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 第2页

                    

user avatar   cao-zhe-5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保尔柯察金是一个红色圣徒的形象,他与那些东正教圣徒一样,忠诚甚至于虔诚,非常好用。

这种人或许可敬,但绝不可爱。

这样的人在什么时代都会被当做榜样,但我决不愿成为一个这样的人,我也不希望我的亲人朋友中出现一个这样的人,我希望所有人都不必向他学习。

那种党性扭曲了人性的状态真的很让人难以接受。

保尔受伤出院后邀请冬妮娅参加城里的共青团会议,冬妮娅欣然同意,换好衣服出来保尔又嫌她打扮太漂亮,冬妮娅说你要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带我去,然后保尔又带她去了。

到了会上,潘克拉托夫看她不爽,说她是资产阶级小姐,保尔顶了一句之后又一肚子气向冬妮娅发了……卧槽大哥好像不是人家上赶着让你带人家去的吧?

然后作者的描述就是「保尔对冬妮亚的那种庸俗的个人主义愈来愈不能容忍了」……

what?

接下来就是经典的一段——

冬妮亚,这件事咱们已经谈过了。不用说你也知道,我原来是爱你的,就是现在,我对你的爱情也还可以恢复,不过,你必须跟我们站在一起。我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保夫鲁沙了。那时候我可以为了你的眼睛,从悬崖上跳下去,回想起来,真是惭愧。现在我说什么也不会跳。拿生命冒险是可以的,但不是为了姑娘的眼睛,而应该是为了别的,为了伟大的事业。如果你认为,我首先应该属于你,其次才属于党,那么,我绝不会成为你的好丈夫。因为我首先是属于党的,其次才能属于你和其他亲人。

emmm……你怕不是有那个大病= =


同样的道理,前几年知乎█粉超级推崇的那篇《小资产阶级的通病》也是一样的问题。

六、男女关系上:
  对男女关系问题,说起来津津有味,不是严肃的研究讨论,而是求得知识上的愉快。要谈恋爱不是政治第一,而是感情第一,甚至抱有自由主义态度。

嗯,圣徒这种东西谁愿意当谁当,恕不奉陪。


user avatar   yao-guang-49-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么,请问非党员可以离开吗?”
“可以。”
“把我的党证拿回去吧,我可不愿意为了这张小纸片丢掉自己的性命。”

因为《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书当中,对于各种投机主义者的描述,可以说是入木三分。

自从改开之后,我相信国内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投机主义者。

很多人为了当官走上仕途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年轻轻轻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入团入党。当他们看到这本把他们丑陋形象描述得淋漓尽致的书,

怎么能不恨?

怎么能不黑?

怎么会不想着办法把这本书打进下水道?


user avatar   ge-lu-ji-ya-gang-tie-han-han-c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Warning:引战警告⚠

作为特定时代的文本,《钢炼》不可避免地会成为某种时代的镜子与喇叭——携带某种呼吁与动员,但比起其他的那些粗略线条的宣传画类型的动员——这些宣传画大多以片面的思维来表达我好他坏,构建出一系列令人欣赏而又抽象,稍稍远离作为社会内一员的意象来吸引人物加入其中(例如30年代德国宣传画上以孔武有力的男人来作为德意志力量的象征)。而《钢炼》显然是要 比它们可贵多的——毕竟它把这些抽象的美德具体化给放入社会环境内,进行了详细化描述。告诉了我们,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眼中:如果你要成为一个优秀的20-30年代布尔什维克,那你需要具有什么,并要有失去什么的觉悟,同时要敢于接受考验。既然如此,那么它对于那些自我本位,盯着自己的小产权,甚至把爱情都尝试看成一种包括产权的东西(啊,为什么要放弃大小姐冬妮娅!)。害怕在一个“集体”之内进行生活的人而言,对于20-30年代布尔什维克道德的描绘,甚至还带上一种积极的价值判断。那就是该死的“原罪”了!他们害怕这种道德,实际上是害怕这种道德背后的社会。以下的那个回答就是例子,鲜明的案例。

也就是那个大搞引战以及发明情节的大爹。此回答玩着文学游戏并且偷换概念,怀揣着极端功利主义思维,拿某种各种人都可以上去随意编辑的百科作为迫真论据,来为对自己那本就腐朽不堪,一触即破,只能靠宣泄情绪释放某种反布尔什维克呼吁来支持的破楼进行装裱。就像被巴黎的革命吓倒,只能够拿“暴徒”、“非人类”来形容运动参与者的小小市民们。

“为这种理想付出一辈子最后发现这个理想注定是错的。事实上小说的后半部分已经开始出现苗头:先锋队开始日益官僚主义化和腐化堕落。”

首先就是发明。“最后发现注定是错的”!这里的发现,前面带入的是保尔的视角。那么我们就预设这是从保尔的层面来看罢!这位答主,你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或是保尔柯察金?请瞪大双眼,好好看看这本著作的最后一段话:

“此时此刻,郊区滨海公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他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为了冲破铁环,重返战斗行列,使你的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你尽了一切努力了吗?”
每次的回答都是:“是的,看来是尽了一切努力了。”
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
这是州委打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
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铁环已经被砸碎,他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在个人身体伤残,以至于一不能够进入前线参军,二不能够在后方作为工人参与大生产,同时还能够前往滨海疗养的保尔柯察金依然竭力实现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回归。试问,如果保尔柯察金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已经失望殆尽了,那为什么要竭力开辟第三条战线呢?还是参与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的建设运动呢?多么可笑的观点啊,在此人的语境内。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保尔柯察金突然变成了某类日本动漫内的人物——“口嫌体正直”的傲娇少女。当然,这只能够是自以为是的妄想

在接下来回答,其实我可以看到答主不只是具有恐布的癔症,同时还前言不搭后语。在自己替奥斯特洛夫斯基“代言”的同时,突然落下鳄鱼的眼泪。同情起自己塑造得全知全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了!

“老天爷可怜这位作者(这小说带有一定自传性质),让他在大清洗前期就死掉了。否则他要是看着自己的元帅和老布尔什维克战友们被残忍处死,惨过落在沙皇和波兰人手上,我怕他得疯掉。”

都已经发现是“错”的,那么对于所谓的“同志们”得出其必然遭受悲惨命运的结局,应该是合情合理。而不是说还必须要看到这些人流血的可感受现实,能够感觉到悲惨(什么庸俗的实证主义)。就像当越南选择了某种经济改革。你就能够知道解万英这类老人的最后结局了,而不是一定要等到越南甚至连某种鸟笼都放弃,彻底抛弃掉国家计划,把经济界丢给凯恩斯与奈奥李波儒这两条鬣狗撕咬的时候,才能够知道其悲剧命运。

又知道苏联走错,又不知道苏联做错的糟后果!”,这就是此人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预设!不过这种预设连自圆其说都做不到!更不要谈扣在对于苏联社会主义还充满信心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身上。

顺带一体,《钢炼》全文内,奥斯特洛夫斯基重笔铺陈的元帅是布琼尼,他是布琼尼骑兵队的战士。而不是某位图哈切夫斯基。而布琼尼又是大清洗的幸存者,所以拿图哈来作为概念进行偷换,企图论证“大清洗死去者必然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敬仰者”,真是拙劣的小把戏。

以及在苏联历史问题上面的无端胡闹,认为新经济政策就是布哈林的手笔,试图拿某种清洗布哈林来说保尔之不幸。殊不知在斯大林打击布哈林之前,他们曾共事以促进新经济政策在20年代初至中期的运行(当然,在持续时间问题上二人存在争执,后续则因为工业化问题等而彻底闹崩,显然此人对于联共[布]内部派系之争,政策之争一窍不通)。在这里的保尔,站立的位置是反对继续维持新经济政策的托季派。这里的质疑就像王八拳一样,有架势,但什么都没有打到,什么都没有证明。怎么能够实现某种切割,说斯大林让保尔(奥斯特洛夫斯基)失望呢?

至于功利主义,则是贯穿这个回答的全部内容。我稍稍摘取几段吧:

“现在啊,觉得他是古希腊悲剧里的主角——古希腊悲剧里,主角的悲剧根源很大程度上不是自身,而是命运。
当然,他的悲惨和苏联的落魄很有价值,它告诉我们,选了一条错误的路会有什么悲惨的结果。”

“你指望现实世界完全按理想主义来运行?年轻时这么想想可以理解,毕业了还这么想纯属大脑发育【】。”

在我们的社会内,预设一个不可动摇的“现实”。并且先入钦点布尔什维主义革命与体系的不可行,是“错误”、“必败”的。既然有必败的路,那么肯定就需要预设出——“成功的标准与一系列方法是什么?”,而这种思维,我们先前在历史内就已经看到过了。就是扫除托洛茨基路线,拔除布哈林主义,逐步树立起自认为绝对能够走向康米主义彼岸的斯大林思维

答案由此清晰了——

“原来你也是思维上的‘格鲁吉亚土狗’啊!@深邃暗黑范特西 先生,这个称呼原来是给你自己的加冕!”


user avatar   da-jie-jie-57-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钢炼》本身从文学理论角度讲确实不强,就是中规中矩地讲明白了一个故事而已。

2.主要还是社会发展阶段变了,意识形态变了的缘故,现在让大家看一些某个时期的中国“名著”也看不出滋味。

《钢炼》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峰值,所以观念更偏向个人主义且不太兼容自己认知以外的存在的读者就会尤其不适。

3.前回答里有些人提到了俄罗斯的传统意识形态问题,方向有参考性。不过,“圣徒”那个还不错,“圣愚”那个就过头了。帽子姐在答案里有点迷失,列举了东正教的很多特点,但是用的时候有点“沾边就算”。

想了解这俩概念区别的请往下翻。(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这些图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遭着大罪,都不在享受正常人的尘世幸福,简称“看着不大正常”。所以哪些属于“圣愚”范畴?

答案:第十一至十五张属于圣愚范畴。

前十张是圣徒中的“殉教者”(不仅限东正教的)。最后三张是苦行僧。

他们都封圣了,共同特点是:经受常人难以承受的磨砺,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虔诚。

区别在这儿:

正常的圣徒是神智清醒地决定为信仰牺牲自己、承受痛苦或削减享乐,认为这样可以达到帮助大众获得救赎的效果。

圣愚是因为先天不足、疾病、生活不幸等苦难失去了神智,但在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对上帝的坚定信仰。(第十二张图看着似乎是挺体面的,以它为例讲下背景故事。这是“圣彼得堡的克谢尼娅”,十八世纪的一位贵族妇女。26岁时,丈夫安德列去世。克谢尼娅把家产悉数送人,身穿丈夫留下的军装,对别人说自己是安德列,死的是克谢尼娅。白天在市区流浪,晚上在城外野地里彻夜祷告,终年71岁,一说84岁。)

这种最大限度抛却自己的虔诚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纯粹,他们在极度恶劣条件下长久存活也被认为是神眷顾下的奇迹。所以这些疯癫之人进入了圣徒行列。

但目前,我们仅仅解释了圣愚为何获得神性,接下来还要说为什么会产生圣愚崇拜。

宗教是要满足人祈福消灾的愿望的。基督教的圣徒们也和仙人、罗汉一样有这个功能。在东正教堂,求健康、求姻缘、求升学什么的就到相应的圣徒圣像前点蜡烛。

但圣愚不仅是圣像和以他们名字命名的教堂有这个功能,他们往往在世的时候就具备预言、治病等超能力。比如第十五张图,红场花花绿绿大教堂的主人、不爱穿衣服的瓦西里·勃拉仁(意为“无上幸福的”)正在用祷词给人治病,注意左边黄衣服和蓝衣服的妇女。故事情节是这样:在街市上嘲讽圣愚的人都遭了天谴,当场瞎了眼睛。向他诚心悔过的人又复明了。

这些疯癫之人经常说出发人深省的宣教话语或后来得到印证的预言。前面提到的克谢尼娅被描述“坚持助人45年”,据称曾提前言中了伊丽莎白女皇(彼得大帝女儿,不是超常待机那位)的死亡。还有一个故事是,她发疯后把房子给了朋友安东诺娃,很多年后,她对安东诺娃说:“你赶紧去墓地,上帝要给你一个儿子!”安东诺娃在墓地发现人们正在给一个被马车撞死的孕妇接生。安东诺娃收养了这个墓地降生的男婴,后来也是这个养子给她养老送终。

无数“显灵”的故事让他们获得“主流圣徒”所不具备的世俗崇拜。至今每年二月彼得堡还有很多迷信群众到克谢尼娅墓去许愿。

为了更好地理解圣愚,可以去看下《通灵者之战》第14季里的帕霍姆(字幕组译为“疯修士”。)。这位(早年在演电影时吃过真屎的)老演员帕霍莫夫在节目中给自己的定位就是“现代圣愚”:情绪跌宕、举止夸张,不拘小节,心存善念,灵力很强(最后一条存争议)。

回到最初的话题,大家应该明白:可以说帅强惨的保尔是“红色圣徒”,但不能说他是“红色圣愚”。他从始至头脑都好用,只是选择了一条激进的道路走向信仰,把自己的凡人之身使用到英年早逝。

如果剧情魔改成某次手术后醒来的保尔天天不管刮风下雨地摇着轮椅在红场上呐喊:“你们要当心别走上封闭僵化的老路!也要当心别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你们千万不要种玉米!斯大林你做个人吧!”这才叫“红色圣愚”。(作者活到1936年。)

还有,虽然圣愚崇拜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一个鲜明特点,但是圣徒万万千千,其中影响超出时代和地域,被广泛认为可敬又灵验的圣愚不过寥寥几位。脱离剂量谈疗效就是耍流氓。

其实从宗教文化角度谈《钢炼》本来就属于“可以,但不必要”。《钢炼》作者确实很可能从小就带有圣徒思维,否则可能也不把自己好好的人生过到轮椅上去。换一个中国人来写一个为了理想奋斗牺牲的故事,这个中国人可能自然而然地会想“主角是一个舍生取义的士,他应该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生与义、个人与集体、小我与大我,这里面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是这一主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带了一点不同底色而已。

也还是回到第二点说的,是意识形态变迁的结果。在全民学赖宁的年代,没有多少人会认为保尔“不正常”。在赖宁退出role model十几年后,更注重关注自己的一代人开始对保尔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看法,介意他的“不近人情”。(不过还是提高兼容性吧,不能把自己不理解、不接受的人全判定为脑子瓦特了。)


user avatar   tai-lun-cheng-jie-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赞同 @曹哲 的解读。


曹哲认为保尔和冬妮娅分手的理由“有大病”,但曹哲忽略了时代背景和保尔本人的成长过程。


首先,保尔和冬妮娅分手的背景,不光是保尔认为冬妮娅“庸俗的个人主义”,更多的是,保尔试图把冬妮娅带入生存环境的时候,冬妮娅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


那天在俱乐部里,她的漂亮衣服是那样的惹人注目,弄得保尔很难为情。同志们都不把她当自己人,她自己也觉到了, 所以就故意用蔑视的眼光盯着他们。


当潘克拉托夫质问保尔的时候,保尔还是维护了冬妮娅。

“她是我的朋友,我就带她来了,明白吗?她对我们并无敌意,只是穿戴上格格不入罢了,说真的也确实有不妥当的地方, 可也不能单凭服装来看一个人,我明白什么人才可以带过来,犯不着你来刁难我,潘克拉托夫同志。”


换句话说,保尔最初是很努力的维护冬妮娅的立场了,而且口气说的很重。


和冬妮娅出身资产阶级,但能爱工人阶级的女孩有么?

真有。

小说第二部第七章,保尔在中央委员会“公社社员”疗养院的时候,主刀医生巴扎诺娃和她的老教授父亲,是沙俄时代的军医,其老教授的原型人物甚至是沙俄军队的少将军医。


那么一个沙俄少将军医的女儿,都愿意和保尔这样的人做好朋友,冬妮娅一个林务官的女儿,又哪来那么深的优越感???


批评完冬妮娅,同样也要批评保尔。

首先,冬妮娅和保尔的感情始于湖边钓鱼,本质上是冬妮娅和保尔都看不起维克多这种纨绔子弟。换句话说,冬妮娅有勇气和同阶级的堕落阶层做切割,但也很难接受新生的阶级。

其次,保尔的爱情观是不断增长的。保尔因为“牛虻精神”,主动和丽达断开关系,这段感情保尔是非常后悔的。

但小说第二部第六章,保尔与丽达重逢的时候,坦白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想和丽达再续前缘,只不过已经迟了。


保尔的原话:

“那些生动地描述革命者坚强勇敢,彻底现身于革命事业的书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我也梦想做这种人。因此我用‘牛虻’的方式处理我对你的感情。 现在,我感到荒唐可笑,追悔莫及了。”


看到没?保尔亲口承认“荒唐可笑,追悔莫及了。”

保尔基于“革命者彻底献身”的态度错失了丽达,那他当初对冬妮娅难道不也是抱着这样的感情么?


实际上,我们目前主流看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里面,有大量情节被删减,如彼得留拉武装抗击德军,保尔和杜巴瓦早期加入工人反对派,杜巴瓦这个“托派”具体“堕落”的情节,这种删减导致保尔的成长非常跳跃,前一秒还动手打人,后一秒就舍身饲虎做的忍耐克己。


保尔和冬妮娅分手的时候不过19岁,一个19岁没啥文化却和富家女相爱的小伙子,找到了自己的事业,再加上中二的年纪,与冬妮娅分手不算什么大过错。

而保尔在二十岁被丽达教会真正的爱情的时候,也为自己的中二交了学费。


那么,保尔在丽达面前表达后悔的时候,又凭什么不会再重逢冬妮娅的时候表达后悔呢?


user avatar   hellsing-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保尔的精神刺痛了布尔乔亚们。

就像曾经有很多人抹黑教员和慈父,说他们让儿子上战场是"镀金",布尔乔亚们自私自利无法理解这些伟人,他们只能用自己狭隘的心胸去抹黑那些甘于奉献牺牲的人。我相信这些抹黑伟人的布尔乔亚断然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为人民牺牲的。

一但他们看到为他人奉献的事迹,他们就看到了自己的丑恶,所以他们一定要污名化这些战士,说他们"有私心""违反人性",自己才能心安理得的去坑害别人自私自利,即使他们的美好生活是靠保尔这样的人牺牲换来的。

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看高尔基的勇士丹柯的故事,我就被震撼到了。丹柯带领族人不向敌人投降,在阴暗的森林中寻找出路,他的族人在途中被困难吓倒,咒骂着丹柯,而勇士丹柯掏出了自己太阳一般的心引领人们走出绝望,丹柯也随着胜利而死去,他的心仍燃烧着却被一个"小心谨慎"的胆小鬼踩碎了……英雄燃烧了自己,却只能孤独地化为尘土。

即使我做不成英雄,我也不会去做一个污名化英雄的败类。即使我也是世俗中的一员,我也会敬仰这些为人们奉献的英雄们!

--------------------

有一个神人挂我,把我的两篇回答放在一起


认为我同情劳动人民,觉得年轻人很辛苦,就是违反保尔精神,所以我就是个骗子。

我的意思很简单,不强迫人们都去成为保尔柯察金,但不要忘记英雄。保尔的牺牲就是为了劳动人民生活能越来越好,不是为了布尔乔亚。他值得我们歌颂,而不是抹黑。

照这位的说法我为劳动人民说话就不能崇尚英雄,难道英雄与劳动人民是对立的?我反对的是布尔乔亚与精资,不是被压迫的劳动人民。

英雄是少数的,大多人是凡人,但这不妨碍我这种凡人歌颂英雄。可以卑微如草芥,不可腐烂如蛆虫。


user avatar   shi-le-ke-he-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典中典之“党性扭曲人性”。几乎所有目田壬都会这么说。

那么你们谈谈,何为“人性”?我想,君子剑所想的“人性”,在钢炼中也有不少体现。

在一片乱世之中作为底层人民,互相欺诈互相压迫,难道就是你口中的人性?

为一己私利,被沙皇收买参与镇压另一批底层人民,是你口中的人性?

对所有的欺压与剥削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是你口中的人性?

为了达成自己的宣传目的,硬要拿红高来钦定全体康米的卑劣话术,是你口中的人性?

作为目田壬的保留滑稽节目,将所有的奉献的理想主义者全部打为“圣徒”,这种精神胜利的话术就是你口中的人性?

你到底有没有明确“圣徒”的定义,再严谨论证保尔是否是“圣徒”?不,你从不会论证,你只会钦定。

塑造保尔的完全是党性?不,至少有一半的保尔,是被沙皇及其走狗的压迫暴行塑造的。正如百年前悲惨的环境塑造着保尔,今天资本主义的压迫及其卫道士目田壬的滑稽表演也在塑造着我们。

你们目田壬的滑稽表演将会被我们永远铭记,并在适当的时候做出回馈。


user avatar   MIG29ovt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有个章节,讲共青团员们修窄轨铁路。换班的人来不了,没吃的,没办法取暖,森林里有白匪,还打死一个同志。挖冻土修铁路又苦又累……

最后保尔差点病死。

洗脑?哪有这样洗脑的……都把主角写这么惨了,明显是劝退。

洗脑都是要蒙骗你,少写残酷的,多写他升官发财捞钱捞女人,把你骗进去。

比如冬妮娅崇拜布尔什维克非保尔不嫁,两个人生活幸福还生了可爱的孩子;比如保尔参军当了军官英俊帅气运筹帷幄万众敬仰……

事实上冬妮娅跟别人跑了,保尔被一发炮弹炸成重伤,险些丧命,脊椎受伤后来瘫痪失明。你看在车站,冬妮娅和丈夫穿得十分体面,保尔像个叫花子。叫花子们拼命干活,燃料就运进城里,体面人在城里烤着壁炉,读着小说……

谁会拿这些内容洗脑?难道要用这些东西劝人加入布尔什维克吗?

这是价值观的冲突,有的人痛恨保尔,不愿意看到这种人,不愿意更多的人受到他的影响。哪怕他们是那种烧着保尔送来的燃料取暖的人。

他们喜欢那个丢掉团证跑掉的人,那个人才是自己人。

但是没有人会直接说出来,人是会伪装的。他们会说什么先锋队变质,什么大清洗了,什么在乌克兰彼得留拉是英雄,布尔什维克遭唾弃,什么理想破灭了。这一套我听了多少年了,早听腻了。

中苏两国都有这种事,你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就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哪有那么复杂,共青团员们修路,城里就有过冬的燃料,人们就能活下来。不做就没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在中国,辛亥革命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还不是照样民不聊生,官吏贪腐,四处战乱?

能不能说,那些参加辛亥革命的烈士,和那些抗日的军人就毫无价值,就注定错了?为一个错误的事业流血牺牲?不能。谁这样说,就应该质疑一下,他们究竟什么动机,什么目的。苏联是一个比民国更伟大的国家,更不能用后来的变质否定了战士们曾经的奋斗。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一天是完美的,从没有让所有人旱涝保收。包括苏联、美国、中国还有全世界都是这样。

苏联先锋队还有个腐化过程呢,民国一开场就是腐化的,中国人说什么了?软了吗?要不要大家等着,等到一个永不变质的队伍,一个永远不可能破灭的理想?我看到死都不会有。

正因为是这样的世界,才更需要保尔这样的人和这样的精神。

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一种人,说“你们的事业反正要变质的,你们的革命没意义”,那就是另外一种人了。

那些讥讽贬低保尔的人,想到了自己的利益,想到了苏联的历史,还想到了冬妮娅,你看他们多精明,什么都想了。就是没想想,那些寒冬中等待木柴的居民们怎么办!正是如此,那个衣衫褴褛的保尔比衣冠楚楚的老爷们光辉得多。

《红岩》里特务头子徐鹏飞审问刘思扬:

“资产阶级出身的三少爷,也成了共产党?家里有吃有穿有享受,你搞什么政治?”
“共产党的策略,利用有地位人家的子弟来做宣传,扩大影响,年轻人不满现实,幼稚无知,被人利用也是人之常情……”
“信仰?主义?都是空话!共产党讲阶级,你算什么阶级?你大哥弃官为商,在重庆、上海开川药行,偌大的财产,算不算资产阶级?你的出身、思想和作风,难道不是共产党‘三查三整’的对象?共产党的文件我研究得多,难道共产党得势,刘家的万贯家财能保得住?你这个出身不纯的党员,还不被共产党一脚踢开?古往今来各种主义多得很,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劝你好好研究一下三民主义……”
“你又不是无知无识的工人,我现在对你的要求很简单,根本不用审问,你们的地下组织已经破坏了!你在沙磁区搞过学运吧?你的身份,还有你的未婚妻的身份,甫志高全告诉我了!他不也是共产党员?他比你在党内的资历长得多!但他是识时务的人,比你聪明!”

看起来好像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没什么关系,也不能解答为什么这么多人黑这部著作。但是我认为关系特别大,也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大家可以代入一下:你家庭条件不错,有钱有人脉,看看那些买不起房娶不起媳妇的,你没有这些烦恼。你甚至不需要像他们一样辛苦上班就有了一切,一边是黑牢,酷刑,可能丢掉性命。另一边是自由、财富、舒适的生活。只需要在报纸上登个悔过自新的启事,就自由了,可以享受生活了!大不了家里拿钱,去香港去美国嘛!

怎么样?很有诱惑力吧?

我自己代入这个情景中很多次,感觉很容易就动摇了。

革命不差我一个,叛徒也不多我一个。反正蒲志高已经招了,比起招供破坏组织,登个悔过启事算什么呢?在白区工作的即使活到胜利,是不是还有人受了冲击?好吧,就算不受冲击,新中国物质条件也不好啊,建设祖国受那么多苦,后人享福你吃亏,哎呀,亏了呀!人生在世就是一桩生意,要有的赚有得玩,要沾光不要吃亏……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咱们都这样只为自己活着,还有中国吗?

现在看这个问题的人,有没有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扶贫、抗疫、抗震、抗洪、消防救灾……只要人民需要的时候还有人冲在前面,保尔的精神就永远不死。

我是当不了英雄,还没见到烙铁竹签子就怕了。但是有句话我是知道的:

不要为自己的苟且得意洋洋
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热情的人们
人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个人主义者不适合评论保尔,不可能客观的。与其浪费时间和精力说废话,不如吃吃玩玩,混一辈子得了。反正人生一世,不过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现在环境也和平,没有大事。衰老不过是一转眼的功夫。

更多人还是在挣扎,虚荣心驱使着他们不愿意活成一条狗,堂堂正正做人又怕这怕那。


有人特别强调《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如何含有东正教宗教意味,怎样塑造圣愚。

这种观点明显不是知乎用户创造的,只是被引用。我认为支持这种观点的用户,是上了别人的当,有那么一些知识分子用心险恶。


保尔参军负伤、博雅尔卡筑路根本不能理解为“圣愚”自虐。

把仅仅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两件事等同,是对布尔什维克的丑化歪曲。这部著作里真正值得注意的,应该是与广大普通读者以及党团员的生产、学习、生活有联系的那部分。

没有人会闲来无事吃苦,只是因为破坏分子指挥工人朝森林深处伐木,而不是朝着车站方向。冬季到来之前大家突然发现根本没办法把木头运到车站上,这才去修窄轨铁路。为了谁,是为了学校、医院、机关、成千上万的城市居民。在丽达的日记里写到医院两天才能生一次火,病人被冻得不敢出被窝。

如果把筑路受苦理解为宗教化的圣徒塑造,就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印度宗教徒自虐苦修。那种自虐苦修在中国不会得到任何人的尊敬,只会被当做精神病。基督教徒有在柱子上生活37年成为一景,有的鞭打自己,有的不婚且经常绝食,有的喝麻风病人洗澡水都是宗教圣徒的行为。

但是三百多筑路的工人、共青团员和工程师们顶着恶劣的条件和匪徒的袭击拼命工作,为的是更多人免于饥寒,这种行为与宗教徒是完全不同的。有的人拼命把布尔什维克的工作解读成宗教,是一种故意歪曲。

共产主义不是宗教,党团员也不是教徒。他们从事的事业是十分具体的,也是十分平常的,没有任何神秘主义的成分在里面。

筑路的时候遇到一个土丘,会耽误工期。朱赫来调动工兵直接把这个土丘炸掉了。筑路队的破房子没有门窗,他们就跑到别的车站用违反纪律的手段搞来门窗,没有面包就隐瞒消息赶紧去搞,并没有自己找罪受,反而要不断改善生活居住条件。匪帮来袭击了,杀死了一个同志,红军就调来装甲列车和骑兵。筑路需要农民帮忙运枕木,工程师就把车站的二十普特钉子给农民做了报酬。

这一件又一件的事,都是繁琐的具体的,布尔什维克们所做一切,无非是为了人民能够过冬。在中国,我们也不是天然有粮吃,有电用,一切都离不开人民的劳动,还有党的领导。如果根据塑造圣徒的要素,吴运铎也很像。但是我们都知道他不是,和保尔一样,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共产党人。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所付出的一切牺牲,都与宗教徒表面相似,本质不同。

就好像书中的老工程师所说:“我们挖土快两个月了,第四班都要到期了,但是基本人员却始终没换班。只要你看看这些年轻小伙子们,就会感动的掉下泪来。他们真是无价之宝。”

我们中国也曾经是落后的农业国,也是那个年代的先辈们艰苦奋斗,把铁路、电力、工厂、桥梁、学校、医院建设出来,很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牺牲了。共产党人的牺牲,都是由于斗争和建设,我们不愿牺牲,但是不惧牺牲,牺牲也是不得已。

那些俄国“圣愚”衣衫褴褛甚至裸体,疯癫,其实就是有神经病。中国人看到他们绝不会有一丁点感动,要说同情,倒可以给一点:可怜他们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保尔在工地衣衫褴褛是因为什么?根本不是有意为之,不过是想穿好的却没有。不过是靴子烂掉了,不得不穿一只滑稽的套鞋。

而且保尔在靴子烂掉之后很快跑去厨房找炉子取暖了,他还找朱赫来要靴子。跟那些疯子圣愚相比完全不同。一个圣愚应该光着脚直到活活冻死。

筑路并不是几百工人和共青团员自己找虐,而是人民的需要,党的任务。

就像我们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抗疫,这是人民的需要,党交给的任务!不管你们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入党,现在人民需要你们,都得上!口罩和防护服把脸都勒坏了,似乎很像那种折磨自己的圣愚,但是根本上又完全不同,他们是精神病自虐,我们是条件所限不得已。至于焦裕禄、孔繁森就更不能与“圣愚”崇拜相提并论。人民敬仰他们,不是因为焦裕禄重病,也不是因为孔繁森因车祸牺牲,而是因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才是共产党人最核心的东西。

疾病、苦难只是表象而已,哪有用表面相似实质完全不同的两种人放在一起呢?

所以我们根本就不应该接受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同于制造“圣愚”的那种观点。

某些知识分子提出这种观点,属于以偏概全,把表面相似而实质完全不同的事物等同,也是对布尔什维克的污蔑。


保尔病愈后到铁路工厂工作,他带领全部团员和许多非党工人,利用休息时间把车间多年积累的油污和垃圾清理干净,把玻璃和机器都擦净,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窗照进机器房里。他们还从丢弃的油漆桶里刮出二十五磅油漆刷机器,没有浪费公家的资源。

这时候一个共青团员玩忽职守,不听工长的指挥,弄坏了从美国进口的钻头。

团委居然有人支持这个团员,认为工长是孟什维克,不是自己人。保尔却为工长说话,说他有三十年工龄,不谈政治立场,他是对的。而且一个党外的人这样爱惜国家财产,我们自己的团员却毁坏进口的贵重工具。不仅如此,许多党团员迟到早退也比非党工人多,要向这种现象斗争。

如果按照知乎键政小团伙的行为方式,遇到一个问题第一时间看看当事人是不是自己这个派别的,第二时间看看如何服务自己的立场,至于这件事本身,倒排在第三位。保尔与键政人的不同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爱惜国家财产”,而不是袒护团员,打压孟什维克。

很多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禁欲”、“圣徒塑造”、“圣愚崇拜”,这是以偏概全,只看树木不看森林。

我们的学校做的也不对,他们把保尔与张海迪当做古时候悬梁刺股读书的旧知识分子,只强调身残志坚用格子框架写作,企图以此激励学生也这样去学习做题。正因为如此,有的人因为上学的时候被学校推荐强迫阅读,但是不爱看这本书,就去否定作品。

我看到有人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不下去,《红岩》也读不下去。

我说既然不愿意读,自然没有与此相关的认识和理解,那就不要去评论这两部著作和其中的人物了,这是不是合情合理的?我们都应该这么做嘛。

《红岩》里面有个人物叫成岗,与保尔有一点相似之处。

比如“禁欲”:

1943年,父亲病故后,他失学了。后来,考进长江兵工总厂,当了一名职员——厂本部办公厅庶务科的办事员。跨进这座国民党反动派控制森严的兵工厂,成岗直接接触到死气沉沉的黑暗世界。
高级职员们穿着美式军装,一天到晚跑金融市场,投机、操纵、贪污、囤积……疯狂地吮吸着人民的血汗。面对着这些事情,年轻的成岗,感到有说不出的恼怒和厌恶。
办公室里,多半是些油头滑脑的家伙,每天的工作,不外乎看报,聊天,吹电影,谈女人……还有几个很少上班的女同事,都是凭裙带关系进厂的交际花一般的女人,除了领薪水,平时很难见到她们的影子。
  第一次领过薪金后,没几天,庶务科里,一个花枝招展的女同事,突然变得每天准时上班了。她穿的衣服又紧又小,浑身显出曲线,一来,就坐在成岗对面打毛线衣。不时地停下针,瞟着成岗。
  “喂,小伙子,你是刚来的?我头发上的夜巴黎香水不会使你讨厌吧!”
  “成岗,你喜欢女人的口红么?”
  有一次,她竟然坐到成岗的写字台上,伸出尖尖的涂满寇丹的指甲,娇声娇气地说:“小伙子,帮我剪剪指甲,嗯……”
  “老成,何乐而不为呀!”旁边有人在凑趣。
  成岗不理睬旁人的挑逗,他鄙弃地直视着这个无聊的寄生虫,冷冷地说:
  “小姐,你这是干什么?请自爱点!”
  有个同事笑嘻嘻地劝解着:“人生一世,逢场作戏而已,何必认真嘛。”
  这件事立刻在办公室里被议论开了:“送到嘴里的自来食也不吃,哈哈哈……”
  “人家是出污泥而不染呀!”
  “啥哟,没见过世面的小傻瓜!”
  两年的时间,就在这发霉的环境里过去了。可是成岗并不感到寂寞,因为他有一批朋友,一些过去的进步同学和厂里工人读书会的成员,经常在一起阅读《新华日报》,讨论时事,参加各种进步活动。

是不是也可以说是“禁欲”啊?专挑不好的词就是“禁欲”,在网络的污泥浊水里爬脏了的人,还可以说他是同性恋。

但是正常的评论应该是“生活作风严谨”。这个世界上的人,并不是都把脑子塞进裤裆里,塞进屁股里。

“人生一世,逢场作戏而已,何必认真嘛。”

信奉这一信条的朋友,我也不说什么,祝你后半生愉快。

《红岩》中工厂的细节,虽然不同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但是一样可以学到很多。

成岗被扔到一个停工且混乱的小厂:

厂里只有几座冷落破烂的车间,到处野草丛生。几百工人,挤在破旧不堪的捆绑工棚里,拖儿带女,无处可去——他们都是抗战期间和工厂一道从外省迁移来的,停工以来,一文钱的工资也没有发。这个烂摊子现在丢给了成岗,要他“管理”的,就是那些破铜烂铁和几百个打发不走的失业工人。

国民党当局无可奈何,只想甩锅。成岗把老工人和敢作敢当的年轻工人都团结起来,按照老工人的主意:

“我们自己去接生活来做,保险养得活这座厂”、“我们马上开工,自己管工厂,发工资!”

工人们行动起来,维修机器清理厂区,恢复了生产。后来这个破败的小厂不但自己解决了工人的生活,居然还有了盈余。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何其相似:他们承担着平凡的工作,创造着不凡的事业,并不仅仅是解放全人类的豪言壮语,也是一点一滴的努力汇聚成江河大海,最终不可阻挡。

这里面有很多东西不会随着时间而褪色,是经得起考验的。这些作品的生命力在于人民英雄们与一切不合理不公平的现象斗争,用自己的双手建设新世界。即使经历挫折和反复,他们所绽放的光辉也不会暗淡,将来还是要激励更多人。

自由主义的空话和人上人的各种理论,我们都见得多了,那些体面先生们所言所行,也并没有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更有价值。不管左的右的,还是说自由主义漂亮话的,大家毕竟离键盘太近,离群众太远。


user avatar   tian-feng-67-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深邃暗黑范特西 的回答真能笑死人。

苏联确实没达到理想中的状态,但它的建立和发展相对依旧是进步的。

保尔为之付出只是没达到预期的效果,但绝对不是什么错的。

预期往前走1000步,结果只走了500步,只是没达到预期但怎么能叫错的呢。

还用勋章控时期的腐化说事,叶利钦自传都出来了。

勋章控死后,他儿子女婿被清算,判的贪腐金额是68万卢布。 等苏联解体叶利钦上台后,叶利钦家族的资产有200亿美元,而且也没见后来被清算。

哪怕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比烂来说保尔为之付出的也不能说是失败。毕竟无论跟沙俄比还是跟解体后比,苏联都要好得多。

历史本来就是螺旋式上升的 ,保尔为之付出的看上去又回到了原点,但实际上却是进步了。这个付出就是有意义的。如果只是因为没达到预期,后面还失败了,就认为没意义是错的。那人类社会永远不会进步了。


user avatar   chen-bin-87-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中国和俄国的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黑法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俄国黑法: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非常注重于联系社会,如果读者不相当程度上了解俄国社会,这一支的文学作品基本都get不到点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概念提出时,旗下已经有一些出色的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塑造很多出色的人物形象,却唯独缺少“十月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新人(职业革命家)”的形象,(也不是没有,水平档次够不上经典水平)这使很多人引以为憾。好有一比,一个电脑操作系统方方面面都齐备了,却没有系统内核。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的塑造,成功把这一缺憾补上了,这个文学价值称得上——屁都不是。“新人”这个概念从《怎么办》开始,到《母亲》,实际上只是参加革命活动的作家的一种执念,塑造“新人”形象对文学毫无贡献,车尔尼雪夫斯基和高尔基的文学水平就不强(以“我”这派文艺评论理论来评价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更不强。主人公塑造虽然是创新,但不是文学方面的创新(以“我”这派文艺评论理论来评价的)。

至于其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语言和结构,仿普希金、仿果戈里、当然受高尔基的影响最大。但没创新。当然,半自传体是不太多见(别人写自传体,自传成分都得3/4以上),但以“我”这派文艺评论理论来评价,除非你擅长“社会主义心理写法”,那才是真创新,别的我都不认。

有人认为艺术作品的外延到艺术史和整个社会,内延至作家经历和心理学,评论家和读者的反应什么的都算上。“我”这派文艺评论理论不好反对这种说法,也默认《钢铁》在这几方面还算上道,但是,只有“我”这派的大佬们承认《钢铁》是名著,“我”才会这么评。《静静的顿河》大佬们认,多溢美之词我都能说。《钢铁》就别怪我双标了,我承认它在社会学和心理学上的意义,但是—与文学无关。

最后,小说政治错误,二战结束那时,我要敢说这话,在西方文艺界都能让唾沫给淹死。现在谁说都没事。奥斯特洛夫斯基是斯大林的下级,曾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不认斯大林为导师,就认两个人当革命导师,列宁和奥斯特洛夫斯基(不是中国,在中国奥斯特洛夫斯基还没那么高)。想自我标榜,或者向自由势力纳投名状,黑他是个好选择,比如,把他塑造成一个野心家,居心叵测的,有疑似未知罪恶的文坛大盗。

黑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挺有影响的文学作品,但以“我”这派文艺评论理论来评价,不能接受其为名著。

中国黑法:红卫兵知道吗?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是个没脑子的红卫兵,反正“我”是没看出来他有脑子。斯大林的一条瞎眼舔狗。至于文学性评价,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

黑点:和苏联和社会主义有关的,都要批倒批臭。


看一些回复,对这部小说的文学性到底是多高的水平,表示有兴趣了解一下。我推荐几个纯文学的评价。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的文法 列夫·安宁斯基著 (douban.com)

季莫费耶夫论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艺术特色 (douban.com)

宣扬共产主义信仰的文学——从富曼诺夫到奥斯特洛夫斯基 马克·斯洛宁 (douban.com)

奥斯特洛夫斯基和法捷耶夫的交往 (douban.com)

主要的在这里了,现在差肖洛霍夫的稿子还没找到。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 
  2022年你们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如何评价《三体》中对文革的描写? 
  有哪些一看书名或者简介就不想看的书? 
  如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的原型—奥斯特洛夫斯基知道老家乌克兰正在被俄罗斯胖揍,猜猜他会作何感想? 
  如何评价《动物农场》(《动物庄园》)? 
  如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的原型—奥斯特洛夫斯基知道老家乌克兰正在被俄罗斯胖揍,猜猜他会作何感想? 
  小资产阶级少女和无产阶级少女哪个更美好? 
  作为普通读者读完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之后的感觉? 
  至今为止你看的什么书让你震撼最大? 

前一个讨论
古巴爆发数十年来最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拜登表示「支持」,这对古巴会产生哪些影响?
下一个讨论
《开端》第三集如果没有循环了,男女主被拘留之后会被判刑吗?





© 2024-11-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