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悖论,开国皇帝是否杀功臣,主要与皇帝性格有关,而开国皇帝话题性本就大,所以杀功臣的事情更多被讨论。事实上每一代皇帝更换都可能会跟权臣产生冲突,政治人物之间的更替是很常见的,杀功臣真不是开国皇帝才经常出现。
就拿刘邦来说,他实际上杀的功臣只有韩信和陈烯(手机输入找不到原字)。英布和彭越是以诸侯身份加入。樊哙、萧何受妒忌,韩王信和卢绾被逼反,刘邦杀的功臣真的不多。
却是汉景帝刘启逼死周亚夫较为过分,汉武帝刘彻杀的功臣十个手指数不完。汉宣帝刘询灭功臣家族也是出手致命招招狠。
只要细心留意每个时代的权力更替就知道,开国皇帝杀个别功臣只是被过度渲染了。至于皇帝杀多少功臣,杀的合不合理,这就皇帝性格和局势而定。比如那个明朝大行烈皇帝崇祯杀的功臣还少吗?
应该也有组织结构的问题,很皇帝创业的时候,对于创业期干将放权很大。
主要干将在攻城拔寨的时候,也是建立自己班子也就是管理体系的时候,等到创业完成,国家建立完成,功绩越大的势力越大,组织结构越完善,也相对于外部越加封闭。
这种事情作为亲历者都会明白,小团体就是人类的本性,到哪都有小团体。连大猩猩都会这样,这好像就是人类的本性。珍·古道尔发现曾经很团结的黑猩猩群体也会分化然后内斗,分化成两个团体,最后大团体消灭小团体,然后残忍将小团体成员虐杀。
然后人类社会至今都没有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除了华盛顿那样主动放弃权利可能才会完美解决。
我党解放前的办法可能是半完美,就是三套马车,比如林彪北上东北,入关的不是军事主官林彪一个人,而是搭配一个政治主官罗荣桓,还有当地政务主官的高岗。然后做出政绩,还不会脱出掌控。
但是放在中国从几千年前到共产党的结构以前,都没脱出传统金字塔结构。
这种结构单线管理,当一个节点独自管理控制下面节点的时候,上一级节点稍有放权,下面就会快速形成小团体。不放权,又会产生管理问题。尤其在创业期,管理结构中有一个节点失效,有可能导致全盘失败。
开国皇帝一般都是放权让手下猛打猛冲,然后让自己快速取得全盘胜利,而一般来说,取得功绩越大的,都是管理的比较高效的团体,越是这样的团体也就越团结,而且这样的团体还是掌握军事的团体。对于皇帝本身来说就是一个比较可怕的威胁,当时的皇帝一般来说就两个选择,将兵权收回,或者放任。收回兵权若是遇到抵抗,那么结局就是一个不可预知的过程了。比如赵匡胤就是因为要被收回兵权而选择自立,刘秀面对猜忌北上召降最后反杀原来的主上,司马懿反杀曹家。
这些都是单级金字塔结构的特点所导致的,中国古人既没有议会来制衡,也没有我党的政工队伍,每一个创业的皇帝,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就开始创业,古代也没有更好的组织管理经验可供参考。面对开国将帅这样的小团伙创造者,基本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博弈,但是一般来说,大部分开国皇帝的制衡艺术还可以,当大团体面对小团体,胜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猜忌一旦形成就无法去除,没有几个人有萧何那样的放权艺术。大部分人都喜欢用权利来增加安全感。越是这样越让皇帝惊恐,结果自然就是给历史增加一段新故事,狡兔死走狗烹,狗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