最多也就是被3T主义分子拿来佐证那谁那谁和那谁也是和中原一样的被满清殖民的土地,比如DLLM,rby之类的

所谓洗脑,都是半真半假,从来都不会依赖直接灌输,而是让你自己通过环境和认知,完成自我学习和构思,最终达到洗脑的效果。而反洗脑,也不可能通过说教,讲事实摆道理都是没用的,也只能通过新的环境和认知,说白了就是被现实毒打一顿就好了

大清王朝确实不行,而上面也允许你宣传大清不行,至于是不是王朝不行,人家也不明说。你自己想,也许或者可能说不定:大明能行。好歹皇帝是咱汉人的,就像马云996福报完了,还能去国际大舞台上谈笑风生,你也觉得咱中国人出息了,与有荣焉


user avatar   ni-ni-gou-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讨厌清朝是正常的,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步步堕落,至辛丑条约后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本殖民地社会,这都是写在历史教科书上的基本常识。

但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清朝坏不坏”,鬼都知道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就是个僵尸政权,重点在于:清朝为什么会这么糟糕?

清朝很特殊,它既是异族统治,也是封建专制。那么问题来了:清朝这么烂,主要因为它是“满人王朝”,还是因为它是“封建国家”?清朝的烂,是封建体制走向进化死角被历史淘汰的必然结果,还是异族统治、种族主义的纯粹偶然?

不讲清楚这一点,对清朝的批判统统都是隔靴搔痒、情绪输出。

其实判断这一点比你们想象得容易得多,用一个历史事实就可以轻松证明:

袁世凯是汉人,但他称帝,立刻四面楚歌、众叛亲离,沦为全民共讨之的公敌。这就是当时推翻清朝的那批中国人给出的历史答案:旧制度已经走到了终点,这不会因为民族成分而改变。他们要的是共和,不是把满人皇帝拿下来换汉人上去当。

至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那只是因为它相比“打倒皇帝、走向共和”是更优秀的政治宣传口号,20世纪初的普通人,很多还无法像今天一样准确认识到帝制已经走到终点,但大部分精英阶层对这一点清楚得很。

只不过到了2020年,竟然还有人以为封建统治者的败坏主要是民族问题,做着换了汉人王朝就可以改革跑步工业化进入列强行列的美梦,我说句难听的,见识比宣统时代的人都不如。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网民对清朝观感很差,我也不例外——对满清入关替代明朝的那段野蛮的历史,我个人是深恶痛绝的。

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清朝是对中国疆域贡献最大的朝代,如果没有清朝,我们现在的国土面积大概要少一半——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甚至云贵等地区都是在清朝实现了真正的有效治理。

1、金瓶掣签

我们外交部过去在驳斥藏独谬论时,多次提到一个“金瓶掣签”制度,这是证明西藏是中国无可争议领土的重要标志。这个制度就是乾隆时期确定的西藏地区领导人的继承规则。

在过去西藏地区领导人主要是活佛,活佛传承有一个灵童转世的规则,在清代乾隆年间,这个规则就被修改为——必须在中央政府代表(驻藏大臣)监督下,通过金瓶抽签来确定转世灵童是谁,并且最后这个“灵童”还需要得到清朝皇帝的认可与批准。

这个制度毫无争议地说明,西藏地区领导人受中央政府的管辖与监督。从乾隆至今200多年,西藏通过“金瓶掣签”制度产生了70多个活佛,新中国成立之后,也通过“金瓶掣签”制度产生了第十一世班禅大活佛。

境外那位大和尚如果死掉,没有经过境内“金瓶掣签”程序,是无法通过转世指定继承者的,这面旗帜一倒,境外藏独势力就是无根之末。

2、为啥清朝能在农耕文明落后的生产力情况下控制如此广阔的疆域?

简单的说,在清朝(主要集中在雍正时期)干了三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官绅一体纳粮;

摊丁入亩;

改土归流。

这三件事简直就是农耕文明政权不可思议的天花板,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首先是官绅一体纳粮——意思就是不论是官员还是缙绅拥有的土地都要缴纳税赋!

这可不得了。

历朝历代中央政权统治的基本游戏规则就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包括在职的官员,以及官员退休之后变成的地方豪强与缙绅。共治天下的含义包括政治上士大夫要享受特权,经济上也要享受特权——这个特权就包括官绅名下的土地不用缴纳赋税。

官绅不用缴纳赋税的特权简直就是国家税收一个无底的黑洞!

一方面,官绅有强大的动力去掠夺自耕农的土地,反正拿下来经营就是0成本,另一方面,大量自耕农非常有动力“自愿”将名下的土地投献给官绅,共同瓜分国家的税收。

所以,历代王朝经历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以及国家税收锐减,这两者叠加很容易导致改朝换代的动荡。

但是在清朝,雍正硬是顶着巨大的阻力强行在全国实现了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这不但极大提高了中央政权财政收入,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明朝政府财政收入顶峰时期也只有2000万两白银,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财政收入就突破5000万两,到了咸丰年间财政收入突破8000万两,差不多就是明朝的4倍。

中央财政富裕了,自然有能力去补贴边疆地区的治理成本。

根据齐清顺在《清代新疆的协饷与专饷》一文中的研究,1760-1911年,清政府拨给新疆的协饷与专饷总计高达近4亿两白银。

按:雍正因为在任期推出这个官绅一体纳粮,最后被清朝士绅阶层痛恨了几百年,并且编排了无数谣言对雍正进行抹黑,包括篡位、血滴子等等。

再说说改土归流。

在明代之前,中原政权对边远地区的治理基本为0,包括云贵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中原政权基本不设置政府行政机构进行管理,而是让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土司)自行治理。

土司城

这些土司也就是每年找个代表向中原政权送一些贡品表示臣服,除此之外,中原政权对土司辖区内任何事务都不干涉。

明末播州之乱就是播州(现在遵义)地区大土司杨起龙野心膨胀,拥兵作乱,连贵州省会贵阳都被围困了整整8个月。

后来直到清朝雍正年间,才强行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改土归流”——也就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官府,派遣官员进行治理,同时废掉了土司在当地的行政管理权。

这个改土归流意义重大,在推行这个政策之前,当地人民只知道土司,对于中原政权乃至国家基本没有任何概念。改土归流之后,大量汉族移民进入这些地区,经过数百年融合,才让云贵地区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乾隆年间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由于新疆距离中原政权路途遥远,受当时国力限制,清政府只是在伊犁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的军政事务,至于民政事务还是委托当地少数民族首领自行治理。

公元1884年左宗棠平定阿古柏之乱后,清政府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新疆问题,正式在新疆设置各级官府,才彻底解决了新疆的治理问题。

这就是清政府在19世纪末最后一次“改土归流”的尝试,对于稳固新疆局势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说说摊丁入亩。

简单的说就是清政府定只按照田亩收税,人头税一律免除——好吧,其实就是鼓励生育的政策,这个政策对于清代人口增长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在明末中国人口大概是2亿,满清入关经历一系列战争之后,清代顺治年间全国人口已经锐减到不到一个亿,在免除人头税的激励下,清代人口增长是历朝历代最快的朝代。

到乾隆年间中国人口已经突破3个亿,1912年清朝覆灭之后,根据当时户口统计,中国人口达到5.5亿。

按:后来有个说法很流行,就是清朝大规模引进了红薯、高粱等高产作物才导致人口猛增,但是我查了很多资料,在清朝这类高产作物种植面积不超过耕地面积10%。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相关阅读:

原创 | 大国的博弈:台湾问题急不得

原创 | 白开水史话:为啥古代中国人将西洋人视为蛮夷?


user avatar   bmw-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本质上就是个指代,清朝虽然中后期相比中前期很拉胯。但是最起码开启了中国的现代化,保持了领土的相对完整。同时作为一个中国封建王朝,清朝军事上和经济上都是封建王朝的顶级。得到如此谩骂其实不至于

根本原因,清朝是从北边打到南边打下来的全中国。清朝初期存在着耕战一体的军人团体和结社体制,清朝入关之后沿袭了明朝的中央行政体系和地方行政区划。然后大量明朝掌握先进生产力人口投奔清朝,然后加一块了。你就品吧,你细品。品出什么味道了,你就明白了


user avatar   he-liu-hun-29-8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自除一波左籍,我承认了,我是右狗,各位历史唯物主义魔法师尽管骂我()

七八年前的我并不仇视清朝,相反还挺喜欢

我的意思是除了辫子和小脚以外的东西都喜欢

可能是源自家父的“贵族治国就是比泥腿子强“这套逻辑,又看了太多的“历史科普”文章和百家讲坛,我对于“领土嫁妆论”“多民族共和普世帝国论”“满州骑射精神给腐朽汉文明注入新鲜血液”“曾国藩是根除天国毒瘤的必要之恶”“近代屈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锅”“满人是彻底汉化了的”这些东西那是照单全收,坚信不疑

当然现在回看当年的我,我掐死我自己的心都有了

但那个时候我是真信这一套,我觉得大清简直是唐以下最强,近代屈辱完全是奈何敌军有高达,实在是洋人太强,大清非战之罪

后来看到有各路大神在贴吧上撕逼

我当时只是一个读初中的小白,幸好胆子小不敢乱说话(不然会有更多黑历史),看了一些骂战,充实了自己

当时在大佬口中听说了满文老档这个东西,我就找来翻了翻

其实蛮枯燥的,对于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屁孩这玩意儿真看不下去

但有段场景我记得特别清楚(其实不是我自己翻到,网上看别人贴的)

我曾遣书言:朝鲜王若遣一亲信大臣来,负罪请和,申盟天地,议既成,我即退兵等语。我驻於此,待其大臣来,听其言辞再行如何。”夫贝勒因怀异志,凡言不与诸贝勒商议,责李驸马曰:“汉奴,我欲杀尔,岂不能杀乎,何须尔多言。”李驸马自是终无一言

直到今天我也迈不过“汉奴”这道坎

我始终认为你粉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错,你仇视它也没有错,但我求求你最好把人当人看

不然我瘆得慌

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说的就挺好:



user avatar   liang-xiao-dong-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这些键盘侠算什么仇清?也就嘴嗨一下,实际上我们这些人都是温和派,激进的当年就反清了。

中共高层,只要年龄到的,哪个不是反清出身?少年反清,青年反袁,中年反蒋。这就是资历。


毛,辛亥革命在湖南参军反清

朱德,参加同盟会,1911年十月参军反清

李大钊,早年从事反清宣传

刘伯承,辛亥革命参军反清

张云逸,加入同盟会,参加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

贺龙,早年加入以反清为宗旨的哥老会

叶挺,学生时代当众剪辫子、宣称支持革命军被逮捕

吴玉章,同盟会元老,领导保路运动

陈独秀,早年反清逃亡日本,组织反清岳王会

董必武,参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会

谭平山,在校期间加入同盟会

何香凝,同盟会元老

林伯渠,早年加入同盟会,在东北从事反清




                 

相关话题

  先秦的同姓不婚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近亲结婚,生的孩子容易智障和残疾,为什么反而后世却常见表哥和表结婚? 
  古代守城时士兵不是集中在城楼吗?那如此长的城墙如何守的?攻城时为何不用云梯从城墙进入城内再内外夹攻? 
  推翻清政府到底有多难? 
  为什么说崇祯帝缺乏帝王教育,什么可以称为帝王教育? 
  怎么评价英国布尔战争时的南非集中营,维多利亚女王是不是一个类似于希特勒的人物? 
  国民党第一战将是谁,薛岳,陈诚? 
  英王乔治四世建造的布莱顿行宫的中文牌匾 匾文卞堂爪乔司 库喘棠庖尚 掌庋单韭常 党叶各府右 啥意思? 
  2021年度「全国10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有哪些精彩值得关注?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是什么意思? 
  清朝汉族朝臣的满语水平普遍如何? 

前一个讨论
在图书馆里哒哒哒哒敲键盘跟打机关枪一样的人,一点没有考虑身边人的感受吗,吵死了,是不是我太敏感了?
下一个讨论
什么是川粉?其支持川普的逻辑是怎样的?





© 2025-04-0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