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周公旦长子封鲁、世代为侯,次子世代为周公、为王卿士,这反映了什么价值观? 第1页

  

user avatar   surgical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请自来。无详细论证,只谈个人理解。

观点:至少在西周时期,并未形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制,此时的公与侯属不同的系统;诸侯国与畿内采邑是不同的管理形式,将周公、召公的采邑之地称为周国与召国似有不妥;鲁、燕是周公与召公的封国,长子封侯早于次子称公;二者均奉祀周公。

一. 公与侯。

西周时期的公分为生称和死称。生称即对王室重臣的称谓,如周公、召公。 死称是在世之人对已逝之人的尊称,如高青陈庄引簋铭文所见“用作幽公宝簋”之幽公。

侯,分封于畿外,带有很强的军事色彩,如鲁、燕、晋等。

二. 西周的管理形式似乎可以分为三种:诸侯国、畿内采邑、畿外采邑。

题主所说的鲁、燕即诸侯国;周公与召公的采邑之地周、召则为畿内采邑;晋西南发现的倗、霸,可能属于“怀姓九宗”,其性质或许不是所谓文献失载的小国,而是畿外采邑,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受到晋国的保护。

诸侯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其拥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尤其表现为军事、政治权力。

畿内采邑则不同,王室官员以此维持生计,周王还具有对这些封地的处置权。如大克鼎(JC:2836)铭文表明周王将一些原先属于井氏家族的土地赏赐给了克,大簋(JC:4298)铭文则记载了周王将原本属于另一官员的田地改赐予大这位官员。这些金文资料一方面表明周王可用于赏赐的土地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也说明周王对于畿内采邑拥有处置的权力。 (J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1994.)

畿外采邑的主人身份应该和畿内采邑一样,即王室大臣,而与诸侯国应有所不同。

三. 《史记·鲁世家》《史记·燕世家》中说鲁、燕为周公、召公封国。克罍、克盉铭文:“王曰:‘大保, 惟乃明乃心,享于乃辟。余大对乃享,令(命)克侯于匽,(事)羌、马、謯、雩、驭、微。克寓匽,入土眾厥司,用作宝尊彝。’”大意讲,周王褒奖太保,并且册命克为燕侯,授土授民。《诗·鲁颂·閟宫》“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大启尔宇,为周室辅”。以上二者的句式、内容等极为相似,由此可见,克即第一代燕侯,应为召公长子,鲁国、燕国均是以长子就封。

西周初年鲁国、燕国的任务就是构建周人在东方和北方的政治空间,正所谓“以蕃屏周”。虽然这是一件苦差事,但是建国封侯的荣耀却是真实存在的,试想,周公、召公既然因为辅佐周王而不能就封,那么在西周的宗法制下,长子代父就封是自然合理的选择,如果是次子就封则显得奇怪了。

另外,次子称公是要晚于长子封侯的,只有在周公、召公弥留之际,次子才有可能继承其父的地位,这时已经成为诸侯的长子自然不能再回来做周公和召公了。

注:以上认识吸收借鉴了李学勤、朱凤瀚、李峰、刘源、任伟等诸位先生的相关论述。


user avatar   linwugongz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充一点:其实在当时可能很多贵族都有两处以上封地,比较明显的是燕国和召国、卫国和康国、吴国和虞国;成国和郕国、井国和邢国、微国和宋国也或许都有点关系。其实很好理解,毕竟周公东征后周王朝势力延伸到东夷腹地,而贵族暂时也就只有这么多,所以除了部分新封的外,很多贵族也会增封国邑,并分别留数个儿子继承。但是因为资料欠缺,我们可以考证的不多了。

====================================

谢宣王邀。这个问题非常好,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个困惑。曾经我也对此不太理解,后来把制度史梳理一遍,破除了一些后代产生的错误观念,有了一套自洽的观点。

先上结论:鲁国和周国都是周公的封国,受国际大分封环境的影响,周公把长子封在鲁国镇抚东夷,而把次子留在周国辅佐王室。两国没有明显高低之分,同样享有对周公的祭祀。

1、鲁国是谁的封国?

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伯禽,《左传》说:“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命以伯禽而封于少皞之虚。”最早受封确实是伯禽没错,但能否排除周公的封国呢?《左传》说“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这里提到周公诸子的封国,既不包括鲁国、也不包括周国。说明在周人的观念中,鲁国就是周公的封国,这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大家也都知道,鲁国一直是周朝的礼乐大邦,并享受部分天子的权利(如祭天),如果仅仅是伯禽的封国,不太可能享有这种资格。

《史记·鲁周公世家》也说:“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太史公用“鲁周公”这个称呼很对,解释周公不就封的原因也是正确的,但是周公辅佐的不是武王而是成王。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武王去世后,武庚、三监、东夷反,周公东征平定武庚和三监,分封齐、鲁等国继续与东夷作战。周公是西周王朝中枢系统的核心人物,曾以天子名义册封卫国(王若曰:小子封,朕其弟);所以,周公派长子伯禽就封,也完全能理解。

2、周国和鲁国性质有何区别?

有一种观点,把“周”看作是周公的采邑,“鲁”看作是周公的封国,进而认为采邑是食禄,和封国有本质区别,这种观点是在拿战国的食邑套西周,大谬!采(菜)强调的是经济,国(邑)强调的是政治,在西周通常一国就是一邑的情况下,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在法统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国和鲁国都是西周的一部分;在现实中,两国国君同样具有世袭权和行政权。所不同的只是一近一远,近的方便在中央任职,周天子控制力存在强弱之分,这是距离远近的客观环境决定的,而在性质上并无不同。

故“王畿”概念也是可以商榷的,如果本人在中央任职,那么采邑就没有独立性吗?这显然是汉代的观念,把京畿等同于司隶校尉部了。其实从郑国就可看出,虽然国君开始是司徒和卿士,但始终有自己独立的宗族势力,所以在庄公被免职之前就迅速崛起了。洛邑附近还有很多夏商古国,他们在采邑当然有世袭权和治民权,不会被剥夺到只剩下收租的权利,比如司寇苏忿生,他的后代苏子还能攻打周惠王。故周天子真正直属区域,是镐、丰、岐、洛等几个都加上周边一些零碎的邑(县,悬于国也),而不是把两京分别画个圈再连起来。看谭其骧地图也知道,只有“西周时期中心区域图”和“宗周附近”,但不存在有边界线的王畿,所以“畿内采邑”“畿外封国”说法不符合实际。

3、周公和鲁侯谁级别更高?

如果要从等级角度讲,实际上是很难比较的。传统观点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那么卿士作为公就高于诸侯作于侯了?这也未必。公侯伯子男的称呼在金文都存在,但称呼不代表爵位更不代表形成了五等爵位。 公、君两字同源,表示首领的意思,周政府三大首脑:太师、太保、太史都可称公,宋国作为王者之后称公,但周代国君也皆可称公,而“侯”含义源于射侯,引申为军事长官,诸侯的侯即来源于此;“伯”是老大的意思,引申为族长、首领;“子”是蛮夷之君或国君之子;“男”是力于田,是为侯指定服役的一种小国。

那么我们还原当时的情况,诸侯国可能只存在两级,即大国侯和小国男,而公、伯、子称呼与侯、男不是一个系统,所以“鲁侯”也可以称“鲁公”,但因为“周公”一般只从事内服的工作,不像“侯”一样成为一方军事长官,所以不会称“周侯”。但无论如何,“公”和“侯”没有明显高下区分,是否在中央任职也难说有高下之分,只是从事工作的不同。真正能号令诸侯的必须是周公、召公这种实权派人物,而不仅仅是挂个王室卿士的名头而已。

4、鲁侯和周公谁利益更大?

如果要从利益角度讲,实际上是很难比较的。在当时西戎比较安定,而东夷是首要敌人,所以从安全性的角度看,鲁国肯定不如周国的。而周公派长子就封考虑了这点,所以鲁国又被赋予较强军事实力。《鲁周公世家》“伯禽即位之后,有管、蔡等反也,淮夷、徐戎亦并兴反。于是伯禽率师伐之于肸,作《肸誓》……作此《肸誓》,遂平徐戎,定鲁。”当时要靠血战才能生存,派年长力强的儿子经营是能理解的,类似的召公也是长子就封燕国。虽然是更自由,但未必就是实惠。

所以说,西周时可能周国利益大点,毕竟和周天子联系更紧密,在周地也有成熟的经营基础。但周国尽管历任卿士,也并非一直掌握执政地位,活动自然也更受到限制;随着西北戎狄对西周的进攻,西周中期以后王朝衰弱,周国的实力也连带受损;到周室东迁后更是一蹶不振,最后周公楚出奔晋国,周国算是灭亡了,以致周考王还另建一个周国来维持周公的祭祀。这样看来,至少在西周后期到春秋前期这段时间,鲁国的利益又更大点,但也免不了被大国欺凌,最后在苟延残喘灭亡。

分析到这里,应该差不多了。周国和鲁国虽然一内一外,但是在西周初年实力都很强,很难说有高下之分。分封的动机首先当然是从西周国际格局考虑,至于后来周国和鲁国相继衰弱,都不是周公能够考虑的了。

相关回答:为何同系的虞国爵位为公,而吴国爵位为子? zhihu.com/question/4191




  

相关话题

  法国对世界的影响有多大? 
  张灵甫战死前,是否还有机会脱身? 
  古代皇帝赐百亩良田是赐哪里的田给奖励者的? 
  为何唐宋常有高官领衔文坛,而明清高官大多在文学方面地位不高? 
  为什么二战德军击落100架以上的王牌飞行员那么多却丢了制空权? 
  袁崇焕的历史地位如何 ? 
  「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岳飞的答案赵构满意吗? 
  明朝为啥没有西域? 
  为什么香港可以顺利回归,而马岛和直布罗陀的声索国却一直收不回来? 
  如何评价历史剧《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前一个讨论
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刘邦把全军交给韩信?萧何凭什么认可韩信?
下一个讨论
东西魏对峙时期,荆州是如何易手于各方的?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